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高校思政工作心得体会

网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8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高校思政工作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下简称"思政工作")、不断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了原则遵循,指明了实践方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学习工作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对高校思政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推动网络思政工作的智慧发展,高校需要遵循互联网络发展的底层逻辑,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网络思政工作,主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以期实现网络育人目标。

一、智慧思政的生成及其意涵

1.智慧思政生发于网络信息技术牵引下的智慧教育。网络信息技术催生教育新形态。"信息文明的发展以超链接乃至万物互联为特征,以高度个性化和互动性为目标,以信息的传播、挖掘、利用等为资源,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趋势。信息文明是内生于工业文明却反过来摧毁其支持体系、概念框架与思维方式的新类型的文明。"在网络信息技术的牵引下,人类教育正迈向民主、开放、共享、互动式的智慧教育,人类的教育管理方式须遵循网络的思维逻辑进行重构、再造,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封闭性等级式结构。从工具的创新使用到工具思维的升级迁跃,继而引发思维方式的变革换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路径和普遍规律。在此背景之下,思考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网络信息技术重构、再造高校思政工作的机理,网络思政工作的新形态--智慧思政也因此应运而生。

2.智慧思政"道"和"器"的两层意涵。就"器"的层面而言,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网络工具技术的进步,智慧思政有效提升了思政工作日常管理效率,这本质上是对网络工具论的反映。就"道"层面而言,网络信息技术对社会实践领域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智慧思政引起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性的变化,这是对网络价值论的反映。学界对网络本质的认识,目前有网络工具论、网络环境论、网络平台论、网络媒介论等各种理解,但本质上仍是将网络看作工具和手段,由此引申出新媒体思政、互联网+思政、大数据思政、精准思政等各种网络思政形态,以上研究多将网络信息技术视作"器",较少从思维革新、理念迭代的层面思考网络对思政工作的颠覆性意义,而互联网思维可视为网络底层思维逻辑的具象表达。"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不断创造新的连接,包括创造新的连接维度以及在新的维度上产生的更丰富的连接形式",表现为"去中心化、去边界化、去中介化"。互联网思维是"民主、开放、平等"的思维逻辑与价值取向,是对个体价值的回归,是对工业思维中"标准化、控制性、集中式、科层制"的解构与反叛。站在"道"的层面思考智慧思政的本质,"必须考虑人工智能在应用、发展上必然蕴含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其根本是要以哲学的方法使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实现二者的辩证融合"。探究智慧思政有助于教育主体树立科学的网络思维方式,进而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政工作。

二、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现实困境

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目前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依旧存在执着于追逐新技术、追赶新潮流,而未能从技术的底层逻辑出发认识新技术的生发机理等问题。此外,思政工作过于关注"工作"的效度,忽视了"思想"的厚度、"政治"的高度。"重器而轻道"易导致思政工作的偏狭与局限,表现为对网络思政工作的规律性、理论性审视不清,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思政工作的水平。

1.网络使思政工作模式"解构"与"重构"并存。从技术层面来看,互联网缺乏核心节点,互联网的网络拓扑结构的互动性、联结式、网络化特性,决定了它的精神内核和价值系统,其平等、开放、互动特点,降低了思政工作组织的权威性,解构了工业化的思维模式。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万物互联的新社会结构"网络社会"正在崛起。旧事物的解构消亡与新事物的重构再生,在网络浪潮的冲击之下同时共存,建立在平等、开放、互动网络精神基础上的思政工作模式适时出现,重构了传统的科层制、中心化、控制式的思政工作模式。

2.网络使学生交往方式"虚拟"与"现实"并行。借助网络,学生的交往方式从面对面演变为键对键,网络已然成为学生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虚拟空间既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也是对现实社会的延伸,业已发展为现实交往活动。网络匿名性、虚拟性、隐蔽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群体网络表达、网络参与的意愿,通过网络的交互参与,学生可以充分表达其意见观点。借助网络的虚拟性,学生可以将现实问题充分表达出来,网络虚拟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意见表达通道。网络一方面虚化了物理空间的边界,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网络空间的透明度。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交叠、相互交融,互联网的虚拟与现实对立统一。网络社会关系的现实化、现实社会关系的网络化,给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3.网络使校园话语表达"大V"与"粉丝"并处。学生群体中既有"大V"类的意见领袖,更多是普通学生"粉丝",二者在话语表达上共存。网络多点相连、普遍连接的技术特征决定了网络结点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网络大V"等学生意见领袖相当于网络结点,他们借助网络媒介,占据着网络结点的有利位置,充当了学生们的利益代言人,垄断了部分网络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舆论的走向。同时,在网络力量的加持下,粉丝价值进一步凸显,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没有粉丝就没有发言权,粉丝,尤其核心粉丝("骨灰粉""铁粉")的瞬间联动是引爆舆论场域的导火索。"涨粉"与"关注"是对意见领袖的最佳褒奖。借助网络众包和众筹等形式可以将绝大多数学生的智慧汇聚起来,高校思政工作既要对"大V"有网络号召力,同时也要有对粉丝的吸引力。高校要重新认识、界定校园"大V"和校园"粉丝"的权利与权利的边界和内涵,避免思政工作的话语权被消解。

4.网络使校园权力结构"赋权"与"分权"并峙。在传统的思政工作体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思政工作主体学校、客体学生双方权力结构先天不平等。互联网的出现弥合了信息落差,带来了技术平权。高校通过互联网提高思政工作水平和绩效,学生通过互联网提升自身的网络表达和网络地位。学校在思政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被互联网去中心化特点所消解,学生在互联网提供的多元选择中被扩散分化。在此网络背景下,学校与学生二者双向互动,传统学校与学生的管理与被管理的校园权力结构应被重塑,高校思政工作也应适时而变。

5.网络使校园学生群体"分众"与"聚众"并立。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为学生进行差异化、个性化选择提供了条件,学生表达、参与的需求日渐增强。价值的多元化、选择的多变性通过网络放大,学生群体呈散沙状,"分众性"特征明显。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学校在思政工作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精准化量体裁衣式管理、个性化私人订制式服务,学生精准的多元化个性需求得以满足。同时,互联网呈凝聚态具有聚合性,互联网的聚合性为学生群体极化提供了平台便利。学生群体的分分聚聚、聚聚分分已成常态,这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