2024年08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33篇(第88/160页)
压实绿色发展"底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好点绿成金的"共富之路"。长江两岸绿意盎然、葛洲坝水利绿能澎湃、神农架风景区四季常青、楚北天空第一峰大洪山生态多样......湖北始终立足于绿色生态的优势,使原生态的绿水青山真正转换为吸引游客的"特色招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发展经济不能"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不能"缘木求鱼",若牺牲当前的生态环境只会带来一时的利益,长久来看必然会因小失大,而守好了生态环境,才能带动当地发展健康持续下去,为经济社会发展筑好"压舱石"。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走环境优化增长、生态促进转型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充分挖掘本地文旅、特色美食、风土人情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真正让人民群众在"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中增收致富。
倡导全民参与"主线",不断增强"人人尽责、久久为功"的思想自觉,走好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转变为自觉行动和生动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者""传播者",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中,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引导,广泛开展系列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让生态环保理念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全民参与"使美丽中国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碧水长流。
读懂"回信勉励"让"青绿"交织成诗意
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向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志愿者致以诚挚问候。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回信勉励"争做"生态园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书写"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时代答卷,真正让青春与绿意"交映成趣",织就活力满满、生机盎然的诗意图景。
夯实"理论沃土"牢树"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凝心聚力交织"思想深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足迹总是离不开"看山看水看生态",走到哪里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讲到哪里,既为我们指明了奋斗航向、确定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鲜明坐标,更阐述了实施路径、催生了吹糠见米的成果,让生态理念飞进了"寻常百姓家",起到了凝心聚力共答"生态大题"的深远影响力。广大党员干部当夯实"理论沃土"牢树"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既要当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锋兵",在脑海中建立起知识框架和思想脉络,更要化身基层的"宣传喇叭",在走村入户中讲好新时代征程中的生态变化、传递守护生态的正能量,学会用土方言讲清大道理,让群众受到心灵的感召和呼唤,真正交织"思想深意"铺就生态底色。
厚植"生态新绿"绘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画卷,脚踏实地交织"美丽绿意"。山静谷幽,自然之美令人敬畏;江水潺潺,自然之声如此沉醉;云卷云舒,自然之境让人神往。从全国森林覆盖率的提升到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的提升,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到一个个小村庄、一座座大城市见证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山山水水、林林森森,村庄城市的变化足以让人震撼、而美景更让人流连忘返,这都是多年不舍滴水穿石功的努力、更是十年棋定一招步步落地的实践。广大党员干部当厚植"生态新绿"绘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斑斓画卷,在推窗见景、移步看花、细嗅品香感受到生态的美好,从一言一行做起、从一点一滴坚持,带领群众一起当好"栽树人",既要提升堂前屋后的"绿色颜值",更要守护乡愁记忆的"山水绵延",真正脚踏实地交织"美丽绿意"。
探索"发展道路"迸发"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潜力,统筹协调交织"发展春意"。过去,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总是认为守护生态和发展产业是"相悖"的命题,在路径依赖中走入了"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穷途末路,经济也会在"耗尽"生态燃值后陷入"停摆",这是历史经验的警示、更是脑中应该绷紧的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不仅生态"颜值"日益提升,而生态"价值"更是日益显现,绿色康养、生态旅游、特色产品等全新招牌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更激荡起了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广大党员干部当探索"发展道路"迸发"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潜力,与群众一道去"盘点"可开发的生态家底,主动学习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和优秀案例,积极寻找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统筹协调路子,真正催生更多火热实践,让更多生态产品变成"金招牌"交织"发展春意"。
读懂"回信勉励"与绿同行让生活更有"度"
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向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志愿者致以诚挚问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希望你们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守护生态、爱护自然关键还是要落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关键还是要凝聚起万众同心向前走的合力,只有真正让生态理念飞入千家万户,让人人主动与"绿"同行,方能让生活、生态都美出"新高度"。
与生态理念"同行",思想见"高度"幸福生活有"浓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新时代十年里,随着宣传工作、思政育人工作等全面推进和走深走实,党员干部表率作用、实干奋斗成果的日益凸显,生态理念搭乘着各类载体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扎根在了亿万国人的心中,从心安理得当起"乘凉者"到身体力行争做"栽树人"的转变,生动映照了与生态理念"同行"的渗透度和影响力。踏步新征程,我们当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主动引导更多人加入到守护生态、共建家园的行列中来,以思想的大局观、主人翁意识换来行动的自驱力和奋斗的热情,让人人都从自己的生活中解锁"生态篇",让微光成炬、让涓滴成河,真正从思想见"高度"换来幸福生活有"浓度"。
与低碳生活"同行",行动显"力度"蓝天白云有"亮度"。"低碳生活"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持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镜头全面放大、深度聚焦,我们看到了全国各个城市都在宣扬低碳理念、践行低碳行动上发力,从采用中国传统技艺打造的纳凉"冷巷",到建筑与花园相得益彰的全新设计景观,从新能源汽车全面投放至公共交通之中,到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小屋,从共享自行车开启的便捷出行,到入户回收打通的最后一公里"绿色专廊",这些大大小小的改变换来了城市颜值、生活品质的大提升。未来,我们将继续与低碳生活"同行",既要在城市刮起这股"新风尚",更要在区县、乡镇中开拓新路径,用接地气的语言、实际的行动去引领更多人,真正在行动上显"力度"让蓝天白云有"亮度"。
与勤俭美德"同行",习惯求"深度"蔚然成风有"温度"。过去一段时间里,人们还以大鱼大肉、铺张宴请为"面子",以高端车辆、霓裳华服、奢侈用品为追求,认为"人前显贵"才能备受尊重、才能不被贬低,而这种错误"思潮"很快便在时代的洪流里被冲刷、被淘尽,归于内心、归于俭朴、归于宁静方是生活之道,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义之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以勤俭、朴实、艰苦奋斗为美德为传统,当物质极大丰富时,我们仍要不忘本、不忘根,守住江山万代、生生不息之源,才能长久和持续。所以,让我们继续与勤俭美德"同行",从内心抛却攀比的杂念、丢掉虚浮的面子,从一碗"小碗菜"到一次"饭后打包"做起,从随时关水、常常节电、轻便出行、旧衣新搭做起,追求更健康、更清洁、更循环的生活方式,真正在习惯上求"深度"让蔚然成风有"温度"。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绘就强国"宏伟画卷"
2024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9周年纪念日。回首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无数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浴血抗争,赢得了近代中国抵御外侮入侵的首次全面胜利。惨烈的战斗与沉痛的过往不可遗忘,艰辛的拼搏和珍贵的胜利不能抹去,为民族存亡大业献身的英勇豪杰和坚毅不屈的抗战意志永留史册。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是为了让我们牢记往昔,牢记那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沧桑时光,牢记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的英勇志士。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铭记抗战历史,探访红色遗迹,延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努力绘就新时代强国建设的宏伟画卷。
汲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豪迈气魄,铸就"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坚韧之魂"。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祖国大地满目疮痍,遭受着无尽的摧残。中华儿女凭借着顽强的韧性和坚定的信念,与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的英雄儿女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历史缄默,精神永传。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和弘扬在血雨腥风中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感受全体中华儿女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中体悟我们党坚守初心、一切为了人民的担当,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汲取"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协作精神,凝聚"万众一心志不移"的"团结之力"。铁血丹心在,浩气贯长虹。无数仁人志士以团结一心御外侮、以携手并肩共患难、以万众一心保家园,用奉献和牺牲谱写壮丽史诗。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高擎伟大抗战精神之炬,不懈奋斗、开拓创新,不断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心。既要发扬抗日勇士的英勇无畏斗志,也要发扬他们"坚、毅、勇、猛、合"的作战风格,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再铸荣光。
汲取"宁死不屈、英勇无畏"的无畏勇气,锻造"临危不惧志难摧"的"壮志之情"。英魂虽逝,浩气长存,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回顾往昔的战火硝烟,不是为了沉溺于痛苦,而是要从那些悲壮的事迹中汲取无畏的力量。当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正需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初心使命,胸怀"民族大义",时刻保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警惕意识,始终怀揣不畏强敌、英勇无畏的坚定信念,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挺身而出、奋勇向前,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努力取得不负韶华、不负国家的新成就。
每一个为国捐躯的生命背后,都有不应被遗忘的英勇故事;每一个埋骨他乡的忠魂之中,都烈烈燃烧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没有比魂归故土更好的告慰,没有比铭记传承更好的延续。广大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循着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的足迹,持续汲取保家卫国的精神力量,以深沉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推向高峰。
借势"创新"打开新质生产力"腾飞模式"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在改革深化的大潮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借势"创新"打开新质生产力"腾飞模式",真正以思维出新、技术出新、发展出新突破瓶颈打开新天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质效"双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借势"思维创新"打破常规,以"革故鼎新破浪行"的魄力打开"腾飞模式"。"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变化是时代的"主旋律",万事万物都展现着"与时偕行"的状态,若干事创业的"主角"还困于围城、原地踏步,不仅要被时代的浪潮拍在沙滩上,更难以实现个人和事业的进步。广大党员干部要借势"思维创新"打破常规,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学明白、学入心、学深刻,用心搞懂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等关键问题,借由理论的"清醒"辨明奋斗的方向和实施的路径;同时,要学会打开格局、放宽视野、瞭望国内外,主动学习借鉴先进方法、优秀案例、奋斗经验等,绝不拘泥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真正以"革故鼎新破浪行"的魄力打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腾飞模式"。
借势"技术创新"走出围城,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笃定打开"腾飞模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这就是鲜明而具体的"引路标",其中"技术革新""科技创新"势在必行。回望风雨来路,从发展航天事业被国外势力"一路打压",到关键技术被人"扼住咽喉",再到贸易战高筑"壁垒",我们每一步走得不容易,但正因如此,我们的创新之路见证着梦想与奇迹,更镌刻着荣耀与自豪。广大党员干部要借势"技术创新"奋力走出围城,无论是在现代化农业、传统产业升级,还是助力新兴行业、探索新兴领域,最主要的都是要聚焦到攻克"卡脖子"技术问题上,以"点上突破"换来"一域发展",真正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笃定打开发展新质生产力"腾飞模式"。
借势"发展创新"探索未来,以"满眼生机转化钧"的追求打开"腾飞模式"。"借得东风好扬帆,驾舟破浪泛青山。"新时代机遇空前,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奔赴奋斗一线,看春潮涌起学会"借势扬帆",方能产生"事半功倍"之效。就农业发展而言,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到如今的"智能化大棚""数字化监测""无人机作业",不仅有效防治了病虫害,更为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把粮袋子、钱袋子攥得更紧更实了。广大党员干部要借势"发展创新"探索未来,既要善于观察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节奏,也要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力、找准创新路径,把一系列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法引入到干事创业的过程之中,让电商运营、网络办公、智慧管理等成为可触可达的常态,真正造就"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气象,以"满眼生机转化钧"的追求打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腾飞模式"。
领下"三才题"答好新质生产力"发展卷"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各地区当主动领"才"为题,聚焦聚才、育才、用才三大环节,要匠心聚才、广开才路,精心育才、因材施教,大胆用才、人岗相宜,确保青年才俊站上时代潮头,成为奋斗主角,在新时代舞台上大展拳脚,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领"识才题"敏锐洞察"辨贤能",慧眼识珠答好新质生产力"破局卷"。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质生产力的跃升如同星辰大海中的璀璨光芒,而真正推动其前行的,是那些隐藏在人海中的卓越之才。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今日之发展,亟需我们成为新时代的"伯乐",以敏锐的洞察力穿透表象,发现潜藏于各行各业的"隐形冠军"与"未来之星"。各地区应领"识才题",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不拘一格,打破常规,既看学历更重能力,既察当下更观潜力,于细微处见真章,于平凡中识非凡。要通过搭建多元展示平台,让各类人才在实践中崭露头角,以慧眼识珠的智慧,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巧妙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开启新质生产力"破局"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