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69篇(第18/3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2062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03分钟

@选调生邀您细品二十大精神的"三种韵味"

发布时间:2022-12-9

自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以来,全党全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大选调生们正下乡蹲苗成长、身处基层一线,要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青年寄语,仔细品味蕴含在二十大精神中的深刻韵味,既让二十大精神落入心田,也让二十大精神飘入乡田。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要以"涵泳工夫兴味长"的定力细品二十大精神中的"理论陈香味"。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技术更迭带来的快餐式、碎片化学习路径固然更便捷,但学习理论要坚决克服"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等浅表性学习倾向。学贵有恒,学须崇实。要舍得花精力,祛除"虚浮气",结合经典原著潜心学习。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读《共产党宣言》不下一百遍,每次都有新启发。后来,他号召全党同志把马列著作装进干粮袋,打完仗就读经典,"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这个"味道",就是理论的"陈香味"。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也要一学到"底",结合马列著作学深学透,但不是教条式的死记硬背,不是为了说几句概念术语,而是用大片时间沉浸式学习,反复研究思考,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案。

"无滔滔之才者,无铮铮之实",要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信念细品二十大精神中的"宣讲清新味"。学习理论要原汁原味地学,但宣讲理论切忌机械照搬地讲。选调生下乡下村宣讲,要用好乡音土话,更要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体系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宣讲二十大精神所蕴含的朴实道理也需经得起"为什么"的追问,才能引导群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讲透道理不在于"高大全",关键是引导群众从小切口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宣讲要从"曲高和寡"走向"润物无声",必须善用身边的鲜活资源和创新载体,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因地、因时、因材宣讲,做到"常讲常新"。比如,和老党员们分享新时代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与年轻同志聊聊共同富裕、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给普通群众讲讲党史、新中国史,从中汲取思想之光、力量之源。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要以"流水淘沙不暂停"的韧劲细品二十大精神中的"实干温热味"。"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二十大精神绝不局限于抽象的学理和教条。做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要真正把学习成果化作改善民生的"密钥",化作披荆斩棘的"利剑",化作攻坚克难的"法宝"。走村入户倾听民声、出谋划策建设村庄、奔前忙后服务群众,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贯彻"二字正体现在点点滴滴的作风中、干事创业的激情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唯有脚下沾着泥土,心中想着问题,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扎根基层、深入实际找寻答案,才能在一番酸甜苦辣中品出二十大精神的深刻韵味。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不是敲锣打鼓一阵子的事,而是细水长流一辈子的事。干事创业要始终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续写"不可能成为可能"的历史成就,创造"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未来图景。

年轻干部应以"正念"破"杂念"

发布时间:2022-1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每一名基层年轻干部都应该在这样大好的环境中学习进步,成为敢担责任、积极作为的干部,以"正念"破"杂念",在愈战愈勇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和解难能力。

所谓"正念",是指以正知修行念。年轻干部在初入基层时往往抱以"一腔热血为国酬"的热情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铆劲干事创业,但啃几次硬骨头、坐几次冷板凳、吃几次闭门羹后,"思想包袱"越来越重,"精神内耗"愈演愈烈,行动也变得"畏首畏尾"。于是,过度"精神内耗"往往导致年轻干部有了"杂念",造成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等情况。想要破除基层"精神内耗",务必修炼好正念、正知、正行,将身心扎实深入一线,在实践中提升、在磨砺中成长、在锻炼中进步。

炼好"正知"跳出"慢、等、拖"思想泥潭。"青年人的命运,从来都与时代紧密相连"。立足当下,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更是年轻干部成长的练兵场。面对基层事务的繁杂多变,面对难以一时融入的"熟人关系圈",年轻干部的思想从"力争上游"陷入"躺平误区",还没开始"发光发热"就已经在"颐养天年",涉世未深就已显现出"老式做派"。身体"新鲜血液"不流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年轻干部"慢作为、不作为"则影响基层工作高效运转。思想松一寸,行动就会散一尺,年轻干部要始终秉持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快速适应一岗多职、多岗运转的工作常态,及时消化意志消沉、懒散拖延的惰性思想,在经受能力考验的同时顶住对心态的考量,立足岗位而又不拘于本职,不做思想的"井底蛙",当好基层的"补砖人",时刻怀揣迎难而上的冲劲,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铸就不凡。

炼好"正念"补足"短、缺、少"发展短板。所谓"外求是徒劳,内求才是王道"。年轻干部之所以有思想包袱,出现精神内耗,归根结底是自我的"不完美"。脑子里的"经验少",肚子里的"墨水少",手脚上的"行动少",四处"碰壁"后的自负滋生出甘于现状、迷惘迟疑、不思进取的"退堂鼓"思想。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干部突破自我永恒的课题,与其深陷其中被精神上的"内耗折磨",不如用行动去"治愈自己"。年轻干部要克服"惰性心理",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摒弃"浮躁心态",在真抓实干中下功夫;破除"躺平做派",在深入群众工作上下功夫。要多在基层的土壤中汲取知识养分、增长经验方法、锻炼实践能力、积累成事本领。同时,要敢于丢掉沉重的"思想包袱",敢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增加自我肯定与自我接纳的包容度,适当减少外部评价与自我批判的敏感度,以更"完善的自我"成就"更自信的自我"。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