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省党代会报告专辑(第14/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419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07分钟

(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着眼改变倚能倚重的产业结构,坚持破立并举、加减并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着力壮大新增长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加快壮大绿色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前瞻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步伐,培育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产业,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积极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打造若干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工业园区集约发展功能,坚持以亩均论英雄,加快工业园区绿色化智能化建设。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绿色发展水平。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全域全季、差异化高端化发展定位,加强区域间资源共享和高水平战略合作,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业态、拓展旅游市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增加高品质旅游服务供给,让八方来客有更美好的体验、更舒心的享受、更难忘的回忆,让内蒙古的旅游从东到西都火起来、一年四季都热起来。

(五)深入落实扩大内需战略。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传统消费提质扩容、新型消费加快成长,壮大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增长点。完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加快构建绿色高效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全面改善消费环境,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有效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充分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和潜力,聚焦"两新一重"和短板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支持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促进投资规模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按照生态优先、适度超前原则,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持续释放有效投资需求。

(六)构建区域城乡发展新格局。统筹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推动东部盟市把保护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湿地作为主要任务,把发展现代农牧业、特色旅游业和泛口岸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在放大和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西部盟市把抓好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挺在前面,支持中部盟市加快一体化发展步伐,支持西部盟市加快产业迭代替代步伐,在突出产业特色和补生态环境短板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重点建设呼包鄂乌城市群和赤峰、通辽"双子星座",支持首府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发展环境、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内涵式发展,构建多中心带动、多层级联动、多节点互动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严格控制城镇开发边界,坚决防止盲目铺摊子、贪大求洋,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盟市、旗县所在地宜居宜业功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不断提高市民化质量和城镇化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牧区改革,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打造广大农牧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建立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七)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打好减负松绑组合拳,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努力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加强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积极培育资本市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规范政府债务管理,确保金融安全。

(八)提升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水平。把自身开放融入国家开放总体布局,以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驱动,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营造开放型经济环境,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优化口岸资源配置,加强面向腹地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枢纽节点建设,集中力量打造重点货物集疏中心,促进资源转化园区提档升级,构建形成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格局,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创新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承接先进产业转移,创新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区内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物流链、价值链与全国大市场全面对接、深度融合,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内大循环。

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提高民生保障精准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促进就业增收。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推动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相统一,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培训服务,注重权益保障,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托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不断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机制、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落实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抓好"双减"政策实施,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以"双一流""双高"建设为牵引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类型化贯通式发展。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让人人都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三)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健全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险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鼓励发展商业医疗保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综合救助格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住房需求。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残疾人、人道公益等事业。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四)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常态化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筑牢外防输入严密防线。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和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实施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工程,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让全区人民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促进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发展健康产业。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发展。完善生育配套政策,健全托育服务保障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公益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推动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上,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

(一)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提升人大监督效能和代表工作水平,推动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完善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和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更好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

(二)扎实推进法治内蒙古建设。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区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着力增强法规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司法制约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三)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他们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职能。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持续整治非法宗教活动,有效防范和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推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加强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增进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

九、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凝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为新时代内蒙古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文化条件。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统筹建设和管理、内宣和外宣、网上和网下,切实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注意和正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大力开展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创新宣传方法手段,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网络建设、运用、管理水平,坚决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促进各族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诚信建设,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

(三)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全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进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焕发时代风采。

(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

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做好民族工作,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区民族工作的基础是好的,同时民族领域存在诸多风险挑战。我们要珍惜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就必须正视和解决突出问题,不能陶醉其中而无视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否则就会犯下颠覆性错误。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努力在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上走在前作表率。

民族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强,必须正确把握民族工作中的重大关系,决不能把民族工作当作一般性、事务性工作,决不能在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上出现任何闪失,决不能在民族领域出现影响甚至迟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重大问题。

(一)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建立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健全全员化、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传播推广更多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文化形象,推动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加强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客观看待、科学评价各民族及其历史人物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准确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脉络,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坚定不移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

(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深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和迁徙流动的社会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化主题内涵,创新方式载体,扩大社会参与,推动创建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

(三)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具体政策举措和实现形式与时俱进,更好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纠偏正向,全面整改思想认识、文化宣传、政策法规、干部队伍、社会事业、执法司法、地标建筑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治突出和强化民族差异性、忽视和弱化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问题和做法。按照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原则,稳慎调整完善民族领域有关法规政策,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着力减少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切实保障民族平等团结、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高度警惕一切影响民族团结的苗头性问题,积极稳慎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严厉打击挑拨民族关系、煽动民族歧视和仇恨、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决不让任何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企图得逞。

十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内蒙古在国家安全稳定大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加快构建大安全格局、完善大平安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确保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

(一)全面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健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各领域各层次、灵敏协调高效的安全防控网。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活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强化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扎实推进边境地区立体智能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确保边境安宁。强化全民国防教育,深化双拥共建工作,完善新时代国防动员体系。

(二)不断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把好安全风险源头关、监测关、管控关,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威胁。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体系、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构建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健全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三)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各类调解联建联动联治联调工作,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努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加强社会面智能安防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造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

十二、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政治生态全面重塑、根本好转

从严管党治党,净化政治生态,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内蒙古政治生态长期严重受损,乱象丛生、积弊甚深,这几年我们以强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净化修复政治生态,毫不犹豫向顽疾亮剑,毫不手软向毒瘤开刀,坚决撕开口子、揭开盖子、挖出根子,全力推动全区政治生态正本清源、重塑再造,为各项事业发展进步扫除了障碍、清除了隐患、创造了良好环境。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决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心态,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乘势而上、一鼓作气、务求全胜。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让内蒙古的政治生态更加山清水秀。

(一)深化思想政治建设。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成果,推动理论武装不断走深走心走实。抓好《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贯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纯洁党内同志交往,着力解决平淡化、随意化、庸俗化、交易化等问题。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严格落实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各种组织的制度,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规定,确保各级各方面始终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序协同。改进和完善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决策咨询、执行、评估等机制,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各级党委议事协调机构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作用,推动各项工作顺畅运行、高效执行。

(三)建设高素质干部和人才队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区、在重大工作和重大斗争中培养锻炼干部,让更多的好干部在风雨中茁壮成长。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优化年轻干部选拔方式和成长路径,充分发挥各年龄段干部作用,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加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以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为抓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营造育才识才爱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五化协同、大抓基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促民族团结进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健全组织体系,优化组织设置,增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的有效性。以"最强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为抓手,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党员日常管理监督。健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长效机制,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发挥驻嘎查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推动资源、服务和管理全面下沉。

(五)强力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毫不松懈纠治"四风",紧盯顽疾陋习及其新动向新变种反复抓、抓反复,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过紧日子等工作,不断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视监督统筹衔接,贯通各类监督,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以"两个零容忍"的态度深化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系统性区域性腐败问题,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不断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功效。推进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常态化治理,开展金融领域腐败问题和风险隐患专项整治,抓好粮食购销、政法、开发区和国企、高校等领域反腐败工作,强力削减存量、遏制增量,坚决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肃清流毒。我们已经取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还要一以贯之、一刻不停地把这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斗争进行到底,让广大党员、干部在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中更好地干事创业,让各族人民群众在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里对我们党更加充满信心信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