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公文写作心得体会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公文写作心得体会
一、公文写作的意义和目的
从干部队伍建设要求领导干部"既要管业务又要抓队伍",我总结"既要完成任务又要培养干部"。而公文写作是一个实现这两个工作目标很好的载体或抓手,它既是工作业务和成果的集中体现方式,又是锻炼干部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1.从单位的角度讲,干部普遍具有良好的公文写作能力,计划、方案、总结、汇报等能以公文方式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安排本单位的工作情况,能帮助大家理清工作思路、指导工作方向、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措施,高效率推进完成工作任务,推动工作目标的实现。
很多时候我们工作拖延的主要原因是文字写不出来,达不到工作要求。写不出来的主要问题就是对工作的思考不到位,还不能指导、推动工作开展。如:校长职级、校城整合、体育之城、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如果没有思路,这些方案和办法等也出不来。
2.从个人的角度讲,公文写作的水平高低,能综合反映本人的工作思维和状态(思路是否清晰、工作是否积极主动)。写作过程的思考、总结、分析、研究的过程,就是提升本人的工作思维、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
机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三个基本能力,也是公务员考试测试的主要三个要素:口语表达(具备与周围人沟通能力,准确传递和描述工作任务,能讲清楚是干部最基本的素质,相当于婴儿的学语阶段)、组织协调(具备基本干事能力,可以独立组织、并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相当于独立成人阶段)、文字写作(以文字的方式来表达、描述工作,可以更好地记录、总结。与"口语表达"比,更精准(口语可随意讲)、更凝练(口语可反复讲)、更直观(一看即明白)。但文字写作不是指简单的组合文字、拼凑词句,最初学习阶段可以照猫画虎,但公务人员的基本写作水平,要达到提炼、分析、总结、研究的能力水平,基本要具有独立思考和领导思维能力,相当于独立当家阶段)。
三个能力中,文字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干部综合素质的,前两个能力是它的基础,对文字写作奠定实践基础,后一个能力反过来会指导、促进前两个能力的提升。如:提升口语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准确性;指导组织协调的系统性、安全性等。
中文的学习是文字写作能力的基础,具备基本文字写作常识就可以。该能力的最终提升与是否学习中文专业无直接关系,与工作思维和素质的提升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讲,文字写作是干部拓展职业空间的基本条件和最主要的方式。一个办事能力、执行力很强的干部,如果不提升工作思维,职业发展空间是有限的。
文字写作中,要体现记数能力,大家应该准确记住工作的基本数据。
二、公文写作"体现"
对干部的三个基本评价
1.文字写作本质上体现的是一个干部的领导思维。公文写得好不好,首先可以看出工作是否有思路和想法。也就是说,文字写作最终体现一个干部工作思维和领导思维,是一个干部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底线思维等(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的集中体现。
2.文字写作,总体上体现了一个干部的工作状态。有内容可写,说明对工作是有思考的、务实的、踏实的,是一个积极的工作状态;没有内容可写,说明对工作无思路,不善于思考,没有仔细研究,只能简单描述、编造或完全摘抄别人的内容,体现的是不专业、不务实或消极应付的工作状态。文字材料中,错别字频频出现的低级错误,更说明工作不严谨、不细心。
3.文字写作,内容上体现了一个干部的工作水平。"怎么干"和"怎么写"是相结合的,"怎么干"是前提、基础,是主要的。公文的主题是否突出,论述是否合理,问题是否精准,措施是否可行,都要通过对工作的反复实践,才能总结出来。
文字材料的"虚"与"实"也体现出工作的"虚"与"实"。在日常工作中,缺少钻研精神,被动地执行工作任务,业务不熟或不思考,不清楚工作重点和难点,工作没有思路、措施和具体详实的数据,材料就不能写"实",只能用套话、空话来填补内容,成为"虚"的材料。
三、公文写作的特点
文字内容简明扼要,意思表达要全面、直接、准确、清晰。
1.简明扼要:字字如金,是现代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要高效率、高质量,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
冗长、繁琐的文章,写得太多了,会分散阅读者的注意力,重点反而不突出。
但也要防止写得太简单,问题没有说清楚、讲明白。因此,在考虑简略的同时,要把事件或问题说清楚、讲明白,这是最基本的标准。
例如:坚持"短实新"文风,除部署综合性工作外,地方和部门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部署专项工作或者具体任务的文件一般不超过4000字。一般性通知文件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工作方案、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字数不超3000字。自治区及市上工作通知、会议纪要普遍缩短。文件应当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着重提出贯彻落实的政策措施,一般不必阐述形势背景、重要意义、主要原则等内容,确实需阐述的,应当简明扼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组织保障等内容应当精炼。配套文件应当直接提出具体落实措施,不得简单照搬照抄上位文件。
全面:体现文字写作的系统观点,要考虑描述、表达的事件和问题,前后历史背景,左右事件对比,所有要点要素,各方要素影响,查找的问题、制定的措施是否全面,建议和意见理由是否充分等。
2.直接:实事求是,不左右而言他,直述问题本质、实质,直接阐述观点、建议。
3.准确:是体现对事件、问题的观察、分析,要做到全面、客观、科学,定位、定量、定性准确。事件描述的准确与文字表述的准确有直接关系。
4.清晰:全篇的内容描述是否主题突出,各段的文字表述是否清楚明白,是否把该讲的问题都讲清楚了,该提的措施都说具体了,要提的建议都讲明白了。
四、写好公文的
前提基础条件:业务要熟
1.始终明确工作的方向。也就是理清工作的思路。任何时候都要清楚单位、科室、本人岗位的工作目的是什么,工作职能、职责要求和相关的政策及上级要求是什么。要通过理论学习、参加会议和业务学习,帮助自己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是通过理论和政策学习,了解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方向。如各类会议释放的信号、传递的信息,要注意其中词句描述的变化,体现内涵和与之前要求的区别,今年和往年在某一项工作上有什么新变化、新要求。材料的质量有时就体现在对这些变化的理解上;二是参加会议,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听取会议内容。结合中央要求对区域工作做深入了解,明确工作任务。要做好工作笔记、强化记忆。
2.始终把握工作的要点。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任何时候都要清楚单位、科室、本人岗位工作的重点或主要任务是什么,单位、科室、本人岗位的主要工作是哪几项?针对工作的重点或主要任务,我们落实的措施和办法是什么?二是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尤其是涉及群体性的问题,要通过复盘、分析出现的典型、重点问题,总结工作规律,避免今后问题的发生。
3.始终了解掌握政策规定。日常要加强与业务有关的学习,重点要反复认真学习、熟悉掌握与业务有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熟悉了解相关的条文、规定、要求,这样就能把握工作的基本原则,清楚上下工作主线,把握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制定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4.要注意收集相关的文字材料。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收集好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各种文字材料,一是为了学习,二是借用,提高效率。
五、写作准备前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材料的定位。要清楚,写给谁,给谁写,让谁看。由于写作的角度不同,同样的内容材料,各层级的材料表述方式和内容不同。
要准确理解所写文字材料的工作要求。一是准确理解要干什么。二是要明确写给谁,把握材料的审阅对象。如:同样的事件信息,报告给上级部门或领导,与对下级或基层的安排,是不一样的,与新闻报道的格式及书写内容也是有区别的。
1.领导讲话:写领导讲话的目的,是要通过领导之口来传递工作要求和信息,以实现我们推动工作任务落实的目标。写领导讲话站位高,宏观要求多,要从全国、全市、全局的角度来看工作,要紧密对接中央、自治区领导或上级要求,尤其在标题上站位要高,概括的是中央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如:写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标题应归纳到中央教育方针要求"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写思政课建设,标题要归纳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讲话内容不要面面俱到、事事都讲,要讲主要内容:一是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反复强调安排的重点工作。二是当年的重点工作。三是需要加强推动的工作。四是经常出问题的工作。通篇从标题到每段的具体的工作描述尽量少,除非有非常典型的事例需要点出。
2.部门领导:从行业或部门的角度来看工作,各项工作要求相对全面,工作重点明确突出,描述工作较具体、有指标。给领导看简单明了,站位要高;给基层、群众要朴实接地气。
3.工作部门:从科室、领域的角度来看工作,落实工作的措施和办法要具体,数据和事例要详实,要始终站在单位全局的工作高度,围绕全局的工作任务来写。
(二)基本构思要清楚
1.找准感觉:要在第一时间充分沟通,理解和明白上级和领导的工作要求,准确把握所写材料的主题,之后的内容才能准确对应不跑题。
2.先有想法:主题确定了,把自己扮演的角色搞清楚,应该以什么身份和口气来讲,注意写作的角度。主要通过讲哪几件事,能把主题讲清楚、说明白。打腹稿的材料,要做什么、想说明白什么,以什么文体来写,分为几部分写,要把基本框架构思出来,草拟好基本的提纲。
总结材料:要写清做了哪几件大事、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措施或设想四个部分。根据汇报材料的要求和汇报对象进行缩减,主要用数据和事例来说话,少讲空话。总结性材料,如年度总结、交流汇报、事例专报等,是机关经常用的文体格式。如果都是理论描述性的文字,材料就显得"虚"。材料要写"实",就要有具体措施、做法、实例、数据、成效等体现,就更真实、可信、可用,体现工作状态、成绩,有借鉴和学习的作用。
汇报材料:请示汇报,要做到6个心中有数(法规政策、内外做法、各方意见、调研论证、保障重点、审批程序)。写清8个重点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内容、情况、问题、建议、措施)。
转发文件:主要是针对上级文件中提到的各项要求,结合实际进行细化、量化措施(我们能干什么、怎么做),明确责任落实(谁来做),最后提工作要求和落实时间等(什么时间做完),不是简单地把上级文件的每段文字进行段落颠倒。
3.后有写法:起草基本的提纲,主要是先将自己对主题理解的第一感受及文字材料的初步想法快速记录下来,先写的是思路,不要关注具体的文字表述,想到哪写到哪;等大的框架基本成型、基本内容表述大体清晰后,开始对每段文字进行雕琢、完善,修改文稿过程中,写到哪想到哪,进行进一步补充。
六、写作过程注意把握原则
写作先从简单文字的表达开始,梳理"思路",经过梳理、调整、修改,"意思"表达得越来越清晰,最后把所要说的问题讲得明明白白。
1.始终围绕要表达的"主题"。不跑题、不跑偏,各段的文字都要围绕主题分别进行说明论述,不出现与主题无关的"异类"。
2.始终按照逻辑顺序梳理。大逻辑先想清楚,是方向,是公文的"舵"。全篇、每段、每句话的文字表述,要始终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事情的重要性等逻辑顺序来写,确保事情描述的条理是清楚的。
3.始终把握材料定位。写作过程中,要站在发言者和听众两个角度不停变换思考,把握材料发言者的身份定位,不说与身份不符合的话。
4.始终要强调重点工作。整个材料中,不管涉及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定要把近期(近几年)和当前(当年工作要点或近段时间的重要工作)工作中的重要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描述,确保所写材料能突出工作重点,又确保所写工作的连续性。
5.可借用文字内容。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以参考网络或相关文件、材料的内容表述,但不能生搬硬套直接粘贴,拿过来就用。文字借鉴经常用,但要与所写文章材料融入一体,不能简单堆砌,要把角度站位调整好,要结合现在的具体工作情况,前后衔接好。
6.涉及引用重要论断和权威报告中的语言,要从网络等方面核实准确。引用中央(领导)的表述时以及涉及新出现的关键的词语,如:政治功能、组织功能、组织力等,一定要从网络报道、文件等渠道充分学习认识准确,再进行运用。尤其是引用领导讲话,一定要保证准确无误。
对要引用的关键"语句",如:中央、自治区领导讲话或政治性口号,表述要严谨、准确,不能随意发挥。对一些专用名词不能随意使用,如:有的为体现工作的重要性,随意用"重大政治任务"来表述等。
七、写作完成后需要注意事项
1.检查意思表述是否清楚。材料主体完成后,首先检查主题是否突出,每段文字的意思是否明确,内容表述概念是否准确,表述的方式是否合适。要站在发言者和听众两个角度反复斟酌、修正,发言者要说什么、主要说哪几件事、怎么说、大家是否听得明白、喜欢听。
2.文字归纳(装筐)。每部分、每段或每句文字内容表述原则上不重复。如有重复内容就存在"啰嗦"的现象,意思的表达肯定含混不清,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进行梳理筛查,凡内容表述相近的放在一起,内容表述重复的一定要合并。把这种方法可以形象地描述为"装筐",苹果要装苹果筐内,梨子要装梨子筐内。
3.文字材料反复修改。文字校对一定是双人校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每天反复阅读,首先是让自己能看明白;其次,再站在阅读者的角度分析他是否能看明白,听众是否能听明白。
改材料:
第一是改思路、明主题。看文章的主题是否偏离,是否突出了重点工作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是改文章布局和结构。告诉别人的事情或事件的逻辑和思路是否清晰、明白,文字段落篇幅要适当,不能大小差别太明显。
每段文字的量,基本均衡,不出现段落文字数量差距太大。这样就会在文字少的段落,适当地增加一些内容,而在文字多的段落适当的缩减内容,但一个基本原则是,原有段落的意思表达不出现大的变化。
第三是改文章的具体内容:体现文章的"空""虚"和"实""真"。文章好不好,首先是看有没有东西。虚话、套话太多,反而反映不出来本单位、本人到底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成效。
第四是改词句和文字。意思是否表述清楚、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文字输入是否有错误,要反复检查、斟酌,防止出现错别字,防止出现同音字词或语句不通等低级错误,尤其是重点词句。
4.文字标题概括准确。文章的标题很重要,是整个文章的主题和高度概括表述。每段文字原则上应有个标题引领,这样做一是可以让写作者始终保持思路清楚,能很好地把握内容,不容易跑题跑偏。二是对阅读者来讲,容易看懂,对听众来讲,容易听明白。
5.标题序号要标准。先是大写,一、二、后面没有标点符号;再是括号内大写,(一)、(二);其次是阿拉伯小写,1.2.3.;再是"一是""一要"等。每段落中的几层意思表达内容之间用";"或""。每段落中的几层意思,第一句话可作为标题加粗进行区别,后面用","接后面的文字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