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05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23篇(第140/15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2624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209分钟

汲取党纪学习教育之"活水",真学真信,筑牢党性之"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青年党员干部要抓住党纪学习教育契机,聚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掌握核心要求,领悟实质精神。要以政治纪律为重,深学细悟、真学真信,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党性修养,与党同心通向、同心同行,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吸取党纪学习教育之"富矿",苦干实干,挺拔奋斗之"干"。习近平总书记说:"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大道至简,实干奋斗为要。青年党员干部要沿着党纪指明的干事创业方向,增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实干精神,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要学深悟透,拒做遇事就打"太极"、踢"皮球"的干部,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发扬攻坚克难、敢于斗争的实干精神,在工作中淬炼本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发挥新时代奋斗精神,彰显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

吸收党纪学习教育之"阳光",见贤思齐,繁茂廉洁之"叶"。"淡泊人生蓄以明志,清廉处事方能致远。"廉洁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根本,廉洁自律发生动摇,将滋生不正之风、失去群众基础、动摇党的执政根基。青年党员干部要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向"公家的东西一分也不能沾"的王进喜、"不搞特殊化"的焦裕禄、"用生命托起大山的希望"的张桂梅等恪守廉洁的党员前辈看齐,绷紧纪律规矩之弦,永葆清正廉洁本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摒弃善自为谋的私心,常修廉洁为民的公心,将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他律转变为自律,善用自我批评法宝,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筑牢拒腐防变堤坝,涵养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在党纪学习教育中正身、修身、立身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纪学习教育"置顶"常抓不懈,切实在学纪正身、明纪修身、守纪立身上下功夫,助力以党的纪律建设新成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潜心学纪以"正身",深化认知"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规矩是管党治党的"戒尺",更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严守党的纪律"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在入党宣誓时作出的庄严承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条例》为契机,潜心学纪推动正本培元,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准确把握好"党的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要坚持把党纪学习"置顶于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等方面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让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提高纪律意识、增强纪律定力的过程。

笃悟明纪以"修身",深入浅出"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心中有规矩,行为定方圆。新修订的《条例》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特别是注重与其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促进执纪执法贯通。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条例》为契机,笃悟知纪推动固本培基,对标对表、深学笃悟,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化理解运用。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学习重点,丰富学习形式,强化警示教育,深刻剖析违纪典型案例,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案中人"唤醒"梦中人",对于"红线""底线"不仅做到心知肚明,更要警钟长鸣、警惕长存、警示常在,主动在思想上划出雷区、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知敬畏、存戒惧。

严规守纪以"立身",知行合一"想通透"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知是行之基,行乃知之成。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条例》为契机,知戒守纪推动立本培廉,将遵规守纪牢记在心、实践于行,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要绷紧"纪律之弦",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感到纪律就在身边,逐步养成"八小时内外""网上网下"都在受监督约束的意识习惯,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同时,要在监督约束下敢为善为,把党纪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际成效,既要在纪律规矩上"管得住手脚",更要在干事创业上"放得开手脚"。

执党纪学习教育之笔答好为民初心卷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以此次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思想认识,执"党纪学习教育之笔",答好"为民初心卷",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起笔"凝心聚魂,在研读党规党纪中汲取信仰力量。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于2015年、2018年和2023年三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释放出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的强烈讯号。新修订的《条例》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党的纪律"红线",还细化了各类违纪行为及其处分规定,使纪律的"高压线"更加清晰可见,为全体党员干部划定了行为边界。作为党员干部,要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在赓续血脉中追寻信仰源头,领悟红色历史融于中华血脉,剖析学纪知纪的历史溯源,深刻认识到要时刻绷紧严守党纪国法这根弦、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自觉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贯穿到重点任务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成效。

"运笔"正本清源,在落实从严治党中锤炼党性修养。新修订的《条例》紧密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纪律建设的最新部署和战略考量。近三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是进一步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等。这些在《条例》中都得到了贯彻体现,并转化为纪律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将各项纪律规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置顶,对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深刻剖析自身,自觉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

"收笔"实干为民,在加强纪律建设中强化责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一系列集中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在增强、守纪能力在提升,其中《条例》是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通过学习《条例》,可以进一步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实干担当是党纪学习教育的核心要义,要主动谋划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通过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依规展开、有效落实。作为党员干部要明晰责任、实干笃行,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融进去、把职责放进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鼓足干劲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不掉队,为"一门心思"干事创业、"放开手脚"实干担当创造出秩序井然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厚植为民情怀,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执新质生产力"三高"笔绘就为民"三新"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就业等为民服务领域一直是总书记关注的重点。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三高"优势,这与新形势下的为民服务需求不谋而合。党员干部当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为民服务的重要论述,主动拿起新质生产力"三高"笔,绘就为民服务"三新"图,以新质生产力切实推动为民服务更上一层楼。

执新质生产力"高科技"之笔,从"新"出发,绘就为民服务"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质生产力催生的高科技技术正好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新需求。为民服务既要搭上新质生产力这趟"快车",也要切实将服务作为"发力点""落脚点"。例如在政务大厅引入智能服务机器人,提供便捷基础性服务、精准分流人群,强化服务针对性;在城市安装智能交通摄像头,建立智慧交通网,因地因时制策,及时疏导车流;引入高新技术人才,整合多部门职能职责,打造更多"城市通"、"码上办"APP和公众号,足不出户一键完成所有业务办理......诸如此类"新路径",始终围绕"人民"二字,不断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出成绩",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在民生领域的"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执新质生产力"高效能"之笔,贴"新"思考,绘就为民服务"新质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为民服务提质增效,要找准"平衡点",保证新质生产力的"全方位"协同发力,切实避免"相互掣肘""厚此薄彼"等情况。要注意到为民服务是具有普惠性和个性化双重特征,要在看似矛盾的特性之中找到为民服务这个共通点,用好"辩证法"、做好"矛盾题"。一方面,要保障为民服务的普惠性、公平性,练好为民服务"基本功",关注实际存在的地域壁垒、信息茧房等影响制约因素,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不断加速要素间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以信息化、现代化打通服务堵点难点,更好推动互联互通"普惠网"建设。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元化、差异化的,也要做好为民服务的个性化服务,充分利用5G、AI等智慧化手段,做好人民群众需求的关注、收集工作,壮大需求内容库、方案库,做到因人施策、量体裁衣,提供更多个性化方案。

执新质生产力"高质量"之笔,尽"新"尽力,绘就为民服务"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福祉与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息息相关,在这方面不能有"松气歇脚"的想法,一定要做好与时俱进、持续发力的相关工作,不断以新质生产力作为"动力源",促进为民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特征就要求为民服务不能"一成不变""你做我看",不能完全依靠政务服务人员,需要依托新质生产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要重视新质生产力的便利便捷性,紧紧依托互联网等高效交流渠道,建立并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营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氛围,充分激发全民参与热情。要用好用活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服务治理交互性,一体化推进"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工作,让"民声"真正"落地有声",争取打造服务治理"合唱团",唱好为民服务"大合唱"。

致敬最美"科技星"谱写青春"新华章"

2024年5月30日是第8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在各自领域探索突破,无愧为国之脊梁,让我们借此节日向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致敬。

致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在淡泊名利中谱写报国华章。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科研之路往往都是孤独而漫长的,永葆一颗赤子之心才能走稳,不计得失的坚守才能走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的一生就是对奉献精神的最好映照。袁隆平七十年如一日躬耕在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把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当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后,他不为荣誉所动,不仅无私分享育种材料,还将所得奖金全部捐献,设立基金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研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向"袁隆平星"们致敬,发扬奉献精神、传递奉献力量,厚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私情怀,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致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求实精神,在攻坚克难中谱写奋斗华章。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永恒追求。正如中国消除疟疾的背后,是屠呦呦"科学要实事求是"的坚持。在恶性疟疾横行的年代,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带领科研团队整理典籍、走访名医,对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反复筛查摸索,详细验证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第191次实验时成功提取青蒿素,该成果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正是有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筑梦者,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科研中下"真"功夫、"细"功夫,才能不断开拓科研新领域、寻求新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屠呦呦星"们致敬,汲取务实精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落实、谋发展、促民生,做到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致敬"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精神,在激流勇进中谱写有为华章。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从钱学森、邓稼先、黄旭华等老一辈科学家到顾方舟、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以精湛的学术造诣与革故鼎新的勇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难题。党员干部要向广大"科技星"们致敬,汲取科学家们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与"榜样之光"一起奋力飞翔,不忘"来时路",坚定"未来路",走好"脚下路"。

回望征途千山远,翘首前路万木春。广大党员干部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接力科学家精神火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精彩华章。

追寻"齐鲁之迹"瞄准发展"关键词"

5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五次亲临山东视察指导,先后来到日照、济南等地进行调研,考察发展、探访民情、提出要求,为山东发展把舵定向,寄予厚望重托。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广大党员干部要追寻总书记的"齐鲁之迹",瞄准"自立自强""绿色发展""人民至上"发展关键词,牢记嘱托、挺膺担当,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航程奋楫扬帆、笃行不怠。

追寻"齐鲁之迹",感悟"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科技发展之路,瞄准"自立自强"关键词。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的第一站,来到了黄海之滨的日照港,深入了解当地推进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情况,并察看全自动集装箱码头作业场景。自1982年开工建设以来,日照港在时代大潮中乘风踏浪、后来居上,不断摆脱技术掣肘、攻克"卡脖子"技术壁垒,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大港。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肯定,并称之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日照港的发展史不仅折射出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还彰显着无数港口工作者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广大党员干部、科技工作者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上下求索、锐意进取,敢于斗争、迎难而上,始终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道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