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9篇(第44/11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3399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14分钟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0亿元,

同比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122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340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7亿元,同口径增长12.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402元、11718元,增长6% 和8.5%;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60亿元、贷款余额850亿元,分别增长14%和13%。

产业链建设起势见效。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行市级领导分链包抓、牵头部门统筹调度、工作专班集中推进的"三位一体"机制,建立"财政+"支持平台,实施产业链项目401项,预计九大重点产业链实现增加值340亿元,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个百分点。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出让煤炭矿业权6 宗,邵寨煤矿达产达标并通过产能调增初核,五举煤矿建设规模调增获批,灵台电厂加快建设,20万吨聚丙烯建成投产,聚丙烯高值化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预计全市煤炭产量2284万吨,较上年增产100万吨;发电量205亿度,创历史新高。国维淀粉一期全面投产,优然牧业高产奶牛牧场、昊康万头牛场、泾河川

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快实施,新建饲草加工、牛肉分割、果品加工、蔬菜加工、有机肥生产线41条,平凉红牛交易中心建成运营, "平凉红牛""静宁苹果"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平凉红牛列入国家重要特色物种联合育种攻关计划。中药材种植突破10万亩,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市启动创建。装配式建筑综合加工、微型扬声器制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一批绿色建材、智能制造、生态环保产业链项目建成投运。实施崆峒山景区质量提升行动,开通"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旅游专列,预计全市实现旅游

综合收入150亿元。

城乡基础条件稳步改善。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深入实施基础设施突破工程,灵华高速一期、彭大高速三期、G312改造进展顺利,平庆铁路可研即将获批,平凉机场完成预可研评审;引洮二期静宁城乡供水配套工程全线建成,庄浪应急供水工程、新集水库和刘李河等4个小型水库加快推进; 建成110千伏变电工程3处,新建改造配农网线路2326公里;新建5G基站677个。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市实施城市更新项目490项,城乡拆违(危)拆临445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活力公园建成开放,泾河干流综合治理一期、天门塬路网工程加快建设。

成功申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三年将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亿元,当年实施海绵化项目104项。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编制完成240 个发展类村庄规划,建成省市列乡村建设示范村135个。完成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87户。建成自然村硬化路520公里,改造自来水入户设施8000户,新建改建农村户厕5万座。全省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崇信召开。华亭市跻身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庄浪万泉镇连续两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

发展活力加速释放。深化"放管服"改革,324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清单化管理,203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即来即办、秒批秒办"。全市数字政府应用平台上线运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市属国企分类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重组成立市城乡投、市基础产业投集团。崆峒山景区管理运营体制进一步理顺,市文旅投集团加速瘦身提质。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8条措施,各类市场主体享受"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11亿元,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5万户,培育"四上"企业124户。建立融资需求"白名单",办理企业贷款延期44.7亿元,发放普惠小微企业首贷9.1

亿元,静宁县入选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8家。深化工业园区(集中区)管理体制改革,"标准地"改革启动实施。静宁县红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获批。组团参加兰洽会等重大节会活动,举办九大重点产业链项目(云上) 推介大会,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64项,预计省外到位资金增长87%。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省市列民生实事全部办结,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5%。落实稳就业政策性资金5.9亿元,选聘1000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67万人,输转城乡劳动力47万人。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和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等提标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医保住院实际报销比例提高6.5个百分点,发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补助10.9亿元。建成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个。实施城镇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4793户,化解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4.85万套,"保交楼?稳民生"工作扎

实推进。中心城区集团化办学启动实施,新建改扩建校舍51万平方米,新增城

区义务教育学位5680个、幼儿园园位2550个,普通高考应届一本上线率高出全省平均线10个百分点。实施各类医疗卫生项目54项,市中医医院主体建成。市体育运动公园基本建成,平凉健儿在省十五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泾川文汇队晋级2022赛季中国足协杯16强。

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稳固。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整治撂荒地和荒废苗木地11万亩,"五个一批"措施得到省上肯定,粮食播种面积431.2万亩、预计产量114万吨。创新推行"四圈管理"措施,"一户一策"加强"三类户"监测帮扶,返贫风险消除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扎实整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集中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主要河流水环境治理、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 全域垃圾闭环处理走在全省前列。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落地实施,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稳步推进高风险机构化险, 化解不良资产15.6亿元。扎实开展经营性自建房、城镇燃气、危化品、高层建筑火灾风险专项整治,认真落实防灾减灾各项措施,基层乡镇消防所全覆盖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积极推进,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巩固发展。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我市荣获"平安甘肃建设示范市"称号。统计调查、机关事务、供销、公积金、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效,老龄、工青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