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 (1)
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格局中的地位和功能进一步凸显,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高度阐述定位劳模精神,并进一步要求在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学校教育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劳模精神是一种文化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其核心内涵,新时代则突出彰显其"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的价值内涵。高校弘扬劳模精神,本质上是推动劳模精神在师生思想中扎根,在师生行为中彰显。因而,高校必须围绕学生、教师两个内部主体,从打牢前提基础、优化技术路径、构建长效机制三个维度来探究弘扬劳模精神的实践路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教师全身心投入"双一流"建设,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
一、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前提基础:科学诠释劳模精神的内涵特征
劳动教育长期缺失导致当代青年大学生、青年教师对劳动实践的认识缺位,对劳模精神认识存在偏差,主要表现为,有的师生将劳模形象停留在"老黄牛、出大力、流大汗",对劳模精神内涵单纯理解为"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否定了劳模精神的发展性和现代价值;有的师生仍然将劳模精神"特例化",如将劳模精神的适用性指向"一线工人"等生产领域的特定群体,忽视了劳模精神的普遍价值;有的师生认为劳动模范由国家选拔产生,劳模精神仅仅是以劳动模范为载体向人民群众输出国家意识形态的工具,弱化了劳模精神的民本特质;有的师生认为劳动模范是各行各业优秀典型代表,是时代的"英雄",劳模精神是由"英雄"所构建的道德体系,忽略了"由英雄向常人"的回归。因而,高校弘扬劳模精神首先要科学诠释劳模精神的内涵特征,突出表达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普遍意义、民本特质,矫正师生的认知偏差。
1.科学诠释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劳模精神发端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后在每个时代都被注入新的价值,具有鲜明的发展性、实践性、开放性。高校弘扬劳模精神要突出当代劳动模范形象的多元化,纯粹"老黄牛式""拼命式"形象已不能完全描述劳动模范的整体形象,当代劳动模范更具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因此,构建劳模精神应遵循"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的时代价值。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与高校开拓创新、倡导卓越的价值追求存在高度契合和内在统一。
2.科学诠释劳模精神的普遍意义。高校要强调劳模精神在国家各个领域的普遍适用性,避免出现劳模精神的"行业适用性"现象,如劳模精神对高等教育等非直接生产领域不具有指导性或者指导作用有限;避免出现劳模精神的"区域适用性"现象,如劳模精神只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对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不具有应用力等。高校科学诠释劳模精神有利于增强师生对劳动实践的认同,激励师生把爱岗敬业与高校育人文化融合起来,把争创一流与"双一流"建设融合起来,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融合起来,把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与优良学风、师德师风融合起来。
3.科学诠释劳模精神的民本特质。高校在诠释劳模精神中不能过度强调劳模精神作为国家政治符号的功能,而应突出其所承载的人民性、群众性的民本特质。作为一种价值引领,劳模精神源于人民、代表人民,并依托人民来发挥作用,因为人民是劳动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模精神只有牢牢掌握人民群众这一历史的推动者、创造者,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以改造客观世界。劳模精神的民本特质与以师生为中心等工作理念同频共振,可以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共鸣,有效发挥示范、激励、导向的功能,引导师生成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二、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技术路径:优化劳模精神的传播模式
高校弘扬劳模精神是高校将劳模精神的核心内涵、主要特征向师生受众传播的过程,什么样的传播模式对于弘扬劳模精神成效至关重要。当前,高校在传播劳模精神时存在局限性。一是传播节点主要集中于"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这种间断性的运动式舆论宣传,传播效果非常有限,在新媒体时代既不持久,也难以深入人心;二是传播内容上更多彰显劳动模范的"精英气质""英雄形象",相对忽略其平凡朴素性;三是传播手段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以劳动模范事迹报告会、创建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等形式为主,劳模精神扩散传播的受众数量有限,向外辐射的空间较为狭窄,无法达到良好传播效果;四是网络传播媒体特别是微媒体利用程度不高,劳模精神持续性传播不够,影响了劳模精神融入师生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高校需要不断优化劳模精神的传播模式,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劳模精神传播体系,增强传播有效性。
1.理念层面:英雄形象塑造与平凡身份彰显有效结合。劳动模范是被时代与人民所选择树立起来的"典型人物",他们回应着时代的需求,也体现着人民奋斗的标准。民族的精英、时代的楷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模范的崇高定位。劳动模范具有人民性,同时也带有英雄气息。高校积极弘扬劳模精神,要使劳动模范的"精英气质""英雄形象"在师生思维中得到树立强化,特别是使教育科技领域的创新型劳动模范成为师生的崇拜对象。高校在弘扬劳模精神中不仅要传播劳动模范的精英性、非凡性,也要注重挖掘展示劳动模范所具有的朴实性、平凡性,比如在弘扬教师劳动模范时不仅宣传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的显性成绩,而且注重对其默默坚守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进行渲染,更对其成绩背后所付出的艰辛进行深入挖掘展示。通过挖掘渲染劳动模范的平凡身份拉近其与师生的距离,让劳动模范在师生群体中产生亲切感、归属感,从而让劳动模范所承载的劳模精神深入人心。
2.载体层面:文本标识的输出与文化活动的开展有效结合。劳模精神文本标识的输出不能仅仅在短暂的特定时段形成效应,而是要在校园持续性地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劳模精神文本标识的输出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日常开展有效结合。高校积极把劳模精神的文本标识输入师德师风教育、新教师入职仪式、校园奋斗者评选、学生标兵事迹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劳模精神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价值导向,与校训、校风相得益彰,进而能够被写入学校规章制度等固态文本从而让劳模精神在校园中持续彰显魅力,引导师生积极向上。
3.方法层面:传统媒体与现代网络微媒体有效结合。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已成为师生工作生活、交流思想的重要载体,网络生活空间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塑造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强大,因而在弘扬传播劳动精神中占据网络技术的微媒体阵地势在必行。高校应围绕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制作校园行为文化微视频,展示先进典型的奋斗故事和感人瞬间等,把抽象的劳模精神讲述成高等教育的精彩故事、师生身边的生动故事,把劳模精神所蕴含的"大理论"转化为师生切身感受的"小氛围",并发布在微信、微博、QQ等"微"平台上,让师生轻松点击阅读,正确认知和理解劳模精神的内涵。
三、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长效机制:构建劳模精神的育人体系
高校弘扬劳模精神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劳模精神的育人功能,积极构建以课程、研究、实践、环境为载体的多维度育人体系。
1.课程维度:推动劳模精神走进课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职能,弘扬劳模精神要与高校教学相结合。课程是高校开展教学、青年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不仅要安排劳动实践类专题,也要安排劳模精神等思想引导类专题;思政课教学要贯穿劳模精神和劳动教育相关内容;专业课教学将各个学科专业领域优秀代表人物所具备的特质与劳模精神价值内涵贯通起来,挖掘成功背后的秘诀。劳模精神融入课程的目的是发挥党和国家选树劳动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大部分的人类行动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因此,高校把劳动模范特别是教育科技系统的劳动模范邀请进课堂,让劳动模范身体力行地讲述自己的故事,用鲜活故事打开师生的情感世界并感受榜样力量,避免课堂单纯的政治性解读。
2.研究维度:推动劳模精神理论研究。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弘扬劳模精神要与学术研究相结合。高校要突出劳模精神研究在工会调查研究和理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双一流"战略中,研究劳模精神如何调动教师、学生"比拼赶超"的积极思维和行为;在"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中,研究劳模精神如何回应劳动教育中出现的现实难题,以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来积极破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研究劳模精神如何在办好"大思政课"上发挥更大作用,使其成为思政课教学的经典素材;在学科科研发展中,研究劳模精神中哪些哲学内涵、价值表达可以成为推动学科科研发展的核心支撑要素等。
3.实践维度:推动劳模精神实践体验。文化精神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在人的思维中得到稳定、升华,弘扬劳模精神需要建立实践导向。高校要与劳动模范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增加师生与劳动模范近距离互动频率。一是高校聘请劳动模范担任兼职劳动教育课、思政课讲师,让劳动模范更多走进高校课堂,促进师生在劳动模范的课堂传授中深刻体验劳模精神。二是高校定期组织师生走进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在特定情境中对师生进行启迪引导;师生则在互动交往中深切感悟体验劳动模范展示出的阶级品质、劳动能力、实践精神、政治态度和社会贡献,并将劳模精神的关键词码契入自身价值追求定位,进而进行自我解码和意义建构,促进劳模精神对师生自我的意义赋值。三是高校将弘扬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主动走进劳动模范的家庭、单位,体验劳动模范的成长环境、探寻劳动模范的成长历程,聆听劳动模范的励志故事,感受劳动模范的人格魅力。高校要积极打造一批大学生学习劳模精神的实践基地。
4.环境维度:推动劳模精神氛围塑造。大学校园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校园人文景观环境所散发出的文化元素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高校特别是工会组织要积极建立劳模形象的展示机制,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师生出入频繁的场所,以图片、文字、视频、实物等多种载体展示我国各行各业特别是教育科技系统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的成长历程、出色业绩、人格魅力、精彩故事等,使劳模形象能够持久性成为校园环境的重要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自然方式传播劳模精神,引导师生培育深厚的劳动情怀。
上一篇:在高三42天誓师大会上的演讲
下一篇:思政教师培训材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