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千万工程”素材汇编(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主题教育)(第9/17页)

转载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203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02分钟

深化千万工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浙江省省长 李强

深化千万工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需要坚定目标、待之以恒,也需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更需要以人为本、务实苦干。

一、用更加务实的举措深化农村环境治理,进一步提升"生态之美"

从"长三角"看,浙江的比较优势是生态优势;从全国春,浙江的"美"主要体现在绿水青山环绕下的乡村之美。深化干万丁程建设美丽乡村,必须牢牢守住"生态良好"这条底线。我们要以更务实的举措,深化农村环境整治,治水治气、拆违治乱、绿化彩化,让全省农村生态待续好转、不断提升浙江的"生态之美"。当前,关键是抓好三件事: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点多面广,是难啃的硬骨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全面落实工作计划,抓紧各项工作。要坚持质匿导向,速度服从质量,不能"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特别是开工慢、起步晚的地方,更要把质量摆在首位,加强工程监管,决不能搞成"豆腐渣工程"。要严格进行招投标,确保建材质最,注意节约成本。要坚待长效导向。运营维护机制一定要跟上,决不能成为"晒太阳"工程。要探索建立可待续的运营维护机制,处理好维护主体、资金保障和责任机制等有关问题,积极探索第三方运营维护机制。要以群众为主体,洞动群众积极性,发动群众参与,引导农民投资投劳,不能"干部在干、群众在看"。治水是为群众办好事,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农村垃圾处置。现在,农村垃圾构成相当复杂,已不再仅仅是麦秸、草灰, 简单掩埋或焚烧会对土壤、水环境、大气造成污染。要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资泪化利用,努力走出一条垃圾减置化、资凉化、无害化的路子。要增强农民"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探索市场化路子,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

二、建筑的拆改结合。在"三改一拆"中,农村更要注重"拆"

"改"结合。要通过设施配套、建筑改造、植树种花等办法,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对拆违后腾出来的土地,要好好规划、优化设计空间景观和功能定位,让农村的山景、水景、绿景、街景、村景更加协调。要继续推进"四边三化"工作,搞好平原绿化彩化多在彩化上做文章,让浙江的农村到处披匕彩衣、闻到花香。

三、用更加有效的途径彰显浙江乡土特色,进一步提升"人文之美"

乡村之美,从外在看,是山水;从内在看,是人文。乡村之美,很多东西可复制,但"人文之美"难以复制。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内核"。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要记得住乡愁。农村文化建设一定要`人无我有'。传统村落不能被破坏,乡土文脉不能断裂,传承下来的故事不能被遗忘。提升农 村"人文之美",彰显浙江乡土特色,要用更加有效的途径,重点是抓好三件事:

保护好"古村落"。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民俗风情村落是浙江一笔厚重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要科学界定每个古村落的保护价值,严格保护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田园景观等空间形态,避免无序建设和过度开发。要保护祠堂、牌坊等古老建筑,也要保护和利用好有历史的、有文化标志的、有人文故事的乡土建筑。要处理好古村落保护、村民生产生活和旅游开发的关系,相互促进,整体提升浙江农村的"人文之美"。

建设好"浙派民居"。要集思广益,设计推广独具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农民喜欢的"浙派民居"。要根据地貌形态设计民居,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乡土建筑,多用乡土材料、乡上手法营造浓厚的乡土气息,不要搞成一个个欧洲"城堡",也不要变成一个个"火柴盒"。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尽量就地改造、就地取材,让农居更加绿色、低碳、舒适。要让"美丽宜居"优秀村居方案设计的好作品落地,把图纸变成好看实用的房子,真正惠及农民传承好"活态文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入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古村落的原住民越来越少,留下的也是一些老人了,活态文化延续越来越难。要让古村落"活"下去,不变成空壳村,让非遗文化传承后人并发扬光大,都是浙江农村提升"入文之美"的关键。

四、用更加创新的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提升"富裕之美"

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要坚守"百姓增收"这条底线,让农民的口袋待续地鼓起来。现代农业的功能,不只是提供农产品,还有旅游功能、文化功能、休闲功能、教育功能、体验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有待好好挖掘。要因地制宜,挖掘农村生态资源田园风光、农拼文化、特色产业、人文景观等优势,

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提升农村"宫裕之美",要用更加创新的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当前,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

旅游增收。乡村旅游正在我国全面兴起,而且正从观光迈向休闲度假和体验。"农家乐"是乡村旅游、体验经济的一个重要业态,也是浙江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但"农家乐"同质竞争、缺乏特色的问题已经显现。要与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相结合,在差异化中寻找市场空间、创造市场需求。通过不断创新,满足度假养生、农事体验、户外运动等更多差异化的乡村旅游需求。乡村旅游要真正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探索更好的机制壮大集体经济、惠及更多普通农民。

生态塔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靠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来实现。要在"发展与生态"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产业空间、新的项目载体。如何发展低碳生态工业、高效生态农林业、绿色生态服务业等产业,如何发展体验经济、文创经济、养生经济,还有许多文章要做, 有很大渚力可挖。要积极引进外部资本在广大农村发展生态经济,把美丽乡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富民优势。

电商增收。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是功能性产业,任何产业都可以搭上这趟快车。农村电子商务这篇文章渚力很大,现在刚起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扶待,引进资本、整合资掠,逐步解决冷链物流、农产品标准化、农村信用信息等关键问题,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大发展。

五、用更加坚定的步伐探索农村改革,进一步提升"布局之美"

要坚待把浙江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规划,加快编制以"多规融合"为特色的省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力求空间、人口、产业的布局更合理。浙江新型城市化关键在"化入",它与农村改革进程高度相关。浙江的"布局之美"来自千"人的城市化",用更加坚定的步伐探索农村改革,促使农村人口合理流动、集聚。

通过科学规划,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目前,村庄的数量太多、布局太散、集聚水平过低。如果不优化村庄布局、引导农村入口集聚,新的"空心村"、"空心宅"又可能出现。长远看,村庄减少是必然趋势,必须加强规划,定点、定位、定功能。哪些村保留、哪些村整治、哪些村缩减、哪些村做大,要下决心论证规划,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大拆大建,力求规划全覆盖、要素全统筹建设一盘棋。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程。

通过"三权"改革,优化农村人口布局。如果农村的不动产"动不起来"、" 活不起来",农村人口不管是向城镇集聚,还是向中心村剿择,都会有困难。要加即街往"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赋予"三权"更完整的权能,使农村产权能流转、能抵押、能担保、能继承,保护好、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从全省看,确权之后,农民在"行权"、"活权"方面还有一些障碍,要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真正把农村产权搞活,让农民流动有保障、创业有资本。

通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要让已柱城的农民真正落户, 共享城市文明和发展机会,也要让留在农村的农民有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引导外资、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拓展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公用事业领域的渠道,支待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办医办学办文化办体育。要引导现代服

务向中心村延伸。充分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让更多优质公共资枙辐射农村。

六、用更加法治的手段完善乡村治理,进一步提升"和谐之美"

美丽乡村的底线是社会平安、和谐。农村要和谐,法治是保障。当前,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乡村治理,依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农民创业创新活力,让农民安居乐业,最终展现"和谐之美"。

探索法治化的乡村治理机制。目前,全省正在大力清理村级工作中的机构牌子多、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等"三多"问题。各地、各部门要抓紧整改, 严格规范。村级组织是自治组织,乡村治理要在法治框架内,充分发挥村民智慧,依法规范治理,让乡村治理行驶在法治轨道上。

探索法治化的村民自治机制。要尊重村民自治意愿,引导村民依法行使权利,把党和政府的决策通过法定程序,变成村民的集体行动。要建立完善村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落实村级重大事项渠体决策制度,加强对村级权力运行的监督。村民自治不是村官自治。要规范村干部"小微权力"的运行,对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村庄规划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等村级重大事务,要及时向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监督。要探索建立"村级版权力清单制度, 提升村级便民服务功能,让村级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探索法治化的农村矛盾纠纷处置机制。要依据村民自治法,依法处理村内的事务,用法治思维推动基层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发挥乡规民约

等基层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培育农民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意识和习惯, 引导农民依法提出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化解基层矛盾,展现浙江农村的"和谐之美"。

生态文明视角下"千万工程"的实践机理与模式创新 以湖州市为例

中共湖州市委党校 史诗悦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倡导和主持下,在浙江全省启动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质量的重点工程。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目标是花费五年时间从全省4 万个农村中选择1万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将其中1000个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16年来,浙江省扎实推进"千万工程",造就了千万个美丽乡村,全面提升了农村的人居环境。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报告指出,浙江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多举措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2003年"千万工程" 开始部署,2005年"两山"理念在安吉余村诞生,这些基层实践经验都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酝酿与成熟提供了宝贵财富。

一、推进"千万工程"的重要意义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深刻把握农业农村发展规律,从人居环境入手, 全面提升农村吸引力的系统工程。2003年以前,浙江省的多数农村与全国多数农村一样存在脏乱差、无处下脚等情况。经过16年的系统整治,全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建制村全覆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8.6%,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率97%,村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造就了万千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树立了标杆。

"千万工程"为湖州美丽环境提供基础保障。2003年以来,湖州市按照省

委、省政府要求全面推进"千万工程",在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品示范村建设上取得丰硕成果。以湖州市安吉县为例,安吉县以"千万工程"为契机,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大幅提升村容村貌。安吉县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在全国率先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并通过"美丽乡村" 建设将农村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相整合。2008年,安吉全面启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制定《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 2012年,完成首轮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2015 年,安吉县起草《美丽乡村建设指南》;2017年以来,安吉美丽乡村上升为美丽县域战略。在"千万工程"的带领下,全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以美丽环境为核心要义,对村庄进行全面整治。湖州市安吉县、长兴县等地涌现出诸如鲁家村、顾渚村等村庄美、农业兴、百姓富的先进典型,为湖州美丽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千万工程"为湖州美丽经济打造效应聚集。湖州在推进"千万工程"过程中,以村容村貌美为基础,着力抓农村经济业态。根据不同村庄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农村建设道路。安吉县地处天目山余脉,地形多丘陵,平原较少,并不适合打造传统的农耕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安吉县以竹产业和白茶产业为主打品牌,在全县推行乡村旅游,发展民宿经济。安吉县鲁家村更是在2011年一穷二白的局面下实现了田园综合体建设, 从村集体收入不到2万发展成为远近有名的富裕村。鲁家村既没有文化底蕴,也没有风景名胜,但是却探索出了"公司+村+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其第一步就是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鲁家村自2011年起对村里进行垃圾桶和垃圾箱布点, 对村里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借助安吉县精品示范村创建,鲁家村实现了脱贫致富并形成了自己独特乡村旅游的经济业态。其它诸如南浔镇息塘村的"采菊东篱"乡村旅游项目、顾渚村的农家乐经济、德清莫干山的高端民宿等,都是在"千万工程"实现村庄整治后打造的经济业态。

"千万工程"为湖州美好生活营造舒适人居。对于"千万工程"的部署, 习近平强调,浙江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较大,不能"一刀切"。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各不一样,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和纯农业村庄也不一样,加快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不能盲目崇洋、崇大、崇快,不能千篇一律, 必须因地制宜。湖州市开展"千万工程"始终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为准线, 对诸如地处山区丘陵的安吉县高庄村,对村庄进行集中搬迁整治,形成统一规

模,从以往居住分散的格局变为整齐划一的分布,坡地则开始种植经济作物, 打造农场经济。而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比如和孚镇获港村,则以文旅融合为主线,留住乡愁,打造4A级景区。湖州"千万工程"的实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对村庄进行整治规划,开展"农整"项目时考虑村民的乡愁,打造舒适的人居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千万工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为湖州营造美好生活打牢了基础。

二、湖州推进"千万工程"的实践机理

16年来,浙江省不断推进"千万工程",以美丽乡村为载体,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4个阶段。湖州市推进"千万工程" 主要以红色党建为引领、绿色发展为目标、多元要素整合为手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做法与实践经验。

"千万工程"与红色党建的互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是推动"千万工程"与基层实际紧密联系的重要环节。湖州市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以基层党建为引领,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调查中发现,湖州市率先实现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村庄都有一个强大的党组织。以村支书为带头人的农村党组织在"千万工程"的推进过程中凝心聚力、久久为功,把曾经脏乱差的农村变成了留住乡愁、充满活力的美丽新农村。南浔镇息塘村村支书周美凤就是这样一位带头人,她在村里工作40年,下农村、跑企业,为村里带来了产业发展。现今"采菊东篱"乡村旅游项目就是在周书记手里建设起来的。其它村庄,比如鲁家村、高庄村等都有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引领村庄的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