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312篇(第46/66页)
"实"字托底,在"探求就里、力行使命"中推动成果转换。"文可载道,以用为贵"。调查研究不是目的,形成调研报告也不是调研的"终点",真正解决问题,为民办好实事、谋得幸福,才是调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倘若仅限于思想碰撞,"调而不研"或是"研而不用",便会使调查研究落入形式主义的窠巢。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调"的成果,做好"研"的文章,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获取的一手资料进行"精雕细琢",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深入研究,抓住内在规律,挖掘问题症结所在,将问题分析到位,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有效办法。除此之外,还要以"跳起来摘桃子""满负荷压担子"的劲头,在真刀真枪真正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要将调查研究发现的具体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将每个问题与责任单位、责任人一一对应并设定完成时限,对短时间内能解决的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要紧盯不放,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持之以恒为群众解决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得幸福。
品吃苦"劲道"结青春"硕果"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高度赞扬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牢记总书记"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的殷殷嘱托,广大青年干部要深刻品悟吃苦"劲道",以苦为乐、以苦为师,于苦味相伴中磨砺意志,增强本领,守正创新,勇毅前行,让火热青春在基层沃土落地生根结"硕果"。
以"蜘蛛结网、一丝不苟"的韧"劲"孜孜"苦"求,让青春在基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破岩扎根中"果"味浓郁。陕北很苦,延安更苦,延川极苦,梁家河最苦。习近平总书记15岁刚到梁家河,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凭借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最终一步步闯过五关,成为乡亲们口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青年干部要树立"再苦不过梁家河、再难不及过五关"的不怕吃苦意识,以"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饱满激情扎根基层一线"接地气",身处艰苦岗位"尝苦味",于经风见雨、摸爬滚打中淬炼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要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积淀中涵养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多当几回"热锅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让自己平常时候看得见、关键时刻站得住、遇到挫折撑得起、危难关头豁得出,经得了磨难、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夺得了胜利。
以"燕子垒窝、精益求精"的较"劲"勤学"苦"练,让青春在基层"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汲养蓄能中"果"肉饱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习近平总书记到梁家河插队带了满满的两大箱书,白天劳动的间隙会拿着看,晚上在窑洞继续挑灯夜战,后来又徒步30里去借书,无论条件多么艰难都坚持吃苦读书,勤奋学习,增强本领。青年干部要树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主动学习意识,勇于跳出"舒适圈",把学习上的吃苦当"吃补",以"程门立雪、韦编三绝"的求知态度挖掘知识"富矿",以"常学常新、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登书山以览天下。要将书本知识和群众实践多联系,常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多提取"干货",于乡村振兴一线"苦练内功",把困难当老师,把磨练当财富,把挑战当机遇,上好基层这所大学校,研透有字和无字两本书,使自己成为岗位战位上的"行家里手"、奋斗队伍里的"前排标兵"。
以"野牛拓荒、敢为人先"的闯"劲"劳形"苦"心,让青春在基层"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来回吹拂中"果"香四溢。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大队担任支部书记,遇到干旱少雨、打柴困难等艰苦环境,毅然决然带领乡亲们煞费苦心、攻坚克难,打出第一口深井,赴千里外"取经问道",建成梁家河也是陕西省的第一座沼气池。青年干部要树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创新意识,传承好先辈们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吃苦耐劳作风、敢闯敢试干劲和艰苦奋斗精神,以"竞标争先、比学赶超"的奋进之姿踏平坎坷成大道。要拿出"吃苦才能吃香"的工作热情,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奉献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甩开膀子、扑下身子,到招商一线服务、项目一线锻打、工地一线锤炼,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劲头拿下一口口"深井"、建成一座座"沼气池",在"自找苦吃"中赢得组织信任、群众点赞。
以"快马加鞭、只争朝夕"的拼"劲"埋头"苦"干,让青春在基层"亿千方土起平川"的辛勤耕耘中"果"实满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里,苦活累活抢着干,上山挑肥种树、下田打坝修渠,练就一身"种地好把式";马不停蹄抓生产,建立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磨坊等场所,真正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做成什么"。青年干部要树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拼搏奋斗意识,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时间观念、"舍我其谁挑重担,为观奇景上高山"的担当精神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吃苦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要拿出"快马加鞭未下鞍"的工作态度、"倒海翻江卷巨澜"的勇气决心,在推动三产融合、激励企业创新等有质量、有效益的事上真抓实干,在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基层治理等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上埋头苦干,以赤子之心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创造出不负党和人民的非凡业绩。
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征途漫漫,吃苦为先。新时代广大青年干部用敢闯敢拼的汗水浇灌收获,以坚韧较真的步伐笃定前行,坚信:风雨过后会是绚丽彩虹,吃苦尽头必有繁花硕果。
上好"自找苦吃"这门"必修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中强调:"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在青春的黄金期,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年轻干部要上好"自找苦吃"这门必修课,只有真正做到敢吃苦、会吃苦、能吃苦,才能向下扎根、拔节生长,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敢吃苦",就是要走出"舒适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年轻干部大多是"家门、校门、机关门"无缝衔接的"三门"干部,不缺知识缺见识,不缺学历缺经历。若是沉迷于过去的光环,安于温水中的舒适,不愿吃苦,不敢吃苦,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干事创业的动力,白白耽误大好青春。实践反复证明,温室中长不出参天大树,只有蹲过的苗,才会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要主动投身到经济建设、乡村振兴、改革前沿等基层"练兵场",多当几回"热锅蚂蚁",多接几次"烫手山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气神履职尽责、攻坚克难,不断积蓄"破土而出"的奋进之力。要发扬冲在前、干在前、苦在前的担当精神,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用"躬身苦"换取群众"笑中甜"。
"会吃苦",就是要跳出"惯性圈"。方向不对,努力白费。现实中,个别年轻干部念错了"吃苦"这本好经,满足于机械式、被动式的惯性工作,看似忙在事中,实则乱在事中,陷入"事务主义"泥淖,白白吃苦却不见本领增长。自找苦吃并非"到点开饭"。自找苦吃,吃的是本领,吃的是智慧。"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一方面,要勤读"有字之书",充分用好零散时间和八小时外的休息时间,见缝插针学、一刻不停学,专挑工作中的难点痛点下手,专挑个人存在的短板不足下手,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自我提升、自我突破。另一方面,要善读"无字之书",常以"小学生"的姿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从群众的丰富创造中启迪思维、汲取智慧,从火热的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不断在学中干、干中学中锤炼独当一面的过硬本领。
"能吃苦",就是要坐住"冷板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吃苦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日常。但有的年轻干部却纠结于"当下苦",错误地认为吃一分"苦"就要得一丝"甜",未能如愿便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甚至思想堕落、步入歧途,逐渐在功名利禄的困扰中丢了本心,在糖衣炮弹的侵蚀中迷了双眼。"志之难,不在胜人在自胜。"年轻干部正处于扣好"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必须要摒弃浮躁、甩掉包袱,真正把吃苦视作一种历练修行,本本分分耕好"责任田",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努力把"热豆腐吹凉"、把"冷板凳坐热"。要涵养朴素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意志坚定,始终不移其志、不改其节、不乱其行,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谈笑凯歌还:致敬"时代楷模"万步炎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大力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之际,中央宣传部授予万步炎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矢志科技自立自强的深海勘探先锋,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从嫦娥"登月"到蛟龙"入海",从神舟"飞天"到钻下"中国孔",曾经的诗篇已成为今日之现实,伟大壮举的背后正是一大批像万步炎这样的科学家默默无闻奉献、坚韧不拔耕耘,才让中华民族站稳时代最高峰,不断突破和创造奇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万步炎同志为标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锐意进取,进一步厚植家国情怀、弘扬创新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努力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新功、立新业。
厚植"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家国情怀,一心向党、以身许国。"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因为怀着对家国的无限热爱,探矿工程专业出身的万步炎,毫不犹豫投身海洋勘探,立誓"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因为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万步炎夜以继日地拼命学习,面对日本科研机构的高薪邀请,他毅然归国,开启一份筚路蓝缕、跋山涉水的科研事业。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万步炎用心血和汗水诠释了"矢志报国终不悔"的忠贞誓言。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作为终身不变的坚守,以本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弘扬"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到,别人还没有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有可能先他们一步做出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1999年万步炎登上远洋科考船时,就立誓一定要将深海资源与地质勘探的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他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带领团队一次次跨越科研鸿沟,研发出我国首台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不断培养创新思维、打破思想桎梏、全力奋勇赶超,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交上一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
坚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意志,攻坚克难、艰苦奋斗。"海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们最不怕的就是困难!"2021年3月,"海牛Ⅱ号"在完成一次1000米级水下测试后突发故障,无法从水下收回,面对多变的海底环境、变幻的海上风浪、棘手的难题挑战,万步炎没有放弃、打退堂鼓,而是咬紧牙关持续找问题、解决问题,奋战40多个小时,终于赶在台风到来前将钻机顺利收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面对新的赶考之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弘扬斗争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在一次次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真正练就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金刚不坏之身"。
用"三个坚持"做好"垃圾分类"
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中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总书记勉励志愿者,继续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党员干部当从总书记回信中汲取方向和要求,用好"三个坚持",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在更大范围开花结果。
提高站位,坚持统筹思维,各方协同发力。垃圾分类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环节,事关人居环境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下,各地统筹施策,持续深入推进,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促进了文明新风不断养成。推行垃圾分类,也是我们党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一个体现。千家万户的事就是"国之大者",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引导人民养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也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需要全社会相向而行、统筹发力,需要加强科技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在投放、收集、运输、处理方面实行全过程、全流程"无缝对接",将一件件"垃圾分类"的事情切实办好,为"两山论"提供更多生动、雄辩的范例。
有的放矢,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精准施策。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过垃圾分类,居民提升了环保意识,也改善了自身的居住体验和生活环境。在具体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各地用心用情下好垃圾分类"绣花功夫",贯彻不同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纷纷按下"快进键",提供"新动能",能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体现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多种方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新成效。曾经的"拾荒者"是垃圾分类主力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垃圾分类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全民重视垃圾分类、全面投身垃圾分类的新局面正在逐步变为如花现实。展望未来,垃圾分类前景广阔,但在如何进一步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鼓励更多新技术运用于垃圾分类,如何通过"数字赋能"垃圾分类,打通数据壁垒,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依旧需要下足"绣花功夫""勤勉功夫",为线上线下联通一体,智能化协同社区治理创造良好氛围,促进社区治理精细化、科学化,为社区环境增添更多人情味、科技范、智能心。
善积跬步,坚持点滴做起,实现久久为功。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是绿色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美好环境的受益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全社会人人动手,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推动各地垃圾分类工作入细入深。尤其经过连续三年抗疫洗礼,广大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对健康环保的认识更进一步,垃圾分类愈发入心入细入行。分类在指间,文明在心间,建设更加美好环境,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齐心协力、久久为功。一方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家庭做起,从工作场所做起,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行动者、示范者,为全社会垃圾分类向纵深推进亮出先锋"样子"。另一方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结合工作岗位履行,学习推广上海、重庆等先进地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经验,给垃圾分类插上科技的翅膀,将高科技运用于垃圾分类工作,以新思路、新科技、新理念破解垃圾分类人员不足、分类精准投放率不高、外运不及时等具体问题,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更好落实、落地、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