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党建文稿汇编(39篇)(第25/3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8394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80分钟

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理论来源上讲,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辰最早提出"六次产业化"的概念,他将农业的六次产业定义为农村一二三各个产业之和,即1+2+3=6。之后,今村奈良辰又把"六次产业化"这个概念进行修改,把六次产业重新定义为农村一二三产业之积,即1×2×3=6。他认为,农业不应该只是单纯的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还应该包括和农业相关的二、三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产业融合政策,农村产业融合越来越受关注。我国专家认为,要把一产产业链条延长至二三产,增加二三产附加值,并使之回流到一产农民的腰包,这才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举个例子,便于大家理解。多年前,我曾到北京郊区的采摘园采摘樱桃,50元一张门票,进去后,拎个小筐,边摘边吃。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在现场可以吃掉约一斤樱桃,用小筐装满,可以带走的,也有一斤左右,这都包含在门票内。回到家,我看到超市出售的樱桃15元一斤,两斤也就30元。那多出来的20元是什么钱?就是我们享受采摘乐趣的钱。农民种植樱桃,是一产;樱桃成熟搞采摘,属休闲游,是三产;我们作为游客到采摘园游玩,给农民支付费用,这一过程就体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里要注意,要从体制机制上保证搞一产的农民可以分享二三产的利润,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六、乡村建设的目标: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十四五"规划建议公布以来,党中央提出要搞乡村建设,2021年、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了这一点。那么,怎么理解乡村建设?我认为,乡村建设就是从硬件上改造乡村。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农民的生产场所,就是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村庄,农民的生活场所,就是要推进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总之,通过农村硬件方面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举个例子。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的郝堂村,在短短几年间,由曾经破败的"空心村"变为如今宜居的美丽乡村。我曾到郝堂村村民张厚健家小住,发现他家房子大,水电气俱全,住起来既舒服又方便。而且院里还有小花园和栽有荷叶的水缸,院外还有一大片荷塘,环境真是美。这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发展旅游业。2019年五一期间,我问郝堂村大学生村官姜佳佳,游客多不多。她告诉我,来郝堂村的人太多了,村里都开始限流了。郝堂村的巨大变化,让当地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成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之初级版。

七、筑牢党的领导和乡村治理的经济基础

党的领导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反复强调的内容,属于政治范畴;乡村治理属于社会管理范畴,两者都属于上层建筑。那么要把上层建筑搞好,就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由此,我认为,要加强党的领导、抓好乡村治理,就要从两个方面把经济基础做实。

第一,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就强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们党农村政策的重要基石。"我们要发挥土地集体所有制优势,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收入。这里要注意,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农村改革的道路问题、方向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而且要找到其有效实现形式。

第二,构建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社体系。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是习近平总书记10多年前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部署和推动的重大改革举措。实践证明,"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从实践上看,农民合作社体系增强了党委、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纽带联系,解决基层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整合了农业局技术、供销社销售、信用社金融涉农服务功能,为农民提供全流程社会化服务,同时让农民能够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张小锋:全面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022-02-28

2021年11月8日至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一次全会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上召开的。这次全会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二是作出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的决定。

一、三个历史决议的重要意义

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议稿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决议》还是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长期执政党的理论指南。

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可以发现,党的历史上的三个历史决议是逻辑紧密的、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读懂、学好这三个历史决议,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治国理政、历史经验与成就备受世界关注,研究中国、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已然成为世界上的一大热潮的背景下。

第一个历史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1945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这一决议主要是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党的历史及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作出正式的结论。这一决议的通过,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为七大的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的思想条件。

第二个历史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经长时间讨论和修改,集中全党智慧形成,并在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这一决议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科学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对推动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第三个历史决议,就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了76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过去了40年。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大向前发展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由此可见,《决议》的重点就是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所以,三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逻辑缜密,又各有侧重,都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学习第三个历史决议,也必须要全面学习第一个、第二历史决议。

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主要内容

《决议》共七个部分。前四个部分分别总结了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一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也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三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四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分十三个方面系统、全面总结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以来的重大成就、变革。也就是说,前四个部分实际上把党的历史划分成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五部分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包括五个方面。第六部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即"十个坚持"。最后一部分讲的是"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一)四个历史时期、四个伟大成就、四次伟大飞跃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决议》指出,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决议》的这一部分内容尤其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在这一历史时期,我们要重点关注两个"飞跃":一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二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决议》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这一历史时期,我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即"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们要如何界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其中,"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新的提法。

(三)"两个确立"

《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其中,第一个"确立"的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个"确立"的提出则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两个确立"第一次同时出现就是在《决议》中,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都非常重大。

(四)"十个明确"

相较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八个明确",《决议》提出的"十个明确"也是一种发展。

第一,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的表述。

第三,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其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则是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新内涵。

第四,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其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五,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六,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七,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部分主要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全新内容。

第八,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第九,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民进步"也是新的表述。

第十,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五)十三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

我们学习《决议》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第一,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第二,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第三,在经济建设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第四,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第五,在政治建设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六,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第七,在文化建设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第八,在社会建设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其中,有目共睹的就有抗疫、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的实例。

第九,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特别是,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前所未有的提高。

第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快构建,建立健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国防动员更加高效,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人民军队坚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行动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十一,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第十二,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党中央强调,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十三,在外交工作上。经过持续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六)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决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有五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二是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三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四是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五是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七)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决议》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十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个坚持",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八)新的赶考之路

《决议》在最后一部分指出,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同时,《决议》也对全党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比如: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全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奋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党的理论要靠专家讲,党的理论更要靠党员讲,如果我们每一个党员对党的理论熟知、对党的主张认同,那么我们党将是无往而不胜的。因此,对于《决议》,我们必须要做到学深悟透、讲准用好,最终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吴德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2022-02-25

2021年7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震撼世界的重要讲话。霎时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党内党外、国内国外,反响空前强烈!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走过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建立的不朽功勋,精辟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形成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实践启示,深刻阐明了在新征程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意境深远,通篇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通篇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上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个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是一篇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里,我想用五个"一"、六个"二"、两个"三"、两个"四"、一个"九"这16个数字来谈谈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理解。

一、数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五个"一"

(一)一个"庄严宣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学习心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现在时。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累计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截至2020年年底,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