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第2/3页)
第四,在增强适应性上着力,合理规定组织生活频次下限。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适当的组织生活频次,对提升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积极性、增强组织生活的严肃性、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把握质与量的辩证关系,可能性与必要性相统一的基本逻辑,将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频次调整为"每季度至少一次"。从流动党员看,一些流动党员为生活所奔波,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有限。对于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他们一致诉求适当减少次数,"每季度参加一次"为宜。从党组织看,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党员短期外出三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无固定地点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应通过适当方式主动与原所在党组织保持联系,汇报外出活动情况,按时交纳党费。"这一规定表明,"三个月"是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时间节点,流动党员至少每季度参加一次组织生活,有利于党组织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现状,强化动态管理、规范管理。
三、尊重与引导:优化流动党员发挥"主体作用"内生动力激发机制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实践活动中居于决定地位。流动党员能够积极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并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根本在于"尊重党员在党内事务中当家作主的地位,尊重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发挥党员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生动力。以党内法规为依据,结合流动党员的特殊性,着眼于增力度、提温度、明向度,推动流动党员"主体地位"保障机制的优化提升。
(一)构建一体联动特色鲜明的流动党员权利保障和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常态化进行激励关怀帮扶,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最直接、最具体、最鲜明的体现,是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的内在要求,是激励其发挥党员作用的重要途径。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应着力构建一体联动、特色鲜明的流动党员权利保障和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第一,把握特点结合实际,分类完善流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农村和街道、社区等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注重维护流动党员权利,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和服务工作,健全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保障流动党员正常参加组织生活、行使党员权利"。依据条例规定及基本精神,结合党员管理工作实际,在流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上应区分不同类型责任主体,分类完善工作举措与机制。关于企业基层党组织,树立流动党员是人才的理念,突出保障好流动党员对企业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及教育培训权,提高他们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素质和能力。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注重在农村重大事务决策中,保障流动党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四议两公开"过程中,保障流动党员的党内讨论权和建议权;注重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保障流动党员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关于城市街道和社区党组织,从流动党员是社区中相对"弱势群体"的实际出发,重点保障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权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素质。其他领域应因地因业制宜,把党员民主权利落到实处。
第二,把握重点补齐短板,强化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权的机制保障。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既是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难点也是短板。经常性、制度化地开展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是促进流动党员牢记初心使命、提高干事创业本领、实现共产党人崇高人生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广大流动党员的基本权利、普遍愿望。各级组织部门在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及配套政策制度时,应将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纳入其中,明晰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的培训工作任务,规定流入地党组织要将培训流动党员同培训本地党员一样对待,把流动党员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并给予经费等保障。通过流入地党组织日常教育培训和流出地党组织跟踪培训、返乡培训,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相应工作能力。
第三,把握本质综合施策,完善流动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体现的是党的先进性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处理党内关系方面的本质要求"。从党员队伍的总体状况看,大多为生活奔波的流动党员更渴望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坚持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结合,完善流动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一是完善激励机制,多方并举提升激励实效,不断激发流动党员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在政治上,着力给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舞台,注重发现和培养流动党员中的优秀人才,条件成熟时按照规定程序选任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在精神上,对表现突出的流动党员除党内评优外,还可以授予"最美志愿者""某地好人"称号进行激励。在利益上,对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流动党员,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或者享受在当地优先落户优惠。二是完善关怀帮扶机制,及时帮助流动党员解决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党员归属感。流出地党组织应重点做好外出党员家中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帮扶工作,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流入地党组织应在生活、工作等方面对遇到困难的党员及时伸出援手,为他们在办理证照、接转组织关系、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设立生活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及时帮助流动党员解生活之难,以"暖心"促党员践初心。
(二)构建组织化联动化常态化的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引导推动机制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列宁强调,"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衡量流动党员管理成效,最直接的判断标准为是否能促进流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流动党员管理成效,组织的引导推动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强化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就是"徒有其名的党员"的观念,着力构建组织化联动化常态化的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引导推动机制,促使流动党员更加积极主动发挥作用。
第一,双向构建"发挥作用"引导机制。基层党组织应根据流动党员的职业特点、分布状况、生活条件等有针对性地确定年度工作目标,以项目化管理方式引导流动党员主动发挥作用。流入地党组织要注重发挥流动党员长期在一线工作,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势,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行业、领域以常态化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基本抓手,引导流动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奉献。流出地党组织注重引导流动党员在为家乡资金项目引进、提供致富信息、帮助和介绍群众就业、远程结对帮扶、认领服务事项、提出合理建议等方面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促进流动党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展现党员风采。
第二,双向搭建"发挥作用"载体平台。在流入地,基层党组织结合流动党员工作生活特点,常态化运用流动党员承诺践诺工作机制,引导党员争先创优;常态化开展流动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根据职业特点、个人特长,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异乡展风采,处处当先锋;常态化开展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流动党员参与流入地的建设和发展。在流出地,党组织充分发挥流动党员视野阔、联系广、信息灵、资源多等优势,围绕"我为家乡做什么"组织开展党员目标承诺,着力"筑巢引凤",建立创业服务平台。推广带回一条致富信息、提出一项发展建议、引办一个发展项目、吸引一笔资金、传授一门实用技术、献出一片帮扶爱心、带富一批群众为基本内容的"七个一"活动,为流动党员争当家乡形象宣传员、致富信息员、招商联络员建载体,为流动党员积极反哺家乡、返乡创业、带富一方搭平台。
第三,双向构建"发挥作用"评价机制。实行党员发挥作用情况双方联评制度,结合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情况进行协同综合评价。党组织根据党员在当地的表现分别提出评定意见并列出主要表现、突出事迹,党员个人对本人的作用发挥表现作出自我评价,党员之间根据个人了解的情况相互提出评价意见,按照组织程序确定发挥作用情况最终评价意见。通过各方联评,在两地共同树立起鲜明的作用发挥导向,引导流动党员树标杆、找差距、明方向、作贡献,不断追求进步、有所作为、展现作为。
第四,双向选树"发挥作用"先进典型。通过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推动党员队伍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坚持用好用活"典型引路法",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促进流动党员做到"人行千里,本色不变"。在党内各层级表彰中保留一定的名额用以表彰流动党员中的先进典型,在流出地和流入地同步宣传先进典型,增强流动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引导激励流动党员样样当先进、行行争先锋、处处展风采。
四、现代与集约:优化流动党员管理手段和工作条件支撑机制
管理手段、工作条件是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支撑。管理手段上跟上时代,工作条件上匹配到位,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方能高质高效。在流动党员管理手段方面,一些地方勇于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助力管理难题破解,取得积极成果。在工作条件方面,一些地方运用区域化党建理念,让有限的资源通过整合发挥更大的功能。但目前的管理手段和工作条件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时代要求还不完全符合,应坚持系统观念、集约化管理方式,推动管理手段和工作条件不断提质增效。
(一)自上而下高水平赋能流动党员管理信息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约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关键因素就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有利于打破时空束缚,解决在传统党建条件下解决不了的问题"。信息技术是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的"金钥匙"。"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基层党建过程的信息整合、数据整合提供了媒介,为建立一个由互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先进科技共同支撑的闭合信息循环处理系统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从党内法规层面,为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明确提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进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依据党内法规的鲜明导向,基于基层实践经验和技术可能性等因素的综合考量,要强化管理手段信息化顶层设计,着力推进流动党员管理取得更大实效。
第一,构建全党互联互通功能丰富的流动党员管理内网。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已运行多年,技术成熟。一些地方党的组织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党员管理平台,有效提升了流动党员管理效能,创造了新鲜经验。总体来看,构建全党一体的流动党员管理内网已具备基本条件。在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中,增强流动党员信息模块功能,及时录入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确切去向、工作单位、手机和微信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动态更新;增设各地党组织相互联系功能,使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通过该系统就流动党员管理事项进行经常沟通协调,实现各地党组织在党员流出流入上能够及时点对点对接联系。
第二,搭建开放式全天候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体系。为应对流动党员流动情形日益复杂多样带来的党员行踪难掌握、寻找组织不便捷等难题,亟须建设全面覆盖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开放式的管理网络体系。依托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的共产党员网、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学习强国等平台,整合全国各级党组织的网络资源,接入各地党组织模块,提供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流入地党组织地理位置、联系方式,实现流动党员和党组织位置互见、通讯互联;搭建"云支部",开发网上教育培训、会议等功能,让流动党员能够通过"云支部",在全国范围内随时随地找到组织、参加活动、发挥作用。
第三,建立流动党员相关数据共建共享机制。没有信息共享,就难以实现高水平的党员管理。要从制度层面打破部门壁垒,实现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利用5G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实施流动党员的动态跟踪管理。通过手机短信即时向流动党员推送有关信息和资料,提醒流动党员及时到流出地党组织报到、按时交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通过数据信息共享,及时提醒流入地党组织接纳管理流动党员,及时向流出地党组织通报流动党员有关情况,促进各方高效对接、及时衔接,实现"无缝管理"。
第四,在流动党员中试行电子身份证制度。现行的流动党员活动证,由于功能简单、使用不便,实际功效有限。一些地方探索试行电子党员证制度,赋予证件更权威、更丰富的功能,有效促进了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和日常教育管理,可在全国流动党员管理中积极推广运用。参照居民电子身份证有关标准制作流动党员电子身份证,增加二维码(二维码包含党员身份信息、入党时间、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临时党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等),开发全国通用的流动党员管理App(与支付宝App设立居民电子身份证功能类似,设立承载党员电子身份证、二维码识别等功能),并将流动党员电子身份证纳入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电子信息联网、智能识别管理、全国一证通用。依据流动党员电子身份证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实现流动党员线上虚拟和线下真实身份相统一。
(二)统筹构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新格局
做好党员管理工作,离不开经费、人员、场所等基本条件。在流动党员管理中,经费不足、人员缺少、场所有限等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破解这一难题,单靠做加法是不现实的,应学会做乘法,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统筹整合基层党建工作组织、人才、场地、信息等各种资源,构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新格局。
第一,着眼"有人管事",完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注重发现和选拔培养一批懂党务、热爱党的工作、有奉献精神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者。流入地党组织要把培养选拔重点放在"两新"组织等新型组织中的优秀党员,重点培养和选任党员民营企业家担任党组织负责人,激发其政治荣誉感,使其愿意积极为公司中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出力。流出地党组织要在依托商会、行业协会、驻外办事机构成立的外建党组织中,重点培养这些机构的党员负责人和在流入地创业成功人士中的党员担任外建党组织负责人。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有效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构建"省级示范培训、市级重点培训、县级普遍培训、基层兜底培训"的四级体系,着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内行人、流动党员的贴心人。
第二,着眼"有钱办事",完善流动党员党组织经费保障机制。综合运用财政安排、党费留存、行政支持等多种方式,保障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经费所需。县级以上党委管理的党费每年按一定比例下拨用于流动党员党支部、流动党员活动阵地开展党的活动;参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上缴的党费全额或大部分返还企业党组织、社会组织党员上交的党费全额下拨,将流动党员党组织上缴的党费全额返还流动党员党组织,用于其开展党的活动;从政策上鼓励支持各地根据条件,按照流动党员人数,每年给予流动党员党组织适当财政补贴,弥补党建经费的不足。对工作做得出色的流动党员党组织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