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总工会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要点
成都市总工会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要点
(审议稿)
一、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成都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高质量召开成都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建功立业,工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实施思想引领工程,凝聚改革发展共识有新作为。
一是理论武装不断强化。市总工会编发《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论述摘编》,组织全市各级工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主题活动。全市各级工会干部通过党组理论学习、党组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大会学习、党支部学习等形式,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重要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强化"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宣传教育更具特色。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礼赞祖国"系列活动330场,参与职工20余万人。广泛开展"千场规划讲座进企业进社区""拒绝污染·垃圾分类365"活动,推动成都发展方略进产业功能区、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发挥职工乐团、合唱团作用,成立职工文学创作院、书画院、太极拳推广中心,举办周末露天音乐会、职工文学讲座、职工书画摄影展,全年组织送电影送文艺下基层活动500余场。落实工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构建"成都职工"新媒体传播矩阵,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基本形成工会"大宣传"格局。《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专题报道成都工会特色亮点工作40篇、新闻报道700余条。
三是典型引领作用明显。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的意见》,召开2019年"成都工匠"命名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评选命名首批"成都工匠"502名,区(市)县评选县级工匠1400名。表扬"五一劳动奖"先进单位和个人557个、"工人先锋号"470个。编印《"成都工匠"诗画册》,组织市县两级工匠劳模宣讲团宣讲107场,营造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
(二)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夯实产业技能人才支撑有新突破。
一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有力推进。牵头制定并推动出台《成都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围绕构建技能形成体系、创新发展制度等5个方面提出了28条改革举措。成立成都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技能培训改革、"成都工匠"评选等7个专项工作组,开展改革推进情况调研督查,各区(市)县落实《实施方案》的举措陆续出台,初步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劳动和技能大赛创新推进。以东部新区、产业功能区、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地铁、大运会场馆等区域、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建功新时代·追梦新天府"主题劳动竞赛。组织开展2019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金牛区、双流区等区(市)县工会积极承办一类大赛、创新开展二类大赛。全年完成大赛一类赛事项目33个、二类赛事项目224个、三类赛事项目12654个,参与企业16873家、职工132.2万人次,826名参赛职工达到晋升职业技能等级资格,346名参赛职工被授予"成都市技术能手"称号,3名成都职工获得全国技能大赛第一名。市总工会牵头承办由市政府主办的首届"成都·职业技能邀请赛",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66个城市的1042名优秀技能人才参加比赛。天府新区成都工会办事处、中铁工程服务公司、中电科30所等为成功举办职业技能邀请赛作出积极贡献。"成都·职业技能邀请赛"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持续开展在职职工万人免费技能提升培训,实名制培训职工10627人。
三是职工创新创业工作扎实推进。命名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0家,获评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6家。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41667条,职工发明创新2576项,获得国家专利1383项。深入开展工会创业援助工作,为417名职工提供创业援助资金264万元。评选第二届成都市"百佳"职工创客明星118名。
(三)实施维权维稳工程,助力高效能社会治理有新进展。
一是职工维权工作不断深化。开展《工会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项调研,参与制定修改《成都市超龄人员就业期间工伤保险实施办法》《成都市法律援助条例》等政策法规,实施根治欠薪行动和农民工"护薪"行动。组织"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活动191场,举办"法治大讲堂"和"农民工法治夜校讲座"50场。开展职工队伍稳定风险调研排查化解专项工作,各级工会走访调研排查企业2400余家,覆盖职工13.6万余人。完善劳动关系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师)1444名,市总本级办理来信来访事项204件,登记处理网络舆情事项286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73件,涉及金额300余万元,为职工发放维权补贴51.3万元。锦江区劳动纠纷联调中心工作受到全总肯定。
二是集体协商覆盖面不断扩大。注重发挥好政府与群团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做实市县两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推动厂务公开标准化等级评价工作常态化,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季"活动。全市签订综合集体合同企业23013家,覆盖职工130.46万人,单独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22344份、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4272份、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17518份。
三是服务城乡社区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市委市政府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安排,举办"营商环境建设和国家中心城市"主题报告会,开展"争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先锋岗和先锋班组主题竞赛",选树先锋岗3275个、先锋班组2822个。组织全市13494家企业、144万名职工参与"安康杯"竞赛活动,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汛期安全生产排查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职业病防治等专项工作。市县两级工会组织禁毒宣传活动60余场,覆盖职工2万人次。加强对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的联系引导,邀请430家社会组织进入群团组织社会服务项目库。
(四)实施普惠服务工程,推动共创高品质生活有新贡献。
一是普惠服务供给增强。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思路,坚持以自主可控为发展原则,以社会化为发展路径,基本建成"成都职工"普惠服务平台体系,线上线下推进职工生活服务、职工文体活动两个"百千万"计划,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项目内容不断拓展,形成线上实时预约、线下全域服务的工会活动新模式。目前,"成都职工"APP注册用户达438万人、微信公众号用户超过180万人,建立线下合作点位3万余个,全年提供定制保险、特惠医疗、就餐观影、婚恋交友等各类普惠服务1215万人次,职工会员享受普惠优惠上亿元。
二是帮扶服务提档升级。做细做实工会"四季送"工作,发放送温暖帮扶救助资金1932.34万元,慰问帮扶救助困难职工15236人次;举办"就业创业服务月"和一区一特色招聘活动330场,提供就业岗位6.02万个,达成用工意向2.56万人次;为8.6万名一线职工送去防暑降温物品价值1600万元;"工会助学?情系职工"助学活动为749名建档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提供帮扶资金350万元。持续建设更新户外劳动者"15分钟之家"站点702个,为15482名环卫工人提供了免费健康体检。组织"成都名医三州行(阿坝、甘孜、凉山)"大型义诊服务,为1.7万名群众免费诊疗,为1.5万名群众发放药品和慰问品。与锦江区、郫都区等联合开展"云端上的农庄"走进道孚、红原等系列扶贫活动。全市建档城镇困难职工家庭减少至286户,对口帮扶简阳望水寺村脱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是关爱农民工服务持续深化。全面实施"关爱服务农民工十大行动",在春运期间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活动,服务农民工13.6万余人次;针对留岗农民工举办"成都是我家"团年饭和"送文化进工地""新春文艺汇演"等活动30余场。新市民素质教育培训农民工4.4万人,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5236人、晋升技能等级3512人,帮助100余名农民工实现创业。制作以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主题的《在家乡的追梦人》系列微视频,全网播放量达2200万次。先后前往西藏、长沙、昆明等地慰问成都籍农民工1800余人,发放价值30万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
(五)实施组织建设工程,增添工会工作活力有新跃升。
一是工会改革向纵深拓展。围绕"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改革目标,制定实施《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责任分工方案》和工作举措清单,编印工会改革制度文集,做好工会改革经验总结推广,扎实推进改革事项落地落实。坚持工作资源力量下沉,2019年用于直接服务职工和对下补助的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78.37%。加快建设"工会干部+社会化工作者+志愿者"基层工作者队伍,全市已聘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502名。创新建设智慧工会,以"成都职工"APP为基础,构建起会员数据库、工会协同化工作平台和工会集体福利监管系统,推动实现工会办公、业务工作与服务职工需求融合发展。
二是工会组织建设扩面提质。以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建立起市县两级"党委统一领导,人社、工商、税务、工会、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参与"的工会组建工作格局,集中力量推进新经济新业态企业建会、新阶层新群体入会,高新区、锦江区、金牛区等工会在"百日攻坚行动"实施"一企一策"攻坚克难,推动一批"硬骨头""钉子户"建立工会,全市百人以上企业建会率提升至99.93%,25人以上、百人以下企业建会率提升至90.13%。以企事业工会评星和乡镇(街道)、产业园区工会定级活动为杠杆,以基层工会建设"竞进拉练"活动为路径,形成全市各级工会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工作局面,促使基层工会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目前,全市已建基层工会组织3.26万个,涵盖企业14.7万个、职工397.8万人,工会会员389.26万人。
三是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巩固深化。全市各级工会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总工会举办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组织红军长征纪念地革命传统教育系列活动,主要领导带队开展主题教育专项调研,形成《群团工作助力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调查和思考》等调研报告7篇,班子成员讲党课6次,召开检视问题专题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16项整治重点做好整改落实和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彻底肃清周永康、李春城流毒影响,深入推进蒲波严重违纪违法"以案促改"工作,开展"三项整治",深化"三项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市县两级工会持续开展"走千家企业、访万名职工"调研活动,针对性走访企业2029家、职工7935名,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推进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
一年来,全市工会经费稳定增长,财务资产管理科学规范,审计监督实现全覆盖,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监管不断强化,市总经审工作受到全总领导肯定。工会督查、信访、信息、统计、年鉴、老干部、对外交流等工作不断加强。工会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健全,文化宫、疗养院、职工大学、帮扶中心、技术交流中心、成都职工投资集团等市总所属企事业单位服务市总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二、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是成都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决胜之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之年,也是我市系统开展"十四五"规划、谋划未来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上级工会工作要求,按照成都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制定的目标任务,围绕"创新提能年"主题,继续推进思想引领、技能提升、维权维稳、普惠服务、组织建设"五大工程",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在建立完善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现代治理体系的生动实践中贡献工会智慧和力量。
(一)紧扣城市战略目标,着力创新提能职工思想引领方式。
一是强化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全市工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各级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会的重大意义、重大部署和重大要求,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化为投身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是强化职工思想教育引导。持续加强工会新媒体矩阵建设,落实"职工大V"培育计划,开展"建功新时代·追梦新天府"主题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高重大舆情反应处置能力。创办首届"成都·职工电影文化节",筹办微视频、抖音拍摄展评。发挥职工文学创作院、书画院、太极拳推广中心、乐团、合唱团等阵地作用,建立成都工会职工文体服务菜单,为基层工会和一线职工配送职工文体服务,举办以"喜迎大运会"为主题的太极拳、乒乓球、网球、篮球、足球、长短跑邀请赛等职工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拒绝污染·垃圾分类365"宣传体验活动,推动共建"绿色生态成都"。
三是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引领。高质量组织好2020年全国、省、市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推荐评选工作,开展第二届"成都工匠"评选命名活动,精心组织成都市劳模先进表彰。完善劳模工匠服务管理,拓展劳模工匠优待礼遇服务内容,开展好劳模工匠免费健康体检和疗休养活动,加大对困难劳模工匠的关心帮扶力度。广泛宣传劳模工匠事迹,组织劳模工匠宣讲献技,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二)紧扣产业发展变革,着力创新提能职工技能提升平台。
一是实施"五个一"工程,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认真履行改革牵头责任和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力争将我市列入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首批试点城市,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成都"十四五"规划,召开成都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会。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出版发行一本《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建设及管理》专著,发布一本《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对比研究》蓝皮书,拍摄一部以弘扬工匠精神为内核的电影,开发一款吸引广大产业工人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趣味性手游,建立一所成都工匠学院),联合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全国性跨企业培训中心,持续实施在职职工万人免费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组织首批"成都工匠"赴德国技能提升培训。
二是成立劳动和技能竞赛服务中心,创新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大赛机制。继续在东部新区、产业功能区、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地铁、大运会场馆等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要项目中,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完善服务业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改革,组建成都市劳动和技能竞赛服务中心,加强对赛事项目设置、竞赛规程、评分标准等的研究创新,健全完善专家和裁判员人才库,发挥大赛发现、培养和选拔优秀技能人才的作用。对标研究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体制机制,加强国内外竞技交流合作。
三是打造"职工双创"展示中心,激发职工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开展具有产业特征、行业特点和区域特色的"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加快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广泛开展"五小"、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持续推进职工创客空间建设,探索打造"职工双创"展示中心,组织好第三届"百佳"职工创客明星评选工作。
(三)紧扣治理体系建设,着力创新提能工会维权服务手段。
一是创新工会普惠服务模式。深化"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完善"成都职工"普惠服务平台运行管理机制,丰富普惠服务项目内容,探索建立城市联盟合作模式,促进"成都职工"普惠服务向更广区域、更大范围发展。全力推进职工生活服务、职工文体活动两个"百千万"计划,有序推进线下服务网点建设,力争2020年底实现文体服务"百千万"项目遍及全市,生活服务"百千万"点位覆盖到镇,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点面结合、渠道共享、各方受益的区域性城市O2O工会普惠服务体系。打造"职工婚恋""职工嘉年华""五一普惠节"品牌,为职工群众提供集"吃住行、游购娱、教养医"于一体的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
二是加强工会维护权益工作。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制定和修改,参与社会协调与执法监督,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完善工会、人社、司法行政、法院"四方联动"机制和城际间维权联动机制,联合开展企业用工管理、工资拖欠、社保缴费等专项检查,大力实施农民工"护薪"行动、女职工权益保护行动,持续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促进企业依法履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等责任。深入开展"法律七进""尊法守法·携手筑梦"等法律宣传服务,加大职工维权补贴力度,实现工会法律服务全覆盖和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完善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机制,推进多元化解劳动争议平台建设,加强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关系协调员(师)培养。实施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纽带计划,组建成都市蓉城工益社服务中心,建立成都市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培育基地,通过项目化运作推动建立健全全市工会联系引导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工作体系。
三是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与工会等群团组织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推动三方协调机制向乡镇(街道)、产业功能区和园区延伸。推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强化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制度落实,健全企事业民主管理工作检查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季"活动,突出抓好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推进集体协商质效评估工作,组织全市首届集体协商竞赛活动,选树一批集体协商先进典型。
四是做优职工困难帮扶服务品牌。健全"全国-省-市-区(市)县"困难职工档案体系,开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效评估,打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收官战。精心打造"四季送"、困难职工和环卫工人免费健康体检、关爱户外劳动者"15分钟之家"、关爱农民工、职工疗休养等工会帮扶服务品牌。落实"稳就业"要求,探索与互联网招聘平台合作开展工会就业服务活动。助力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开展"百佳"职工食堂评选活动,推进"妈咪宝贝屋"扩面提质。
(四)紧扣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创新提能工会组织治理能力。
一是进一步巩固工会改革成果。围绕"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改革目标,持续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不断完善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坚持工作力量资源下沉,市总工会本级用于直接服务职工和对下补助的经费支出不低于年度总支出的70%,加快"工会干部+社会化工作者+志愿者"基层工作者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智慧工会建设,着力夯实实名精准、安全共享的工会大数据库,不断完善工会集体福利监管系统,提高工会协同化平台运行效能,努力实现工会组织在网上链通、工会业务在网上办理、工会信息在网上推送、工会会员在网上互动。
二是进一步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深化"党工共建"工作制度,健全基层工会"建转活"长效机制,突出抓好"两新"组织普遍建会和新阶层新群体普遍入会工作,动态保持25人以上企业工会组建率90%以上、职工入会率92%以上。深化基层工会建设"评星定级""竞进拉练"工作,2020年实现全市企事业评星参与率达85%,乡镇(街道)定级参与率达100%。坚持"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利用"两个百千万"整合社会资源。评选表彰"十佳模范职工之家",探索形成职工之家建设的"成都方式",力争在成都召开全国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现场会。
三是进一步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后半篇"文章。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十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成果,扎实推进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化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不断推进工会系统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工会干部关爱激励、教育培训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培养力度。完善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制度,深入开展"走千家企业、访万名职工"调研和"送服务、帮企业,送温暖、解难事"活动,推动各级工会干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成渝地区及成德眉资城市工会间的交流与协作。依法做好工会经费收缴工作,促进工会经费稳步增长,优化工会经费收支结构,筑牢财务内控防线。加强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保障工会经济活动规范化运作。健全工会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修订完善工会资产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优化升级改造,拓展文化宫服务新时代职工群众文化需求的新路径新方式。实施市总工会都江堰疗养院"一院三址"建设,做强职工大学干部培训基地、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双基地"。做好工会督查、信访、信息、统计、年鉴、老干部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