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组织部部长2022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党课讲稿、经验材料-251篇(第29/5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2166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73分钟

四、坚持人才强县,汇聚创新驱动的"活力源"。树牢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精准引才汇智。坚持以爱才的诚意、识才的慧眼和聚才的良方广纳天下英才,做大人才总量。紧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引领未来走向的核心技术,靶向引进高水平人才。以乡村人才"一库一群"为抓手,深挖本土人才2030名并因岗因需使用。创新育才模式。采取本土培训、校企培养、揭榜挂帅模式,选派科技特派员和企业特派员98名助力本土人才培养。与湖南文理学院、湖南财经学院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定向培养人才60名。在县工业园区设立人才工作联系点,鼓励企业发布人才需求清单,对紧缺人才择优选送培训。优化留才机制。完善人才保障措施,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落实优秀人才奖励办法,为30名人才发放奖励资金76万元,新建人才公寓204套,帮助解决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实际问题。广泛宣传推介人才典型,认定表彰"临澧工匠"40名。

五、优化考核机制,用好绩效评估的"指挥棒"。坚持把绩效评估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主抓手,以考核抓落实、以绩效促实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完善考核体系。围绕县委工作主线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促进考核体系科学化、规范化。本着"踮起脚摘桃子"的原则,对各项考核指标的设置严格把关,杜绝避实就虚、避重就轻、避高就低。严格考核标准。建立月动态考核、年度定期考核、重点工作专项考核、滞后工作跟踪考核机制,做到制度面前一视同仁。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考人与考事相结合,强化考核的日常动态管理,有效推进工作落实。用好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与奖优罚劣、选拔任用干部结合起来,做到"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用实绩兑奖惩",激励广大干部履职尽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组织部部长韩淑珍:厚植乡村振兴的村干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近年来,围场县将村"两委"干部专业化管理工作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深化"三基"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硬化工作措施,深化规范管理,从严从实加强村"两委"干部队伍专职化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二次创业"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严把人选质量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塞罕坝精神,将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本领强的农村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特别是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全面实行程序化选拔。建立村"两委"干部资格县级联审认定、组织考察、公开遴选等选拔机制,通过人选资格县级联审把"带病"的挡在门外、通过组织考察把政治素质差的挡在门外、通过公开遴选把领富能力弱的挡在门外,入口质量关"三层筛查"联合发力,有效破解选拔人选带病、政治素质不高、群众不认可等问题。建立统一网络版全县村"两委"干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和"一人一卷"纸媒人事档案,统一到县委组织部专管,并对村党组织书记入口门槛进行提级管理,由县委组织部直接监管岗位空缺、人选配备、组织考察、部务会集体审核等工作,坚持"凡进必审"原则,任期内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出缺遴选工作由县委组织部联合乡镇党委共同组织实施,坚决堵住选拔入口漏洞。

激发干部内动力。聚焦提升村"两委"干部综合履职能力和业务素养,全面建立"正向教育培养"和"反向待岗学习"管理机制,着力激发村"两委"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构建以"党校集训、外埠轮训、帮带导训、拉练实训、擂台比训"为核心的村干部多元化培训体系,着力提升政策理论水平、提高履职能力、激发创新发展动能。开展村干部"蓄智储能"行动,常态化推进在职村干部"学历达标三年提升行动"和创新创业导师帮带制,推动村"两委"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转变思想、开阔思路、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对因工作不在状态、履职出现突出问题的村"两委"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实行待岗学习制度。切实把畅通村"两委"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职业发展通道作为专职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围绕深入落实政治经济待遇、成长晋升、关心关爱、离任保障等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构建实施"基础补贴+星级绩效+养老保险+意外保险+健康体检+离任补贴+成长晋升"激励保障机制体系,不断畅通待遇达标增长通道、成长晋升通道。根据省市委安排,在乡镇换届中推动优秀村书记选任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定期面向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推荐招录乡镇事业人员、公务员,以及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和先进典型,让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干好有出路。强化关心关爱,建立村"两委"干部年度健康体检、关怀帮扶制度,并与人寿保险公司合作探索实施了村干部人身意外险制度。

加强督导考评。坚持把督导和考核作为村干部队伍专职化管理的关键举措,通过履职全程纪实、管控监督、科学评价,实行督导、考评、绩效深度挂钩、一体化推进,树立起履职效果看业绩、兑现奖惩凭实绩、监督考评全过程的导向。全面建立实施"一单两述三查一评定"履职纪实考评机制,通过年初岗位承诺、半年述职、年末述职和基层党建工作随机抽查、重点督查、全面联查、综合评价定等方式,将村"两委"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岗位目标、职责任务、履职情况、工作成绩晒给党员群众、乡镇党委政府及组织部门,建立履职纪实手册,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岗位履职导向。打好全过程监督"组合拳",建立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常态监督、乡镇领导监管、考核审计专项监管、工作巡查政治监管、重大事项报告重点监管、县级联审备案组织监管等机制,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不断强化村干部专职化岗位退出管理,划定并坚持星级降等、岗位退出"双红线"制度,用硬杠杠推动制度化退出,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建立分类界定管控机制,综合全县乡镇、县直部门等各方面的管理要求和村"两委"班子运行现状及村"两委"干部现实表现等,明确退出岗位情形和降低星级等次并相应扣减星级绩效补贴情形,建立村党组织星级"月动态调整"机制,以此从源头严格防范村"两委"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踩红线、越底线,坚决把不合格、不称职的村干部退出现职岗位。

临汾市委组织部:全市域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近年来,山西省临汾市大抓基层基础,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坚持整体推进、系统建设,从顶层设计、组织体系、基础保障、治理效能四个方面,全市域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全方位提升取得显著成效。

整体式规划

顶层设计靶向推进

临汾市注重从顶层设计出思路、划重点、破难题,针对城市基层党建的薄弱环节、短板弱项、突出问题,从市级层面加强制度供给,实行项目运作模式,为全域式推进提供政策牵引。

体系化加强政策供给。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临汾市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推进措施》《临汾市抓党建促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重点任务清单》"两措施一清单",聚焦联动机制、网格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配套完善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支部)制、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等10余项制度措施,搭建起"2+1+N"城市基层党建政策框架。17个县(市、区)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落实方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城市基层党建政策"供给侧"。

项目化推进重点破题。把项目化作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落地落实的主抓手,由县(市、区)、街道、社区三级书记领办城市基层党建项目,推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县(市、区)委书记聚焦需要综合协调、系统推进的要事难事,领办实施党群服务体系、街道赋权扩能、"村改社区"等城市基层党建项目19个。街道党(工)委书记聚焦机构改革、赋权扩能、综合执法等难点堵点,领办实施"问计于民"行动、"管评考用"行动等城市基层党建项目55个。社区党组织书记聚焦小区治理、便民服务、驿站建设等具体实事,领办实施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建设、特色服务品牌创建等城市基层党建项目190个,营造了书记领办解难题、办好实事群众享的推进态势。

常态化开展跟踪问效。年初,把城市基层党建重点任务纳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具体任务、推进措施和责任单位;年中,通过基层党建例会进行调度,下发督办提示卡进行重点推动,强化倒排工作进度、正推质量提升的过程管理举措,加强日常督促指导;年底,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各级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构建年初推进有任务、年中跟进有抓手、年底问效有考评的闭环管理系统。

层级式设置

组织体系一贯到底

临汾市持续健全完善市、区、街道、社区、网格五级组织体系,以纵向一体贯通带动横向相互联动,不断完善条块协同、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打造市县指挥层。市县两级依托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城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市级每半年召开一次,县(市、区)级每季度召开一次,提出思路目标,定期沟通研判,协调解决事关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全局性、普遍性问题。市县两级副县级领导干部结合党支部联系点工作安排,根据街道、社区专题研究事项、需要协调推进的重点难点工作,下沉基层参加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到会指导具体推动,上下协同解决问题,强化系统推进、上下互动。

突出街道枢纽层。全面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20个街道全部规范设置党建办公室、公共管理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公共安全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以及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站和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明确"5办1站2中心"职能职责,进一步把主责主业聚焦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同时,通过建立街道"大工委"制,吸收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加强区域内资源力量整合。在侯马市先行试点街道赋权扩能,依法依规推进5项权力下移,在疫情防控、街居改造、环境保护、应急处置等方面积累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

建强社区基础层。紧盯社区这个城市运行的"底盘",大力推动组织体系向下铺开、向下延伸,在社区全面推进"社区党委(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建设,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城市最有效的治理单元、最一线的居民群众。全市209个社区全部成立社区"大党委"(支部),选聘870余名辖区单位、片警、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公司中的党员担任兼职委员,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商共议共治形成常态。尧都区三元社区把网格设在小区、支部设在网格,推行三项机制,做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逐级上报解决,社区治理面貌焕然一新,2021年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两项国家级荣誉表彰,创响了品牌,形成了示范。

完善网格单元层。聚焦网格(小区)这个最基层最有效的治理单元,按照治理要素入网、具体业务入网的原则,把党建、综治、民政、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不同类别的网格和不同业务工作纳入"一张网"。209个社区共划分1910个治理网格,同步组建网格党支部、党小组1166个,并按照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热情"四有"标准推选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真正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各个层级、党的工作延伸到城市各个角落,做到党的全面领导一贯到底。

要素式保障

资源力量汇聚下移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基础保障能跟上,质量提升才能有支撑。临汾市坚持力量下移、资源下倾,持续在社区队伍专职化发展、党群阵地体系化覆盖、经费投入稳定化增长上狠下功夫,推动各方力量各类资源在城市最基层汇聚。

社区队伍实现专职化发展。临汾市在全省率先推进社区干部队伍专职化发展,专门制定《关于加强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和专职社区工作者薪酬管理办法,采取"两委"主干过渡、社区干部招录、社会公开招聘三种办法,累计招录专职社区工作者1200余人,实行县级招、街道管、社区用,全面落实"三岗十八级"等级序列和绩效薪酬,有效充实了社区专业人才队伍。2021年,以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专职队伍建设,106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当选社区党组织书记、569名专职社区工作者进入社区"两委"班子,社区干部队伍呈现出年轻干部占比、学历层次、专职水平和女性干部占比四个提升,平均年龄36.68岁,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100%"一肩挑"的"四升一降一肩挑"新面貌。

党群阵地实现体系化覆盖。坚持科学布局、统筹推进,全面加强党群服务体系功能建设。市县累计投入6800余万元,通过新建、改扩建、配套建和共享建,建成临汾市党群服务中心和6个县级党群服务中心。在街道社区大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去行政化、去形式化、去办公化、改进服务质量"三去一改",优化服务功能设置。采取市级统筹推进、县级谋划布局、街道社区具体实施的方式,集中打造小区(网格)党群服务驿站,构建了以1个市级、6个县级党群服务中心为主体,20个街道、209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分散布局,174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延伸覆盖的市、县、街道、社区、小区"五级"党群服务体系,让党群实体"地标"广泛分布在城市基层,让居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服务就在门口、党员就在身边。

经费投入实现稳定化增长。围绕构建稳定增长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临汾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街道、社区有能力抓党建、促治理、做服务。针对长期以来街道运转经费不足的实际情况,市委组织部专门下发督办提醒函,由县委、市委、区委书记带头研究解决、推动落实,目前全市20个街道的运转经费全部达到80万元以上。针对社区运转经费一笔账"大呼隆"的问题,明确每个社区每年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分别不低于10万元的保障标准和要求,全部纳入县级财政予以落实,近三年来,全市社区平均每年实施服务民生项目800余项,解决了社区开展服务"有心无力、捉襟见肘"的困难。同时,将专职社区工作者薪酬全部纳入县级财政专项列支,激发了社区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为他们在一线奉献解决了后顾之忧。

嵌入式联动

合力倍增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的具体任务最终要在社区落地,各项政策措施最终要在社区落实。临汾市围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格局,狠抓社区这个基层基础,通过打通社区自治"小循环",畅通城市治理"大循环"。

抓共建促合力联治。把深入推进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服务"作为社区和辖区单位共建的主要载体,实行"平时+战时"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平时主要采取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个清单",共办"定、查、评"为民实事,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办法,让在职党员广泛参与社区活动,围绕社区建设、居民需求、治理要事开展服务活动,以党组织为纽带、党员为中介,打通条条和块块之间的行政壁垒。战时主要采取社区吹哨召集、机关单位应急响应的办法,在职党员闻讯而动、听令行动,纳入社区进行统一调度使用。疫情发生以来,临汾市6.9万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积极参与卡口值守、人员排查、隔离管控、物资转运等工作,解决了社区面临大战大考力量不足的现实困难。

抓引领促有序自治。在社区、网格广泛推行党组织一核领导,驻区单位、业委会、物业企业、志愿团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机制。通过把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中的党员负责人聘任为社区"大党委"的兼职委员、小区党支部(党小组)班子成员,建立实行小区物业项目负责人到社区、网格报到议事制度,畅通向上联系社区的渠道;通过选派社区、小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担任物业服务企业党建指导员,推选社区党员干部担任小区业委会负责人,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联动会商处置机制,延伸向下联系小区的触角,"一上一下"有效激活了社区自治的神经末梢,在化解矛盾、协商议事、服务居民、应急处置等方面确保了信息通畅、反应及时,党的领导真正延伸覆盖到了城市最基层,实现有序运转、有效自治。

抓融入促同心共治。针对新业态蓬勃兴起、新就业群体大量聚集带来的城市治理新情况新课题,一方面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社区属地优势和网格精细管理作用,利用社区网格具有地熟、人熟、底子清、情况明的天然优势,兜底做好小微企业、个体商户、商圈楼宇、快递物流站点、企业基层网点的党组织应建尽建和党建指导工作,定位城市小区域,做实党建大文章。另一方面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同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的日常联系,通过开放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驿站,为他们提供临时休息、热水供应、设备维护保障等贴心服务,并编入"15分钟服务圈",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把党的工作有力嵌入到城市最活跃的地方、基层最活跃的群体,让党建引领治理大家参与、基层治理成果大家共享。

定南县委组织部部长刘成成:扛使命显担当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提出,着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组织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在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上带好头、作表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科学化水平,以高质量组织工作赋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纵深推进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和定南县委"四区"建设、"七大工程"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聚焦补短板促提升,夯实基层组织之基,持续增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定南作为江西南大门,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将直面"深圳速度"、改革前沿,面对的各种风险考验将不断增加,只有树立起大抓基层的坚定决心和鲜明导向,不断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之基,才能更好地经受住各种"风吹浪打"。要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突出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持续推动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和质量过硬。深入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措施十五条落实落地;以"村部是我家"为主题持续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三规范、两提升"工作;深入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三年行动;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开展"三述三比"擂台比武;用好用活党员贴息贷款,实施村集体经济"三联三强"抱团发展模式,培育一批产业强村、经济强村,推动组织振兴。丰富"街巷院子荟"内涵,深化"网格吹哨、各方报到"、"1+N"服务机制,设立党群服务驿站,开展"党员回家日"活动,引领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探索"两新"组织孵化式发展党员模式。实施"一领域一品牌"工程,打造各领域基层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统筹推进机关、学校、医院各领域党建。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情况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考核重要内容,提高党建考核精准度,引导各级党组织紧扣中心大局抓党建。

聚焦选干部配班子,激活干部队伍之擎,奋力开创干部担当作为新气象。定南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一站、最前沿,推动"融湾"提速,关键在激活干部这个驱动引擎。要大力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做实换届"后半篇"文章,实施干部铸魂赋能工程,坚持按需施教、精准培训,深入推进大规模精准培训,举办好"定南大讲堂",筑牢发展思想根基。以"凝心·强基·赋能"为主题,组织开展"双百微课程"比赛,着力打造精品课程。分级分类制定一把手培养储备计划,强化梯次递进跟踪培养。健全"能力在一线培养、业绩在一线创造、干部在一线选拔"的选用机制,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经济发展主战场、"三大战略、八大行动"一线历练、上级部门和粤港澳大湾区跟班学习,提高干部队伍推动发展的能力素质。探索实行领导干部实绩识别"三定评价法"。选优配强班子,盘活干部资源,畅通能上能下渠道,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深化公务员平时考核全国试点工作,激发干事创业动力。

聚焦引人才聚活力,扬起招才引智之帆,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要以爱才惜才的拥抱姿态,形成引才聚才的浓厚氛围。与"湾区标准"和"湾区效率"接轨,广泛汇聚创新人才,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深度融合,探索人才工作市场化、产业化道路,加大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等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力度。突出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县委"七大工程",大力实施创新平台攻坚行动,引导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积极创建芳纶复合、精细化工、稀土钨材料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以视觉工业基地带动推进数字经济人才产业园建设,不断推动平台聚才增效。深化校地合作,争取更多高端智力支持。大力培养足球、定南瑞狮等本土特色人才和"定南工匠",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依托深圳、广州、东莞、惠州定南商会和流动党员党支部,建立定南县在外人才工作驿站,强化政治引领。做优服务环境留住人才,实施"名师、名医"进定南,深入开展"三千行动"计划,用好群贤花园人才住房和教师人才房,广纳英才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以发展集聚人、以人才引领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钦南区人才工作综述

近年来,钦南区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贴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专业人才缺乏的实际,加快补齐人才短板,着力解决人才引进瓶颈问题,全区人才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才政策产生的引才聚才效应逐步凸显,缓解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缺才的难题。

健全政策

拓宽渠道大力引才

"钦南区位于钦州市主城区,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招聘中我更感受到钦南区对人才工作的重视,所以我选择从外省来到钦南就业。"2021年签约的高层次人才罗行说。

2021年先后制定印发《钦南区事业单位引进优秀人才实施办法(试行)》《钦南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等一批政策文件,填补人才政策空白,引才竞争力和吸引力大大提升。2021年签约引进高层次人才20人,招录公务员(选调生)53人,招聘乡镇事业单位人员115名、乡镇教师227名、紧缺专业化人才41名、专职化社区工作者81名。

搭建平台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紧扣特色产业及资源优势,加强各类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推动人才培育成长、干事创业、科技创新。

实施坭兴陶人才培育行动,组织100多名陶艺大师组成"名师天团"开班授课,培养坭兴陶各类人才3000人。鼓励坭兴陶人才参评"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等活动,涌现出袁辉文、黄剑等一批行业拔尖人物。行业内现有国家级大师4名,省、市级大师及各类技师283名,从业人员1.5万余人。

打造"党建+产业+人才"工作模式,培育40多名新型乡村人才。搭建乡土人才创业平台,累计建设创业孵化基地4个,进驻个体创业户298户。深化校企合作,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研发出了多脊熊本牡蛎国家级新品种"华海1号"等一批科研成果。

优化环境

千方百计留住人才

积极推行人才发展的响应式服务、全过程服务、人性化服务,及时落实人才补贴、家属就医、配偶就业、工作调动、子女入学等保障政策,建立区四家班子领导走访联系专家制度,常态化开展联系服务,为人才排忧解难。

近3年来,累计召开各类人才座谈会31次,走访人才245人次。从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中推荐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在政治上给予关心照顾。随着一项项人才工作举措的落实,钦南区"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已初步呈现。

乌海市委组织部部长李昂: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筑牢全面从严治党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加快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回归健康规范的轨道。落实总书记重要要求和自治区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的安排部署,是对组织部门"政治三力"强不强的重要考验和实践检验,必须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实化工作举措,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深化思想认识,从政治高度看待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极端重要性。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百年来,我们党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的考验,都打不倒、压不垮、冲不散、砸不烂,与坚持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不可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继续书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新篇章,坚决治理党内政治生活平淡化、随意化、庸俗化、交易化问题,做到以自我净化的政治定力驱散思想迷雾,以自我完善的政治意志扫清前进障碍,以自我革新的政治勇气祛除沉疴痼疾,以自我提高的政治担当消除发展阻力,加快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回归健康规范轨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