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

转载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64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

党的XX大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XX大精神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从中汲取营养,激发力量,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文旅工作者,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一、全面理解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党的XX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强调今后一段时间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可以看出,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课题,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文化强国,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深刻认识文化的特征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发展原则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不断加强对新时期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增强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新时代文旅工作者,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要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和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谋划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工作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深化公共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体现新时代发展趋势、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黑龙江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在保障国家基本标准落实到位的基础上,推动各市(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完善地方标准。积极推动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建设和服务标准规范,发挥阵地作用。完善重大文化设施布局,推进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着力补好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文艺创作生产与传播,充分发挥省级"群星奖"等示范作用,推动创作更多有力量、有温度的群众文艺精品。扎实举办全省群众文化展演、调演活动,广泛开展农民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冰天雪地美好生活"、广场舞展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引导城乡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促进文化志愿服务特色化发展,发挥"春雨工程"等志愿服务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美好生活"系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惠民生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文化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辅导和星级认证等制度,增强广大文化志愿者的工作成就感和社会荣誉感。

三、勇于探索文化创新的工作机制

按照党的XX大报告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要求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继续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拓展阵地服务功能,面向不同群体,开展体验式、互动式的公共阅读和艺术普及活动。建立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机制,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实现"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为抓手,优化布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县级总馆建设,实现总分馆图书资源的通借通还、数字服务的共享、文化活动的联动和人员培训的统一。充分发挥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组织体系等方面的优势,强化文明实践功能,推进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功能融合,提高综合效益。破除体制障碍与政策壁垒,跨部门、跨单位设立公共文化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盘活现有存量资源,提高各类设施使用率,提高社会效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格局,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全面推进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打造数字文化服务一体化平台;加强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图书馆智慧服务和管理架构,提升数字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水平;整合利用全省群众文化活动资源,打造分级分布式数字文化资源库群,优化资源结构,提升资源质量;加大微视频、艺术慕课等数字资源建设力度,鼓励公共文化机构打造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培养具有高黏性的"粉丝"文化社群;推动在互联网视频平台开设全民艺术普及专题。加强乡村文化治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文化建设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乡村治理体系;深入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专项治理;结合实际,适当拓展乡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旅游、电商、就业辅导等功能;开展"村晚"等富有文化特色的农村节庆活动,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名片,打造节庆新民俗;整合优质资源与力量,持续开展"戏曲进乡村"等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结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和旅游品牌,拓展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模式;坚持平等、参与、共享的原则,加强对城市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帮扶,推动他们更好融入城市,成为城乡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