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发言汇编-9篇(第2/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396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0分钟

环境就是生产力,效率就是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我省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时,明确提出"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企业开办是市场主体设立的第一道关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和直接体现,且xx市位于高纬度地区,有效施工周期相对较短,企业开办的快慢关系到企业运行成本和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吸引力。为此,我们把提升营商环境的切入点放在了企业开办高效便捷上,并以此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在6小时以内的"xx速度"。"十三五"时期,各类市场主体增长了73.8%,为促进经济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重点在"减、便、服、督"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下大力气做减法,实现企业开办提速降费。

一是减环节。将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社保登记等7个环节压缩成企业登记、印章刻制和申领发票并行联办2个环节,办理营业执照、税务发票、社保登记、银行预约开户、住房公积金开户等一并纳入企业开办环节。

二是减时间。出台《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施方案》>,企业开办时间先后压缩至5天、2天、6小时以内,各环节办理时限以小时计算,即企业设立工商登记4小时以内完成;申请人自主拍选印章刻制企业后,印章刻制和申领税务发票并联同步进行,2小时以内完成;企业用工登记等5个环节一律不占用开办时间。

三是减成本。企业开办成本从五六百元改为全程免费,新设立企业在全市所有区域内可一次性免费领取包括营业执照、一套印章和税务Ukey等在内的企业开办大礼包。

二、线上线下多措并举,实现企业开办高效率。

一是向信息化要效率。上线运行"企业开办直通车"2.0版,推进市政务服务平台与省注册登记、省电子税务局、省金保等12个系统互联互通,将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申领税务发票、银行预约开户等业务整合为"一件事",所有信息一次性采集,所有申请材料一次性提交,所有身份一次性实名认证,结果全程互认。企业只需登陆xx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直通车",即可完成企业登记、申领发票联办,实现企业开办"登一网、办一次"。2020年全市企业开办网上办理率达到98.9%。2.0系统上线以来,企业开办全流程办理平均时间达到2小时20分。

二是向规范化要效率。制定了企业开办服务规范流程,公示形式直观、易看易懂的审批服务办理流程图和办事指南,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清晰指引。各办事大厅均设立了自助服务区,提供可以网上申报的电脑并有专人现场指导,方便企业办事。

三是向市场化要效率。专门出台了《xx市新开办企业赠送印章工作方案》,市政府提供财政保障,纳入年度预算,通过竞争性谈判,入围111家印章刻制企业参与政府赠送印章的服务工作,专门研发了印章服务管理系统,印章供应商通过系统接到刻制指令后,2小时内将刻制好的印章送到指定的服务大厅,并同步完成公安备案。

三、以服务促高效,实现企业开办便利化。以推行"三个办"打开经商办企业的便利化之门。

一是容缺受理先期办。对企业注册过程中次要材料暂时欠缺的情况,经.企业方申请并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的,先行受理并进行审核,避免项目入驻"卡"在中途的现实问题。

二是点对点指导在线办。推出登记材料模拟小视频,多渠道向社会公布188个登记机关的咨询电话,设立专业网办技术指导人员,实现办事人网上可查、电话可询。

三是首席服务员陪同办。各办事大厅自助服务区配备专人现场指导,工作人员实时监控各环节办理进度并及时提醒,特别是对重点项目指派专人开通绿色通道,促成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企业落户。

四、强化督导考核问责,倒逼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坚决贯彻省委"抓发展必抓环境"的要求,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成立市、区(县)两级领导小组和营商环境建设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完善沟通协调机制,集中力量狠抓工作任务落实。

二是加大考核力度。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xx市区县(市)经济发展贡献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和《xx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责任指标考核评价办法》,层层签订责任状,各责任主体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企业开办便利化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在目标考核体系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开展服务"好差评"。建立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管理体系,对企业和群众网办事项"一事一评",快速启动核查整改,打通服务"堵点""难点"。持续组织全市审批服务部门"一把手"以市民身份体验效果,不断优化和改进服务,累计发.现和解决了50多个流程和技术操作的问题,切实把"走流程"发现的"问题清单"变成企业群众的"满意清单"。

四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落实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按照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原则,每月在专班公示各环节工作进度,督促限时整改,强力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好的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再接再厉,锐意创新,扎实推动我市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在加强最优制度供给、营造最佳营商环境、释放最大改革红利上更快一拍、更进一步,为实现xx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增添助力、保驾护航。

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发言

一、xx市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情况

xx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最大程度为企业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一流服务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一次办成"改革,xx在全国首创建筑许可"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模式,率先提出开办企业时间压缩为1个环节、"半日办结",实行不动产登记"不见面办""零资料办""全链条办",全面推行"一套标准管审批","一业一证"改革,全国首推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制度,建成全国首个衔接审批制度改革的信用监管系统,打造"在xx全办成"服务品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在2019、2020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均位列第1名,在2020年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位列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第1名,在2020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中居全国第5位,在全国100个大中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跃居全国第8、稳居全省第1。优良的营商环境、清新的"发展空气"为xx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9%,分别高于全省和国家1.3和2.6个百分点,增速列20强城市第1位、副省级以_上城市第2位。

二、xx市政府采购指标优化做法和成效

(一)重制度"促"规范,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政策体系。

一是形成"1+5+17+N"制度体系。"1"就是制定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实施方案,作为xx市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工作的统领性文件,"5"就是建立供应商管理、采购人内控、政府采购监管、信息公开、政策功能五个方面的制度规定,"17"就是制定了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信用管理办法等17个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政策性文件,"N"就是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为打造-流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废止妨碍公平竞争的有关规定。立废结合,出台《关于进-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有关问题的通知》22条,全面梳理政府采购领域政策规章,废止妨碍公平竞争的不适宜规定和做法。

三是实行正负面清单管理。向市场公开《xx市政府采购正面负面清单)》,正面清单4部分81项,鼓励各采购主体实现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降低采购参与门槛,负面清单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评审专家和供应商等参与主体的42类132项行为作出禁止。

(二)优流程"促"服务,最大化便捷采购当事人。

一是实现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利用区块链技术,融合财政预算、政府采购管理平台、政府采购交易平台,做到采购预算、计划报备、代理协议签订、采购交易、合同签订、电子发票、国库支付、信用评价、资产管理等,全部在线一网办理无缝衔接。

二是率先取消投标报名。简化采购活动环节,供应商原来需要到代理机构购买招标文件同时进行投标报名得到确认后,才能参与采购活动,现在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均可直接在线下载电子采购文件,电子招标文件免费在线获取,实现了"零跑腿"。

三是创新推行各项便民服务。在全国率先完成CA统一认证平台对接,实现省内跨平台互认,实行CA"网上办理、免费包邮、快递送达"等一站式服务。实行投标业绩库管理,企业投标相关信息入库,下次在制作投标文件时从库中选择,不用反复输入信息,极大方便了供应商投标操作。

(三)强监管"促"公平,打造包容审慎的采购环境。

一是数据赋能创新采购监管。实现电子采购平台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系统无缝衔接,综合运用信息系统控制、大数据分析、信息公开、信用评价、"双随机、一公开"等管理方式进行监督,通过行政监督室、电子监管平台开展实时监督、远程监督,提升监管精准性。

二是规范采购人行为。要求采购人加强内部控制、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依法落实采购主体责任,严禁采购各方以不合理条件对企业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严禁设置或变相设置障碍、妨碍供应商进入政府采购市场。

三是实施"阳光采购工程"。在采购预算、采购需求、采购文件、采购结果、采购合同和履约验收"六公开"基础上,实现采购意向、专家评分、投标业绩、资格性(符合性)审查结果、未中标原因、成交标的明细等信息全部公开,确保政府采购在阳光下运行。

(四)降成本"促"活力,切实减轻供应商负担。

一是实现政府采购"零成本"。实行"四个免除",免除投标报名,免除采购文件工本费,对诚信记录良好的供应商免收投标保证金,免除履约保证金,减少投标企业经营成本。

二是实施预付款制度。规定各采购单位在合同签订生效且具备实施条件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预付款,预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合同金额30%,并压缩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时间,由原来的30日改为10个工作日,方便供应商更快地回笼资金。

三是帮助供应商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成立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与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合作,开发线上"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与履约保函服务平台",创造性地实施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新模式,发挥融资担保和第三方信用机构的专业优势,为供应商"增信"、为金融机构"分险"。

三、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xx市在政府采购指标优化提升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一系列创新做法值得借鉴、值得学习。

一是注重制度机制创新。在阳光采购方面,探索出"1+9+N"的工作模式,完善政府采购一体化交易管理1个平台,实现采购预算、意向、需求、计划、过程、结果、合同、验收报告、资金支付9个环节全流程信息公开,建立N项制度。

二是注重诚信体系建设。率先将诚信管理范围由四主体扩展到六主体,将政府采购活动的投标、开标、评审、订约、履约等全流程纳入诚信监管,实现了诚信体系建设的全覆盖。

三是注重提升采购电子化。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推行所有采购方式的全流程电子化和无纸化交易,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网与政府采购网、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与政府采购一体化交易管理系统"双网双系统"信息共享。

xx市在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方面成效较为突出,建议:一是进一步总结提升,特别是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总结经验,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供大家学习借鉴。二是建议在建立、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把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目标贯穿到政策制定和落实执行的全过程。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xx以及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努力开创营商环境新局面,为打造"五个xx",加快强省会建设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一是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加大对企业,特别是民营和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支持培养市场主体、孕育发展"先机";

二是破除服务企业的"堵点",靶向发力,推出更具针对性的服务举措,提升服务精准性;

三是攻克制度保障的"难点",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加大政府采购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在线投诉和多元化纠纷解决制度,切实保障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推动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海晏河清"。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

现场会发言

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重点领域改革落地见效,企业群众办事创业更如便利,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成为2020年营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近年来,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市委市政府、省自然资源厅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以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不动产提升行动"为抓手,围绕"服务"与"效率"两大主题,放眼全国大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中部标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登记财产营商环境高地,迭代出台改革创新举措:

一是锚定"四减",再造办事流程。研发一卡(一码)清缴费缴税平台减少登记环节;推进数据共享应用减少登记材料;实现系统智能化审核减少登记时间;企业自主承诺申报减少登记成本。

二是突出"五办",全力提速增效。依托互联网一窗办事平台,有序推行转移登记"刷脸办"、抵押登记"不见面办"、交房拿证"同步办"、信息查询"随时办"、部门协同"联动办"。

三是紧盯"六专",不断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涉及企业的登记业务,集中办理,企业服务有"专区";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一站式、全流程解答,优质服务有"专员";开通"96310"不动产登记热线,投诉受理有"专线";开展登记业务上门服务、绿色通道等特色服务,暖心服务有"专席";登记系统与EMS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登簿制证后,权证到家有"专送";把解决一批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历史遗留问题有"专班"。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利企便民"营"在前沿,我局将步履不停,不断创新,打造登记财产xx品牌,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成都市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作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典型发言

近年来,xx市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市场主体和市民满意度为基本标尺,瞄准世行标准和国内最高标准,相继推出建体系夯基础的1.0版、学先进补短板的2.0版、趟深水重突破的3.0版赋能营商环境。下一步,将牢牢把握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历史机遇,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让"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成为xx市营商环境的鲜明标识,努力把xx市打造为稳定公平可及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一、高质量创造知识产权

聚焦高价值专利培育,助推企业创新力。出台了十余项举措,强化知识产权项目储备管理,通过专班辅导、一对一指导、专家援助,加快知识产权创造从高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强化载体建设,助推产业竞争力。依托重点产业和重要平台等载体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在66个产业功能区和14个产业生态圈动态发布国内外产业专利布局和专利结构信息,引领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10个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

强化改革赋能,激发内生原创力。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探索"先赋权、后转化"模式,在蓉"2+6""双一流"高校出台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改革举措,完成500余项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推动近1000项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改革经验获得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并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复制推广。

二、高效益运用知识产权

加强知识产权融资服务,解决"融资难"。率先在全国启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完成知识产权融资约4.07亿元,荣获2020中国产业区块链"创新奖"。

建成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解决"交易难"。出台《鼓励知识产权成果进场交易的若干措施》,建成西部唯一具有金融牌照的知识产权类交易场所,业务总规模居全国同类交易场所第二名。

打造版权生态链运用平台,解决"利用难"。举办"xx市数字版权交易博览会",推出"知信链"、图像软件"像素蜜蜂"、音乐软件"音乐蜜蜂"、数字版权综合服务平台"斑马",形成"一技术一核心多领域"的产业化布局,促进版权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涌现出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多部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质版权作品。

三、高效能保护知识产权

扩大非诉纠纷解决覆盖面。成立11个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551家非诉纠纷调解机构,规范知识产权非诉纠纷调解工作,加快非诉纠纷解决。

提高保护能力。建成"互联网信息处置平台""经侦应用云""物流监测点"多个知识产权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从互联网数据中获取并打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活动。依托知识产权审判庭,推进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创新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审辅剥离制度,多项工作入选全国司法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严格案件查办。深入开展"铁拳""蓝天""剑网""春雷""龙腾""蓝网"等专项执法行动,成功侦破省内首例罚金达千万的侵犯网游著作权案件。

四、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提质增效

2020年,专利授权65453件,其中,发明授权10881件,同比增长18.54%;累计有效注册商标61.56万件,排名全国第六。

(二)促进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2020年,新登记市场主体61.8万户,同比增长15.6%,增量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1位。

(三)促进创新创业人才聚集

截至2020年底,累计吸引新落户青年人才超47.6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达556.3万人,城市人才安居吸引力指数居全国首位,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

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

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感谢省厅提供这样的机会平台,能同大家交流学习,下面我就xx自然资源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优化审批流程。

一是精减审批资料。对审批事项进行全方位梳理,建设项目规划选址与用地预审申报资料由11项减到5项,减少率54.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申报资料由14项减到6项,减少率57.1%;建筑工程竣工规划土地核实,申报资料由25项减到8项,减少率68%。所有能够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再收取纸质件,一些登记类型办事群众只需在申请表上签字,纸质档案减少为一页。

二是简化审批环节。出台《xx市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市级并联审批提速工作实施方案》,简化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年度投资计划、行动计划,不再批复项目建议书"等10项审批环节;制定《xx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20版)》,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规定,参考一套技术标准;制定《xx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工作规程》,梳理规划选址等6项管理事项,运行一套规范流程;制定《xx市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意见》,执行一套监管办法。

三是推行审核"多合一"。依托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以往规划选址、规划许可、用地预审和用地批准等统一整合为"一表申请",实现"多审合一";将工程项目的规划、房屋、地籍、人防等4项测量工作合并为1个综合性联合测绘项目,实现"多测合一";将验收人员集中统一归口,实行一个部门负责、一个分管领导审批,实现"多验合一"。

二、压缩办理时限。

一是压减审批时限。取消不动产登记方面不必要证明材料6个,简化环节2个,全市一般不动产登记实现4个工作日办结,企业办理非住宅类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查封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不动产权注销登记、档案查询证明等4类不动产登记实现即时办结。在简化环节的基础上,力争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全事项流程审批时限不超过10个工作日,力争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审批不超过15个工作日,力争在施工许可阶段审批不超过10个工作日,力争在竣工验收阶段审批时限不超过15个工作日。

二是推行信息共享。依托"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试点,通过向上级申请和协调市本级部门,推动与建设等12个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完成国家6个部委13项信息服务接口调用和市级12个单位22项信息整合,通过人像比对和调用公安部信息核验真伪"免复印";利用扫码枪扫描材料并关联系统提取信息后自动生成申请表"免填表";调用市政务云平台共享信息,无需核查信息真实性"免材料";通过权籍信息共享实现直接将宗地图等打印在产权证书"免贴图",避免重复核实检查,效率提升51%。

三是整合窗口办理。在全省率先整合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窗口,率先整合自然资源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规划、测绘、土地窗口,从建设项目从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到土地核验全过程的规划管理事项,实现"三窗合一,集成服务、并联审批",实行"一次约号、一套材料、一次扫描、一次签字、一窗受理"的"一条龙模式",从过去跑3个部门到跑1个部门、排1次队、交1套资料,真正做到"一门一窗最多跑一次",效率提升33%。

三、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推行"网上办",开通官方微信、自助终端版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平台,申请人通过证书(明)核验系统,实时核验证书真伪及抵押、查封信息,随时随地核验不动产权信息,实时查询自己的不动产档案和办件进度,实时查询不动产档案、辨别不动产登记信息真伪信息,构建了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办证服务大厅。

二是推行"零跑路",实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构建"外网录入、内网审核"的模式,为我市6家银行、13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市法院、利州区法院开通申请受理端口,利用"点对点"平台,抵押登记、商品房首次交易登记、查(解)封登记等八个事项已实现"一次不来"。

三是推行"优服务"。优化绿色通道,建立非关键性材料容缺补正办结机制,提高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双休日服务、延时服务、自助服务等特色服务,在市辖区开展同城通办不动产登记业务,一对一网上答疑,拓宽延伸服务范围,拓展自助服务类型,全年自然资源行政审批实现热情服务"零投诉"。

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发言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区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头等大事、作为"经济倍增"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极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1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2837个,同比增长19.9%。

聚焦聚力思想破冰。

在全市首开先河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查找短板弱项问题122个,逐一督促整改。大力实施"思想破冰"大讨论、营商环境大家谈、企业服务大比拼等活动,先后选派专班赴xx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在xx大学开办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研修班,50名营商专干深入探究学习xx省"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经验,进一步凝聚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争创营商环境"的共识。

聚焦聚力重点任务。

一是齐心协力,打赢第三方评价攻坚战。比照创文工作方式,梳理制定操作手册,各责任单位对照操作手册精益求精、提优补短,精准填报,圆满完成了年度全省评价工作。

二是刀刃向内,打赢清减降攻坚战。清理规范性文件50件,审减区乡村三级服务事项618项,减时限、减材料比例分别达80.2%、22.84%,率先在湖北政务网上线"一事联办"主题服务事项165个,加入"襄十随神"跨域通办协同发展城市群,办理跨域业务283件。

三是迎难而上,打赢先行区创建攻坚战。我区有4个改革事项被省营商办验收通过,其中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一站式办税服务和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效衔接分获全省第2名,打造网上中介超市典型经验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并编入《2021年湖北省营商环境先行试点创建典型经验汇编》。

聚焦聚力环境提升。

一是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一窗办理事项601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一站式"智慧办税企业事项半天即可办结,不动产登记业务单件办理用时20分钟以内。

二是塑造规范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进一步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施告知承诺制,作为全市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推广使用和保护,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年额达4500万元。

三是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创新推行"标红走绿"立审理执行机制,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为中小投资者争取利益最大化。坚持诉前调解,构建公证、仲裁、商会、工会、律师等多元化解体系,覆盖会员单位3383家,做到"纠纷不出商圈、不出街区、不出园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