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粮食产业调查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9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粮食产业调查报告

X市X区辖X镇X个村,面积X平方公里,总人口X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连续十年荣获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称号,四次跻身X省"十强县",X年X市唯一入围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近年来,X区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摆在首要位置,坚定树牢底线思维,探索建立以X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三谋三稳"粮食种植生产托底机制,有力确保粮食产业稳面积、稳产量、稳增收,实现了保障粮食安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促进群众增收三者有机统筹、同向而行。

一、基本情况

区委、区政府把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全力发展粮食产业。至目前,全区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村X个,占比X%,流转土地X万亩,其中流转土地X-X亩的村X个,X-X亩的村X个,X亩以上的村X个。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的作用发挥充分,全区粮食生产总面积稳中有增,比X年前增长了X万亩,复种指数从X年前的X提高到了X,提高了X%。今年X万亩小麦喜获丰收,总产达X万吨,X万亩秋粮已进入收获期,总产达X万吨,超额完成了X万吨的年度粮食生产任务。预计X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益比X年翻两番,年收益X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可减少到X%以下,年收益X万元以上的较强村将达到X%以上。

二、主要做法

(一)谋路径"粮"策,稳"面积"之底。为确保粮食安全,X区"两手"并重稳面积。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审查备案机制,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确保农地农用,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同时,积极宣传政策,及时兑付粮食补贴,广泛动员群众、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粮食产业,力争能播尽播;二是针对部分群众种植秋粮积极性不高、缺劳力等问题,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的作用,把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路径,通过流转土地规模种植、统一盘活季节性撂荒地等方式,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确保应播尽播。为激发村集体经济组织托底积极性,对发展粮食产业流动资金贷款,由农担公司提供担保,财政资金给予全额贴息。同时,按照新种植X亩以上X万元、X亩以上X万元、X亩以上X万元、X亩以上X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真金白银奖补。目前,村集体经济组织参建高标准农田X万亩、吨粮田X万亩,建设夏玉米"万亩示范方"X个、"千亩示范片"X个;紧盯季节性撂荒地及水边、井边、渠边等重点区域,扩种粮食X万亩,实现粮食面积只增不减。

(二)谋技术"粮"策,稳"产量"之底。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规模种植优势,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依靠技术升级稳产量。每年储备玉米良种X万公斤以上、小麦良种X万公斤以上、播种机X台以上,切实做强保障服务;推广建成玉米增密度核心示范区X万亩,辐射带动区X万亩,全区玉米种植平均密度X-X株,亩增加产量X公斤以上。推广小麦"X"宽幅沟播技术X万亩以上,推广玉米"X"技术X万亩、密植技术X万亩、机收减损技术X万亩;使用财政衔接资金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复建设,推广卷盘式喷灌机、平移式喷灌机、管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X万亩,全面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和"一体化作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规模种植,广泛助推农业技术升级,有力保障了粮食稳产增产提质,实现了既保面积、更保产量。

(三)谋政策"粮"策,稳"增收"之底。创新实施"让利群众、双向付费"政策,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互促共进。一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规模种植秋粮,除及时足额兑付土地流转费外,将获得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向农户分红,保障群众获得分红收益。二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群众季节性撂荒地种植夏玉米后,若群众有秋收意愿,只需按照市场最低价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支付成本费用,其余收益全部归群众个人所有;若群众无秋收意愿,则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市场价格足额支付耕地单季流转费,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双向付费模式,核心是确保群众增收,有利于调动群众流转土地积极性,便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大规模流转土地实施规模种植和技术推广,不断提升秋粮产能,也为群众提供了最大选择空间和收入保障。

三、存在问题

(一)产业链条不长。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个,其中粮食产业类仅6个,占比不到一半。加工龙头企业力量薄弱,只是简单的初加工,缺乏实力和竞争力。优质粮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附加值低,不能产生更大的利润。

(二)经营效益不高。近年来,全区农村工价由60元上涨到90元,涨幅达50%,加上种子,化肥,农药、农机作业成本及土地流转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虽然粮食价格有所提高,但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增长不大。

(三)金融支持不强。粮食产业是投入大、产出小的微利行业。据最新调查,我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流动资金融资需求约为X万元,由于绝大多数村集体在资金方面没有太多的积累,经营过程中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融资渠道少、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

四、对策建议

(一)把做强食品工业作为村集体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增收点。食品工业是生命工业,也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常青产业。对我区而言,食品加工业是X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上带一产,中扩二产,下沿三产的朝阳产业。紧扣X市打造千亿食品产业集群的强劲东风,市区政府打造中国西凤酒城冲刺"百亿西凤"的目标,尽快出台补贴政策,大力发展酿酒原粮种植,争取到2023年,全区酒用高粱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逐步建成高粱基地10万亩,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助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指导镇级政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与X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成立X西凤乡村振兴公司,以酿酒原粮种植、收购、加工、瓜果蔬菜、花卉苗木的种植及销售为主业,兼营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农业技术开发推广、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开发经营、文创产品开发及销售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二)把强化金融支持作为村集体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着力点。动员农商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专项信贷资金定向为全区流转土地开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100亩以上)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健全完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在符合政策导向和业务范围前提下,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纳入授信范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放宽担保条件,扩大抵押范围,把信贷资金更多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倾斜。支持村班子成员以个人名义贷款或筹资,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入资金发展粮食产业。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所需的土地流转费、机耕费、人工费、灌溉费、病虫害防治费、种子、化肥、农药购置费等涉及的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全额贴息,贴息资金由区级财政负担。

(三)把加大科技推广作为村集体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点。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达到一定的总产,只能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单产更大程度上依靠科技的进步与推广。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坚决打好农技、农机、农艺、农资组合拳,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化管理水平。鼓励村集体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联合协作,加大对粮食生产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成立区级农业技术服务小分队,精准为12个镇160个村粮食生产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广"一体化作业",提升储藏烘干等后整理环节机械装备水平。积极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技术15万亩,推广玉米"5335"技术8万亩,玉米密植技术10万亩,节水灌溉技术5万亩,提高种植效益。建立区级领导分片包抓机制,深入田间地头,督促指导粮食种植。加大对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大力推广土地托管、全程社会化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确保粮食产业稳定发展。

(四)把完善补贴政策作为村集体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撑点。目前,大多数县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依据土地确权面积、按农户发放,导致流转土地发展粮食产业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拿不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不能降低生产成本,经营收益偏低,建议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按照当年种粮面积对种粮者进行补贴。全面落实小麦宽幅沟播补贴、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补贴、夏播玉米万亩示范方创建扶持补贴政策,将种植任务以及"万亩示范方""千亩示范片"建设纳入年度各镇粮食安全考核,着力打造粮食生产"万亩示范方"5个,建立"千亩示范片"24个。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包装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粮食产业补助项目,按照适当的标准给予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次性补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种子、化肥、农药、耕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支出。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财政扶持资金,重点对规模以上发展粮食产业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扶持奖补。引导粮食流通主体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每年签订粮食订购合同,约定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保障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破解农产品难卖问题,助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