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录用选调生公务员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在新录用选调生公务员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基层岗位的一名选调生,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代表,在这次座谈会上与大家分享我的工作经历和心路历程。当前是2025年3月12日,回望过去一年多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从初出茅庐的学生到逐渐融入乡村、服务群众的年轻干部,我深刻感受到自身的成长与蜕变。今天,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小我"到"大我"的视野转变、从"过得去"到"必须好"的态度升华,以及从"单打独斗"到"众人拾柴"的协作意识这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心得体会。
一、从"小我"到"大我",站高望远、融入大局,在谋全局中找准定位
刚步入工作岗位时,我的思维往往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更多关注个人任务的完成,而缺乏全局观念。然而,在区委办公室或乡镇岗位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我逐渐意识到,作为一名公务员,尤其是党政机关的年轻干部,必须跳出"小我",以"大我"的视角看待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群众利益谋福祉。以我在区委办公室协助文稿起草的经历为例,今年年初,全会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改委随之推出多项增量政策。区里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借势发展。对于我们这样的区域而言,招商引资、城市更新等重点工作如何与政策对接?发展重心是否需要调整?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心中有数,才能以文辅政、以策助力。为此,我和同事们一方面广泛收集政策信息和区情数据,另一方面参考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反复论证,最终将思路落实到领导的讲话提纲中。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写出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的材料。同样,在基层乡镇工作时,这种"大我"意识也体现在与群众的互动中。记得有一次入户走访,我试图用书面化的语言宣讲政策,结果被村民一句"讲得太虚"堵了回来。后来,我向村里的老同志请教,学会了用"家常话"拉近距离。比如,了解某户村民喜欢钓鱼,我便从鱼塘聊到村里的水系治理,再自然过渡到惠民政策,村民听得进去了,我也收获了信任。从"小我"的自我表达,到"大我"的服务全局,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转变,更是思想境界的提升。
二、从"过得去"到"必须好",精益求精、力求极致,在打磨中锤炼能力
入职之初,我对工作的理解还停留在"完成任务就好"的层面,认为只要不出错就算合格。然而,随着工作深入,我发现这种"过得去"的心态远远不够,尤其是在文稿起草和基层服务这样的核心任务中,只有追求"必须好",才能真正体现价值。在区委办公室,起草领导讲话是一项既重要又具挑战性的工作。刚开始,我每天忙于会议记录和材料撰写,虽然忙碌却收效甚微。后来,我反思这种状态不可持续,便开始主动钻研提升之道。我尝试将自己的初稿与最终定稿对比,找出逻辑不清、语言生硬等问题,再结合领导意图和会议背景,反复打磨。比如,针对一次经济工作部署会,我先梳理政策要点,再结合区情列出提纲,最后调整语气和篇幅,确保观点精准、表述流畅。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的初稿被采纳的比例逐渐提高,工作信心也随之增强。这让我明白,能力提升并非时间堆砌的结果,而是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钻劲儿。在基层,这种追求卓越的意识同样适用。一次村容村貌整治中,村民提出将废弃空地改造成花田,既美化环境又增加收入。我起初觉得简单修整即可,但深入调研后发现,若结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景观,效果会更好。于是,我与村干部反复商讨方案,最终推动项目落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事实证明,只有从"过得去"转向"必须好",才能让工作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三、从"单打独斗"到"众人拾柴",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在协作中凝聚合力
刚参加工作时,我习惯单打独斗,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解决问题。然而,无论是党办的文稿校对,还是乡镇的防汛抗灾,我逐渐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团队协作和群众支持,才能干成大事。在办公室校对文稿时,面对每年上百万字的工作量,单靠一人难免出错,而严谨是党办的生命线。领导常教导我们:"人无完人,但团队可以弥补不足。"从此,我更加注重与同事的分工协作,大家互相补台、共同把关,确保材料万无一失。这种"一条心"的氛围让我深刻体会到,团结协作不仅是工作需要,更是成长的基石。在基层,这种感悟更加鲜明。去年一次台风来袭,河流水位暴涨,防汛任务艰巨。仅靠我们几名干部远远不够,村里的大喇叭一响,党员群众纷纷上堤,没有一人退缩。连续几天的奋战后,险情解除,大家的疲惫被胜利的喜悦冲散。还有一次村庄绿化项目,因人手不足,村民自发帮忙,甚至一位术后刚恢复的老人也加入其中。他说:"党帮了咱,咱也得出力。"这些经历让我明白,群众不仅是服务的对象,更是工作的伙伴。只有吹响汇集力量的"集结号",与大家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让事业之火越烧越旺。
各位领导、同志们,作为年轻干部,我们正处于人生最好的年华,也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无论是党办的文稿起草,还是基层的为民服务,平台广阔,机遇无限。希望我们都能以"小我"融入"大我",以"必须好"取代"过得去",以"众人拾柴"代替"单打独斗",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扎根基层,我们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感受着乡村的蓬勃生机。从潮白河畔到青龙湾边,从田园花海到项目工地,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活力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我愿与大家携手并肩,在为民服务中涵养初心,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在一线实践中增长才干,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