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647篇(第105/138页)
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要做好文化遗产创新工作,强化文物利用。我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何尊",留下"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在参观时,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青铜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宣传阐释,更好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热爱。近年来,许多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以及文化衍生产品大受消费者喜爱,这正是创新创造与传统文化的"珠联璧合"。面向新时代,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阐释,更要用好创新创造这把"金钥匙"。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科技创新优势,运用好"互联网+",紧跟热点,深挖文化精髓,开发更多场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解码传统文化"基因",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之间的契合点,把文化遗产和日常生活、文创产品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让祖国大地更多的文物遗产"醒过来""动起来",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新质传播力。
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要提炼文化遗产精神标识,坚定文化自信。5年前,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总书记曾谈起"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这次在麦积山石窟,总书记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无论是"莫高精神"还是"红旗渠精神"、"丝路精神"还是"南泥湾精神",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灿烂文明,还凝聚着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同时,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进一步挖掘、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让"活起来"的文物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以"常"为笔书写党纪学习教育"更"字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党纪学习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始终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常学常新、常省常警、常践常行"为笔,书写新时代党纪学习教育"更"字篇章,助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常学常新"为笔,书写"一片丹心永向党"学习篇,让党性修养"更进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理论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唯有"常学"方可"常新"。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当作"案头卷""枕边书",延续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的好方法,深入理解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常学常新"。要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规定动作中,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紧扣党的"六大纪律"进行分析研讨,从思想上拎清到底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切实使学纪的过程成为强化纪律意识、增强党性修养的过程。
以"常省常警"为笔,书写"两袖清风不染尘"修身篇,让清廉本色"更实一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觉,时刻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身边先进典型、对照人民群众期盼,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深刻检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坚决维护好党章党规党纪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以"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政治定力,守住"八小时以外"的自律关、廉洁关,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在常省常警中筑牢"两袖清风不染尘"的拒腐防变"廉洁线",做到思想上一尘不染,行动上一身正气。
以"常践常行"为笔,书写"绝知此事要躬行"实干篇,让为民初心"更深一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党纪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遵规守纪,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更加熠熠生辉。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总结应用党纪学习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一线,接"烫手的山芋"、啃"难啃的骨头",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不退缩,切实将纪律建设最终落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要聚焦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卫生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党规党纪学习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纪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以"三我之境"推动深改"巨轮"乘风破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浪潮汹涌澎湃,党员干部当涵养"无我"之奉献、"忘我"之奋斗、"有我"之担当,以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回应时代呼唤,勇立潮头,吹响冲锋号角,引领改革巨轮破浪前行,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惠及民生,共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矢志"无我"奉献,让深改"巨轮"在引领"改革航向"的征途中矢志不渝。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长河中,无数改革先驱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境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们的身影虽已远去,但那份为国家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精神,却如璀璨星辰,照亮后人之路。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深刻理解并传承这份"无我"精神,将个人的理想追求深深根植于改革大局之中。要勇于担当起时代的重任,以无私的心态和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之中,不畏艰难,不惧挑战,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确保改革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
践行"忘我"奋斗,让深改"巨轮"在回应"改革呼唤"的浪潮中砥砺前行。全面深化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更是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福祉的庄严承诺。在改革的征途上,难免会遇到重重困难和挑战,但广大党员干部需以"忘我"之姿,将个人的汗水与智慧无私地奉献给这场伟大的事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聚焦那些关乎民生福祉、社会公正的热点难点问题,用真心实意和实际行动去回应人民的期盼。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要有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项接着一项抓,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真正让改革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时代的洪流中乘风破浪,让全面深化改革的"巨轮"驶向更加辉煌的彼岸。
铸就"有我"担当,让深改"巨轮"在搏击"改革风浪"的航程中勇立潮头。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需要每一位参与者都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勇于担当,敢于直面挑战,以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主动投身改革实践的洪流之中。我们要勇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实际行动诠释"有我"的担当精神。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扎实的行动和不懈的努力。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去,在这场历史的洪流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时不我待"的担当在"深改"征程上建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改革潮起风正劲,奋楫扬帆当此时。党员干部使命在肩,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落地落细落实,以积极作为的新举措,开拓事业新局面,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魄力,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做起而行之"奋进者"。党员干部要"身入"基层,真抓实干,甘于奉献,担当作为,厚植为民情怀,"心到"基层,了解百姓所需、所愿,真心实意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精力放在破解痛点、疏通堵点上,以更高的为民服务热情,激发起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入,着力用改革的方法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尺,始终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在实践中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保持逆水行舟的紧迫感,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砥砺前行的奋斗者。
以"追风赶月莫停留"的信念,凝聚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做脚踏实地"奉献者"。惟奋斗才能不负时间,惟实干才是把握历史主动的方法。党员干部要增强深化改革的自觉性、提振锐意进取的精气神,摒弃拈轻怕重、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自觉把改革的责任装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实为行动。要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磨练意志、增长才干,要有敢啃"硬骨头",甘做"奉献者"的决心和魄力,以不计得失的真诚付出、赤诚奉献的精神追求,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回顾百余年党的历史,无数党员干部在黑暗中摸索,一程程披荆斩棘,一次次闯关夺隘,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志气,凝聚起战胜困难和挑战的磅礴伟力。
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涵养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逐梦前行"开拓者"。改革要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满意,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党员干部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振兴发展的征途上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工作作风,在服务群众工作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不断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本领。要在重要岗位上苦心志、劳筋骨,在前进道路上勤奋耕耘,在总结与积累中成就实实在在的业绩,越是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的时候,越要积极应对、排除万难。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和决心,以勇立潮头、敢闯敢为的魄力和信念,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用好辩证法打通改革落实"最后一公里"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改革帷幕正式拉开,各地要在抓落实上下足真功夫、实功夫、硬功夫,掌握辩证思维,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改革"奋进号"直达"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生根落地、开花结果。
把握"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特色道路,没有现成的方案和经验可供参考,回顾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46年,是始终将人民满意作为改革"试金石",一步一个脚印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46年。《实践论》中写到: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个生动的比喻揭示了实践的重要性,明确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才能触摸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躬身实践才能在洞察症结中把工作干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顺应顶层设计与探索基层实践相结合,把"亲口吃一吃"的理念融入到改革事业中去,坚持"入山问樵,入水问鱼",深入乡镇街道、产业一线走访入户、摸底调研,把村情民意摸透找全,了解群众真实需求和实际困难,找准制约当地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抓住环境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弱项短板,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实际等精准施策、精准落实,如此才能把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里的"大顽石"敲碎,变成推动党和国家前进的铺路"小石子"。
把握"整体推进"与"重点发力"的辩证统一。"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指改革既要"深化",又要"全面"。改革是关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关乎事业前进方向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宏大而全面的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勾勒出更加清晰的发展愿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方面面。各地要围绕中心、把握大局、着眼全局,加强改革落实的前瞻性思考、整体性谋划、系统性布局,谋全、谋实、谋细改革举措,制定出详尽的"任务书""施工图""作战表",明确"改什么""怎么改""谁来改""什么时候完成",统筹各方力量,整体推进改革落实。"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活全盘",整体推进不是"平均主义",不代表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改革本来就是自我"割肉"的问题,要聚焦矛盾最突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抓住发展的堵点、难点、卡点,抓住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将政策、措施、资源、力量集中到关键点上去攻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改革方法、调整改革步子,以点带面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新突破。
把握"实干为先"与"实效为要"的辩证统一。改革只争朝夕,落实难在方寸,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真枪实战""真抓实干",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发展存在堵点,改革需要啃的"骨头"、涉的"险滩"、碰的"钉子"还很多。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要坚定"实干为先"的理念,深刻把握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立足职责定位,把落实改革措施的着力点放到办实事、务实功上,使各项改革任务从"最先一公里"快速起步,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检验改革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改革成果若没有惠及人民,谨防办公室里"编撰"改革成果、汇报材料中"做实"改革数据,遏止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通过强化督查考核,把"真干假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分辨出来,把"南郭先生"从改革队伍中清理出来,确保真改革、真见效,把改革成果真正装进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
在"找差距"中焕发党纪学习教育"新活力"
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不等于"完结",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既要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也要知责、担责、履责,主动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上找差距,及时补齐自身"短板",让党纪学习教育焕发"新活力"。
将"知责"铭于心,在"心有所畏"上找差距,增强踔厉奋发"向心力"。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做好应该做好的工作,承担应该承担的任务,完成应该完成的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始终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一方面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常敲思想警钟、常紧纪律之弦、常存敬畏之心,不断增强忠诚干净担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要牢记"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经常到基层一线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将"脚下有泥"转化为"心中有底",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群众满意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