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部门领导、经济专家2022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215篇(第225/280页)
发展质效明显提升。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9.8%,财政支出同口径增长7.3%,金融存贷款余额增长8.6%。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4.2%、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4元。
城乡发展持续优化。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2.26%,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0:1,比上年缩小0.08。
三、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破解技术发展瓶颈,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三大需求显著改善。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质年"活动,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更加注重产业类、民生类投资,2021年全市项目投资增长20.4%,两年平均增长6.3%。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投放1920万元惠民消费券,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2个百分点。内外循环加速畅通,实现招商引资内资到位资金1397.63亿元、增长62.8%,进出口总额31.05亿元、增长57.3%,其中出口增长47.6%。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改革体验官""局长体验审批服务"和"政策宣传月"活动,推行并联审批、一业一证等制度,2021年末全市市场主体达28.3万户、增长20.3%,新登记市场主体6.4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9418户、增长10.1%。
创新动能加速积蓄。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建成秦创原汉中科创中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户、瞪羚企业6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高技术产业加快蓄能,全市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5.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3.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3%,高于生产总值增速1.1个百分点。
新兴业态聚集提升。以"新机遇、新业态、新动能"为主题,创新举办2021首届天汉电商博览会暨高峰论坛,签订供货合同36个,金额36.6亿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121.7%,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7.66亿元,增长28.1%。
四、民生福祉日益增进,社会事业不断提升
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网,努力创造幸福和谐的居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同步提升。
居民收入保持增长。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3个、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居全省第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2%,居全省第1。
社会保障日趋健全。居民就业稳步推进,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低于4.3%控制目标;实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效保障,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十七"连涨,新建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311个。
教育体育繁荣发展。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全市新建改扩建271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扎实推进,高考上线率实现"十连升",教育综合评价满意度居全省第1。健身条件持续改善,年末共有体育场地面积689.28万平方米,体育场馆37个。成功举办"十四运"铁人三项和跆拳道比赛,荣获全省"全民健身活力市"称号。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卫生事业平稳有序,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17个,床位数2.7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6744人。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建成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张骞传说、汉中藤编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统筹抓好信访维稳、社会治安、食药监管等工作,全市平安建设满意度居全省第2。
五、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紧扣"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出抓好"两山、两江"生态环境保护,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主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坚持精准治污,实施大气污染"冬病夏治""5+1"治水幸福河湖建设等行动,清洁能源替代2.8万户,入选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控制任务,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66%。
环境质量持续优化。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市中心城区优良天数304天,优良率达83.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7。水环境质量全省第1,汉江汉中段荣获全国美丽河湖提名奖。全市监测的汉江、嘉陵江干支流等64个断面年均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区划标准,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所测项目全部合格。
基础建设有力有序。市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0亿元,建成城市市政道路16条。各县城和建制镇建成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51.55亿元,27个省市级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完成投资60.89亿元。中心城区新建、改建市政道路10.15公里,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2.37公顷。
城市能级加快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卫复审通过评估。中心城区扩能升级,改造棚户区、老旧小区495个,净增停车位5252个,386条背街小巷、人行道提质升级,50条"断头路"建成通车,架空线缆逐步落地,天汉楼、大剧院等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
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关键的一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总遵循,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实施"13469"发展战略,加快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争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毛有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计法治工作,批准国家统计局于2017年成立统计执法监督局。5年来,各级统计机构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统计执法监督,查处了一大批统计违纪违法案件,推动统计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迈向新时代新征程,统计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以统计执法监督保障数据质量,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