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647篇(第41/138页)
走好旅游"路子",唱响"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富民曲。推进乡村振兴,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需要多个方面着力,走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要鼓励引导农民、人才、干部都积极行动起来,让更多的力量参与其中,让更多人看到乡村产业欣欣向荣的新景象。尤其当前正处于数智时代,以5G、千兆光网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坚实支撑,对千行百业的赋能作用日益凸显。要学会在繁荣乡村网络文化、重塑传统农产品销售方式中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让乡村既有"颜值"也有"价值",村民增收致富既有"路子"也有"法子"。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唱好"主角戏"。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既要深挖本土资源禀赋,也要守正创新,要充分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不断延展农文旅产业边界,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共生的新格局,使"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
农文旅融合"东风劲"乡村振兴"破浪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在这一宏伟背景下,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已如燎原之火,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广大基层干部当巧借农文旅融合经济的"东风",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培育生态,升级产业,塑造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乘风破浪"。
厚植生态底色,因地制宜,绽放乡村地域环境的"独特风光"。自"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乡村振兴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蓬勃开展,还需在日常治理中持续扮靓乡村"颜值",用乡村美带动游客旺。建强乡村环境"硬件",坚持科学规划、精细管理,结合地区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优化村庄布局,精选种植品类,强化公共服务配置,保护并更新乡村传统风貌和特色民居,实现"一村一策、一品、一景、一韵"的差异化发展,推动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补齐共治共享"软件",深化人居环境治理,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由自上而下的"建设人居"旧模式,转向自下而上的"经营人居"新路径,从而激发内生动力,共绘美丽"院"景,渐进式营造"主客共享"的文明乡村。
拓展融合路径,厚积薄发,描绘乡村产业共生的"鲜活图景"。将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整合区域资源的有力抓手,推动乡村"颜值"变"产值"。农业是"基本盘",要抢抓农时,根植于作物的自然特征和特色价值,走出一条"健康有机"与"产品优质"同步推进的产业升级之路。文化是"动力源",应深入挖掘乡野田间之外的文化附加值,将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特色文化与节庆活动"串珠成链"、精心打磨,让文化内涵成色更足。旅游业则是"增长极",应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和路线,打造集观赏游玩、生态休闲、农事体验和研学科普于一体的旅游项目体系。用精彩纷呈的沉浸式活动将"流量"变为"留量",用全季全时的优质服务让"一时春"变为"四时春",用跨村联动带来的互补协作让"一枝独秀"变为"百花齐放"。
唱响品牌强音,推陈出新,擦亮乡村融媒传播的"金字招牌"。从"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雕"到"天水麻辣烫",网红旅游地的"走红出圈",既得益于特色品牌的精心塑造,也离不开媒体平台的"喊麦"助力。乡村旅游若想增加曝光度、提升竞争力,更应独辟蹊径,紧跟时代热点,打造"小而精"的文旅品牌。深挖内涵特色,保证卓越品质,讲述精彩故事,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IP"。同时,官方宣传应与时俱进,更新传播观念,善用多元化传播载体,积极策划专题报道,通过短视频、图片集锦、文章推送等方式,为乡村文旅发展造势。基层年轻干部应争做"宣传先锋",展示笔下生花的才华,勇担文旅推介的重任,巧妙利用网络力量,使之成为推动乡村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洞察力、服务力、组织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为民,发展惠民。广大党员干部务必把握改革根本,坚持人民至上,切实在察民情、暖民心、聚民力中点亮"全面深改"航灯,指引"全面深改"巨轮乘风破浪。
俯身贴地察民情,以一叶知秋的洞察力,答好"全面深改"时代课题。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回顾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从分田到户到土地流转、从恢复高考到全民教育、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国家颁布的每一项政策、开展的每一项改革,出发点都是立足国情所需,落脚点都在于发展所要,所有的智慧源泉都在于调查研究。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务必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切实杜绝"拍脑袋"决策,主动下深水、进基层,在"沾泥带露"中"解剖麻雀",在同坐一条板凳中,缩短群众距离,常听群众"牢骚话",与群众真切交流,树立专业理性、务实精进的工作作风,以调查了解工作、精准掌握改革成效,以研究推动工作、科学谋划改革伟业,推动"全面深改"巨轮行稳致远。
躬身笃行暖民心,以至善至美的服务力,践行"全面深改"初心使命。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改革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人民满意是一条走不完的路。在奋楫笃行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以人民满意为准,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工作质效,强化服务意识、有解思维,杜绝敷衍了事、应付交差,严禁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做到臻于至善、精业笃行,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向人民群众交上全面深化改革"满分答卷",践行全面深化改革初心使命,推动"全面深改"巨轮行稳致远。
起身倾耳聚民力,以统筹各方的组织力,推动"全面深改"行稳致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只要激发了蕴藏于亿万人民群众中的无限智慧和磅礴力量,全面深化改革便如同探囊取物。广大党员干部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勇于向能者求教、智者问策,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土办法"融会贯通变成深化改革的"金点子";善于用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我们党的先进理论、伟大事业、非凡成就传播给群众,把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人民的磅礴伟力,推动"全面深改"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三"帆"齐扬助推"深改巨轮"驶向辉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时代号角。广大青年干部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力军,要深刻领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于时代潮头扬起"三面"风帆,助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巨轮在新征程的海洋上乘风破浪,稳步驶向胜利与辉煌的彼岸。
扬起"引领之帆",明确"前行方向",以"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追随推动"深改巨轮"不偏不倚"向前而行"。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船重千钧,掌舵一人。中国共产党,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舵手,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战略眼光、"坚定如钢、毫不动摇"的坚毅决心、"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领导能力,为深改巨轮劈波斩浪指明了前行的方向。青年干部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参与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应当深学细悟笃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新战略、新举措、新路径,紧紧追随党的引领,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将党的思想理论作为"指路灯"驱散前行路上的漫漫迷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全力以赴投身改革实践,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让《决定》描绘的"路径图"转变为充满生机的"实况图",用丰富的改革成果写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张新时代问卷,在新征程上踏一个稳健的步子、落一个有力的脚印。
扬起"创新之帆",激活"发展动能",以"天工人巧日争新"的精神推动"深改巨轮"不等不靠"向新而行"。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伟大实践,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湾区映海、雄安扬波......一份份荣誉书、一张张满分卷无一不是敢于自我创新、勇于不断进取的生动注脚。当前,改革的步伐迈入了充满挑战的深水区与攻坚期,所面临的问题之繁复、涵盖领域之广阔、触及矛盾之深刻皆是前所未有。广大青年干部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倾听时代回音,以党的创新理论为灯塔,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深刻把握新时代脉搏、分析新情势走向、应对新问题挑战,跳出那看似"岁月安好"实则"停滞不前"的"舒适圈",破除不思进取的"思维枷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意、出新招、添新彩,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用"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开辟未至之境,播撒创新的种子;以"妙手著新篇"的手法,书写时代华章,描绘崭新的奇迹。
扬起"为民之帆",保障"民生福祉",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推动"深改巨轮"不离不弃"向暖而行"。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决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广大青年干部要时刻保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怀揣"疑是民间疾苦声"的爱民之心,拂拭"社稷亦为民而立"的初心图鉴,心系群众,情系民生,以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扬帆远航的行动导向,确保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群众同不同意、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自身努力的"行动标杆",做到"朝斯夕斯、念兹在兹",答好"为民服务"之卷。让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美好相互映衬,让人民的笑脸成为最灿烂的风景,让每一个家庭都能享受到改革成果带来的温暖与幸福,让"深改巨轮"在新征程上从胜利驶向胜利,从辉煌驶向辉煌。
收官不"收音"让党纪学习教育"旋律常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纪学习教育取得积极成效,要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党纪学习教育步入收尾阶段,但党的纪律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将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必修课""终身课",不松尚学之心、不降检视之劲、不减践行之力,久久为功让党纪学习教育"旋律常存"。
奏响"闻鸡起舞书相伴"的"学习曲",在"慎思明辨,学思践悟"中筑牢思想之基。学不可以已,任重而道远。在党纪学习教育中,需要一刻不停地深学细悟,把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加强个人自学,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将其作为自身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坚持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不断拧紧思想"阀门"、上紧规矩"发条",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推动党纪知识入脑入心。要积极参与集中学习,自觉主动参加党纪知识培训、纪律党课宣讲、警示教育座谈会等活动,真正做到"常常学""深入学",切实强化纪律意识、学懂纪律条例、加强自我约束,持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奏响"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廉洁曲",在"自省自警,遵规守纪"中秉持律己之心。"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所以更需以"问题整改"的决心、"不遮不掩"的态度,守住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廉政本色。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揽镜自照",将"以案促学"作为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以"检身若不及"的态度,对照检视自身的一言一行,做到"时时勤擦拭,勿使惹尘埃"。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以警戒之心对待"权"、以廉政之心对待"利",牢记贪腐之害,恪守纪律法规,在"刀刃向内"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自我提高,真正以"清醒的认知"守住"清廉底色",持续擦亮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形象。
奏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曲",在"我将无我,解民难题"中践行实干之风。"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纪、知纪是前提和基础,明纪、守纪是重点和关键。所以党纪学习教育"收官"不"收场",需要一刻不歇抓成果,切实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放在心中、抓在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实干为要,自觉将自身、工作和职责融入党纪学习教育中,以"所思"推动"所做",以"所学"激励"所为",在经风雨、见世面中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领,时刻将遵规守纪刻印在心、践之于行。要树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弄清悟透"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聚焦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主动作为,冲锋在前,勇挑群众的"千斤担",当好群众的"贴心人",自觉以廉洁奉公、自律自省的实际行动展现为民担当的责任感。
校准"身份坐标"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答卷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了三百多条重要改革举措,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作为时代"答卷人",要以"孤勇者""闯关者""公仆者"的身份作答全面深化改革的"三道题",奋力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高分答卷。
争当"孤勇者",答好思想解放"破冰题",以"观念革新"引领"行动突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改革的大突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唯有打破思想的枷锁,才能开拓创新、勇往直前。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从小岗村的"红手印",到深圳蛇口"试验田";从南海边划出的"一个圈",到雄安新区"展宏图"......创新引领,让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创造新奇迹。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想观念,树立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意识,敢于向体制机制弊端开刀,向顽瘴痼疾亮剑,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改革的大突破,在改革创新的赛道上奋力起跑,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入强劲动能。
勇当"闯关者",答好担当作为"实干题",以"埋头苦干"夯实"成事之基"。四十多年来,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一路攻坚,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抓改革,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取得了一项项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如今,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甚至无人区,唯有不畏艰难、实干担当、砥砺前行,方能突出重围、续写辉煌。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闯关人",勇闯"深水区"、无惧"无人区",争做改革的"干将""良将""闯将",始终牢记"三个务必",在改革攻坚中冲在前、干在前,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任接着一任干,努力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擘画的"改革蓝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
甘做"公仆者",答好为民造福"初心题",以"民意指数"衡量"成效指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七十多次重要会议,各方面共推出两千多个改革方案,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个朴素目标。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改革的突破点和发力点,聚焦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出更多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明确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千方百计抓重点、破难点、通堵点,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