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指导意见》相关材料合集25篇,含讲话、评论、心得体会文章等(第4/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53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5分钟

能源方面,西电东送历来是西部大开发的传统重点项目,

《指导意见》则提出加快风电、光伏发电就地消纳。继续加大西电东送等跨省区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提升清洁电力输送能力。加强电网调峰能力建设,有效解决弃风弃光弃水问题。积极推进配电网改造行动和农网改造升级,提高偏远地区供电能力。

能源结构转型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优化煤炭生产与消费结构,推动煤炭清洁生产与智能高效开采,积极推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稳步开展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升级示范。建设一批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加快煤层气等勘探开发利用。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开展黄河梯级电站大型储能项目研究,培育一批清洁能源基地。

此外,按照《指导意见》,西部地区还要加快北煤南运通道和大型煤炭储备基地建设,继续加强油气支线、终端管网建设。构建多层次天然气储备体系,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加快建立地下储气库。

官方支持符合环保、能效等标准要求的高载能行业向西部清洁能源优势地区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还特别提出,要强化资源能源开发地干线通道规划建设。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能源领域同样是重点之一。如要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深化输配电价改革。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开展电力现货交易试点。实施丰水期居民生活电能替代等电价政策,促进西部地区清洁能源消纳。建立

健全天然气弹性价格机制和上下游价格传导机制。

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三个10年将如何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文章 西部大开发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外公布。

自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国务院已先后批复实施了4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

(计)划,并与2010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下简称

《若干意见》)。而此次《指导意见》的提出,将是指导西部大开发下一个

"10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重庆理工大学教授邱冬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指导意见》的出台,不仅是强调了西部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作为"回旋余地"的重要性,也是表明在当前形势下,西部地区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减轻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速的下行压力,同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

《指导意见》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特色

邱冬阳表示,《指导意见》主要有三方面的特征值得关注。第一,《指导意见》有纲有领,也有招有策。

"有纲有领即《指导意见》对未来西部大开发的方向做出

了明确的指引,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地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邱冬阳说,"有招有策,即对具体的问题有明确的解决方法,比如里面提到了重庆、贵州、陕西在未来的发展定位,也提出了拓展区际互动合作的具体做法,如提出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鼓励广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

此外,邱冬阳还认为,"有招有策"还体现在《指导意见》对西部大开发提供的政策保障非常全面,其中包括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等,如"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将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纳入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计算范畴等。"

第二是从过去以建设为主的西部大开发模式,向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转变。

"以前出台的诸多西部大开发文件,都侧重在开发方面,即从基础设施角度去建设西部",邱冬阳说,"但这一次在中国经济整体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大背景,因此36条意见中的诸多方面,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容,比如在如何人民的获得感方面,有医疗、社保、教育、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实施内容,非常全面"。

第三是《指导意见》不仅融入了新时代的新内容,也把西部大开发的前两个10年的所取得的经验融入进来。

邱冬阳认为目的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西部地区进行全

面的推广。如第五条"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提出总结城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市)民变股东"等改革经验,探索"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新机制。

此外,"一带一路"也写进了本次指导意见中。如第八条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其中包括支持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支持重庆、四川、陕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

第七条还提出"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更好发挥西部地区国家安全屏障作用"。"西部地区是国家安全屏障,这一个观点提出,背后的含义深刻",他表示。

邱冬阳还特别注意到,加强西部防灾减灾应急管理能力也放到《实施意见》中的突出位置。如第二十八条表示"推进西部地区城乡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完善事故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事故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邱冬阳认为,这与西部地区较容易出现地震等灾害有

关。

成渝、关中城市群被列为核心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指导意见》的编写工作始于

2018年上半年,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征求了中央和国家机关

30多个部门、西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意见,

经反复修改后上报。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

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指导意见》,此后发展改革委根据会议精神,对《指导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于2020年

5月17日正式对外公布。

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指导意见》在2020年全国两会前予以对外公布,有利于在两会中就西部大开发的相关问题展开更深入的讨论,收集相关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指导意见》提出,新时代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对于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指导意见》提出了两个时间段的目标。第一是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的"4个环境",即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与2010年《若干意见》相比,

2020年的《指导意见》中,并未设立增长目标。如2010年版中,有到2015年,经济总量比2008年翻一番;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19%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

能耗明显降低等表述。而2020年版中,仅有总体要求,未有"发

展目标"。此外,"打好三大攻坚战",仍被列为未来西部开发的首

要任务,而"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则放在了第二条。其中包括"支持西部地区在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成都和重庆计划共建的"西部科学城",正是作为国家级创新平台的落地项目。

而通道建设依然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如第九条"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中,提出了积极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优化中欧班列组织运营模式,加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建设等。

而第十条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中,包括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提高昆明、南宁、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引擎方面,2010年的《若干意见》与2020年的《指导意见》表述不同。2010年版本中,提出的是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发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

2020年版本中,加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合作互动,促进成渝、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

的核心引擎。

围绕2020年发生的新冠疫情,《指导意见》亦在23条中提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包括支持在西部地区建立若干区域医疗中心。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开展远程医疗等。

西部大开发新政 深化市场化配置改革

观点地产网

评论文章 西部大开发

5月17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

意见指出,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提高昆明、南宁、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

支持西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投资贸易领域依法依规开展先行先试,探索建设适应高水平开放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研究在内陆地区增设国家一类口岸。研究按程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

意见披露,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集体荒漠土地市场化路径,设定土地用途,鼓励个人申领使用权。深入推进主业为充分竞争行业的商业类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此外,提高西部地区直接融资比例,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

在境内外发行上市融资、再融资,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

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西部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适用绿色通道政策。

意见也提到,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和建设,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扩大西部地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体系。

在改善住房保障条件方面,完善分类分级补助标准,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倾斜支持力度。鼓励通过闲置农房置换或长期租赁等方式,解决农村特困群体基本住房安全问题。

用地政策上,继续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合理增加荒山、沙地、戈壁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建设指标。加强对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项目的用地保障。支持西部地区开放平台建设,对国家级新区、开发区利用外资项目以及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产业发展所需建设用地,在计划指标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推进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在国家统筹管理下实现跨省调剂。

而在金融支持方面,支持商业金融、合作金融等更好为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西部地区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落实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等监管政策,在风险总

体可控前提下加大对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续贷支持力

度。

西部大开发20年12省份GDP变化:四川居

首位,贵州逆袭

第一财经

评论文章 西部大开发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发布,让西部大开发再度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以来,迄今已20年。这20年间,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方的增长存在较大差异。经梳理发现,西部12省份20年间的GDP变化,其中贵州、陕西和西藏这三个省份的经济增长超过15倍,贵州高达17.5倍。

贵州逆袭

2019年,贵州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6769.34亿元,比上年增长8.3%。而在1999年,贵州的经济总量仅为907亿元。这

20年,贵州的经济发展可以说实现了逆袭。

曾经,贵州的人均GDP一直处于倒数第一的位置,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之一。2010年10月26日,贵州召开史上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推出"工业强省"战略。同年12月26日,108家央企投资贵州47个项目,总投资达2929亿元。

在工业强省、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近年来贵州强力

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尤其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相当突出。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发布的《2019年贵州省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互联网企业数量达到360家。从全国来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为

76,仅次于北京和广东,位列全国第三位。作为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加快发展电子信息

制造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通信业,完善"一网一云一平台",着力构建产业培育、政府治理、服务民生的大数据发展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苟以勇说,贵州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地方政府准确把握了政策和时机,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在大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抓住了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机会,抓住了产业发展的规律。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进入新世纪后,贵州高速公路、高铁等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发展的环境,同时积极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人才优势和先进理念。近年来,贵州的大数据发展也做得很不错,加上烟酒产业、旅游业等独特资源的发挥,经济快速增长。

陕西的GDP也在20年中增长了15.2倍,在12省份中位居第二。陕西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进入新世纪后能源价格飞涨,依赖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的陕北地区经历了一轮

快速增长。另一方面,2014年后,虽然能源价格下行,但陕西

所受到的冲击远比东北、山西、内蒙古要小。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对第一财经记者分

析,进入新世纪后,陕北重点建设能源化工基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陕北的煤炭质量比较好,销路也就比较好。此外,相比东北、山西等地,陕西的产业结构比较齐全,既有陕北的煤炭石油能源产业,也有关中的装备制造等产业,抗风险能力较高。

尤其是2018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定位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西安正式成为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陕西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丁长发分析,关中平原有历史时期沉淀下来的基础,比如三线时期的产业建设、大量的高教资源等,还有近年来获批的国家级新区、国家中心城市等各种利好,在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改善后,发展比较快。

西北仍落后西南

从经济总量位次来看,1999年位居前三的是四川、广西和云南,GDP分别是3711.6亿元、2001.68亿元和1899.82亿元;到2019年,位居前三的是四川、陕西和重庆,其中四川已达4.66万亿,陕西、重庆、云南和广西都是身处两万亿梯队。

从位次变化来看,20年来,贵州、陕西和重庆上升明显,

其中贵州从12个省份中的第9位上升至第7,重庆从第5上升

至第3,陕西从第4上升至第2;相比之下,原本位居第2的广西,2019年却退至第5,原本第3的云南降至第4,原本第8的甘肃降至第9。

从具体的GDP数据看,甘肃和广西近20年的增长均低于10倍,是过去20年中西部增长较慢的省份。此外,青海、内蒙古和新疆近20年的GDP增长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

丁长发说,甘肃面积大,人口不多,受自然地理条件约束也比较大。另外甘肃的营商环境也有待提高。相比之下,虽然广西靠近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又有北部湾等优良的条件,气候也不错,但这些并没有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当前广西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对接大湾区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今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广西将以"五网"建设为重点,加速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采取超常规举措,开展"五网"(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地下管网)建设三年大会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加速通达通畅,促进要素集聚,筑牢发展硬支撑。

广西财经学院教授郑铁桥认为,广西的区位优势还是比较不错的,但原有的基础薄弱,发展比较滞后,现在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镇化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的阶段。

从大的空间区域来说,近年来大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不如西南地区。丁长发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人口较少,

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相比之下,西南地区人口稠密,市场更大,

气候宜居,又有过往沉淀下来的产业基础,产业结构也更为丰富,随着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西南地区也进入发展快车道。

尤其是西南的贵州、云南等地城镇化潜力大,在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后,随着一些工业项目的上马,云贵地区原有的电力等能源优势也逐渐转化为工业项目,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由于西部地区不少省份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比较差,这就更需要集约化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

此次《意见》也提到,因地制宜优化城镇化布局与形态,提升并发挥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作用,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

《意见》还指出,要加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合作互动,促进成渝、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推动北部湾、兰州-西宁、呼包鄂榆、宁夏沿黄、黔中、滇中、天山北坡等城市群互动发展。支持南疆地区开放发展。

西部大开发重磅政策落地

"一带一路"引领加大开放力度

经济参考报

评论文章 西部大开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就如何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要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包括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创新开放合作,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支持西部地区在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加快在西部具备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

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创新载体;进一步深化东西部

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同时,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促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广泛应用并与之深度融合,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意见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其中,在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意见提出,支持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形成西向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文化科教、医疗服务中心。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支持甘肃、陕西充分发掘历史文化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支持贵州、青海深化国内外生态合作,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支持内蒙古深度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云南与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开放合作水平。

此外,意见还对深化西部地区重点领域改革作出部署。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意见提出,探索集体荒漠土地市场化路径,设定土地用途,鼓励个人申领使用权;深化资源性产品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定价成本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市场体系;提高西部地区直接融资比例,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上市融资、再融资,通过发行公

司信用类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在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

设方面,意见提出,加快征信市场建设,培育有良好信誉的信用服务机构,鼓励研发适合西部地区的征信产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刘云中表示,意见对未来西部中长期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强调了我国区域发展在全国层面的均衡性,将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在构建网络化空间和链条化产业的发展余地很大,同时西部自身在生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居民消费等多方面有较大需求,再加上双向开放,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规模优势。

西部地区城镇化提速:两大城市群成核心引擎

第一财经

评论文章 西部大开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因地制宜优化城镇化布局与形态,提升并发挥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作用,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小城镇。加大对西部地区资源枯竭等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城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周边农村地区延伸。

总体上看,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2019年,西部

12个省份中,除了重庆和内蒙古外,其余10个省份均低于60.6%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有4个省份的城镇化率甚至低于50%,包括西藏、甘肃、云南和贵州。

另一方面,贵州、云南、青海、陕西等地的城乡收入比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城乡差距较大。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西部地区不少省份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就比较差,如平原少、山地高原多,土地贫瘠,交通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

要提高西部地区的整体收入水平,就需要加快西部地区的

城镇化。丁长发分析,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东部沿海发

达地区不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也必然与东部沿海地区有所不同,相比珠三角、长三角的"遍地开花",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需要更加因地制宜,更加集约化,更要突出中心城市的带动引领作用,"东部地区人口密集,修高铁等基础设施效益好,但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这就需要更加集约化发展。"

从近年来农民工的流向来看,有不少农民工离开沿海回到西部,并不是回到自己的家乡,而是选择附近的城市,比如所在省份的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等。因此,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西部城镇化的一大关键。《意见》提到,要提升并发挥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作用。

当前,西部地区有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国家中心城市,昆明、贵阳、南宁、兰州、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些城市未来都将发挥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分析,城市的发展不是大中小城市齐步走,而是要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省会城市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在这些直辖市、省会城市之外,同时应该兼顾一些重要节点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有产业实质的中小城市,促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

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在中心城市的带动下,西部地区的重点城市群将成为

空间布局的重点。《意见》提到,要加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

合作互动,促进成渝、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推动北部湾、兰州-西宁、呼包鄂榆、宁夏沿黄、黔中、滇中、天山北坡等城市群互动发展。支持南疆地区开放发展。

这里面,成渝与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地区的两大核心引擎,当前西部的三大国家中心城市也分布在这两大城市群。这两大国家级城市群的要义在于让西北和西南齐头并进,把整个西部发展起来。成渝城市群要带动整个大西南的发展,而关中平原城市群则是要带动大西北地区的发展。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这两大城市群中的几个中心城市,是当年的大区中心城市,现在都是强二线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首位度都很高,辐射能力都很强。这些城市也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些中心城市已经形成为国家级城市群,可以带动周边发展,实现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反哺。

丁长发分析,成渝和关中平原城市群无论是自然地理条件还是历史底蕴、人才、科技、文教、产业、经济等方面都是西部地区最好的。在计划经济时期尤其是三线建设中,西安、重庆等都是建设的重点,这些地方的高教资源雄厚,通过加快改善营商环境,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可以加快引领西部高质量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