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党建理论文章-45篇(第26/7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046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83分钟

坚持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不仅将为人类贡献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而且将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成为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其原因就在于文化具有创新创造的特性。新征程上,只有坚持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才能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把坚定文化自信和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创造有机统一起来,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不断提升文化治理效能。坚持新发展理念,优化文化发展生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重构文化发展格局,特别是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更好地以先进适用技术助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革命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鼓励和支持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创造,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文化精品,不断开拓中华文化发展新境界。

坚持把文化自信所蕴含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充分激发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我们必须高扬思想旗帜、强化价值引领、激发奋斗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铸魂,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把文化自信所蕴含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充分激发出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聚合起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铸就巍峨耸立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厦。

习近平经济思想蕴含的辩证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其特点就是善于用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本质的、整体的观点,从自发到自觉地认识事物,是发展论、两点论、重点论、矛盾论、统一论、全面论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统一,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和管理方法、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新时代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经济思想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又是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对我们加强思想武装、推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量变质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进入新时代,以前过于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效益的外延式扩张和粗放式发展模式行不通了,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就是由有没有、多不多转向好不好,也就是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因此,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一方面,要在量的合理增长上下功夫。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特征要求产业体系总量上必须与之相匹配,产业规模大是其他优势发挥作用的基础。同时,我国产业门类齐全,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产业体系完备优势明显,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等很多方面稳居世界第一,应进一步发挥好这种优势。同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经济发展不能唯GDP,但要保持GDP稳定增长,要保持一定速度。中国经济体量大、块头大,是世界最重要最有生机活力的经济体,中国经济GDP占世界比重达到18.5%,十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G7总和。同时,每年的新增就业人口要安排好就业,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新生人口要有一定增量,为制造大国提供丰厚的劳动资源。

另一方面,要着重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GDP的成色要高,更加注重效能、效益、效果,使发展更加绿色、循环、低碳、安全、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告别高耗能、高污染、高人力、高投入,实现高科技、高绿色、高人文、高产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大力推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看到,中国是制造大国,但成为制造强国尚需不懈努力。目前,中低端制造多,高端制造少,高素质的技工和大国大匠还不够,人才红利没有充分释放出来。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把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就数量而言,目前中国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但"从1到99"的专利多,"从0到1"的专利少。科技创新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净化市场环境,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完善产业体系和政策体系,增强治理能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数字中国,达到大而强、多而优、富而美。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