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总结1
2024年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总结
一、工业经济基本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一是生产运行平稳有序。预计1-5月,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2%;增加值同比增长2.1%;工业投资同比下降7.1%;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4.3%;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0.1%;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3.9%;实现税收5.57亿元,同比增长10.4%。二是企业效益缓中趋好。随着县域经济社会秩序的恢复,各项援企稳岗政策效果显现,企业生产经营逐步好转,工业生产效益有所回升,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环比增长11.4%,规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10.35%,实现利润总额环比增长47.9%。三是亏损企业数量减少。截至5月底,全县亏损企业27家,较去年底减少12家,亏损面26.2%。
(二)支柱产业支撑有力。从产业链来看,建材产业是支撑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4.8%,拉动工业经济增长2.0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产业其次,贡献率达23.1%,拉动增长1.29个百分点;医药健康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17.3%,拉动增长0.91个百分点。从产品看,水泥产量为55.5万吨,同比增长11.3%;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汽车产量为106辆,同比下降68.5%;发电量为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
(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一是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组建项目工作专班,制定出台《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方案》和《工业项目落地工作方案》,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1-5月新建投产项目6个,总投资13.9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11.4亿元。润通鑫达建材有限公司日产5000吨新型环保机制砂、陕西地建砂石有限公司年产150万立方米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西安莲湖兴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军民融合新材料等一批新建项目陆续投产。二是招商引资成效初显。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创新招商方式,精准开展派驻招商,着力在补链、强链、延链上下功夫,引进陕西嘉盛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陕西知春恒益科技有限公司再生钢铁原料循环利用等一批项目成功落地,实现到位资金12.2亿元。三是要素保障持续加强。紧盯项目用地、用能、环评等要素需求,做好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定期调度各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情况,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题。坚持向一线倾斜原则,抽调21名优秀干部下沉企业开展"包抓服务",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工业发展不平衡。从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看,开发区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2%,其产值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但在工业增加值占比、税收占比、利润占比等方面,与开发区相比差距较大。从今年新入规企业看,5户新入规企业中开发区占3户,税收贡献主要集中在开发区。这说明我县工业发展不够均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受市场需求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部分企业自身因素等多重影响,水泥、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整体处于产能饱和或下滑状态,导致多数企业效益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态势,给建材产业带来了较大影响。
(二)重点行业发展缓慢。从目前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建材产业仍是主导产业,但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建材市场逐渐呈现产能过剩局面,产品价格走低。1-4月建材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4%,而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3.9%。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动能不足,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方面缺乏核心技术支撑,产品竞争力不强。医药健康产业具有先发优势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布局分散,缺少头部企业带动。
(三)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一方面工业经济总量较小、规模以下企业多,培育壮大新动能、形成新增长点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多数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部分企业仍依赖传统生产模式,难以应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加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一些环境容量有限、污染排放较高的行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约束和监管。
(四)营商环境仍需改善。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支持企业发展,县上的优惠政策相对偏少、针对性不够强。特别是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落实还不够到位,部分中小微企业在融资难、用地难、物流成本高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快复工复产,巩固经济发展基础。强化统筹协调。抢抓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重大机遇,直面困难和挑战,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细化任务落实举措、压实部门工作责任。优化服务保障。坚持"一对一"帮扶制度,认真落实县级领导包抓重点企业工作责任制和常态化防控措施,精准帮助企业解决好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物流运输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督导检查。分年度、分周期常态化开展工业企业运行监测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研判形势、创新措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狠抓项目建设,培育经济发展增量。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和完善领导包抓、专班推进、定期调度、联审联批等工作机制,抓好全年55个市县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长青能源公司煤炭分质利用示范工程、西安三角防洪渠治理工程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7.7亿元以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以及县域主导产业,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谋划储备项目。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三重一创"等政策导向,精准把握政策投向和支持领域,不断充实和完善重点项目库建设,提前做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和开工准备工作,确保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计划"盘子"。
(三)壮大主导产业,稳固经济发展根基。推动建材产业增长,支持海螺水泥和中建西北院设计院成为行业龙头。加强龙骨厂区域混凝土搅拌站管理,规范建材市场。促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依托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发展新能源汽车,支持陕西嘉盛新能源和西安莲湖兴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升产能和市场竞争力。帮助西安三角防洪渠治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扩展产品应用。推动医药健康产业,支持陕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园二期工程,鼓励科隆医药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新产品,支持国药一心堂连锁药店拓展线上销售和建立全市药品配送网络。
(四)强化要素保障,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强化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提高土地效率。支持金融机构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举办招聘会和产销对接。实施助企政策,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确保政策普及和执行。提供政策咨询服务,通过网络平台解答企业疑问。严格履行政策承诺,及时发放奖补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