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组织部部长2022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党课讲稿、经验材料-251篇(第39/5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2166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73分钟

聚焦机制建设,有效提振干部乐于担当的"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树立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研究制定《海勃湾区关于进一步做好关心关爱干部工作的意见》等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干部想干愿干积极干。加快构建与纪检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在干部调配、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事业人员职级晋升等问题上,积极为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干部正名、正声、正形,让干事创业者轻装上阵,为担当作为者保驾护航。

乌达区委组织部部长牛建华:紧抓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契机着力营造敢冲敢拼敢干的干事创业环境

组织部门在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工作中,担负着组织实施的重要职责,我们将认真把握此次集中治理部署要求,并以集中治理为契机,着力营造敢冲敢拼敢干的干事创业环境。

一是聚焦目标导向,高质量推进集中治理工作。坚持从党员领导干部抓起,从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严起,督促指导各级党组织强化主责意识,按照集中治理11个方面的问题清单和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结合全市"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作风建设集中整顿行动,将学、查、改工作贯通推进,确保真查真改,促进我区党内政治生活健康规范、政治生态焕然一新。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全方位落实集中治理任务。紧盯"关键少数",发挥"头雁作用",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八个一"活动,同时注重与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市"晒党建、晒成绩"活动结合起来,同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当前重点工作中的表现结合起来,推动集中治理成效充分转化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为民服务的硕果。

三是注重整治成果,常态化保证集中治理成效。坚持以集中行动掀起盖子,全面开启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大扫除"。探索对干部"精准画像",对参与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的干部及时收集现实表现,并进行登记备案,让"两面人"装没得装、躲没得躲,实现组织看干部"一目了然"。探索对干部"精准考核",探索改进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办法,力求把干部的辛苦指数表达清楚,实现干部由躺平式向奔跑式转变。探索对干部"精准培养",全面关注乌达各层级干部的所思所想所为,结合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的探索实施,为敢于担当负责的干部搭起"舞台",让不想干事创业的干部及时"下台",让各个层级的干部有人培养有人管。

金昌市五年组织工作综述

砥砺奋进路,铿锵脚步声。过去的五年,是攻坚克难的五年,是砥砺奋进的五年,也是全市组织工作提质增效的五年。

五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紧紧围绕中心大局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育人才聚贤能,用忠诚践行初心、以实干笃定前行,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迈上新的台阶,为金昌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铸魂补钙

筑牢思想理论根基

4月21日至23日,我市举办县处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轮训班,700名县处级干部、二级巡视员参加轮训,通过上好"关键一课",汲取奋进力量。

理论滋养初心,思想引领使命。我市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与提高综合素质相结合、丰富知识储备与增强履职能力相结合、扩大培训规模与提高培训质量相结合、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与服务地方发展相结合,认真组织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新时代基层干部专题培训行动计划",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举办市企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2+4"产业链培育提升等各类培训200余场次、培训党员干部4.2万人次。

在学习中淬火提升,在教育中固本培元。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推动党内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解决了一批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淬炼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本色和宗旨意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坚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工作,充分运用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督办提醒功能,督促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全市基层党组织在线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保持在100%,成为落实基层党建任务、推动中心工作开展的有力抓手。

强基固本

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近年来,金昌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注重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把标准化理念贯穿党支部建设全过程,以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等基层党建法规以及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为重点。全覆盖培训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广泛开展"练兵比武""三亮"等活动,持续推行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委常委和党员副市长示范带动全市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645个,帮助基层支部解决阵地建设、便民服务等方面实际问题。

纵深推进"四抓两整治",大力实施"头雁"优化提升行动和"一村一大学生文书"计划,按照"双好双强"标准,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高标准完成新一轮村"两委"换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龄、学历实现了"一降一升"。全市所有村(社区)全部建成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规则,健全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建立全程实时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牢固树立全域党建理念,以实施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为契机,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试点开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金川区双湾镇陈家沟村建社不到一年为入股社员发放红利13余万元、使村集体收入增加8万元,永昌县六坝镇七坝村建社以来支付群众劳务报酬108.9万元......一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交出了"当年立项、当年建成、当年收益"的满意答卷,带动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消除,有力推动了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赢"。

全面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扎实开展城市基层党建"一社一品"创建活动,选聘社区专职工作者,试点推行红色物业,区域共建、市企联动、党群互融、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初步展现;深入开展书香机关、清廉机关、效率机关创建,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围绕"2+4"产业链培育提升,探索组建产业链党建联盟,成立产业链党委,推动实现党建与产业链共建互促、双向发展;选派262名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全覆盖指导工作,两新组织"两个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转变。

坚持把党员教育管理抓在经常、严在日常。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注重从青年农民、致富能手、生产一线职工、业务骨干和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出台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等制度办法,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深化拓展"双找双建"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志愿服务,承诺践诺等活动,把党旗下的铮铮誓言书写在金昌大地。

选贤任能

打造过硬干部队伍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用人干事,重在导向。近年来,我们坚持好干部标准,着眼事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干部选任机制,持续加大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着力选优配强班子,优化整体功能,为推动金昌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考察重点,细化考察内容,坚决把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挡在门外,确保选出来的干部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严格落实"凡提四必"和廉政意见"双签字"制度,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坚持知事识人,把功夫下在平时,常态化开展大调研大访谈工作,全方位、近距离了解干部,多渠道收集大数据信息,动态掌握市管班子运行和干部履职情况。推行"1+2+X"分析研判机制,建立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台账,形成每个班子、每名干部的"CT"全景式扫描研判报告,为市委精准选人用人提供重要参考。

坚持以事择人,以干事创业为导向,以优化领导班子功能结构、干部队伍梯次配备为重点,把集中换届与干部日常选任有机结合起来,大力选拔使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项目建设、县乡基层等急难险重岗位历练充分的干部,形成了重一线、重实干、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高质量完成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班子学历、年龄和整体功能实现了"一升一降一强"的目标。

实施年轻干部市企互派挂职、基层"蹲苗"成长、一线练兵提能"三项计划",先后选派420名年轻干部驻村帮扶,安排213名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等挂职锻炼,抽调700余名年轻干部参与巡察督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使年轻干部经历更丰富、阅历更完整、能力更扎实。

研究制定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意见,提出7方面21条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具体举措,先后3次修订完善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分领域出台4个年度考核办法,配套制定抓项目促发展考核激励等7个办法,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制度环境。持续巩固深化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成果,持续扩大政策红利覆盖面,真正让实干者成为"受益者"。

筑巢引凤

强化人才智力支撑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聚力打造全省重要的产才融合发展高地......"今年3月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对全市人才工作作出部署、提出目标。

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潜心谋划人才政策的顶层设计,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镍都人才服务卡"制度》等一揽子人才政策,架构起涵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为一体的全流程政策体系。

坚持"柔性"和"刚性"引才同向发力,先后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引进各类急需紧缺型人才963人,柔性引进临床医学、化工、新材料等方面专家180余人,为各领域事业发展积蓄了人才力量。

实行"人才+党建"工作模式,设立引进人才党员服务站及"金娃娃"创意工作室,开展"上讲台""蹲基层""搞创新"三大品牌活动,引进人才自办刊物《初心》杂志累计出版17期、60余万字。大力推行"人才+项目"模式,争取实施省级重点人才项目和陇原青年创新创业项目15个440万元,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17个1968万元。先后选派290人到乡镇、村、社区挂职任职或在教育卫生等基层单位工作,树立了人才在基层成长成才、在一线建功立业的鲜明导向。围绕"2+4"产业链培育提升,推进人才链、产业链"双链融合"试点,组建"甘肃省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创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陇原工匠培训基地"、省级协同创新基地、专家工作站(服务站)等30余个。

开通专家人才职称评聘"绿色通道",为193名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颁发镍都人才服务卡,提供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就医保障等10项优质高效服务;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人才公寓及人才服务中心,累计为150余名专家人才发放购房补贴、岗位津贴730余万元。

风起帆满再起航,砥砺奋进正当时。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全市组织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履职尽责强担当,为金昌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昌都市组织系统工作综述

创新党性教育活动,开展集中交流研讨980余场次;持续举办专题培训124期,大力发展业务骨干;高质量推进村(居)"两委"换届工作,选拔优秀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一项项新举措、一个个新成效是过去一年昌都市组织工作的真实写照。

2021年,昌都市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思想淬炼、锚定正确方向,突出能力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坚持严管厚爱、锻造过硬队伍,深化体制改革、激发人才活力,注重真抓实干、加强自身建设,为推动"十四五"规划顺利开局起步、新时代昌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自身建设常抓不懈

树根扎得越深,枝叶才能繁茂。一直以来,昌都市委组织部推进务实求效,加强自身建设,使各项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有效提升服务重点工作能力,针对2021年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等重点工作,昌都市委组织部高效完成了相关服务保障工作。

依托部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组工讲堂"等学习活动,开展了各类学习90余场次;利用走廊书屋、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加强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干部职工政治素质。

提升宣传工作质效,全年共制作新媒体稿件11篇,其中3篇被新华社采用;撰写上报网评文章1723篇,其中7篇被中组部采用、27篇被共产党员网加精置顶;昌都党建公众号共推送消息1717条,全市信息网宣成绩均居全区组织编制系统前列;全力接续打造精品组织史,完成了《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组织史资料》(第五卷)编撰工作。

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精准分配了自治区下达的1318名参公事业单位事业编制至市县两级统战、民宗、寺管会等领域,为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核增事业编制1600名,为公开考录、人才引进、志愿者留藏等人才需求挖潜现有编制资源211个,核销机关事业编制2110个。

基层建设持续加强

通过加强理论武装,推动党的政治建设落地生根。2021年,昌都市委组织部高起点谋划举办了"昌都讲堂",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等内容展开,共举办培训53期,培训干部3700余人。

围绕驻村干部能力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创建等内容,全年共举办专题培训124期,培训业务骨干6980余人。各级党组织还积极利用"昌都智慧党建"平台及时上传、录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信息,总发稿量8370余条。

通过提升组织能力,推动党的基层基础富有成效。牵头草拟了《昌都市深入推进党建统市战略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优化了各行业领域党建工作顶层设计,扎实推动农牧区、"两新"组织、寺管会等行业领域党建工作提档升级。

同时,成立了2305个"战疫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服务队",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万件。制播"党组织书记谈党建"访谈节目11期,其中《党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党建提升与生态产业互融并进》2期节目分别荣获第二届全区党员教育电视片优秀作品二、三等奖。试点建设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芒康县帮达乡帮达村2个红色美丽村庄,取得了良好成效。

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昌都市委组织部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民族地区干部"四个特别"要求,全年提拔重用县级干部188名。积极引导年轻干部到基层实践锻炼、积累经验,尽快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从市直单位选拔1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党政正职"墩苗",进一步选优配强领导班子。

常态化开展"向组织说说心里话"活动,帮助干部解决困难共280余件(次);修订下发《关于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办法(试行)》,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

昌都市委组织部聚焦发展需要,推进招才引智。2021年,全市通过引进、专招、公开考录、志愿者留藏等渠道,补充急需紧缺人才165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扎实推进,引进2名博士到昌都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选派4名专业技术人才赴重庆、上海、湖南高校开展为期1年的研修深造。

同时,利用医疗"组团式"援藏优势,帮助昌都市人民医院完善了8个公共诊疗平台,推广新技术60余项;组织援藏医生与本地医生结成帮带对子98对,并积极推动医疗援藏成果向江达、芒康、洛隆3县延伸。

展望新愿景,开启新征程。2022年,昌都市组织系统将围绕"1233"工作思路,继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勇毅前行,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1年铜仁组织工作综述

砥砺奋进又一载,春华秋实谱新篇。

2021年,铜仁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积极推动一切力量、资源、要素向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一线集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铜仁市创新考核机制为基层减负》在《贵州改革情况交流》专题刊载,《铜仁市认真容错纠错促进干部敢做敢为》在《组工通讯》第54期上刊发推介。

《党建引领创建易地搬迁"四安家园"》案例入围第九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我为群众办实事-2021民生示范工程"评选案例。

铜仁市委组织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一串串坚实脚印、一桩桩民生实事,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用实干笃行书写的高质量"组织答卷"。

举旗铸魂,从严抓牢政治建设

旗帜引领方向,思想照亮前程。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忠实履行组织部门政治责任,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制定出台"十四五"时期铜仁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铜仁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纳入培训主体班,培训各级干部3.26万人次,组织参加"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知识讲座57期、培训14.6万余人次。依托铜仁智慧党建云平台,融合推进线上线下教育学习模式,全市7300余个基层党组织召开"三会一课"12.17万次,"党员活动日"4.99万次,切实打牢党员干部忠诚核心、拥护核心的思想基础。

配合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和专题教育。一体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以"党课开讲啦"为抓手,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广泛开展宣传宣讲,切实推动学党史与悟思想相统一。全市各基层党委书记组织上党课287次,基层党支部书记组织讲党课6561次。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办实事6597件、办结率100%。

有序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高质量完成全国、全省、全市"两优一先"推荐表彰任务,2名同志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42名同志和26个基层党组织获全省"两优一先"表彰,市级评选表彰250名优秀个人和1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9482枚,集中走访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1.92万余人(户)、发放慰问金1036.49万元,划拨102.1万元党内关怀基金慰问因公牺牲党员家庭及患重大疾病困难党员,广泛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

选贤任能,锻造硬核干部队伍

事业兴衰,核心在党,关键在人。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县乡村三级换届为契机,紧扣中心大局选贤任能,着力打造堪当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选优配强骨干力量。围绕县乡村换届这一重大政治任务,选优配强10个区(县)、298名领导班子成员,143个乡镇、1284名领导班子成员,2907个村(社区)"两委"成员。换届后全市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配备80后干部54名,占35.06%,乡镇党政正职中配备35岁以下干部74名,占26%,新一届县乡领导班子结构持续优化、整体功能不断增强。在村(社区)"两委"换届中,2738个村、169个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分别占96.71%、98.22%,超出上届44.13、19.61个百分点,平均年龄分别为39.58岁、39.41岁,比上届下降9.18岁、7.49岁,"一肩挑"农村占比99.4%、社区占比100%,实现了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目标。

从严加强监督管理。全面完成市管干部个人有关事项集中填报及录入工作,持续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重点抽查、随机抽查,查核一致率为99.16%,同比上升13.06个百分点。认真履行巡察日常监督整改责任,严格审核二届市委第八轮、第九轮巡察22个党组织涉及选人用人问题整改方案及整改情况报告,立足职能职责,制定出台巡察机构队伍建设有关规定、办法、意见等7个。坚持"凡提四必",前移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关口,严把选人用人质量,杜绝"带病提拔"。全面落实换届档案快审快处机制,推动全市干部档案数字化建设,切实提升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

注重正向激励关怀。突出精神和物质双重激励,注重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在提拔使用、评先选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制定疫情防控12项、身心健康十条和驻村管理保障二十条等激励保障措施,全方位落实一线干部健康体检、人身意外保险、生活补助等服务保障。建立"基本报酬+绩效奖金+任期补贴+养老保险+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相结合的村干部报酬可持续增长机制,村党组织书记月均报酬从2400元提升至3974.75元,"一肩挑"村干部的月均报酬达4485元。

固本强基,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全面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印发《铜仁市"基层党建巩固年"实施方案》,探索建立巩固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蓝色""黄色""红色"预警台账,不断巩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全市7726个党支部全部达标,30个党支部获"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党员发展,注重党员培训管理,全年发展党员4715名,开展党员集中培训1356期,在农村、社区、企业等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4704个,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4466个,1700余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15万余名党员干部到社区开展"双报到",党员先锋作用在一线充分发挥。

不断深化"民心党建"内涵。制定印发《关于深化"民心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试行)》,选派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5169人,严格落实"四个划转",全面压实帮扶责任。用好用活"六共"机制,明确376个示范点,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农村产业振兴。全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2.3亿元,集体经济村均收入为44.93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为23.96万元,"六共"机制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获批省级改革试点。建立"县委领导联村、乡镇领导包村、专业技术人员驻村"的工作体系,大力推进4个红色村党组织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发言并推广。

大力推动各领域党建均衡发展。统筹推进城市、企业、学校等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领域党建经验成效明显。《铜仁市党建引领为搬迁群众创"四安家园"》在中组部《党建研究》2021年第3期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中国发展观察》刊载。铜仁市"一引领三服务"扎实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验被《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2021年第9期刊载。铜仁模范机关创建经验被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刊物《机关党建研究》刊载推广。国家卫健委给贵州追加的唯一一个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临床类别)基地落户铜仁市人民医院。

汇才增智,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优化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及时调整充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督促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将人才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好,全面传导人才工作压力。做好人才顶层设计,认真编制"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创新人才工作推进机制,召开全市人才工作述职会,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市绩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单列100分,以绩效考核倒逼工作落实,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更加识才、爱才、敬才,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大格局。

全力推进人才大汇聚。聚焦三大战略行动、四化同步和五大工程,抢抓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机遇,持续深化"千名英才·智汇铜仁""双招双引"等招才引智活动,开辟人才绿色通道,打破学历、职称等条件限制,推动重点产业、智能制造等特殊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铜仁。全面完善人才培养措施,创新开展"五类人才"培育工作,印发《铜仁市五类人才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才实施差别化培育,全方位培育各类人才。当前人才数量从"十二五"末的31.13万人增至45.98万人,增长47.7%,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不断夯实。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