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级党代会工作报告-51篇(第33/322页)
同志们,三大任务、四区布局、五个提升,是乐山未来五年发展的"345"工作思路,体现了省委的重托、人民的期盼、时代的要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乐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从实干中来,靠卧薪尝胆、艰苦奋斗取胜。在迈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站位全局、融入大局,把准前进方向、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步往前走,坚韧不拔、砥砺奋斗,立下雄心壮志、脚踏实地进取,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厚实答卷。
三、坚持旅游兴市、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富民强市,产业是根本。要举全市之力,聚焦重点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具有乐山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体系。坚持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打基础、建基地、立支柱、上水平,建设成渝地区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严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稳产提质、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做强四大产业集群,实现"峨眉山茶"综合实力全国领先,晚熟柑橘、道地中药材、林竹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加强农业科技支撑服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国家农业科技园,培育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冷链物流、仓储保鲜等服务配套,延长农业产业价值链条。擦亮"峨眉山茶""井研柑橘"等区域公共品牌,做强"川佛手""川牛膝""犍为茉莉花茶"等优势品种,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收入。
(二)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把推动产业强市的落地生根点摆到工业经济发展上,依托园区承载产业、依托产业招引项目、依托项目壮大企业,力争工业总产值五年翻一番。培育壮大五大产业集群,推动光电信息产业向电池片、组件及配套产业、电子级多晶硅方向延伸,形成全产业链;推动民用核技术向医用同位素、密封源等领域拓展,建设"中国堆谷";推动新型建材产业向高端钒钛产品、高端不锈钢制品、高端陶瓷等领域拓展,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推动绿色化工向精细化工方向延伸,做强循环经济产业;推动食品饮料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
(三)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坚持核心景区支撑、龙头企业带动、智慧旅游驱动、全民创业就业,提升文旅产业实力,形成"一域两圈"的现代文旅发展格局。推动全域旅游统筹规划、分步重点突破,构建全域旅游大环线,培育一批天府旅游名县、名牌,形成"处处是风景、人人是环境"的旅游景象。做强"大峨眉"旅游圈,以峨眉山景区、乐山大佛景区为双核,对内提质扩容、对外联动发展,建设成渝地区旅游首选地。做靓"小凉山"旅游圈,科学规划、整体推进"三县一区"旅游资源开发。
(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坚持干支联动,以旅游产业为"干",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信息、特色餐饮为"支",建设全省区域服务业中心城市和消费中心城市。坚持以旅兴商,丰富文创产品、现代医养、主题园区、民宿酒店等配套服务产业。提速现代物流产业,建设港区、航空、铁路等枢纽型物流园区,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商贸体系,壮大电商经济。繁荣现代金融产业,推动金融业态多元创新,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普惠金融,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展科技信息产业,聚焦研发设计、创新孵化、科技中介、检验检测等领域,提升服务创新主体能力。壮大特色餐饮产业,建设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动本土餐饮企业连锁发展,打响中国"特色美食地标城市"品牌。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布局建设5G、数据中心,促进软件、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信创、3D打印等产业,打造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四、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乐山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最大的发展机遇。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与时代发展机遇失之交臂,就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我们必须遵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大部署,科学统筹谋划,锁定目标任务,集万众之智,使出最大气力,做好"联动双城、配套成渝、开放合作、顺势提级"这篇大文章。
(一)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区域智慧交通发展。开辟"空中走廊",建成投运乐山机场,打造成渝地区重要国际旅游机场。畅通"黄金水道",全面推进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将乐山港升级打造为成都港,协同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提速"四向通道",推进天眉乐高速、乐西高速、乐安铜高速、屏马峨高速、连乐铁路、渝自(乐)雅铁路、成昆铁路复线等项目建设,畅通成渝地区一体化交通网和快捷畅达通勤圈,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密普通路网,新改建干线公路300公里、农村公路6000公里,构建市域互联互通新路网。
(二)打造成渝"后花园"。坚持科学规划,构建"极核带动、三向融入"城市发展格局。优化主城区布局,推动市中区、峨眉山市、五通桥区、沙湾区同城化、组团化,发挥主城区极核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井研县、夹江县北向融入天府新区发展,建设成眉乐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推动犍为县、沐川县依托岷江黄金水道,南向融入川南经济区、联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沿江城市带发展;推动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依托峨汉、乐西、宜攀高速,西向融入攀西经济区,发展通道经济、生态经济,展现县(区)新风貌。坚持规划精描细绘、建设精雕细刻、管理精耕细作,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守护城市生态,保护历史文化,完善功能配套,缓解城市拥堵,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深化场镇建设管理服务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镇,培育一批县域片区中心镇、中心村。
(三)深化区域协作。参与成德绵乐广攀经济带建设,畅通与沿江经济带联系,突出成乐、渝乐合作,融入成渝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深化东西部协作,建好浙江-四川东西部协作乐山产业园,争创东西部协作示范市。积极参与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合作,推进公共服务共享互联。
(四)推动协同改革创新。紧扣"一中心两基地三区块"创新布局,共建成德绵眉乐高新技术产业带,建成省级创新型城市。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联盟,共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打造成渝地区重要区域创新中心。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加强晶硅光伏、民用核技术等领域重大关键技术和重点应用研发攻关,建强西部硅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推动土地、劳动力、电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扩大直接融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市区、开发区、景区管理体制,推动县域集成改革,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培养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和个体工商能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