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647篇(第93/138页)
取"独具匠心"之纸,用"五个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画好乡村振兴"工笔画",增添"农村美"的亮色。农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家园。把农村建设得美好,农民群众才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乡村振兴要像画"工笔画"一样笔法精谨细腻,系统盘点村情、分析比较优势、找准短板不足,一体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要夯实产业振兴这个物质基础,依托资源禀赋走上产业发展"致富路",让产业繁荣"富农村"。要把握人才振兴这个关键因素,营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氛围,激励"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新农人"等优秀人才"到农村"。要打牢文化振兴这个精神根基,奏好乡风文明"协奏曲",让符合农村特点的精神文化产品"进农村"。要强化生态振兴这个重要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描绘绿水青山"新画卷",让良好的环境"美农村"。要做好组织振兴这个根本要务,绣出社会治理"平安图",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农村",让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绘就乡村振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图景。
研"五彩斑斓"之墨,用"五大目标"建设"和美乡村",勾勒和美乡村"山水画",提升"农民富"的成色。党的XX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民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主体,我们要瞄准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倾情勾勒"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让农民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富足。要聚焦产业兴旺,积极发展富民强村产业,筑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经济基础。要立足生态宜居,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让村庄旧貌换新颜,保留乡村风貌,彰显山水"风韵",留住田园"乡愁"。要围绕乡风文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农民群众自觉移风易俗,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对标治理有效,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和模式,推进"三治"融合,以自治化解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着眼生活富裕,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拓宽增收渠道,"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绘就"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拨动"奋进音符"奏响全面深化改革"三部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奋勇争先、敢作敢为,用身体力行拨动"奋进音符",奏响全面深化改革"三部曲"。
拨动"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理想音符",在站稳立场、把牢方向中奏响"对党忠诚、矢志不渝"的"信仰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让改革航向不偏、靶心不散、动力不减,不负人民群众的殷殷期盼。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学理论、悟思想摆在第一位,认认真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多悟一分,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学懂弄通"改革为什么改、往哪里改、怎么改"这一根本问题,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锚定改革大方向。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在学思践悟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清醒和坚定地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忠诚拥护者、坚定践行者,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拨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音符",在躬身入局、倾情奉献中奏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曲"。"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校准"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价值坐标,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改革哨声",把"问题清单"变为"改革清单",自觉站在人民群众视角中找准找实改革的关键点、切入点与着力点,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待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让改革脉搏与人民向往同频共振,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谋划改革时广泛征求建议、在推进改革中拓宽参与范围、在改革成效上交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中来,切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拨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音符",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中奏响"一往无前、只争朝夕"的"奋斗曲"。"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推动"深改"的"牛鼻子"。广大党员干部要练就准确识变的"千里眼",将创新力根植于工作方方面面、事事处处,凡事多问"为什么"、多想"是什么"、多思"怎么做",切实把问题看清看准、把机遇抓稳抓牢、把对策想深想实,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要练就科学应变的"硬本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知识,不断扩充"脑容量"、拉长"内存条",克服本领恐慌,提升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本领能力。要练就主动求变的"铁脚板",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察真情、听真话、取真经,既要总结提炼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又要找准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善于运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从"共和国勋章"中悟"三心"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黄宗德"共和国勋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见贤思齐焉",从"共和国勋章"中悟"三心",赓续功勋力量,让闪亮的"星光"照亮前进之路。
从"共和国勋章"中领悟"愿以此身长报国"的赤诚忠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从立志投身国防事业开始,他的一生都和"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绑定在了一起,他埋头为国"铸箭",以身报国,无怨无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非一句简单单的口号,广大党员干部当以王永志同志为榜样,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胸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爱国情怀,坚持把"小我"的成长发展与"大我"的发展需要融在一起,用一腔热血挥就"爱国之情"、用奋斗拼搏书写"报国之志",真正用"以身许党、矢志报国"的铿锵誓言为国家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从"共和国勋章"中领悟"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将无我"最终都是为了"不负人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他一生都在为苍生"寻医探路",始终把为人民群众看病放在首位,始终将"为民服务"的如磐初心献给祖国和人民。"功勋"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功勋人物为榜样,时刻以"百姓心为心",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时代之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群众的事情作为头等大事,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要胸怀"国之大者",把"为民造福"作为唯一目标、把"为民谋利"作为唯一政绩、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挖掘典型经验,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走向"康庄大道"。
从"共和国勋章"中领悟"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决心。功勋人物之所以能够取得卓越成就,靠的不仅是坚定信仰,更是踏实苦干实干的决心。"麦田守望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坚韧与执着,展现了踏实肯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迈向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功勋荣光"为实干之"镜",不断剔除惰性之"疾"、破除行动之"障",拿出"肩挑日月、手转乾坤"的魄力、"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跳出"舒适区"、勇蹚"深水区"、敢闯"无人区",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正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实事"的人民公仆。
从"心"出发让民族团结更上"一"层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团结局面,从"心"出发,继续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深化民族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更上"一"层楼。
以常交流、深交融的"恒心",在"心"上着眼,争做民族团结的"守护者",在情感共鸣上"更深一层"。民族团结是政之所依、心之所向。正如溪流汇聚成江海,各民族团结一心,方能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固长城。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秉持这份深情厚谊,以"常串门、多走动"的邻里之心,跨越地域与文化的界限,让心灵在交流中贴近,在交融中升华。要成为民族团结的桥梁与纽带,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至"群众,用真诚与尊重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以改偏见、增理解的"初心",在"行"上着手,争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在行动落实上"更快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团结的力量源自相互的理解与尊重。正如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大地,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消除偏见与误解,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播正能量,倡导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用实际行动诠释"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深刻内涵。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互学语言、共庆节日等方式,增进彼此的了解与认同,让民族团结的纽带更加牢固,让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心贴得更近。
以勇担当、共繁荣的"决心",在"面"上着力,争做民族团结的"推动者",在成果共享上"更实一分"。民族团结不仅是情感的交融,更是共同发展的基石。正如树木成林,方能抵御风雨,各民族携手并进,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要勇立潮头,担当作为,将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推动各民族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实现共享共赢。通过实施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措施,如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提升民族地区教育医疗水平等,切实改善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温暖与力量。同时,还要积极建设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中华大地上绚丽绽放。
稻花香里说丰年执笔绘就好"丰"光
秋分将至,我们将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此次丰收节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在国家层面专门为亿万农民设立一个法定节日,彰显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亿万农民辛勤耕耘的深切关怀,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厚植"农民丰收节"背后的"三农"情怀,以勤耕不辍、开拓进取的锐气,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共绘一幅产业兴、生态美、文化盛的风光画卷。
一点丰收黄,执"莫向光阴惰寸功"的勤勉之笔,勾勒农业"鸭肥稻香、累累硕果"的富裕底色。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落地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焦裕禄同志"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精神值得我们终身践行。今年交织的自然灾害给各地粮食丰产丰收带来较大挑战,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永恒的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焦裕禄同志"排内涝、战风沙、治盐碱"的勇气和决心,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收割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基础工作的落实落地,让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盛满自己的粮食,实现"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的美好景象。
一抹青翠绿,执"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奋斗之笔,勾勒农村"钟灵毓秀、景色清秀"的宜居底色。翠竹摇曳映碧水,桃花源里人家稀。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但有自己的恬静温柔、质朴无华。自古中国人那份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渴望,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文化血脉之中。而今,乡村振兴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将这份向往逐步转化为现实。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生态农业的广泛推广,从"绿色家园"理念深入人心,到一张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优异成绩单,都彰显出我们在这条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显著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扬守正创新的精神,立足农村资源禀赋,汲取"千万工程"的经验,点亮"美丽乡村"的底色,绘就一幅幅"幸福家园"的生动画卷。
一束赤诚红,执"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之笔,勾勒农民"内心丰盈、精神富足"的文明底色。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人民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是真正的英雄,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农业的丰收离不开新农人钻研和耕耘。多地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找到了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最优解"。乡村振兴的路径从来没有"固定模板",唯有"特色"方能"出色"。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奋斗初心,勇于培育新机,敢于开辟新局,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交融,不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稳稳立足于新发展格局,以创新为笔,通过一村一策、一村一品,走好差异化、个性化发展路子,共绘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图景。
读懂"时代楷模"背后的"无我、有我、忘我"
近日,中宣部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爱党报国、倾听海洋声音的杰出科学家",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读懂背后蕴含的"无我"情怀、"有我"担当、"忘我"境界,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以一往无前的拼搏姿态、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在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读懂"愿得此身长报国"的"无我"情怀,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以忠诚淬炼拳拳爱国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对党忠诚老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从战争年代走来的杨士莪,自幼就在心底埋下了科研报国的种子。因为国家需要,他改行研究水声领域,填补学科空白,将"谋海济国、为国听海"作为毕生追求。他深知尖端技术靠"化缘"是化不来的。为此,他自力更生,潜心攻关,筚路蓝缕启山林,70余年如一日不忘初心、扎根海洋,在水声领域取得一系列颠覆性成果,为我国水下兵器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铸就了"水下长城"。"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读懂"时代楷模"背后"矢志报国"的"无我"情怀,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永葆爱党爱国之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时刻铭记"国之所需,吾之所向",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紧紧围绕中心大局,为党宽心、为国效力、为民尽责,将忠诚之魂、难凉热血融入干事创业全过程,在加强政治历练中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