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党建文稿汇编(39篇)(第11/36页)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标志着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统治的终结。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生存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则下降为次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需要党的政策策略也随之进行调整。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批判了之前党内存在的关门主义倾向,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极大地改变了党的形象,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机。
罗平汉: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历程及启示(3)
2022-06-2410:42宣讲家网罗平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字号: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必须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全国人民面前旗帜鲜明地提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政治主张。到这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近二十年的革命实践,有了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比较,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教训,具备了将自己的各项主张系统化理论化的条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39年底至1940年初,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战爆发以来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这些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新民主主义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道路、前途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这不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制定出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方针政策,赢得了民心。例如,在根据地(解放区)实施广泛参与的民主,使普通百姓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是新社会的主人。又如开展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努力减轻人民负担。
1941年1月,蒋介石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断绝八路军、新四军的经费供应,并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的包围封锁。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维持军队最低限度的需要,只得加大对"救国公粮"的征收。为了度过严重的经济困难,减轻人民负担,中共中央采取了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所谓开源,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各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所谓节流,就是大规模的精兵简政政策。
再如实行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调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减租减息政策和土地改革运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其谋利益的,必须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土地改革是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它对于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功不可没。
正是由于制定了各项正确的方针政策,团结了广大的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拥护与支持。
三、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我们党经过遵义会议,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具有崇高威望、坚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体,由此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决策,如抗日战争时期的坚持敌后游击战,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以照顾同盟者的利益等。
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将游击战作为主要作战方式,从根本上讲是敌强我弱的形势所决定。同时,我国是大国,地域广大,日本虽是强敌但兵力有限,只可能占领城市与重要交通沿线,这就为八路军、新四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提供了生机和发展空间。历史证明,党中央确立的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游击战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又如,我们党在抗战胜利后确立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抢占先机建立东北根据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及时组织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等。这些战略决策无疑也都是正确的。1946年6月国共全面内战爆发后,战争的特点是国民党军进行战略进攻,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防御,战争主要是在解放区境内进行的。进行内线作战的好处是地理环境熟悉,能得到解放区政府与群众的大力支持,伤病员可以及时得到安置等。但是,战争对人力物力的消耗极大,内线作战使得解放区许多地方成为战场,战争的破坏性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开始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将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问题。
1947年6月30日,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晋冀鲁豫野战军8万余人,在晋豫交界处渡过黄河,挺进豫西。9月下旬,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越过陇海铁路南下,进入豫皖苏平原,进行外线作战。与此同时,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了战略进攻,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当时,全党同志自觉地服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确保了党的团结统一,同时创造性地完成党中央赋予的任务,从而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杨国柱:树立正确党史观(下)
2022-06-24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全面动员和部署。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史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也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搞好党史学习教育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这既是党史学习教育应该坚持的原则,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应该达到的目的,做到这一点对于搞好党史学习教育十分重要。因此,我们今天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论述,通过对其中一些核心概念、核心判断的解读和阐释,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要求,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和看待党的历史,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我们学习党史、研究党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史实出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获得启示、指导工作。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了解这段历史,更要掌握其背后的规律。
毛泽东同志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成功道路。早期,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理论成为革命的思想源头、理论起点。在革命途径与方式上也可根据不同条件来选择。之后,列宁把这些书本上的理论通过实践变为现实,走出了一条先中心城市后农村、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形成了一系列创新理论。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的革命之路怎么走?当时,党内有人主张照抄马克思主义或是照搬苏联经验,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不少挫折,走了一些弯路。
毛泽东同志立足国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做出巨大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具体来看:第一,革命本质:农民革命。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研究发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1923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三大上特别强调了农民问题对于革命的重要意义;1925年,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明确指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1927年1月,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论述了党领导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
第二,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论断。从此,党开始把创建人民武装、领导军事斗争作为工作的重心。9月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秋收起义以攻打中心城市长沙为目标,但遭遇了反革命军队的强烈抵抗,损失严重。当时,毛泽东同志决定带领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9月29日,起义军到达江西永新三湾村时进行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10月,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井冈山斗争中,面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同志接连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提出了在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积聚力量,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同时也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进军赣南,相继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后来这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以其为中心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在这一过程中,党内出现了一些争论和问题。对此,12月28日至29日召开了古田会议。会议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精神,通过了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这份决议内容包括: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确立了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阐明军事和政治的关系;规定了军队内部、外部关系和瓦解敌军的原则;全面提出了在红军内加强党的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使人民军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开始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这就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一条与苏联完全不同的道路。同年,毛泽东同志撰写《调查工作》(后改为《反对本本主义》)。这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认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并基本形成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
在前三次反"围剿"中,基本形成红军作战原则。其中,诱敌深入是反"围剿"的基本战略方针,运动战是基本作战形式,歼灭战是基本要求。1930年10月,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准备进行第一次"围剿"。对此,根据地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同志为大会题写了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这些战略战术在前三次反"围剿"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通过以上不懈探索,毛泽东同志基本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表示: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二、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什么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而进行的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那么,什么是主流本质?围绕主题主线展开的党的不懈奋斗史、党的理论探索史和党的自身建设史,构成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
在《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中,邓小平同志指出:"总的来说,我们党的历史还是光辉的历史。虽然我们党在历史上,包括建国以后的三十年中,犯过一些大错误......但是我们党终究把革命搞成功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也就是说,我们学习党史要看主流、看大节,不能因为一些失误、错误就全盘否定党的成绩。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从最早的确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到探索实现民族复兴的成功道路,再到现在奠定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百年来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下面,通过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对比,来感受巨大的发展变化。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那时候,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1318.40万吨,人均粮食产量不足420斤;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人口平均文化程度仅有1年,成人文盲率高达8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足5%,人均国民收入仅为美国的1/20;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仅为美国的1/448。我国工业体系尚未建立,很多产业处于空白。1949年,我国公路里程为8.08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为2.18万公里。1950年,在列入统计的世界141个国家中,只有1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中国。
而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了改革开放,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向世界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的中国,人民生活丰衣足食。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6949.20万吨,人均粮食产量超过900斤;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189元,比1949年名义增长640多倍。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是1949年的两倍多,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20年,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至2.67%,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9.91年,高中教育全面普及。特别是,7.7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彪炳世界发展史的减贫奇迹。
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实际增长约189倍。2020年,我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7%,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106476.70万吨,是1949年的6000多倍;原煤产量达到39.0亿吨,是1949年的100多倍;发电量达到77791亿千瓦小时,是1949年的1800多倍;汽车产量达到2532.5万辆,是1978年的170倍。我国在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电力、电信等领域构筑了现代基础设施网络。2020年,我国高铁营运总里程达到3.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6.1万公里,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2亿,均居世界第一。现在,我国已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综上而言,从一百年前的衰败凋零到今天的欣欣向荣,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三、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重大事件、重要人物
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重大事件、重要任务?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必须全面看,这样研究党史,才是科学的。我们研究党史,必须是科学的,不是主观主义。研究党史上的错误,不应该只恨几个人。如果只恨几个人,那就是把历史看成是少数人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是主观主义,应该找出历史事件的实质和它的客观原因。"此外,在《学习和时局》中毛泽东同志还强调:"这次处理历史问题,不应着重于一些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而应着重于当时环境的分析,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并强调,总结历史,指出历史上的错误,不应该着重个人的责任,而应该着重分析历史的复杂背景,分析错误的内容和原因,吸取错误的教训,明确纠正错误和避免重犯错误的方法。特别强调,总结历史,主要不是为了评判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六个不能",即"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对于革命领袖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同时强调:"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实际上,这就是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另外,史学界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包括以下原则: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长远性原则、主流性原则、适度性原则、阶级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及阶段论和方面论相结合的原则。其中,全面性原则,就是用"两点论""重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发展性原则、长远性原则,主要看是否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主流性原则,也就是看主流、看重点,不能以偏概全。适度性原则,主要是不能违背善恶标准。实践性原则,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阶段论和方面论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从不同角度纵向的、横向的来分析。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
四、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
那到底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历史的客观性、必然性、规律性的唯心主义错误思潮。它通过主观臆测、断章取义、剪裁拼接、戏说恶搞等手法,解构主流意识形态,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诋毁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英雄人物,丑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形象。其危害:通过否定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否定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必然性、合法性;通过否定党的领袖及其思想结晶,从根本上动摇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民族精神支柱;通过否定党带领人民选择的道路,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树立正确党史观,必须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抗美援朝战争是如何成为新中国立国之战的。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正式爆发,至1953年停战结束。那么,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中国志愿军到底面对了多少敌人呢?对于"联合国军"而言,其正式参战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等17个国家,而且还有丹麦、印度等5个国家派出了医疗队。此外,在经济、军事实力上,我们也与以美国为首"联合国军"差距甚大。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仍打败了由22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而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地位和利益,悍然出兵干涉,甚至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战争,经过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志愿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第二阶段,从1951年6月11日至1953年7月27日,志愿军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战争中,产生了很多经典的战役,比如,长津湖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打败了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当然,还有上甘岭战役,它的胜利标志着志愿军在整个正面战场完全掌握了主动权,使联合国军完全失去了在正面战线取胜的信心,迫使其尔后再也不敢发动较大规模的进攻。同时也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比如黄继光、邱少云、杨育才等。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我认为有三点最为重要。第一,达到了保家卫国的目的,为新中国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环境。第二,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自此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第三,打破了雅尔塔体系给中国上的枷锁,促进形成了二战后国际整体和平环境。总的来说,这场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今天讲课就到这,谢谢。
吴佳佳:重温香山革命历史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2022-06-15
2019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指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什么中共中央在香山只有半年时间,却在党史和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同志在香山期间就起草了电报202封,主持和出席重要会议13次,撰写重要文章、社论、新闻稿及声明21篇,会见各界人士48人次以上。因此,北京香山成为我们党进京"赶考"的第一个"考场",是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第一站,也是夺取全国胜利的第一步落脚地。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949年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的3月25日到9月21日,中共中央在香山的181天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一、中共中央为什么进驻香山
中共中央为什么进驻香山?从必然性上说,进驻香山是我们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从可能性上说,进驻香山是因为北平和平解放。
(一)工作重心的转移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有两次:一是由城市到农村,时间是从1927年到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我们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二是由农村到城市,时间是以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起点,全会指出中共工作重点应从农村转向城市,并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为什么党的工作重心会发生第二次转移?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革命即将取得成功。
(二)北平和平解放
中共中央进驻香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平和平解放与决定定都北平。北平于1949年1月31日和平解放。当时,东交民巷使馆区被人们称为"国中之国",不允许中国人、中国军队经过,见证了中国被压迫的屈辱历史。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内时绕行东交民巷,彰显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决心。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全会决定定都北平,并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出发,到了3月25日,毛泽东同志入住到香山双清别墅。除了毛泽东同志外,朱德同志、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任弼时同志的主要办公和居住地是来青轩。在香山的这段时期,中央办公厅、秘书处、编译局等大部分中央机关都设在香山,中组部和统战部出于邀请民主人士参加新政协的原因设在北平城内。
下一篇:某县税务局党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