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观点全年汇编111篇(第29/3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205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36分钟

在希腊,参观雅典卫城博物馆,共赴"文明之约";在埃及,漫步于卢克索神庙,回忆中埃文明交流往事;在印度,参观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畅叙文明互鉴的悠久渊源......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外交",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从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到创立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着眼于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的主基调,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着力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不遗余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相互启迪,探索出一条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国文明的养分,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让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理念与智慧跨越时空、超越国度,为时代发展提供正确指引,为人类文明作出中国贡献。

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回溯历史,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展望未来,增强文化自觉,保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我们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人民观点)

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

实现"双碳"目标,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决不能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各地区各部门以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工作人员到该县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干坝子大山拍摄生态环境专题片,并进行植被监测、碳汇林检查、碳中和讲解;四川省成都市,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成立了一支低碳新青年队伍,从理论学习到实地调研再到亲身实践,探索有效的碳减排方案......越来越多人行动起来,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等关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一诺千钧,言出必行。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构建和实施"双碳"政策体系,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把"双碳"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目前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部装机比重超过50%,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新时代以来,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我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双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绿色发展交出亮丽成绩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世界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难度可想而知。我们在目标和任务上确定无疑,态度和决心上毫不动摇,行动和策略上稳中求进。实现"双碳"目标,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决不能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从实践角度出发,要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可以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次大考,既要有"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担当,也要按照我国发展的节奏自主行动,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从宣布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到推动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协议"等一揽子协议,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2016年至2022年,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55.8万件,其中,中国专利权人获得授权17.8万件,占比达31.9%,年均增速达12.5%,明显高于全球2.5%的整体水平,这表明中国将不断引领世界绿色低碳转型。

在山西省长治市,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杨振强对一栋近7000平方米办公楼的节能减排改造项目提出建议,改造后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近600吨。在2022年新修订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这样的绿色职业,共确定134个。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我们定能不断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更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在绿色发展中不断兑现"双碳"承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头。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人民观点)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文章,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道,深入领会五个重大关系的科学内涵并将其付诸实践。

--编者

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

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才能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位于四川省剑阁县的古蜀道翠云廊段,300余里竟植有柏树1.2万余株。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沿古道步行察看千年古柏长势,详细询问历史上植柏护柏情况,思考如何"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新时代以来,我们在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的实践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XX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表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秦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前些年,这座"和合南北、泽被天下"的雄伟山脉一度遭到侵扰,特别是违规违法修建的别墅,仿佛一块块伤疤,刺痛人心。经过5年来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秦岭陕西段生态状况评价为"优""优良"等级面积已首次超过99%,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延伸。可以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新时代十年,我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能耗强度不断下降的同时,经济总量跃上120万亿元台阶。实践证明,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划发展。福建省长汀县,一度水土流失严重。习近平同志曾5次到长汀调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兴修梯田、打坝淤地、固沟保土,一座座濯濯童山变成"花果山",长汀经验如今推向全国。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得知长汀已成绿洲般的美丽家园,总书记动情回忆:"我给大家讲,给生态投了钱,看似不像开发建设一样养鸡生蛋,但这件事必须抓。抓到最后却是养了金鸡、生了金蛋。"这说明,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才能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往深层看,实现高水平保护,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将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四川宜宾,岷江和金沙江在此交汇。站在三江口向北眺望,5公里内曾是宜宾沿江工业区,始建于1943年的宜宾天原化工厂距离长江岸线一度不足百米。今天,新成立的三江新区日新月异,天原化工已将产业延伸到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电池材料。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一度"病得不轻"的母亲河长江,如今也面貌一新,"化工围江"变为潮平岸绿,"非法采砂"的码头如今芦苇摇曳,"微笑精灵"长江江豚回来了,新业态、新动能发展起来了!可见,抓保护并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以绿色为引领,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征程上,我们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我国在续写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同时,交上了一份令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绿色答卷"。"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展望未来,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广,为世界呈现发展和保护相得益彰的中国答卷。

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人民观点)

一系列硬杠杠、硬约束,让生态环保法律规定长出"铁齿铜牙",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制度基础,为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把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就一定能携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一大清早,浙江杭州上城区望江街道的民间河长胡福庆,就拿上捞竿、夹子、垃圾袋等,开始了一天的巡河。从2014年起,胡福庆一直坚持巡查河道,清理河道两侧垃圾,监督水体环境质量。河水清了,环境好了,老百姓生活更加惬意。得益于我国全面建立的河湖长制体系,全国省市县乡村五级120余万名河湖长忠实履职尽责、守护碧水清波。制度安排提供外部约束,理念提升激发内生动力,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汇聚起强大合力。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保护好生态环境,防止过度索取、肆意破坏,就要有明确的边界、严格的制度,做到取用有节、行止有度,这就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约束。作为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一方面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如何更好应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和生态风险?今年4月26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表决通过,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为守护好青藏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提供法治保障。新时代以来,从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到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再到推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建立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制度......一系列硬杠杠、硬约束,让生态环保法律规定长出"铁齿铜牙",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制度基础,为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质量,而且攸关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只有人人动手、人人尽责,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才能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山西省右玉县70多年前荒漠化形势极度严峻,风沙肆虐,地瘠人贫。新中国成立后,右玉人民争做"种树者",在山梁沟壑间栽下上亿棵树木,将林木绿化率从不足0.3%提高到现在的57%。一座城、一片绿、一群人,筑起了右玉防风固沙的屏障,更生动阐释了全民行动的力量。随手关灯关水、少用一张纸巾、夏季空调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点外卖不要一次性餐具、优先绿色购买、开通个人碳账户......今天的中国,"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日益成为共识。实践充分证明,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把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就一定能携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事物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体现了外因与内因辩证统一、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关系。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强力督察、严格执法、严肃问责,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同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真正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把利益融入责任中,实现责任和利益双向转化,让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各责任主体的自觉行动。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令人心旷神怡。不久前来到这里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面向未来,既狠抓外部约束,又注重内生动力,既有"要我做"的刚性约束,又有"我要做"的积极主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人民观点)

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