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39篇(第28/192页)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围绕黎明航发等龙头企业,继续壮大联东U谷精密制造产业园和航新产业园规模,规划建设占地29万平方米航空配套产业园,引进20家以上电子元器件、仿真软件等配套企业。构建服务机器人产业生态。推动EX机器人总部落户,加快研发中心建设,推进体验中心全国布局,规划建设服务机器人产业基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联盟,引进家政、教育等门类智能服务机器人,逐步形成涵盖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和集成系统的完整生产体系。依托科大讯飞产业加速中心,加快培育和孵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二)突出文化引领,倾力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坚持把文化自信作为凝聚砥砺前行动力、变革创新活力的底气,实施文化铸魂系统工程,打造文化创意之城。
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新增青曲社相声江湖、开心麻花、笑果文化、原料库等7个剧场,新建2个城市书房,设立100个人民舞台,举办"大东有样儿"艺术节、"健康有范儿"运动季。创建国家级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培育3-5家数字文化产业领军企业,建设青年设计师共享社区和青年艺术家孵化中心。打造沈阳首个沉浸式数字展馆-沈阳历史地理馆,全力推进双喜文化产业园建设。
精心谋划"大东可玩"。打造"红色文化"地标,建设英雄路-沈铁路、英雄社区-军航社区,英雄故事体验馆正式开馆,结合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北大营旧址,推出英雄主题研学路线。打造"民族工业"地标,完成沈阳民族工业博物馆建设,以大东路串联26个文化节点,推出民族工业主题沉浸体验路线。打造"酒文化"地标,全面推进老龙口白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打造"青春潮玩"地标,加大EX机器人未来科技馆、龙之梦室内动物乐园"引流"力度,推动龙之梦冰雪世界、自然科学博物馆投入运营,推出城市中心"微度假"品牌路线。
持续活跃消费氛围。建设东中街-龙之梦国际消费商圈,天润吾悦广场、龙之梦时尚奥莱正式运营,以沉浸体验模式升级改造龙之梦小商品大世界,打造"巷子里"夜经济潮流文化主题街区。加快轩兴四路新商圈建设,打造3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鼓励和发展跨境电商。推出"乐享大东"智慧文商旅平台,整合线上线下吃住游玩购资源,开展"大东乐购季"系列活动,发放消费券5000万元以上。
(三)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创新发展见效成势。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由"产业大区"向"科技强区"转变。
高品质营造创新生态。加快四大科技创新组团规划建设,形成三年行动计划和项目清单。发挥科技政策导向作用,加大科技企业引育、科技攻关支持力度。构建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引入中部知光等国内科技服务头部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各项工作。开展300场以上路演活动,与中关村高企协会联合进行异地路演。实施科技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企业力争突破1600家。
高标准打造创新平台。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建设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我区第一个汽车产业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中科城市数字产业园、聚焦空间等平台投入运行。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平台,启动寒武纪智能驾驶创新中心、云道智造东北生态中心等项目。规划建设15万平方米都市新工业产业园,形成"平台研发-企业孵化-园区生产"产业发展模式。
高质量引育创新人才。依托创新高地集聚高端人才,实施重点科技人才项目10项以上,通过"带土移植"方式引入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力争新增2个院士工作站。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启动沈阳技师学院新院区建设,与德资机构合作开展"双元制"教育,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出台大东区人才引进政策,推动2000套以上人才公寓投入使用,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
高水平建设数字大东。谋划成立大数据局,建立首席数据官组织体系,统筹推进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车载电路系统、数字产品研发,实施12个智能升级项目,开工建设东北物联网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推动含能金属、上发汽车零部件等一批企业上云,打造海利特APS系统自动排产等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完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平台,使用物联感知设备对60种城市管理场景进行智能识别、自动派件。建设双千兆城区,加快5G基站建设,推进福耀玻璃建设5G全链接工厂,实现5G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
(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振兴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对照更高标准,着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扎实推动改革开放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以数据共享为核心、简政便民为切入点,运用数字化理念,实现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线上线下深层次融合。推广首套印章免费刻制服务,着力提升办事便利度,推进企业开办、准营、注销"一件事一次办"。依申请类政务服务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率达到100%,即办事项占比达到75%。落实"惠帮企@链上沈阳""项目管家"等帮扶制度,持续开展"营商面对面"等活动,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完善"黄金双十条"资金管理办法,坚持守信践诺,刚性兑现各项优惠政策,更好支持企业发展。
进一步扩大开放能级。强化对德合作,依托盍碧玺曼集团、德国商会等机构,赴德开展招商活动,建设中德国际创新中心,承接德国创新转移。争创海峡两岸合作示范区。深挖RCEP、日韩资源,聚焦氢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围绕片区开发、航空航天、智能网联等领域,全方位开展央地合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全域、全员、全年招商,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设立招商联络处,精心策划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力争完成亿元以上签约项目204个,落地项目102个。
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启动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深化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打造百亿级平台公司,统筹全区干部职数、资源,打通干部双向流动通道,支持开发区发展。巩固国企改革成果,探索推进选聘外部董事等工作,建立国资监管平台。优化完善金融服务业态,推动辽宁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入驻我区,组建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唯识天使基金等5支子基金,建立"一园区一基金一银行"园区金融体系。健全区内企业上市体系,新增上市企业2家。
上一篇: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7篇
下一篇: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