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政法、法律、法治类理论材料合集55篇(第17/17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719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74分钟

第二,打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贯穿中西文化。在该书中,可以看出卓教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传统的儒教文化精华来观看世界,同时,又将世界知识有选择性地引入,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有意思的互相观照。

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卓教授以儒教文化的精华来矫正不良社会因素的用意。卓教授在本书对《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家经典著作进行了如数家珍般的引用,从其论述可以看出,我国这些传统经典文化不仅能用来修身,而且可以用来有效地处理与社会及国家的关系。其实,我国一些传统文化并不落后,也并不过时。比如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孝"就是如此。正如卓教授在其书中《孝》一节中所提到的:"倡导孝成为超越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多重需要。"其实,这也和目前社会中有的子女对父母特别是年老的父母关爱不足有关。这也是本书所体现的价值之一,即以传统孝道来温润目前一些僵化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从而形成孝顺父母长辈的社会价值观,而不是只重视子女单方面的需求。当然,卓教授不仅对儒家文化研究精深,而且也涉及道教、佛教及其他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包括《周易》《诗经》《尚书》《老子》《庄子》《韩非子》《史记》等。显然,从书中可以看出卓教授的本意,即以古观今,却不泥古,而是提供一面镜子,以照出目前一些不良社会文化现象的浑浊之处,从而来正今人的衣冠。

第三,本书首先面对的是个人,以个人的修身为基石,逐渐上升到对他者、社会乃至对国家、世界的关怀。开篇即表明了个人的修身问题,这其中包括理性、良知,以及正确对待生死、苦难、得失等方面,从而做一个君子及大丈夫。当然,这也可以为他者提供一种箴言式的修身告诫。在与他者或者社会相处的关系中,强调需要做到正确对待他人、减少或者消化仇恨、嫉妒,从而达致修齐治平、家国天下的境界。即从自身开始,延伸开去,延伸到家人、社会,乃至最大范围的天下。此外,本书不仅面对现在,而且面向未来,也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从而关照世界文化,吐旧纳新,为我所用。

第四,《我们与世界》一书以睿智的思想体现了一种旷达人生观,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外物所扰,嗷啸人生。在本书《旷达人生》一节中,卓教授谈到北宋文学大家苏轼,颇受人推崇,一方面是因为苏轼的才华,即使不懂苏轼的词,也能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旷达的人生观,"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第五,作者没有多少文字写到法律与法治,但是他始终未能忘怀法治。这一著作是作者置身新冠疫情中的写作,他在对"瘟疫"的论述中说道:"没有民主与法治良好结合的体制机制,疫病一旦发生更难以控制,在特定的情形下还会被人为地扩大,将防不胜防的天灾扩大成为损失巨大的人祸。"疫情防控与日常生活,法治问题乃至民主问题,都是至为重要的问题。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