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界代表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汇编(21篇)(第3/3页)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深刻回答。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和显著标志,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校副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就深刻阐明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过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合为一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和而不同、多样统一的文化繁荣兴盛新格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许多内涵内容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从而不断开辟新境界、实现新飞跃。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心中的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中华民族智慧、中国历史经验、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伟大文明,在推动历史进步中不断推动文化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为源头活水,从璀璨的中华优秀文化中创造性汲取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等精华养分,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典范。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贯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市委党校副教授)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需夯实根基、立柱架梁,加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向基础、结构、动力、要素、制度环境的全方位高水平提质升级,着力构建起绿色低碳、创新优质、安全可靠,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现实路径和具体要求相协调、匹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聚力实体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既要优化"传统"又要赋能"新兴",着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二是瞄准当今世界科技前沿领域,敢于直面短板、勇于奋起直追,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三是通过技术更迭升级、金融合理配置、人才高效引育、基础设施顺畅高效贯通产业发展经络,促进要素协同、完善产业生态,着力突破发展梗阻,实现产业发展融合互动。四是完善制度建设、优化政府服务。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与"双碳"目标下的新要求,政府应合理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参与到产业成长的制度建设中,着力打造良好适宜的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