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全年汇编192篇(第28/4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721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08分钟

推动数字贸易繁荣发展(人民时评)

数字贸易打破了传统贸易的时空限制,对全球贸易的模式、结构、规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引领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直播电商数字人等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柬埔寨龙眼利用中国电商渠道拓展了销路;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经由海外仓转运至中国,被加工包装成挂耳咖啡,再由直播平台售出......前不久举办的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一些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令人眼前一亮,展现出数字贸易的旺盛活力。

习近平主席向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致贺信时指出:"当前,全球数字贸易蓬勃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新亮点。"本届数贸会汇聚超800家境内外数字贸易企业参展,有100多项"数字新品"首发首秀首展,现场签约项目32个,总签约金额1558.5亿元。数贸会是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型展会,为全球共商数字贸易合作、共享数字贸易红利搭建起平台,展现了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更多可能性。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贸易正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贸易,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商务部发布的《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为37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4%,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这表明,我国数字贸易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促进全球数字贸易交流、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能为国际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

在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发展数字贸易对于创造国际贸易新的可能性、维护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数字贸易打破了传统贸易的时空限制,对全球贸易的模式、结构、规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引领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在线平台和数字技术让服务提供商能够直接面向全球市场,打开了新的贸易空间。比如,北京市依托中关村软件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数字贸易港",推进数字贸易国际合作。我国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和丰富的贸易数字化应用场景,发展数字贸易具备独特优势,要进一步优化网络布局,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推动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也要看到,我国数字贸易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数据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规则体系需要健全、开放平台有待升级、经营主体竞争力有待提升等。下一步,要着力解决数字贸易领域存在的问题,加强国际开放合作。加快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际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同时积极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要求,不断完善数字贸易规则体系,才能为数字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强大支撑。

戴上AR眼镜挑战虚拟飞镖,无师自通就能演奏钢琴,与AI下棋机器人对弈......参观数贸会后,有人将其形容为"过'未来'的一天"。在数字化时代,数字贸易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利用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平台,共商合作、共促发展、共享成果,一定能将数字贸易打造成为共同发展的新引擎,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推动虚拟人产业健康规范发展(人民时评)

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技术,虚拟人产业的健康成长,有赖于技术创新和监管护航的双轮驱动

虚拟主播上线新闻节目、数字员工与客户在线互动、虚拟偶像亮相剧场舞台......近年来,从文娱传媒到金融科技,虚拟人产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一大批虚拟人入职不同岗位,大显身手。相关机构预测显示,到2030年,我国虚拟人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成为壮大数字经济的新增长点。

作为以数字技术打造的拟人化形象,虚拟人产业之所以能蓬勃兴起,关键在于市场需求广阔、应用场景丰富。从消费端看,无论是新闻播报、舞台竞演还是生活陪伴,语气、样貌及姿态都"形似人"的虚拟人,能给人们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沉浸式交互体验,比如情感交流、娱乐服务等,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企业端看,作为企业重要的数字资产,生成速度快、生产成本低的虚拟人,不仅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释放生产力,还能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和应用场景,孵化千行千面的数字员工,从而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虚拟人应用的步伐加快,也得益于数字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虚拟人产业生态,虚拟人产业总体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渲染引擎和算法迭代优化,让形象更加精致细腻;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完善,为虚拟人注入"有趣的灵魂";建模技术发展,推动虚拟人制作成本下降、周期缩短......从技术研发、内容制造到平台运营、应用推广,趋于成熟的产业链上下游,让虚拟人拥有更强健的硬件、更细腻的表情、更自动化的流程,助力虚拟人产业加快走向成熟。

产业前景可期,但挑战犹存。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技术,虚拟人产业的健康成长,有赖于技术创新和监管护航的双轮驱动。

一方面,要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和3D显示设备等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从单向展示的身份型虚拟人向双向交互的服务型虚拟人转变,推动虚拟人加速迈入大规模应用期,为消费市场和企业服务创造更大价值。以核心技术和核心设备为依托,一大批"听得清、听得懂、会表达"的虚拟人深度融合千行百业,将成为重塑产业竞争优势的新生产力,通过更高效的产业协作,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进入深水区、前沿地带,法治是最可靠的轨道。作为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新业态,虚拟人快速发展延伸出的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和伦理风险需同步纳入考量。相关部门不妨紧跟创新需要,及时健全合规体系,让虚拟人产业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健康规范发展。不久前,杭州互联网法院就审理了首例涉"虚拟数字人"侵权案。依法保护打造和驱动虚拟人背后的知识产权,积极回应人工智能司法保护新需求,才能有力维护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随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不远的未来,虚拟人有望成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互入口,为人们带来更智能、更沉浸的数字生活新体验。我国在虚拟人产业领域具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市场规模和应用场景,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深挖潜力,定能为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作出新贡献。

推动夜经济提档升级(人民时评)

让夜经济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道经济课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

天台上的夜市烟火升腾,汽车尾厢集市流光溢彩,灯光中的"老字号"热闹不减,霓虹闪烁的"湾区之光"吸引众多游客......暮色渐浓,一个充满潮流活力和时尚风情的"夜深圳"尤显迷人。越来越热闹的夜间消费场景,也成为全国各地经济稳步复苏的生动缩影。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经济的繁荣程度,堪称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发放电子消费券,推出景区门票、宾馆和购物打折等文旅消费优惠活动,营造灯火璀璨的夜经济场景......近期,多地陆续出台激励政策和有效措施,激活夜经济活力,拉动消费回暖,让城市有了更多烟火气。

发展夜经济不仅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创造就业等也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一项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大约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一些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全天比重超50%。夜经济发展需要诸多业态的支持,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就业服务需求,有利于为解决就业问题拓展途径。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指出"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在此背景下,推动夜经济加快复苏、实现更好发展,可谓正当其时。无论是功能齐全的商业综合体,还是灵活便利的流动摊车,夜经济的霓虹点亮、人气聚集,必将更好激发消费潜能、广泛惠及民生,从而助力城市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我国夜经济蓬勃发展,呈现出一些新变化。许多地方的夜经济正从传统的以餐饮、购物为主的夜市,向融合了文化、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多种业态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转变。在江苏苏州观前街,戏院传出悠扬婉转的昆曲,苏绣旗袍、油纸伞等特色文化符号随处可见,夜晚的江南水乡同样诗情画意;在安徽黄山歙县的徽州古城非遗夜市,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非遗表演、工艺展示、产品展销,徽文化魅力尽显;在广东中山古镇镇海洲村,依托灯光秀初步形成"夜购、夜食、夜游、夜宿、夜赏"五大夜经济业态......不断涌现的新模式、新场景、新项目,展现了夜经济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的发展方向,折射着大众消费升级的新需求、新趋势。

让夜经济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道经济课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怎样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同质化、低水平建设?怎样进一步完善交通、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提升治安管理、噪声控制、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繁荣、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如何加强对夜间经营场所的监管,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环保水平,使居民安心消费?推进夜经济综合治理,实际上也是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公共资源保障效率的过程。如果夜经济搞得好,必将有益于城市面貌的更新、城市品质的提升。

培育夜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消费者参与。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凝聚合力,从精细化管理层面下功夫,在对接消费需求上出实招,必能让夜经济不断绽放新光彩、释放更多红利,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壮大(人民时评)

医养结合服务要精准对接不同需求,结合所服务的老年人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

增加居家医疗服务供给、加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升医养结合信息化水平......前不久,辽宁省提出多项医养结合具体措施。此前,山东、江苏、浙江、陕西等多个省份都发布了医养结合的相关实施意见。各地贯彻落实国家要求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具体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壮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医养结合基础设施数量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达7.8万对,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有6492家,共有175万张床位。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约4000万,对失能照护、慢病管理、康复促进等服务需求迫切。当前,医养结合服务还面临资源总量不足、居家和社区服务能力不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短板,需要下大力气补齐。

扩大服务供给,把重点放在居家和社区。目前,我国养老格局中,绝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一部分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机构养老。可见,解决医养结合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把重点放在发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上。要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医疗服务,更好发挥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作用,让老年人不出家门也能看上病;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在社区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让老年人不出社区也能享受到服务。

确保服务质量,注重服务类型的多元化。对于医养结合来说,养老是基础,医疗是支撑,二者缺一不可,需要各自发挥业务专长,开展业务合作,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于年龄、健康等因素,老年群体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健康的老年人对体检、健康管理和精神文化需求较多;生活半自理的老人体弱多病,对慢病管理、就医用药、生活照料等需求较多;失能和卧床老人则需要家庭病床、长期护理和上门诊疗服务。因此,医养结合服务要精准对接不同需求,结合所服务的老年人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

扩充人才队伍,提升从业者专业水平。专业人才直接决定着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供给。目前,缺乏从事老年人医疗护理的专业人才是养老机构、医院面临的共同难题。要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增设健康和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招生规模,适应行业需求。开展医养结合领域培训,发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用,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具有特殊优势,可以通过人才培养、绩效考核适当倾斜等方式,引导更多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并支持退休的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开展服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狠抓政策落实,做好先进经验推广,不断疏通堵点,补齐短板,提供质优、便捷、多元的医养结合服务,一定能让老年人享有幸福的晚年。

挖掘机器人产业更大潜力(人民时评)

实现机器人产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既要补短板也要锻长板,着力拓展机器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焊接0.4毫米的超薄碳钢板,1分钟内码放10箱货物......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十九届天津工博会上,各类工业机器人精彩亮相,展示出超强技术实力。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应用日益广泛,正从汽车制造、金属制品加工等传统领域向新一代半导体等行业延伸。机器人技能也随之"进化",不只会干搬运等"体力活",还能做排产、质检等"脑力活"。统计显示,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应用不断拓展,支撑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机器人产业自身规模并不大,但能量不容小觑。作为生产工具,机器人具有操作精细、稳定等特点,能解决一些生产环节的难题;作为新兴技术载体,机器人是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连接制造业的桥梁。当前,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智能化、网联化、柔性化制造加速推进。发挥好机器人的撬动作用,不仅能让制造业提质增效,还有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制造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我国机器人产业优势明显。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超300台,比2012年增长约13倍。同时,一些领域的创新走在世界前列。比如,借助机器视觉技术,给机器人装上"火眼金睛",引领了工业质检的潮流。我国机器人应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产业自身也存在技术积累不够、基础相对薄弱等不足。实现机器人产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既要补短板也要锻长板,着力拓展机器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保障供应链自主可控和产业安全。工业机器人中,核心零部件占整机成本的70%以上。近些年,国产机器人攻克了精密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领域的部分难题,产品国产化率逐步提升,但材料研发、加工工艺等依然比较薄弱。由于技术因素,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大多处于行业中低端。此外,在操作系统和相关基础软件上,国产工业机器人起步相对较晚。要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并跑、领跑,必须努力提升机器人核心部件、软件国产化水平,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