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39篇(第83/192页)
(三)紧扣数字干线品牌,全力推动数字转型提质增效。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深化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全面打响"长三角数字干线"。
繁荣活力迸发的数字经济。做大做强"一条干线、五大支柱、十个基座、三条拓展带",数字经济规模力争增长10%。打造全市软件信息产业新高地,推动市西软件信息园扩区升级长三角软件信息园,精测半导体、慧石科技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规上软件信息业增长10%。加快一批数字经济特色园区建设,网易国际文创园一期、华测时空智能产业园启用,长三角绿洲智谷二期、北斗赵巷园产业孵化大楼竣工,长三角数字广告产业园集聚企业不少于500家,让数字经济的一江春水全面激活、创新踊跃。
打造智慧高效的数字城市。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新增"好办、快办、智能办"服务1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结率达88%,示范区"跨省通办"达1293项。构建数字孪生校园4家,启动"未来学校"实施方案。拓展长三角智慧互联网医院平台,深化数字健康城区建设。建成智慧车站500个、智慧养老院2家、智慧商圈1个,打造一批数字生活应用新场景。城运平台二期启用,全面提升"观管防联处"能力,"一网统管"覆盖率达100%。聚焦新城中央商务区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全域感知、全数融通、全时响应、全景赋能。
构建泛在赋能的数字平台。聚焦"物联、数联、智联",加快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千兆宽带网络覆盖90%,5G网络覆盖85%,智能感知终端部署8万个。加速建设全国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项目开工,优刻得竣工投产,打造算力交易平台。依托上海数据集团探索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新模式,开启数据运营新蓝海。引入华为认证标准,打造长三角信息通讯技术人才培养高地。
(四)紧扣人民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社会民生提优补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财政投入在民生领域只增不减,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把民心工程建成暖心工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快18项实事工程落地见效。推进老年疾病预防关口前移,60岁以上户籍老人继续免费体检,附加新的高风险筛查。加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新增养老床位300张,新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3家、社区助餐场所12家。实施第六轮"托幼一体化"试点,新增普惠性托育点7个,幼儿园开设托班提升至50%。启动新一批"美丽家园"建设,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60万平方,居家适老化改造、残疾人家庭设施改造各150户。
兜牢就业和民生保障底部。下大力气稳就业,新增就业岗位18300个、城乡登记失业人数始终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精准帮扶应届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零就业家庭实行动态清零。做好未参保和停止缴费贫困人员参保续缴,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深化长护险试点,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坚持应保尽保,确保社会救助精准规范。不断夯实"四位一体"住房保障,动迁安置基地开工1个、竣工1个、安置2个,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6000套。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区。继续深化对口支援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有效实现。
促进社会事业优质均衡。接续启动第四轮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投资总量实现翻番。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综改示范项目,推进23所中小学校建设,争创市级优质幼儿园6个。持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红房子医院全面运营,中山医院青浦院区加快建设,白鹤、商榻社区卫生中心投入使用。加强"三医联动"改革,落实"阳光平台"集中议价采购,让群众用上更多质优价廉的药品耗材。创建幸福社区30个,依托"幸福云"智慧平台,构建便捷可达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建设文旅体品质高地。擦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招牌,实施市场化项目带动,优化提升青少年野营基地,建成青西郊野公园二期,良壤人文度假项目开工,创新打造高品质民宿群,深化古镇功能提升和保护开发,让优越的生态禀赋焕发新的活力和吸引力。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完成市民健身驿站2个、健身苑点62处,百老汇演艺中心主体结构施工,安踏体育公园规划启动。注入新元素、策划新场景,引进高端赛事和精品活动,丰富上海淀山湖文化旅游节内涵,创新导入"朱家角沉浸式实景演出",办好环意自行车赛、世界华人龙舟邀请赛、长三角半程马拉松赛等品牌活动,不断引聚流量、引领时尚。
(五)紧扣城乡统筹发展,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提标扩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凸显经济、生态、美学三大价值,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落实水稻、蔬菜种植任务,确保"米袋子""菜篮子"长期稳定。中储粮粮库开工。加快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新开工高标准农田2个、设施菜田2个,绿色生产基地覆盖率达45%,绿色食品认证率稳步提升。充分搭建市场平台,促进"淀湖源味"和"青浦薄稻米、练塘茭白、白鹤草莓"三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质升级、品牌推广,提高地产农产品整体溢价。深化智慧装备农业、粮食无人农场和生态渔业建设,以数字赋能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虹桥花谷"、金鹤利生态园等一批产业园建设,招引高质量农业项目4个、开工都市农业项目2个,促进高附加值特色农业实现新发展。
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乡村规划引领先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实施乡村规划师机制,加强乡村风貌评估和村庄设计引导。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农村生活污水新改建管网80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10个、提档升级24个,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稳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常态化加强村庄清洁,建设乡村公园7座。聚焦"三片一链"和五大美丽乡村集群,争创市级美丽乡村10个,完成赵巷方夏村、重固回龙村和练塘东厍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启动第六批创建,将在建已建示范村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形成引领带动效应。梳理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整体性引入民宿、科创、养老等平台,推动乡村"靓风景"变成"好前景",既留得住乡愁、又看得见发展。
上一篇: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7篇
下一篇: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