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发言6篇(党建经验)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4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9分钟

目录

1大力推进接诉即办改革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1

2以全方位立体式培训农村基层干部赋能助力乡村振兴3

3突出政治导向 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量5

4以党支部工作联系点为牵引推动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细落小落到支部7

5坚持标准 落实责任着力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9

6积极探索 深入实践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11

大力推进接诉即办改革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

北京市委组织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略。近年来,北京市委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主动回应市民关切,积极办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的首善之区。

一、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2018年,我们启动实施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取得良好成效。2019年起,我们深化吹哨报到,大力推进接诉即办改革,提出市民的诉求就是"哨声",推动"街乡吹哨"向"群众吹哨"延伸,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更加注重群众需求,推动"端菜"向"点菜"转变。过去办民生实事,大多是党委政府拿主意,但有时与市民诉求并不一致。接诉即办就是推动各级党组织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定期分析研判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痛点堵点,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二是更加注重群众参与,推动"管理"向"共治"转变。针对城市基层治理中存在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群众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接诉即办强调既要整合政府部门力量做好普惠性、兜底性工作,更要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向,共同参与城市治理。三是更加注重群众满意,推动"办结"向"解决"转变。接诉即办突出解决问题导向和群众满意目标,推动各级党组织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态度解决群众难题,增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接诉即办改革推行以来,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了党建活力的激发者,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监督者,"小切口"撬动了"大治理"。

二、以数字赋能支撑诉求表达与问题办理无缝衔接、良性互动。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推动接诉即办数字化转型,优化接诉、派单、办理、考评等全流程环节,在回应海量需求中提升服务治理精细化水平。一是全面接诉。将全市64条各类政务热线整合并入市民服务热线,拓展网上12345接诉即办工作平台,畅通电话、网络、媒体等接诉渠道,实现"从耳畔到指尖"全渠道受理市民诉求,并增设智能虚拟坐席,做到常规诉求"秒回"、实时在线。二是快速直派。将各区、街乡、市级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全部接入热线平台系统,对点位清晰、职责明确的诉求,快速直派街乡,区级"过站不停车";对涉及街乡和市区两级部门的诉求,实行街乡和部门"双派",缩短条块衔接周期。三是高效办理。根据诉求轻重缓急,实施2小时、24小时、7天和15天四级响应处置。涉及多家单位的诉求,由首接单位牵头协调,其他单位配合办理。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复杂疑难诉求,进行提级统筹办理、督查跟进办理,直至问题解决。四是科学考评。建立接诉"响应率"、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等"三率"为核心的考评指标体系,每月考核通报,形成"赛马效应"。接诉即办改革推进3年来,共受理市民诉求3200万件,派单诉求1300万件,响应率基本保持在100%,解决率从53%提升至90%,满意率从65%提升至92%。

三、以强化领导确保改革落地生根、常态长效。基层治理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党的全面领导是关键,运转高效的制度机制是保障。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将接诉即办改革作为一号课题,市委书记每月主持召开区委(部门党组)书记点评会。市委深改委增设"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政务服务局牵头,负责顶层设计、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书记将接诉即办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各级干部直奔一线解决问题。二是优化运行机制。建立"每月一题"工作机制,每月选定1个主题,由一个市级部门牵头,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建立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对挂账和未按时解决的市民诉求跟进督办。将接诉即办工作作为党建述职和干部考核重要内容,并强化结果运用。对每月排名靠后的街乡、部门党组织书记,由市委组织部进行约谈。三是强化立法保障。出台接诉即办条例,进一步明确接诉即办的功能定位和制度内涵,健全完善接诉即办工作体系和全流程机制,推动接诉即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

以全方位立体式培训农村基层干部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山西省委组织部

山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把扎实开展教育培训作为重要一招,努力做到"全员、精准、有效",不断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实践本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突出"学什么",在课程安排上做精。树立按需培训理念,提前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做到发展需要什么、干部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宗旨意识教育坚持"必修必讲",通过主体班次单章培训、专题课程深入解读、最新精神跟进学习、红色资源现场教学等方式,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岗位履职能力提升突出"实战实训",结合岗位需求和形势任务,对行政执法、应急管理、驻村帮扶、平安建设、疫情防控等岗位的干部进行履职专题轮训;结合发展乡村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对乡村干部进行农村"三资"管理、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乡村建设规划、农村电商等实操培训;结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对乡村干部进行网格运行、矛盾调解、突发事件处置等模拟实训,在安全生产事故、私挖滥采等事发现场建立教学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二、立足"谁来讲",在师资力量上选优。聘请全国高端师资。从中央部委培训班次师资库中,邀请有关领导专家讲政策理论,从外省先行、先进地区邀请优秀基层干部讲工作方法。去年以来,邀请79名全国高端师资授课。省级建立200余人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师资库。推动市、县委书记上讲台。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换届后县级党政正职讲授开班第一课,示范带动全省11名市委书记和117名县级党委书记全部上讲台,分别为乡、村党组织书记授课。一线干部现身说法。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信访维稳一线邀请1326名实践经验丰富的先进典型授课,广泛运用"导师帮带、手把手教"培训方法。

三、围绕"如何教",在方式方法上创新。举办"同步课堂"。运用省市县三级党校视频系统,开展"同听一堂课、同答一张卷"同步教学,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省级全覆盖培训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市、县全覆盖轮训新一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两委"主干。做实案例教学。遴选推出乡村干部实操特色课程64门,案例培训课时不少于三分之一,鼓励参训干部自带案例研讨交流。省级正在编写村级集体经济"百村案例"教材,打造年度集体经济发展"十佳村"作为现场教学点。实施定制培训。依托省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到村、到地头示范讲解;县乡探索小班制、定制化培训,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领办人承担"项目宣介+技术推广+实地观摩"培训;办好乡镇党校、农民夜校、田间课堂,提高农民群众技能水平。

四、确保"做得好",在组织领导上加强。压实各方责任,省委组织部把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每年制定培训工作方案,明确对象、时间、师资、管理等要求,坚持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各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大抓培训、抓实培训的工作格局。保障阵地经费,加强市县乡党校建设,省级建立10个党员教育示范基地、5个农村干部培训基地,统筹大专院校等培训资源,形成"党校+干部学院+高校基地+网络平台"的培训矩阵;省管党费连续10年列支专项经费培训农村"领头雁",近两年每年5000万元。坚持跟踪问效,采取随堂测试、电话抽查等方式,跟进了解学员学习效果、工作举措、落实成效。省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多次电话抽查乡村干部培训效果。

在大力开展培训的同时,持续用力做好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各项工作。在高质量完成乡村换届基础上,招聘8800余名大学毕业生、选派4606名县乡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乡村两级班子整体功能优化;健全县乡党委抓乡促村责任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化解各类矛盾问题,农村基层党建弱项得到加强;持续加大对农村基层基础建设投入,全面推进乡镇"五小"建设、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基础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持续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突出政治导向 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制造业、服务业发达,产业更新、人口流动较快。流动党员工作长期是基层党建的短板弱项,面对这一"老大难"问题,我们牢牢抓住试点工作契机,在中组部有力指导下,知难而进、勇于探索,不断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取得一些初步成效。

一、找出问题症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采取精准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江苏省委始终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群体的教育管理,要求各级组织部门直面问题、深究根源,努力找出攻坚突破口。一方面,摸清人头、摸清底数。2018年开始,通过"百村半月"蹲点调研、"两新"组织党建专题调研和流动党员课题研究等,上下联动、城乡发动、领域互动系统排查,精准标识省内流动党员数量。组织各地采集流动党员信息,建立电子信息库,流出一个、掌握一个,流入一个、管理一个。另一方面,找出问题、找出症结。通过调研发现,流动党员具有"流动性"大、"分散性"广、"无序性"强、"可控性"弱等特点,存在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管理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往往是流出地想管管不到、流入地想管管不了,甚至两头不想管、互相"踢皮球"。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党员队伍管理的质量和党员队伍的先锋形象,迫切需要对症施策、精准管理。

二、开展先行先试。按照中组部部署,2019年起我省南通市开展农村流动党员管理试点。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形成以"一个信息库、两张清单、三大工作法、四项基本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体系,推动流动党员管理从"有形"向"有效"全面提升。一是全面建成一村一表、一镇一册、一县一库,将流动党员入库管理。二是出台流出流入地党组织管理清单和农村流动党员义务清单。三是创设"风筝工作法",抓思想引领,让流出党员像"风筝"一样"高飞不断线";创设"磁铁工作法",抓组织吸纳,把流入党员凝聚在党旗下;创设"云端工作法",抓日常教育,通过"互联网+"实现流动党员立体管理。四是健全组织生活、关爱帮扶、作用发挥、"两地"协作管理等4项制度。通过这些举措,实现流动党员"人人都在组织、常常参加活动、时时发挥作用"。同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及时提炼有效经验和管用做法。常州市率先建立数字经济综合党委、外卖送餐行业党委、网约车行业党委,依托职能部门加强流入党员教育管理。灌南县在杭州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流动党员邵中国"服务老乡、服务他乡、服务家乡"的先进事迹被拍摄成电影《七叔》,公映后引起积极反响。

三、创设工作机制。党建工作既要实现"政治结果",又要体现"政治效果"。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形成长效机制,压实管理责任,促进作用发挥。一是强化双向共管协同发力。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的意见》,推动两地协同配合、一体担责,有机衔接、共建共管。2017年以来,通过省内外签订共管协议、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着力建强"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长期受教育、两地显作用"的流动堡垒。二是依托两新组织全面兜底。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实体化和功能化相结合,创新组织设置,建好流入地"铁打的营盘",吸纳流出地"流水的兵"。在面上,分别成立省级、市级行业党委;在块上,推动非公企业集聚区建立综合性党组织、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在点上,探索党组织设置形式,统筹组织行业或区域内流入党员开展学习教育、过好组织生活、参加志愿服务。三是抢占新兴领域党建先机。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对快递行业流动党员、货运司机流动党员进行摸排,并成立快递企业党组织、货运司机流动党支部,建立"小蜜蜂驿站""红色加油站",让流动党员"异地亮身份、他乡显担当"。

以党支部工作联系点为牵引推动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细落小落到支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广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支部工作条例,以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为牵引,推动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细落小,筑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坚持以上率下,把联系点建成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的撬动点。一是全覆盖认领责任。对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建立联系点专门作出安排,自治区党委书记和各位常委带头联系任务最繁重、基础最薄弱、情况最复杂的党支部,带动各级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建立联系点4.6万个,覆盖农村、社区、企业等各领域,形成"人人扛责任、用心抓支部"的生动局面。二是清单式细化责任。制定联系点工作清单,建立联系点党支部与领导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结对共建机制,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常态化到联系点上党课、勤调研、解难题,使联系点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2021年全区党员领导干部累计到联系点开展活动12.2万人次,帮助解决突出问题7.5万多个。三是动真格压实责任。把落实联系点制度作为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评判和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考评结果运用。2021年以来近160名党员领导干部因抓党支部建设不力被约谈。

二、坚持抓点带面,把联系点建成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示范点。一是整顿提升抓点。2020年自治区层面分10个领域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由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指导党支部对照标准找差距、挖根源,"一支部一方案"集中整顿。两年来,累计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支部3300多个。二是达标创优带面。整顿完成后,扎实开展党支部达标创优活动,先由联系点党支部对标自查,再由上一级党组织严格验收,联系领导包干负责,不达标不脱钩。目前,通过联系点示范带动,全区已有13.6万个党支部通过达标验收,达标率为93.7%。三是评星定级提质。对于验收达标的联系点,探索星级化管理,由联系领导持续指导创先争优,努力把联系点打造成为工作标杆。目前,在农村评定星级党组织6700多个,其中联系点党支部占比达到80%。

三、坚持改革创新,把联系点建成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一是助力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村"两委"换届期间,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下沉到联系点,指导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特别是书记,健全支部运行机制,使农村各类组织、各项工作始终在党支部领导下健康运行。二是助力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指导街道社区联系点整合力量、集聚资源、发挥作用,推动为街道社区赋权、扩能、减负,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党建共同体"等互联互动机制,推广"解忧超市"等务实管用做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助力提高新兴领域党建"两个覆盖"质量。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联系点先行先试、大胆尝试,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扎实开展"党旗领航"主题活动,创设2000多个项目载体,示范带动新兴领域党建深入推进、提质增效。

四、坚持实践实干,把联系点建成赢得大战大考的发力点。一是建强脱贫致富"主心骨"。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帮助联系点强组织、建队伍、谋发展,大力推行"党支部+"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开展"党旗领航·乡村振兴"等活动,促进产业发展、群众增收。2021年全区1.5万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二是筑牢抢险救灾"压舱石"。在防汛抗旱、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推动联系点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及时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岁末年初广西局部地区突发疫情,1.1万个联系点党支部闻令而动,组织动员近30万名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构筑起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铜墙铁壁"。三是锻造服务发展"助推器"。坚持把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一线的党支部确定为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在抓重大任务落实中检验党支部战斗力,全面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当先锋、打头阵,推动工程项目落地见效,实现党支部建设与工程项目建设双促进、双提升。

坚持标准 落实责任着力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

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川是农业大省,每年发展农村党员3万名左右,占全省新发展党员总数的1/3。近年来,四川省认真贯彻党中央部署和中组部要求,坚持把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严格标准、严密程序、严明责任,着力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为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以严格的政治标准把住入口。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全面深入考察入党动机和政治素质,确保每名新党员政治合格、质量过硬。一是明确高线。鲜明提出"5个能够"的要求,即:能够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坚定贯彻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能够密切联系服务群众,能够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能够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做到评判有标准、比选有依据。二是守住底线。结合排查整顿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细化列出5种负面情形,对当"墙头草""骑墙派""两面人"的,对想混入党内捞好处的,对利益面前只为自己打算的,对热衷封建迷信活动的,对涉嫌违纪违法正在被调查处理的,以及其他不符合党员条件的,都坚决挡在门外。三是筑牢防线。督促乡村党组织严格落实政治审查制度,指导县级建立执纪执法部门联审机制,对发展对象逐一"做体检""过筛子"。

二、以严密的程序步骤培养发展。既重视组织上入党,更重视思想上入党,紧扣发展党员流程做细做实培养教育工作。重点抓好5个关键环节。一是抓紧源头储备。以县为单位建立优秀农民工、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人才库,并按当年下达计划数一定比例动态储备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针对我省有2000多万在外农民工的实际,从2018年起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择优储备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对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统一建立管理台账,逐一分析原因,指导抓好整改;对没有35岁以下青年党员的村,以县为单位单列计划,县级组织部门直接联系指导。二是抓细联系培养。区分不同对象精心挑选培养联系人和入党介绍人,对在外务工人员统筹安排驻外机构党组织负责人、优秀流动党员等联系培养,对本地人员重点安排乡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先进模范党员等联系培养,让了解他的人、他认可的人去做思想引导和组织吸纳工作。三是抓实集中培训。采取省上示范培训、市上重点培训、县乡普遍培训的方式,统筹整合党校、长征干部学院等资源,精心组织短期集中培训,近三年,共举办培训班1850余期、培训10.4万余人。四是抓严基本制度。推行递交入党申请、列为发展对象等"五必谈"制度,借鉴建党100周年集中入党宣誓的做法,完善入党宣誓仪式规程,集中开展预备党员未按期转正专项检查,同时指导规范填写入党志愿书、完善党员档案管理等,确保入党程序严谨规范、入党过程严肃认真。五是抓好培养锻炼。注重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抗灾救灾等一线发现培养先进分子,从中发展一批党员。同时,广泛开展岗位建功、承诺践诺、志愿服务、建言献策等活动,鼓励引导新党员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三、以严明的责任体系推动落实。一是强化组织部门督促指导。明确规定各级组织部部务会每年至少开展1次专题研究,分管部领导和业务负责人至少确定1个联系村,把农村发展党员情况作为党建目标考评、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一体推动责任落实、工作落地。二是压实乡村两级主体责任。制定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职责清单,明确乡镇党委书记5项、组织委员7项、村党支部书记12项重点任务,并要求县级组织部门每年开展1次履职情况检查,推动基层严格把关、确保质量。三是提升党务干部业务能力。集中开展换届后基层党务干部全覆盖培训,严格落实新任组织委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将发展党员作为培训"必修课",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积极探索 深入实践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

青海省委组织部

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先导性工作。青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全省"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契机,立足于解决党员教育内容零碎、施教不准、保障薄弱、机制不畅等问题,探索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形成了开展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的"青海模式"。

一、坚持系统观念,健全新时代党员教育内容体系。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供给侧优化教育内容,持续完善党员教育内容体系。一是落实首要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通过集中培训、集体学习、组织生活、实践锻炼等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在思想武装上培根铸魂。结合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实际,制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大纲。二是提升教育内容系统性。编制全省党支部书记和党员《教育培训大纲》,出台《党员日常教育实施规范》,构建"集中培训有大纲、日常教育有规范"的内容建设框架。深挖青海红色资源,开发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青海精神谱系"精品课程。三是增强教育内容时效性。紧扣中央、中组部和省委中心工作,聚焦"三江源"生态保护、守护"中华水塔",完善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教育内容。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开展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岗位建功立业等实践锻炼活动。www.gongwenXiezuozhijia.com

二、聚焦精准教育,完善新时代党员分类教育培训体系。坚持因需施教、因类施教、因时施教,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教育。一是坚持因需施教。结合基层党员特点和需求,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训。比如,针对村级党员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目前,报读大专班和中职班村(社区)党员干部3620名。二是坚持因类施教。围绕8个领域、6大群体党员教育任务,分层分类开展集中轮训。比如,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对农村重点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党员致富带富能人等教育培训;对城市社区重点抓好流动党员、失业职工党员等教育培训;对民族地区重点抓好少数民族党员、青年牧民党员等教育培训。三是坚持因时施教。利用冬春农闲时机,开展以县、乡为实施主体的基层党员集中轮训。比如,针对农村党员季节性外出务工、牧区党员流动性转场放牧等特点,组织实施"农牧民党员冬春训工程",解决了农牧民党员培训集中难、调训难等问题。

三、优化整合资源,夯实新时代党员教育保障体系。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不断夯实基础保障。一是整合信息化平台。探索"青海党建"系列平台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一体化建设,上传教学视频2万余部,供党员随时随地点播学习,实现教育内容"一网收、全省用"。二是推进培训阵地建设。推动"一县一基地、一县一特色"党员教育基地与县级党校统筹谋划、一体建设,建立100个省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集中打造65个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资源名录",形成集中培训有阵地、日常教育有场所的工作格局。三是建强师资队伍。开展省级"高原先锋师资库"师资选聘,建立开放式党员教育师资库,出台师资库管理办法,推动优秀师资向基层倾斜,有效解决基层党校师资力量不足、授课质量不高等问题。

四、注重常态长效,构建新时代党员教育制度体系。牢牢抓住健全制度这个"牛鼻子",从理顺体制机制破题,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一是压实主体责任。把党员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听取汇报,逐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基层党建口轮训任务,推动全省党员集中轮训计划"集中上报、统一出口"。结合开展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课题研究,建立常态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机制。三是完善政策制度。制定党课教育、特殊时期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等规范化文件,解决日常教育不规范问题。出台农牧民党员定期培训、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员教育等制度化文件,解决宏观指导不足问题。

更多资料请联系群主QQ215425891,网站www.sucai198.com每日更新海量写作素材,避免熬夜加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