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两会”热评汇编(13篇)(第5/9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287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7分钟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在这个春潮澎湃、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美好时节,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赴春天的盛会。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强调,开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对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民意、民智、民力在这里汇聚,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在这里交融。务实的报告,热烈的讨论,深刻的建言......有过去与未来的交汇,有思考与期待的激荡。作为两会的"主角",代表委员在两会上说什么受到全国人民关注,大家期盼代表委员为国履职显担当,为民尽责践初心,为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的大背景下,中国发展的脉搏、前进的步伐全球瞩目,世界期待中国的发展蓝图传递更多积极信号,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利好。从国内来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我们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之后,如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也是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重大议题。这些关注和关切,都赋予今年的全国两会更加不同寻常的意义。

擂动奋进金鼓,奏响聚力强音。"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正因如此,才更需要代表委员在两会上集思广益、议政建言,积极为发展献良策,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在最广泛民意和务实决策之间架构起坚实桥梁,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军队代表委员肩负重托。每年春暖花开,军队代表委员牢记"国之大者",代表广大官兵行使庄严使命,围绕政府工作、国计民生、国防和军队建设积极履行职责、建言献策。我们相信,军队代表委员一定能在前期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以饱含时代热度的声音,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广大官兵的期盼关切转化为推动强军实践的思路对策。

此时此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有万紫千红的春景,更有无限美好的未来。让我们踏着春风的节拍,踩着奋斗的鼓点,共赴春天盛会,同奏奋进乐章。

两会热评 XX: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推动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李克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对现行减税降费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要找准预算绩效管理环节切入点,稳固政策和项目绩效管理着力点,创新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促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目标实现。预算绩效管理推动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应着重破解以下"五大"难题:

一、启动预算绩效立法,加强依法理财

第一,预算治理的政治属性。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预算反映各级党委领导下的政府经济活动范围和方向,是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凝聚起的"以人为本"的政治共识。年度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和绩效评价,无不反映党的战略部署和决策意图。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正是国家预算治理效能的体现。所以,预算治理鲜明的政治属性,必须做到依法理财。

第二,绩效评价公信力有待依法确立。《预算法》从预算编制指导思想、预算编制参考依据、转移支付定期评估、预算审查内容、决算审查重点和政府绩效评价等方面,明确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地位,但尚未形成专门的法律,人大、政府、部门和单位,以及第三方机构的绩效功能定位和权利责任尚待澄清。因此,开展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和监督等全过程绩效评价,必须"重塑"评价行为的公信力、约束力内核。

第三,独立、客观的绩效评价需要法律约束。在合理界定层级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基础上,加快健全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绩效指标和预算标准体系,做好部门规章的立、改、废、释,遵循体系化推进预算绩效立法逻辑。立法宗旨要以预算绩效管理要保障党中央重要决策以及国家、部门战略规划和重大任务落实,财政在国家治理支柱作用的效能释放,必须依法有序推进。

二、健全绩效评价制度,基于规则开展评价

第一,坚持"花钱买有效服务"的绩效观,理顺三个评价关系。通俗来讲,预算是政府用来购买有效服务的,预算绩效由政府花了多少钱、买到了什么、是否值得三问构成。其中,"政府花了多少钱""买到了什么"指向绩效指标,"是否值得"指向绩效评价,它既是评价规则建设依据,也是衡量决策成败的标志。理顺项目的事前评估、跟踪评价和结果评价三个评价关系,三者的价值指向应一致,做到前后呼应,形成合力。

第二,建设基于体系化、标准化、科学化评价规则。一是确立项目评价的三个规则,即绩效指标的标准化规则、分类指标与测量指标分开的规则和"测量-评分"的两分法规则。二是按标准化和科学化评价的要求做好项目分类。项目支出在来源上可划分为财政性项目、部门和单位自筹项目、产业政策补助性项目等。三是建立两个评价衔接机制,即在事前评估阶段建立起"项目单位申请-财政受理-专家评审-政府批准立项"的流程和"专家评审+政府批准"的立项程序。

第三,建设基于数据化的项目评价体系。在项目结项评价上数据要素至关重要,探索采用"项目单位填报结果信息+第三方核查+公式化评分"的操作流程,采用"绩效分值=实际业绩值/目标值"评分公式。为获得项目效果数据,要建立项目试用期制,推后结项评价时间。依托预算一体化和网络信息技术,建设"绩效信息中心",通过信息跟踪,建立起透明的、具有自动预警和自动评价功能的智能化评价模式。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