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69篇(第143/165页)
固守一颗"自律之心",在"查不足、找差距、补短板"上再"下真功","常检常改"推动修身正己"掸尘革弊"更进一步。党的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保护线,广大党员干部当知尺明纪律己,固守一颗"自律之心",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刀刃向内善于查不足、找差距、补短板,激荡清风正气。要常检视,查己不足,找出差距,在警示教育中把"自己、职责、工作"摆进去,常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在"揽镜自照"中"整理衣冠",在深刻剖析中匡正个人言行,让自己耳边"警钟长鸣",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做到知敬畏、存戒惧;要自警自省、补齐短板,保持"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律,慎始、慎独、慎微,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筑牢作风堤坝,并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点点滴滴从小事小节守起,事事处处约束自己,不越红线、不触底线,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坚守一颗"为民之心",在"勇担当、抓落实、严作风"上再"下实功","实践实做"推动成果转化"见行见效"更进一步。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党纪学习教育要杜绝就学习而学习、学用"两张皮",贵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条例》着眼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完善了针对"慢作为、假作为"等行为的处分规定。勤政为民心坦荡,清风两袖守清廉。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担当、抓落实,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增强廉政意识,强化担当精神,展现优良作风,坚守一颗"为民之心",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积极投身经济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防汛救灾最前沿,做到任务压来不溜肩、不撂挑,谋其政、干其事,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将一件件民生事抓实、做细;要严作风,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廉的操守,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严守法纪底线,抵制歪风邪气,与违纪行为划清界限,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循总书记"指示精神"扛"责"于身战风雨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会议指出,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无论是对柞水县桥梁垮塌,还是华容县堤防决口,均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根本遵循。正值"七下八上"的防汛救灾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各负其责、守土尽责、冲锋在前,及时转移并妥善安置受威胁地区群众,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未雨绸缪"当不遗余"力",风雨未至时各负其"责",织密"信息畅通,响应迅速"的安全防护网。防汛救灾过程中,须臾不可懈怠,当以未雨绸缪之态,筑牢安全防线,确保每一环节都坚实可靠。宁可预想最坏,不可心存侥幸,宁可防范过度,不可疏漏丝毫。生命安全重于泰山,高于一切。水利、气象相关部门要通过气象卫星、雷达监测、水文站数据等多种渠道,实时收集并分析雨情、水情信息,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一旦监测到可能的洪水风险,立即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平台,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确保信息能够迅速覆盖到每一个可能受影响的角落。还要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在接到预警信息后采取有效措施,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加固防洪设施,减少灾害损失。在这场与自然的较量中,我们不仅是守护者,更是先行者,要以"十足准备"应对"万一之变",预见并化解潜在危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无虞。
"抢险救灾"间竭尽全"力",风雨同舟中守土尽"责",筑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坚固防洪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多支力量分批抵达抢险救援现场,全力开展巡堤固坝、封堵管涌等任务作业。防汛救灾不仅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更是对能力素质的锻炼。怀化市面对洪峰过境的严峻考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不畏艰难,深入一线排查隐患,紧急转移安置群众,确保不漏一户、不死伤一人,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抗洪抢险一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就像一面面鲜艳的旗帜,引领着人民群众"奋力"向前。要把防汛救灾作为试金石、磨刀石,推动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抢险一线奋勇争先、挺膺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庄严承诺,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洪堤坝。
"家园重建"时齐心协"力",灾后恢复当匹夫有"责",重塑"生机勃勃,安居乐业"的和谐新风貌。洪水滔滔何所惧,万众一心建家园。灾后恢复生产及重建阶段,要信念如磐,以无畏之姿,重燃生活之火。在抢险救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后,必须立即转入灾后恢复重建,加快修复受损的基础公共设施,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还需要加强受灾群众的安置和救助工作,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要加强领导,科学规划,让灾后重建蓝图绘就于心;更要协调配合,凝心聚力,让每一分努力都化作重建的砖石,坚实而有力。要充分激发群众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份力量都成为破晓之光,照亮重建的征途,驱散困难与挑战的阴霾。众人并肩,力聚如虹,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汇聚成无坚不摧的力量,推动灾后重建工作取得全面胜利,让灾难的阴霾散尽,迎接家园的新生。
以"俯身向下"之姿践行"人民至上"之旨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5000多字的全会公报中,"人民"二字出现了10多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作为年轻干部,要时刻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设为"特别关注",以"俯身向下"之姿践行"人民至上"之旨,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涵养一颗"同理心",多为群众"想一想",练好将心比心、时刻上心的"细功夫",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作为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认识群众工作,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工作的最高标准。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主动性,把群众当成自家亲戚,把群众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前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是否可行、是否合适,最大限度保护群众利益。
保持一颗"谦卑心",多听群众"说一说",练好由表及里、深度交流的"实功夫",当好人民群众的"倾听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真诚倾听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只有真诚倾听群众关注什么、在意什么,才能真正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期待什么。作为党员干部,要把倾听群众诉求当成一种情怀、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一种方法、一种担当,遇事先听群众说什么,多些心平气和,少些居高临下,多些和风细雨,少些耀武扬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干部最好的老师。当工作遇到阻碍、推进遇到困难时,要虚心拜人民为师,多听一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寻求解决办法,推动工作开展。
强化一颗"宗旨心",多领群众"干一干",练好能打敢拼、能冲善战的"真功夫",当好人民群众的"领头人"。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做好群众工作,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是必备素质。作为党员干部,要增强责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勇当先锋,敢打头阵,用行动展现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团结凝聚广大基层群众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树立一颗"事业心",多让群众"笑一笑",练好为民服务、造福百姓的"硬功夫",当好人民群众的"自家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解决问题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为民服务贵在"实打实",只有这样才能办好好事实事,才能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些"实而不华",少些"华而不实",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以实打实的举措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重点问题,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工作,做到精准服务、供需对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永葆一颗"虔诚心",多请群众"评一评",练好不断完善、持续精进的"深功夫",当好人民群众的"联络人"。工作成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检验基层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把群众评价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硬杠杠",请群众当"考官",让群众来"打分"。要摆正思想认识,将群众评价贯穿于工作开展全过程,主动勇于接受人民监督、批评。要正确对待群众评价,对于群众点赞认可的要一以贯之坚持下去,持续优化,常态长效;对于群众摇头反感的要坚决叫停纠治,落实整改,一抓到底。要强化结果运用,将群众评价结果与干部选用、评先选优等直接挂钩。
以"身"聚"力"让学党纪"持续在线"
党纪学习教育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大体检"、精神的"大洗礼",更是一场检验党性担当的"大测试"。当前,当前,党纪学习教育已进入"收官"阶段。党纪学习教育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而答好"收官卷",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聚焦学党纪主线,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在以"身"作则、以"身"践行、以"身"示范中以"身"走实,让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有凝聚力、生命力、战斗力,让学党纪"持续在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以"身"作则"正心",在"一以贯之、矢志不渝"中抓实"方向盘",让党纪学习教育更有"凝聚力"。"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只有把纪律规矩融入血液、浸润思想,始终保持纪律的利刃高悬,才能确保自身的时刻安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就是要使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需要在工作中具备大无畏的勇气和魄力,更要有辨是非、肯取舍的能力,其内在反映的是党员干部自我批判精神和自我革命的能力。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我们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的根本问题,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对标揽镜自照、自警自省,查清"病灶"、找准"靶子",不断把身边案例变成"活教材",时刻以"精神食粮"滋养心灵,清除思想杂质。要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潜心学纪、笃悟知纪、立规明纪、知戒守纪,切实将党纪党规深烙入脑、铭刻在心、力践于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以"身"践行"正身",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中频敲"警示钟",让党纪学习教育更有"生命力"。纪律的生命力在于遵守和执行,守纪是学纪、知纪、明纪的最终落脚点。党纪党风放松学、抓不严、落不实,精神上就会"缺钙"。我们党作为组织规模最大、党员人数最多的政党,党的纪律对于9918.5万名党员、517.6万个基层党组织具有普遍的、平等的约束力。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逐章逐条"学纪"、入脑入心"知纪"、不偏不倚"明纪"、慎始慎终"守纪",把党纪视为悬在头顶的"三尺利剑",时刻心存对纪法的敬畏,做到信仰不"降温"、信心不"匮缺"、执行不"摇摆",在遵规守纪上做表率、当"头雁"。要主动把廉洁自律要求延伸至"八小时外",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以"身边事"的惩处力度警醒自己、对违纪违规情形检视自己,练就"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强大定力,方能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
以"身"示范"正行",在"知行合一、追求实效"中交出"高分卷",让党纪学习教育更有"战斗力"。党纪党规作为管党治党的"戒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党员干部遵守纪律、约束行为的基本"标尺",为党员干部划定了行为的边界。党员干部要切记"腐蚀""围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诱惑面前,党员干部要把强化自身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强化纪律意识,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要加大对自我的日常监督管理,经常扫描检视自身行为,破除"小节无害"心理,不该做的不做、不该碰的不碰、不该拿的不拿,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用好党纪"戒尺",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真正做到"知行"更"知止",达到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旨归,努力交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党纪学习教育高分答卷。
以奋进姿态校准中国式现代化"航线坐标"
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重点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中国这艘在历史长河中航行千年的轮船,如何在新的历史风浪下踏浪前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点明了方向。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新而进、向深而行、向实而为,以奋进姿态校准中国式现代化"航线坐标"。
向新而进,明晰守正创新的总要求,引领"航线"新方向。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其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无论如何改革,中国共产党领导都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实践,需要新的发展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前与未来、统筹全局与区域,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领航定向。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从党的创新理论中寻找回答时代之问、破解改革难题的理念、思路和对策,以新思路、新布局、新机制、新形式回应时代新需要。
向深而行,悟透深化改革的任务图,校准"航线"新起点。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经济体制、创新机制、法治体系、民生体系、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前瞻性思维,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激活创新这一"强引擎",以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深悟透"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坚持实事求是,将理论与地方特点相结合,"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相关的政策引导、产业扶持、人才保障等工作;要坚持以创新为重要抓手,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向实而为,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增添"航线"新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了明确的方向和任务要求,更需要"水手们"撸起袖子、奋力摇桨,国家这艘大船才能真正扬帆起航。放眼今朝,我国在人工智能、移动通信、超级计算等前沿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这是几代华夏儿女坚持奋楫争先、创新突破的结果。而在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将徐徐展开。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思考,主动谋划,大刀阔斧地改革,用新举措、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要时刻保持"赶考"的迫切与坚定,找准痛点堵点、抓住核心要害,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在实践中磨练服务群众、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