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高校思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高校协同深度辅导

转载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2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高校思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高校协同深度辅导

所谓高校协同深度辅导,是指高校引入辅导员以外的班主任、学业导师等更多育人主体,将其作为新的序参量,形成各育人主体相互协调配合、优势充分发挥的有序结构,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问题进行更具深度的帮助和指导。可以说,高校协同深度辅导工作是在师生全员参与的多层次深度辅导工作模式基础上的优化升级,已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

一、高校协同深度辅导工作的价值意蕴

1.协同深度辅导是落实协同育人理念的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协同育人理念,并印发多个文件加以推进和落实。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完善"协同育人模式"。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协同联动"原则,建立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实施多项协同育人计划,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等,形成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推动全体教职员工把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落在育人成效上。这些都是对协同育人理念的强调和具体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将各育人主体纳入进来。然而,传统的深度辅导的主体局限于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容易形成辅导员"单打独斗"的局面。高校引入多育人主体开展协同深度辅导,正是对协同育人理念的贯彻落实,对探索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路径和机制的有益尝试。

2.协同深度辅导是助力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坚持五育并举、协同培育,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在成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包括且不限于深度辅导定义中列举的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具备方方面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两次师生谈话,而是有着较高专业化、科学化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主体要能深度融入大学生,能与大学生进行深度谈话,了解大学生真实的生活思想状况,深度挖掘隐藏其中的深层问题,还能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采用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帮助大学生成长发展,靠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单兵作战是难以实现的,还需要班主任、学业导师等育人主体参与进来,与辅导员共同开展协同深度辅导工作。

3.协同深度辅导是发挥主体育人合力的手段。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班主任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对此,高校应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挑选专业教师、党政干部等,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高、专业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强、关心热爱学生、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此外,本科生导师是高校重要的一支专业教师队伍,且本科生导师制已成为促进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手段。2021年北京市颁发的《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指出,要探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班主任和本科生导师等主体能够很大程度上覆盖"十大"育人体系所包含的育人力量,承担着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科研等育人工作中对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说,班主任、本科生导师等育人主体与辅导员共同开展协同深度辅导,也是实现其更好育人的需要。

二、高校协同深度辅导工作的问题症结

1.协同深度辅导存在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各环节相对脱节的问题。尽管各育人主体都已非常重视协同深度辅导工作,能够完成规定的协同深度辅导工作要求,但仍存在与教育教学科研各环节相对脱离的问题,即没有把协同深度辅导有机融入其育人工作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各育人主体对协同深度辅导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对协同深度辅导的内涵和规律等的认识需要提升。具体表现在:一些育人主体认为协同深度辅导是上级要求的一项工作任务,只需按要求的时间和频次完成即可;一些育人主体认为协同深度辅导就是与大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其思想生活状态,进而分析评估问题,对其进行帮助和指导等。各育人主体未将协同深度辅导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或通过协同深度辅导载体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导致其更多是机械地完成工作任务,只发挥了协同深度辅导的一小部分育人功能,还不能利用日常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科学地开展协同深度辅导,更不能通过协同深度辅导帮助大学生实现发展来反哺自身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2.各育人主体存在开展协同深度辅导能力不足的问题。协同深度辅导是育人主体与客体交互影响的过程,是有着很高专业化、科学化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育人主体通过交流对客体进行教育指导,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术能力。然而,各育人主体对协同深度辅导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等的掌握尚且不够,难以更好地开展协同深度辅导。具体来说,班主任、学业导师等各育人主体没有相关学习背景,相对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也相对缺乏良好的沟通技能,导致各育人主体尽管能发现大学生的问题,却走不进大学生的内心,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存在有劲使不上的感觉。尤其面对不愿或不善交流的学生,辅导起来更是无所适从,甚至会因为方式方法不当而起到反作用。这些都阻碍着班主任、学业导师等育人主体更好地开展协同深度辅导,取得更好的育人实效。

3.协同深度辅导的管理和应用存在水平较低的问题。要使得协同深度辅导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各项育人工作,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以及将辅导的成果应用于教书育人各个环节。当前,各育人主体已进行了大量的协同深度辅导工作,但其在管理和结果应用等方面的水平较低,这阻碍着育人实效的提升。一是工作的规范性不够,协同深度辅导的辅导前准备、辅导过程、辅导记录等都需要进一步规范。例如,辅导记录过于简单,不能清楚地看到辅导过程、关键信息、结论判断和措施建议等。二是辅导结果应用不够,主要包括协同深度辅导结果的管理和共享机制不完善。在以传统纸张为介质的管理模式下,各育人主体将深度辅导记录单交给辅导员后,记录单该如何分类汇总,又该如何分享给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此外,当需要了解个人、专业或全院教师开展辅导的情况,个人、班级或专业大学生接受深度辅导的情况,或某个时期的协同深度辅导工作开展情况时,如何快速汇总分析数据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高校协同深度辅导工作的优化路径

1.加强研究,提升各育人主体对协同深度辅导的认识。一要加强对协同深度辅导如何应用于育人工作各环节的研究。协同深度辅导最早是辅导员的一项基本工作,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就业等思想政治工作的各方面,在未来应开展对如何将协同深度辅导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方法机理的研究,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二要加强对如何挖掘更多育人主体的研究。随着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教师以及社会力量都提升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高校应研究如何培育、挖掘更多育人主体参与协同深度辅导工作。例如,首都师范大学的"第一班主任"工作就是对这方面的探索。三要深入对协同深度辅导工作机制的研究。针对协同深度辅导各育人主体的职责分工、协同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措施,以及协同深度辅导的效果评价、资料管理、结果运用等方面的问题,要加强研究力度,如制定能够激励各育人主体主动性,且运行合理、管理规范、评价科学的工作机制。高校党委可以设立一定的研究项目,鼓励各育人主体参与调查研究、实践探索、经验总结等,逐步提升对协同深度辅导规律的认识,并提高实践能力,达到提高育人实效的目的。

2.重视获得感,调动各育人主体参与协同深度辅导的主观能动性。高校要提升协同深度辅导工作,可以调动各育人主体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创造性地使协同深度辅导应用和服务于育人工作全过程。一要重视隐性的协同深度辅导,减轻育人主体的负担。隐性的协同深度辅导,就是将育人主体对学生开展的帮助和指导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和科研全过程。例如,各育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大学生的答疑;与未按时提交作业的学生交流;在定期组会里的科研指导;对科研进度异常的大学生的督促以及与大学生进行的日常交流等。隐性的协同深度辅导是育人主体教书育人工作的副产品,不仅不是负担,相反是促进育人工作的"催化剂"。二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强育人主体的获得感。加强与协同深度辅导直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各育人主体的育人能力,使其在育人过程中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同,建立良好、稳定的师生关系,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同时,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各育人主体能够挑选到更多合适的学生加入科研团队,持续构建稳定的科研梯队,进而促进自身的科研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局面。三要重视与深度协同辅导间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社会学、家庭教育学等,这有助于各育人主体在开展协同深度辅导的同时,更好地维护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营造更加和谐愉悦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升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

3.建设平台,提高协同深度辅导的管理和应用水平。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破解协同深度辅导的管理和应用难题,建设信息化平台是必然之路。信息化平台不仅能摆脱纸张介质这样落后的管理手段,提升结果应用水平,而且能通过必要的设置对协同深度辅导进行规范。建设信息化平台时,一要重视好用性,即平台要能满足协同深度辅导工作需要,且能够友好便捷地开展工作。好用的平台能让各育人主体和客体愿意使用,并能把显性和隐性的协同深度辅导都及时、规范地记录下来,为结果应用打下基础。借助信息化平台,可以实时数据分析和共享,重现教师教书育人、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进一步提供协同深度辅导结果的应用水平。二要重视兼容性,即协同深度辅导的信息化平台要融入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并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微时代"在教育对象产生海量思想品德信息和数据的同时,也为我们获取相关信息提供了契机。对此,高校协同深度辅导的信息化平台要充分利用"智慧校园"中已整合和开发的基础数据资源和数据分析功能等,深入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进而提升育人实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