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内控精细化管理全套制度36万字(第19/44页)
2.公平原则。
既使本企业薪酬水平相对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薪酬水平具有一定吸引力,又使企业内部不同职务序列、不同部门、不同职位员工之间的薪酬相对公平合理。
3.激励原则。
根据员工工作岗位的差别及对企业的贡献不同,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及按贡献大小分配薪酬的原则。
第3条适用范围。
本企业所有员工。
第2章薪酬构成及工资系列
第4条企业正式员工薪酬构成。
1.企业高层薪酬构成=基本年薪+年终效益奖+股权激励+福利
2.员工薪酬构成=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各种福利+津贴或补贴+奖金
第5条试用期员工薪酬构成。
1.企业一般员工试用期为1~6个月不等,具体试用期时间安排视劳动合同法、企业有关规定及其所在岗位而定。
2.员工试用期工资不少于转正后工资的80%,试用期内不享受针对正式员工发放的各类补贴。
第6条根据不同职务性质,将企业工资划分为行政管理、技术、生产、营销、后勤五类工资系列。员工工资系列适用范围详见下表。
工资系列适用范围表
工资系列
适用范围
行政管理系列
企业高层领导、各职能部门经理、行政部(勤务人员除外)、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审计部所有职员
技术系列
产品研发部、技术工程部所有员工(部门经理除外)
生产系列
生产部门、质量管理部门、采购部门所有员工(部门经理除外)
营销系列
市场部、销售部所有职员
后勤系列
一般勤务人员如司机、保安、保洁员等
第3章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标准的确定
第7条基本年薪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一个稳定收入来源,由个人资历和职位决定。该部分薪酬应占高级管理人员全部薪酬的30%~40%。
第8条高级管理人员的具体薪酬水平由薪酬委员会依据上一年度的企业总体经营业绩以及薪酬市场调查数据来确定。
第9条年终效益奖。
年终效益奖是对高级管理人员经营业绩的一种短期激励,一般以货币的形式于年底支付,该部分应占其全部薪酬的15%~25%。
第10条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主要有股票期权、虚拟股票、限制性股票等方式,依据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任职年限等分配。
第4章一般员工工资标准的确定
第11条岗位工资。
企业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根据各岗位所承担工作的特性及对员工能力要求不同,将岗位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实行梯级工资标准。
第12条绩效工资。
1.绩效工资根据企业经营效益和员工个人工作绩效计发。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分为五个等级,其标准见下表。
绩效考核标准划分
等级
S
A
B
C
D
说明
优秀
良
好
合格
差
2.绩效工资分为月度绩效工资、年度绩效奖金两种。
(1)月度绩效工资。
员工月度绩效工资同岗位工资一起按月度发放,月度绩效工资的发放额度依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确定。
(2)年度绩效奖金。
企业根据年度经营情况和员工一年的绩效考核成绩,决定员工年度奖金的发放额度。
第13条工龄工资。
工龄工资是对员工长期为企业服务所给予的一种补偿。其计算方法为从员工正式进入企业之日起计算,工龄每满一年可得工龄工资××元/月;工龄工资实行累进计算,满××年不再增加。
第14条奖金。
奖金是对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或优异成绩的集体或个人给予的奖励,具体发放标准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具体情况拟定个人单项奖金及集体奖金的发放方案,报总裁审批通过后计发。
第5章员工福利
第15条社会保险。
企业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规定为员工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
第16条法定节假日。
企业按照《劳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为员工提供相关假期,所有员工每年可享有以下11天国家法定有薪假期,具体如下。
国家法定假期一览表
法定节假日
元旦
春节
清明节
劳动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国庆节
放假天数
1天
3天
1天
1天
1天
1天
3天
第17条带薪年假。
员工在企业工作满1年可享受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以后在企业工作每增加一年可增加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但最多不超过个工作日。
第18条其他带薪休假。
企业视员工个人情况,为员工提供婚假、丧假、产假、哺乳假等有薪假期。
第19条津贴或补贴。
1.住房补贴。
企业为员工提供每月~元的住房补贴。
2.加班津贴。
(1)凡制度工作时间以外的出勤为加班,主要指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加班,以及八小时工作日的延长作业时间。
(2)加班时间必须经主管认可,加点、加班时间不足半小时的不予计算。其加班津贴计算标准如下。
加班津贴支付标准
加班时间
加班津贴
工作日加班
每小时加班工资=正常工作时间每小时工资×150%支付
休息日加班
每小时加班工资=正常工作时间每小时工资×200%支付
法定节假日加班
每小时加班工资=正常工作时间每小时工资×300%支付
3.学历津贴与职务津贴。
为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提高工作技能,特设立此津贴项目,其标准如下。
学历津贴、职务津贴支付标准
津贴类型
支付标准
学历津贴
本科
××元
硕士
××元
博士及以上
××元
职务津贴
初级
××元
中级
××元
高级
××元
4.午餐补助。
企业为每位正式员工提供××元/天的午餐补助。
第6章附则
第20条本制度由企业人力资源部制定,自总裁核准后实施,修改时亦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7.6晋升与离职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
晋升与离职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1.通过内部晋升选拔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定向发展培养,建立企业人才梯队。
2.规范企业员工晋升及离职管理工作,维护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2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员工晋升与离职管理的各项工作。
第2章晋升管理规定
第3条晋升标准。
1.品质标准。
主要考核员工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及品德素质,考核员工是否以企业利益为重,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2.能力标准。
主要考核员工是否具备拟晋升岗位任职资格所需的能力。
3.态度标准。
主要考核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责任心等方面。
4.业绩。
主要考核员工的工作成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等。
第4条晋升方式。
1.定期晋升。
每年××月,根据企业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统一实施员工晋升工作。
2.不定期晋升。
员工离职造成职位空缺、员工工作表现优异或各部门经理发现优秀员工后主动推荐,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职位晋升安排。
第5条不定期晋升的实施程序。
1.发布竞聘信息。
职位空缺产生后,发布内部招聘信息,吸引员工参加竞聘。
2.选拔竞聘员工。
对应聘员工进行面试和考核,选拔符合空缺岗位要求的员工。
3.确定录用人选。
(1)根据考核选拔结果,确定录用人选。
(2)被录用人员做好工作交接,在规定时间内到新岗位任职。
第3章离职管理规定
第6条离职分类。
1.合同离职:员工因终止履行受聘合同或协议而离职。
2.员工辞职:员工由于某种因素个人主动提出辞职。
3.辞退(解雇)员工。
(1)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者,企业给予培训或调换岗位仍不能胜任者,企业予以辞退。
(2)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者,企业予以解雇。
(3)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企业可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但给予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
4.自动离职:员工无故旷工××个工作日以上,企业视为员工自动离职。
第7条离职移交手续办理。
员工离职时,持通过批准的《离职申请单》和《离职移交清单》到所在部门办理移交手续,各项移交手续办理完毕、相关经办人签字后,将《离职移交清单》送人力资源部审核、签字。
第8条工作、物品移交说明。
1.离职员工必须将工作过程中保管使用的账册、文件,如企业制度文件、员工手册、技术资料、图样等移交给指定的人员及部门,并填入《离职移交清单》中。
2.离职员工应将已办而未办结的工作事项向企业指定人员交待清楚。
3.离职员工应将领用的工作服装、办公用品等交还行政管理部门,接收部门经办人在离职单上签字确认物品交接完成。若员工交还物品已被损坏或丢失,企业酌情要求离职员工做出赔偿。
第9条各种移交手续及物品交接办妥后,离职员工才能领取企业应发而未发的工资。工资领取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及企业的有关制度执行。
第5章附则
第10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制定,经总裁核准后实施,未尽事宜按照国家及企业相关规定执行。
第11条本制度解释权归企业人力资源部,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第18章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18.1信息系统管理授权审批制度
制度名称
信息系统管理授权审批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条为了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信息部与各用户部门使用企业信息系统的相关人员。
第3条企业中涉及到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统一由信息部负责。
第4条信息系统管理授权的方式。
企业信息系统的授权以职位说明书和授权书为基准,逐级授权,其他授权方式或越级授权视为无效。
第5条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授权程序。
1.总裁授权运营总监全面负责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修改等工作。
2.运营总裁授权信息部经理负责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修改等具体工作。
3.信息部经理授权给下属员工,完成相应工作。
第6条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中的文件审批程序,如下图所示。
信息系统管理的文件审批程序示意图
第7条企业中的各用户部门对信息系统只有根据其职级的使用权与建议权,而无修改权,否则造成的全部后果由当事人承担。
第8条本制度由信息部制定,解释权、修改权归属信息部。
第9条本制度自总裁审批之日起实施,修订时亦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8.2信息系统开发、变更与维护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
信息系统开发、变更与维护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信息部与各用户部门使用企业信息系统的相关人员。
第2章系统开发与变更
第3条企业信息系统开发所遵循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应根据行业特点、企业规模、管理理念、组织结构、核算方法等因素设计适合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成本效益原则。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可以选择对重要领域中关键因素进行信息系统改造。
3.理念与技术并重原则。信息系统建设应当将信息系统技术与信息系统管理理念整合,倡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信息系统建设,正确理解和使用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运作效率。
第4条项目部人员在信息系统开发中要将相应的交易权限嵌入到系统程序中,便于检查、纠正错误和舞弊行为。
第5条系统开发任务书内容。
1.信息系统名称。
2.信息系统应该达到的技术性能。
3.信息系统的操作环境。
4.开发信息系统的具体工作计划。
5.开发信息系统的人员与协作单位。
6.开发信息系统的费用预算。
第6条所选的外包合作开发信息系统的机构必须有合作开发信息系统的经验,并加强对其监控力度。
第7条测试专员需将系统测试中所出现的问题记录成册,定期交予信息部经理。
第8条信息系统安装调试前的必须工作。
1.制定紧急预案,以确保新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切回到旧系统。
2.必须完成整体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后才可安装调试。
第8条新旧系统切换时,进行数据迁移必须建立数据迁移计划并对迁移结果进行测试。
第9条安装后的信息系统功能变更时,重新按照系统开发的有关程序进行。
第3章信息系统的维护
第10条对于企业自主开发的信息系统,根据其大小、性能定期检测、定期维护。
第11条数据库管理专员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定期备份,以防止系统出现问题时数据丢失。
第12条信息系统出现问题时,信息部员工按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第4章附则
第13条本制度由信息部制定,解释权、修改权归属信息部。
第14条本制度自总裁审批之日起实施,修改时亦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8.3信息系统访问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
信息系统访问安全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了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信息部与各用户部门使用企业信息系统的相关人员。
第2章信息系统中的等级与账号
第3条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数据按级别划分,员工可根据其账号的权限进行阅读、使用。
第4条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与数据根据其重要性程度与泄密风险损失划分为五级。
1.绝密级,总裁级别的人员可以阅读、使用。
2.机密级,副总级别、总监级别可以阅读、使用。
3.秘密级,部门经理级别可以阅读、使用。
4.重要级,部门主管级别可以阅读、使用。
5.普通级,普通员工可以阅读、使用。
第5条信息部根据员工的职级与权限编发账号,员工每人对应着唯一的账号,只允许使用自己的账号,禁止使用他人账号,否则造成的后果由使用者和账号泄露者共同承担。
第6条企业员工越级使用企业的信息系统,必须经过上级领导授权,以授权书为准,否则视为非法使用,按企业的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第7条账号申请程序。
1.使用部门提出使用企业信息系统申请。
2.信息部门出具申请分析报告。
3.运营总监审核。
4.总裁审批。
5.信息部编发账号。
第8条信息系统中的超级账户,必须有总裁签名的授权书,否则不得编发账户。
第9条企业人员离职、调动时,信息部人员要及时对其账号进行撤销或修改。
第3章操作人员规范
第10条未经培训的操作人员禁止使用信息系统。
第11条企业信息系统中的软件升级、杀毒、安装等由信息部统一操作,禁止用户部门的操作人员擅自进行系统软件的删除、升级、杀毒、改变或卸载系统软件版本等。
第12条信息部工作人员在信息系统中设置的安全参数与软件系统环境配置等,禁止用户部门的操作人员修改。
第13条操作人员离开工作现场时,要锁定或退出已经运行的程序,防止他人利用自身账号操作,否则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第14条更换操作人员或密码泄露后,用户必须及时修改密码。
第15条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数据为企业资产,禁止未经授权的操作人员使用存储介质存储。
第4章信息部人员确保安全的规范
第16条信息部指定人员定期审阅信息系统中的账号,避免授权不当或存在非授权账号。
第17条信息部指定人员监测各账号使用信息系统的情况,发现异常上报信息部经理。
第18条信息系统管理员加强对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防范外网对信息系统造成损害。
第5章附则
第19条本制度由信息部制定,解释权、修改权归属信息部。
第20条本制度自总裁审批之日起实施,修改时亦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8.4信息系统硬件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
信息系统硬件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了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硬件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信息部与各用户部门使用企业信息系统的相关人员。
第3条本制度所指的硬件是指计算机的可视部分及周边设备,包括打印机、扫描仪、存储器及网络设备等。
第2章硬件采购
第4条硬件设备的购买程序参照《硬件购买控制流程》。
第5条购回的硬件必须经由信息部人员检测,以确认其是否符合产品标准,若不符合,则由采购人员联系厂家退换。
第6条购买回的硬件需注意保存好其使用说明书、驱动程序及保修书。
第7条经检测完好的硬件由信息部人员统一贴上标签。
第8条所贴标签内容。
1.硬件名称、编号。
2.硬件购买日期。
3.硬件使用部门、人员或保管人。
第9条信息部人员将标签上的内容统一记入《企业硬件管理档案》。
第3章硬件的使用
第10条企业的硬件设施由授权人员使用,未经授权人员一律不得使用。
第11条使用硬件时禁止在硬件周围抽烟、吃零食等,以防对硬件造成损伤。
第12条未经允许禁止移动硬件的位置,移动硬件时需得到信息部的批准并在信息部的监督下进行,否则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承担。
第13条禁止任何人更换硬件上的标签与硬件的部件,发现后将严厉惩处。
第4章硬件的保管、报修、维护
第14条用户部门需指派专人对硬件进行保管,没有指派专人的,视部门经理为保管人。
第15条硬件保管人因离职、调动等发生变化时,信息部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新信息。
第16条硬件出现问题时,及时联系信息部人员,禁止私自修理、拆卸硬件。
第17条信息部人员需对出现问题的硬件进行判断,若自己能处理则自己处理,若自己处理不好则联系厂商。
第18条修理或维护过的硬件由信息部修理或维护人员与保管人共同填写并保存《硬件维护记录表》,信息部人员须将此条信息记入《企业硬件管理档案》,并定期交信息部经理及运营总监审核。
第19条信息部人员需定期对硬件进行查错和重组,以确保其运行稳定。
第20条硬件设备因老化、损耗及其他原因报废时,由信息部工作人员检测,填写《硬件报废单》并将信息记入档案。
第5章附则
第21条本制度由信息部制定,解释权、修改权归属信息部。
第22条本制度自总裁审批之日起实施,修改时亦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8.5会计信息化综合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
会计信息化综合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了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减小会计信息化带来的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财务部门所有人员。
第3条本制度所指的会计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代替人工进行财务信息处理,以及替代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第4条本制度所指的信息化会计档案是指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介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包括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包括报表格式和计算公式)等。
第2章会计信息化管理一般规定
第5条财务部的计算机只允许用作企业的会计、财务工作,禁止在计算机上聊天、打游戏等。
第6条财务部的计算机专人专用,禁止交叉使用。
第7条企业会计信息的录入由专人负责,被指派人员保管好自己的账号与密码,严防泄露。
第8条会计人员搜集的原始凭证在录入计算机之前必须经由审核人员审核,审核人员做好审核记录。
第9条会计人员在计算机上编制记账凭证时,由审核人员上机审核并做好审核记录。
第10条会计人员打印出的账表由财务经理负责审核,定期报送财务总监审核。
第11条财务人员每次使用计算机时必须使用不间断的电源,防止因断电导致核心数据丢失。
第12条财务人员在每次下班前需将系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第13条财务人员经过授权后定期存储与保存系统中的会计信息备份。
第14条未经授权不得对会计软件进行修改、升级或更换硬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承担。
第15条负责保管信息化会计档案的人员需定期检查,做好防火、防尘和防潮工作,防止存储介质损坏导致会计档案丢失。
第16条本制度结合《信息系统访问安全管理制度》与《硬件管理制度》一同使用。
第3章附则
第17条本制度由财务部制定,解释权、修改权归属财务部。
第18条本制度自总裁审批之日起实施,修改时亦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8.6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度
制度名称
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明确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人员的操作权限、操作程序等,形成分工牵制的控制形式,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所指的会计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代替人工进行财务信息处理,以及替代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第2章会计信息化的分权管理
第3条分权管理以保护本企业物资财产和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为目的,体现"授权与执行、记录与保管"职能相分离的原则,要求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都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人员经手。
第4条会计核算程序编制人员负责编制程序,不得同时兼任会计信息录入、整理、分析操作,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随意修改已投入运行的会计核算软件。
第5条会计信息录入人员负责将会计凭证等会计信息资料录入计算机,操作运行会计核算软件,完成核算工作。该岗位不得同时担任现金出纳工作、会计核算软件编制工作,不能负责会计资料入机后的审核、校对工作。
第6条会计信息入机前、后的审核校对工作,不能由出纳人员或电算操作人员兼任。
第3章会计信息化岗位及其职责
本着上述分权管理的原则,本企业会计信息化岗位设置情况如下。
第7条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主要负责财务系统会计信息化领导工作,按照国家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设计,公司全面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第8条财务部经理主要负责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管理。
上一篇:公司全套管理制度合集27000字
下一篇:医院医保工作全套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