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06月份官媒重要评论汇编95篇(第16/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504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02分钟

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回溯历史,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展望未来,增强文化自觉,保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我们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人民日报》(2023年06月19日05版)

"两业融合"塑造竞争新优势(人民时评)

优化融合创新环境,健全保障制度,激发企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不同区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融合发展业态模式和路径

在消费电子行业,"硬件+数据+服务"模式悄然兴起,一些传统硬件制造商转型为智慧服务提供商;在汽车制造业,一些企业开始发力汽车后市场服务,不断拓宽新业务领域;在物流行业,一些快递企业打造入厂物流、仓配一体化、嵌入式电子商务等"快递进厂"模式,从单一的物流运输升级为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随着我国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以下简称"两业融合"),一批具有鲜明产业融合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应运而生。不久前举行的全国"两业融合"工作现场交流会,发布了"两业融合"典型案例汇编,系统总结了前期试点工作成效,为进一步推动"两业融合"按下加速键。

推动"两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经济学"微笑曲线"理论,在价值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设计和销售两端,处在中间环节的生产附加值相对较低。从单一生产制造转向"生产+服务",从单纯售卖产品迈向"产品+服务",有助于拓宽企业盈利空间,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从世界制造业发展实践看,国际知名制造企业已纷纷实现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服务性业务收入超过50%。发达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起步较早、水平较高,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强大支撑。

近年来,我国"两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程度不断加深。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40个区域和80个企业,组织开展了两批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取得明显成效。不过,我国"两业融合"仍面临发展不平衡、协同性不强、深度不够和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存在制约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融合创新环境,健全保障制度,激发企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不同区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融合发展业态模式和路径。

进一步推动做好"两业融合",要坚持协同推动,形成融合发展合力。一方面,要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培育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当前,一些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融合发展上初见成效,但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开展融合探索积极性仍然不高。要支持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资源、要素、产能、市场的深度整合与共用共享,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增强区域协作意识。各地既要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探索融合发展路径模式,也要做好统筹布局,推进重点产业链协同,提升我国产业链的整体效能。

党的XX大报告提出:"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今日之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服务业业态众多,无论是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还是服务业向制造业反向延伸,都有广阔空间。尤其是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产业融合进程,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催生出更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把握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着力完善产业生态,提升融合发展水平,定能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中塑造竞争新优势,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掌握主动。

《人民日报》(2023年06月20日05版)

秉承"和平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观点)

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塑造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

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

一封回信的背后,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前不久,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孟加拉国儿童阿里法·沁,鼓励她努力学习、追求梦想,传承好中孟传统友谊。2010年,阿里法·沁的母亲因患严重心脏病遭遇难产,一度生命垂危。当时正在孟加拉国吉大港访问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接到求助,派出军医第一时间赶赴当地医院进行剖腹产手术,最终阿里法·沁顺利出生,母女平安。多年来,"和平方舟"带着使命一次次鸣笛起航,每靠一港就播撒下和平和友谊的种子,成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人类共同福祉的生动见证。

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我们要秉承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和平性,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让和平理念的种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生长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孙子兵法》是一部著名兵书,但其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义是慎战、不战;郑和七下西洋,播撒友谊、和平的种子;数百年前,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推崇"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塑造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

"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文化渊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倡导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理念植根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观"与"和文化"的思想精髓,着眼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是对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的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持续繁荣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吸引全球超过3/4的国家参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事实充分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站在何去何从的历史十字路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对和平和睦和谐理念的传承和追求,让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强调"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国际正义力量的壮大,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面向未来,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一定能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中国绝不会搞国强必霸,也不认同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有这种文化基因,也没有这种野心。"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希腊时讲起"止戈为武"的中国典故,引人深思。新时代新征程,传承中华文化的"和平基因",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中华文明必将焕发出更加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华民族定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人民日报》(2023年06月20日05版)

化科技优势为民生福祉(现场评论)

一枚蛋壳仅0.17毫米厚的生鹌鹑蛋,如何剥蛋壳而不破蛋膜?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上,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展区内,一台机器人引起了笔者关注。只见它将"手"伸入一个开口狭小的球状容器,轻松剥开鹌鹑蛋壳,薄如蝉翼的蛋膜却完好无损。其实,这是一款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能够灵活精准地在2.5厘米的皮肤切口内操作亚毫米级精度的手术。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引领未来。在展览的展厅内,这样的创新成果随处可见。只需"想一想",就能驱动机械手实现抓取,脑机接口技术可助力脑卒中患者康复;氢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唯一的排放物是水,真正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由蛋白结构重塑技术加工而成的大块纤维替代肉足以"以假乱真"......一个个新产品、一项项新技术,着眼群众现实需求,带来全新体验,描摹出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

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突破,再到应用落地,科技创新的链条往往较长。关注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既要着眼成熟落地的应用,也要关注潜力十足的研究。纵观2023中关村论坛,人工角膜、同声字幕眼镜等业已推广的发明创造竞相登场,量子计算云平台、类脑计算芯片等前沿技术成果集体亮相,围绕脑科学、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创新趋势的思维碰撞"火花四溅"。科研与应用、高校与企业、技术与产业间有接口、可互通、常互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同向发力,创新链才能更有活力。

加强科技研究,应当坚持开放合作。在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阿德姆·帕塔普蒂安分享了一个细节:每次完成科研后,他会拿出一张世界地图,用大头针标记所有实验室团队人员的出生地。这生动说明国际合作之于创新的重要性。当前全球科技发展呈现出多源爆发、交汇叠加的"浪涌"现象,共同应对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尤其在基础研究领域,各国科学家共同攀登"最高峰"、勇闯"无人区",以开放纾发展之困、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谋共享之福,才能为科技创新夯基固本,推动研究成果惠及更多人。

加快成果转化,还应发挥协同优势。此次论坛发布一系列倡议,其中不仅有加强基础研究全球合作倡议,还有硬科技创业孵化倡议、大企业生态合作与协同创新倡议等,从打造成果转化孵化器、培养成果转化人才及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等方面呼吁合作。科技成果只有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才能提升自身价值。政府加强支持引导,企业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高校院所完善产教融合机制......推动科技优势更好转化为民生福祉,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协同发力,让更多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逐渐成为创新创业者实现梦想的热土,中关村论坛也成为全球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新征程上,我们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惠及广大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民日报》(2023年06月20日05版)

在儿童心中播撒交通安全种子

山东济南槐荫区交警大队联合多部门设立"红领巾斑马线",鼓励小学生争当文明交通小使者;广西贵港市交警精心设计找茬纠错游戏,引导幼儿园小朋友摒弃不文明交通行为;四川广安华蓥市交警让儿童驾驶模型车,体验安全通过红绿灯......近段时间,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创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交通安全种子。

交通安全,要从娃娃抓起。我国历来重视儿童交通安全工作。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专项部署"儿童与安全",将"预防和控制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培养儿童养成良好交通行为习惯"等作为策略措施。儿童交通安全领域法律、政策不断完善,为推动儿童交通安全保护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让交通安全的种子在儿童心中萌发,提高儿童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近年来,儿童交通出行半径不断扩大,面对的出行场景和交通环境更加多元复杂。特别是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上升,为儿童出行提供了有利环境,也让安全风险叠加交织。将交通安全教育前置,十分必要。

掌握基本常识,遵守法律法规,是交通安全教育的基础课、必修课。加强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应重视生活中常见却又容易忽视的风险细节。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研究表明,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应树立风险、规则和文明意识。其中风险意识是基础,特别是在具体细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认知、培养习惯,比如过斑马线不要横冲直撞,开车门使用"远端手开门法",不要在停车场、停车位玩耍等。围绕交通安全关键细节,加强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和行为养成,启蒙儿童的风险、规则和文明意识,才能兜牢交通安全的底线。

加强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应讲究策略方法、创新教育方式。应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出行特点、季节特点和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情况等,从交通安全小事入手,用激发儿童兴趣和好奇心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儿童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比如,设计儿童喜爱的交通安全文化符号,增强儿童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仪式感;针对学龄前儿童可以围绕绘本、文创、游戏和主题社区设计等提升交通安全文化浸润的可达性,强化儿童交通安全认知等。

加强儿童交通安全教育,还应提高监护人交通安全监护水平和风险意识。保障儿童交通安全,监护人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有关调查显示,有相当比例的事故是监护人监护失职造成的。广大监护人要留心身边儿童的交通安全,提高监护水平,以身作则做好儿童的榜样,自觉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尽力营造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

出行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是最基本的出行要求。交通安全从儿童抓起,是持续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的长远之计。让我们继续努力,将交通安全的种子播撒进亿万少年儿童心田,进一步筑牢安全出行基石。

《人民日报》(2023年06月20日05版)

专业"上新"促人才"出新"(纵横)

2023年高考落下帷幕,如何选择专业、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关心的热点话题。不久前,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新增1641个专业、撤销925个专业。高校专业既有"上新"也有"下架",引发广泛关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