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组织工作学习心得汇编(53篇)(第6/1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86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96分钟

党建述职要有"真材实料"

临近岁末,党组织书记履职抓党建工作述职是年底工作的重要一环。做好这项工作,是党组织书记敢担当、抓落实、解难题的生动呈现,对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做好基层党建述职,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确保述职内容具有"真材实料",不要夸夸其谈,要多谈"干货",少谈"成绩"。

要在履职尽责上有"真材实料"。党组织书记是抓基层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因此在述职时要多谈自己的履职尽责情况,既要具体也要深入,既要全面也要剖析,针对自身在从严治党、攻坚突破、示范引领、强化赋能等多方面多角度严格查摆落实。要多谈自身履职尽责的重视程度高不高,有没有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利害想法,有没有存在"不愿抓、不善抓、不会抓"的惰性行为。同时,要多谈抓党建工作中的不足,看看还有哪些短板可以提升,还有哪些问题可以改进,而不是一味地阐述自己今年打造了几个示范点、创新了哪些工作亮点,这些都是次要的,都是不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准备和汇报的,应当少谈或者不谈。

要在突破项目上有"真材实料"。我们组织年底进行述职评议,本质来讲就是将其作为一个"风向标",要聚焦基层党建的重点内容,倒逼问题扎实整改,推动述职的党组织书记"实打实"盘点交账。我们基层党组织在年初都制定了攻坚突破项目,这些项目主要目的就是着力破解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进而释放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治理的最大效能。全年的党建工作,在其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服务成效力度、群众满意水平等是攻坚突破项目的重要因素参考,要加以研究、凝练和总结好。述职时,要对攻坚突破项目"亮卷晒分",看看有没有提升站位,有没有服务大局,有没有直面问题,不能对攻坚突破项目的艰辛历程侃侃而谈,却对完成情况、具体成效等一笔带过,明显详略失当。

要在务求实效上有"真材实料"。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要在扎扎实实取得实效上下功夫,要与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服务群众工作相结合,推动基层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平稳发展。深入来看,有些地方甚至会出现"不足"年年述、"短板"年年在、"问题"年年改的情形,以致于不能切实达到整改效果,党建述职成了一年一度的"走过场""走形式"。针对基层党建问题,我们要坚持一题一策,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逐一整改销号,确保问题清零见底。同时,我们不能仅仅是在述职会上简单地罗列阐述,要"开门"接受检验,用群众获得感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要让群众看到"为民办事承诺"践行情况,让群众看到"上下左右前后"差距情况,让群众看到"整改完善提升"变化情况。

让干部变"孤雁单飞"为"雁阵齐飞"

科学研究表明,雁阵齐飞要比孤雁单飞节省约71%的飞行能量,因为它们纪律严明,动作一致,目标明确,振翅高飞的同时,也为后面的队友提供了"向上之风"。正所谓"独木不成林,单兵难作战",各级组织部门要聚焦职能职责,树牢正确导向,强化政策激励,加大关心关爱;持续激发群体智慧和潜能,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树正用人"风向标",让干部的劲头鼓起来。对干部来说,其最大的需求莫过于有一个能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对组织来说,最大的激励措施就是对干部用当其时、用其所长。因此,树好重德才、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才是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从有利于事业发展的角度,科学研判"该用谁",而不是从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角度出发,简单"拨弄人头"、考虑"谁该用"。一定要将"用好一个、激励一片、带动一群"作为目标方向,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及时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那些怕担事、不干事、没本事的干部"靠边站",真正实现以用人导向引领干部奋斗指向。

用好考核"指挥棒",让干部的标尺立起来。"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部分单位往往是"能者多劳",重点任务总是固定几人完成。这种局面不利于激发群体智慧,不能形成"优带后、后成优"的良性循环,会导致个别工作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组织部门要发挥好考核激励作用,分类把握干部考核的角度和尺度,完善科学考核评价的机制和方法,从谁来考、考什么、怎么考等方面着力突破。不断提升干部考核质效,确保考核更全面更科学,保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准,不搞"一刀切""一锅煮"。针对创业激情不高、"佛系""躺平"的干部,要拉大奖励档次,打破"平均主义",实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和干坏不一样,干多和干少不一样;真正把"赛道头马"精准科学的考核出来,公正公平使用起来,不断推动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

激活内生"原动力",让干部的状态提起来。俗话说,"常洗碗的人容易打碎碗",对冲在改革创新前沿的"头雁"干部,组织部门要为其撑腰鼓劲,正确把握干部出错的性质和影响,及时开展容错纠错工作,保持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要健全完善干部待遇保障制度,细化落实关心关爱干部的具体措施。对那些不张扬、不拉关系、不走门子、踏实肯干的干部,组织上要多看一眼、厚爱一层,不让他们吃年龄亏、吃老实亏,让广大干部能够安心、安身、安业。对那些长期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经验丰富的干部,在思想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关爱,为他们排忧解难、打气加油,为他们成长成才搭建更好的干事创业平台。

打造县域人才竞争独特"卖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县域城市必须依托自身资源、扬长避短,打造人才竞争独特"卖点",方能激发人才活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做优生态引人才"蜂拥而至"。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生态的竞争。大城市以薪资待遇高、发展机会多、基础设施完备等天然优势对人才几乎形成虹吸效应,县域城市想要打破虹吸效应,做优人才生态环境是关键。要创新人才政策,打破在政策资助、公共服务等方面层层加码的同质化引才手段,立足县域发展实际,打造动态全覆盖的政策供给体系,根据人才实际需求和意愿自由搭配"政策包",精准满足人才需求、严防政策资源浪费。要优化创业环境,设立人才创业发展专项基金,成立由政府投资主导的金融创投公司,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减低成本、增加机会。要深化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推行专家举荐制和认定制,赋予行业领域内具有公信力、号召力和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推荐优秀人才的权力,实现专家评专家、人才选人才,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搭好平台使人才"大展拳脚"。人才以用为本。如果忽视在"用"上下功夫,只是片面地强调人才的引进和拥有,既是对人才的不尊重,也会造成极大的人才浪费。"一线墩苗"锻炼人才。将人才放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城乡基层治理等一线,让火热的实践成为检验人才能力的"练兵场",使不同人才在不同岗位实践中充分发挥才华和能力,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揭榜挂帅"成就人才。全面调查摸排重点领域关键性技术瓶颈需求,梳理分析形成重点产业短缺技术清单,面向全国高校院所、行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发出"英雄帖",与发榜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有用武之地。"交流合作"回报人才。深化校地(企)合作,探索实施人才"校企双聘""校地企交流挂职"制度,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机制,让人才合理合法享有创新收益,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

贴心服务让人才"日久生情"。县域城市在区位条件、城市功能上存在"先天不足",单纯拼钱财、拼硬件、给编制很难留得住人才,只有开展错位竞争,不比"真金"比"真心"、不比"硬件"比"软件",以情化人,用情留才,才能积蓄人才集聚后发力量。要在政治上给激励,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走访专家制度,县委书记、县长督办重要人才工作、重点人才项目、重大人才活动,畅通人才建言献策渠道,鼓励推荐各层级优秀人才进入"两代表一委员"队伍,不断增强人才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成就感、获得感。要在社会上给推崇,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深入开展"突出贡献人才"评选活动,持续加大对优秀人才、先进事迹、重大科研成果的宣传力度,制作杰出人才专题宣传片,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新风尚。要在生活上给厚爱,不断改进完善人才服务方式,建强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络员队伍,百分百做好政策奖补兑现,按时拨付人才项目经费、生活补贴,持续落实好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关心关爱政策,常态化召开交流会、分享会、联谊会等活动,用便捷、高效、贴心让各类人才舒心、安心、专心。

涵养"园丁"思维让人才"金种子"破土而出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绽放中国梦"花香",就需要持续吸引高素质人才奔赴基层奋斗。因此,各地各部门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注入服务"营养液"、勤施政策"有机肥"、护好创业"丰硕果",全面拓宽引才聚才新赛道,为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支撑。

注入服务"营养液",让人才"金种子"安心扎根。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人才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福利政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积极主动抓好引才工作。要想高素质人才"出山",服务意识需先行。首先要给予人才能力体现的"长跑道",用长远发展意识去帮扶优秀人才找到发力点,保证充足的容错空间,优则激励,败亦鼓舞,形成自信的干事创业环境。其次,要着力提高人才社会地位,结合大数据互联网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全面营造尊重、信任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让更多地优秀人才被群众积极举荐。最后,要完善引才"售后",在引才落户福利、安家补贴、子女教育与住房优惠等方面给予明确帮扶,让人才无生活之忧,能全心投入各项工作之中。

勤施政策"有机肥",让人才"金种子"崭露头角。习近平总书记常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各地区各部门推进引才聚才工作也是如此,只有清晰了解基层需求与人才需求,才能真正做到重视人才进而产出人才。我们要持续简化优化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出台一系列接地气、求务实的引才用才政策,让人才安心"筑巢"服务群众。一方面要以人岗匹配为导向,做到知人善用,杜绝大材小用,小材乱用,要明晰具体岗位专业需求,把优秀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另一方面要构建帮扶机制,鼓励现有人才对新引进人才"传帮带",通过人才档案、人才库等掌握人才成长情况,及时对人才强弱项、补短板,进一步强化人才业务能力,更好地发挥实力。再一方面要任人唯贤,吸引各专业各技术人才,不设"高门槛",主打"真需要",对特别突出的人才要敢于破格录取,着重培养使用,畅通人才奋斗道路。

护好创业"丰硕果",让人才"金种子"稳健成长。引才聚才是开始,留住人才更重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建好人才"大家庭"。要确保人才保障服务体系有温度,各引才福利要按时间节点给予实现,成立服务小组开展全程"保姆式"服务,主动给人才队伍增设施、添资金。要正面激励人才干事创业,及时健全奖惩机制,制定考评细则,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工作机制,营造人才之间比追赶超氛围。要全面打造人才归属感,将人才放在关键岗位、重难项目中磨练,让他们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坐同一张板凳,在听民声、集民意中与群众联系更加紧密,把工作环境当成生活之家,把群众急愁难盼当作自己的"火烧眉毛",彻底转换"管家"到"主人"的角色转换,建立不分彼此的亲密关系,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三结合"让年终考核考出"真效果"

年末岁尾,各单位正有序开展年终考核。年终考核是各级各部门必不可少的"规定动作",不仅是对全年工作成果的检验,更是查找问题、弥补不足的好时机,对谋划下一年的发展思路和工作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年终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检验工作的成效,同时也检验着干部的作风。有些地方年终考核仍然没有跳出"材料出政绩"的怪圈,以资料的厚度、开会的次数、照片的多少来衡量工作的成效,不看实绩重痕迹,不看过程看结果,这一做法,不仅会让考核过程流于形式,也让考核结果缺乏真实性。年终考核要坚持以实绩为导向,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纸上变为地上,把话筒递给群众,真正发挥出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

坚持"过程"和"结果"相结合,把功夫下在"平时"。缺乏平时考核的基础,年底"一锤定音"的做法,难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准确和公正。年终考核的节点虽然在年底,但是考核的触角却延伸到全年,只有坚持过程导向,增加"平时成绩"的权重,采取专项考核、定期考核、季度考核、平时考核等方式,才能防止部分考核单位出现平时不重视、年底搞突击,日常庸懒散、时常等靠要等现象。要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分解落实,年初制定计划,明确目标,细化步骤,压实工作责任,年中采取"一季度一考核、一月份一报告"的方式检验工作进度和效度,防止因年底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出现"临时抱佛脚""落实变落空"的现象,不仅不能很好推进工作,还会助长形式主义之风蔓延。

坚持"痕迹"和"实绩"相结合,把纸上变为"地上"。"痕迹管理"是一种有效的考核手段,各单位平时都做了哪些工作,又是如何开展工作,都可以通过具体的文字和鲜活的图片展现出来。但如果过度追求痕迹,要求事事留"痕"、步步留"迹",既加重了单位负担,又容易造成比拼材料的不良倾向,对推动工作毫无意义,结果只会背道而驰。年终考核不是不看痕,而是少看"痕"多看"绩",看"痕",首先要筛选出是真还是假,有没有掺水分、搞美颜,再看必要的台账和记录,不过度增加条目,不过分要求文稿的质量、图片的效果,要多看"绩",用事实说话,靠实绩度量,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把考场搬到一线去,近距离看工作进度如何、工作落实没有,切实把工作实绩考准考实。

坚持"自评"和"他讲"相结合,把话筒递给"群众"。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最有体会,也最有发言权,因此,口碑与民声才是检验干部一年来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年终考核不仅要听干部说了什么、看干部做了什么,还要细听领导声音,了解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没有政治定力,在诱惑考验面前有没有清醒头脑,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有没有担当作为;善听同事声音,了解干部平时的工作态度端不端正、工作作风坚不坚实、工作能力过不过硬;多听群众声音,了解干部为民情怀浓不浓,群众口碑好不好,工作成效大不大,通过个别谈话、随机走访、民意调查等方式,立体化、多维度精确衡量、精细分析、精准考核,确保考核结果更实、成效更好、满意度高。

党建述职要在"点上发力"

2023年已近尾声,各基层党组织陆续召开党建述职评议会。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各党组织抓党建、促发展工作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验。各地要聚焦工作"闪光点""薄弱点""主攻点",总结工作成效、查摆突出问题、提出破解之策,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