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647篇(第106/138页)
将"担责"践于行,在"言有所戒"上找差距,凝聚干事创业"新合力"。改革,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攻坚,是走向成功的必经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到处是较真碰硬的博弈、真刀真枪的较量,能否履行好职责、完成好任务,不是个人的小事,而是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干部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有多大担当就能干成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一方面要坚持把纪律要求贯穿到工作方方面面,增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大项任务争着上、急难工作抢着上、关键时刻顶得上,在攻坚克难中砥砺担当之志、磨砺担当之勇、提升担当之能。另一方面要胸怀"国之大者",聚焦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勇于接招、敢于出招、善于应招,努力答好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赶考之题。
将"履责"显于效,在"行有所止"上找差距,激活蹄疾步稳"源动力"。国之所需、政之所向、民之所盼,就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切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想干事怕担责、想创新怕出错的"不作为"干部会伤害干群关系、影响队伍形象。一方面要摒弃"多干事多出错、少干事少出错、不干事不出错"的错误观念,强化"使命在肩、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在遵规守纪前提下甩开膀子加油干、大胆干、科学干,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另一方面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搞"应付式落实",将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折不扣推动各项改革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
增"万亩收益"守"盎然绿意"蹚"共富新路"
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高气爽,瓜果飘香,中国农民迎来自己的"嘉年华",田间地头、庄稼庭院、村湾屋舍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基层党组织要"知责于心、履责于行",聆听"丰收寄语",入"农"三分讲好"丰收故事"。
"党建引领"增"万亩收益",强化"顶层设计"、提振"种粮热情",讲好"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农业强"丰收故事。"仓廪实,天下安",翻越"篱笆墙",走入"庄稼院",随处能够感知"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丰收喜悦"。街道上,农民朋友"载歌载舞";田埂上,父老乡亲"欢声笑语",将丰收的喜悦传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要想让"五谷丰登"的"丰收之景"长存,基层党组织就必须既打好"经济算盘"又打好"民生算盘",既打好"眼前算盘",又打好"长远算盘",以"更高的站位",针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撂荒"等问题,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以统筹规划的思维模式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以"党建+农业机械化""党建+农业自动化""党建+农业数字化"的创新模式助力现代智能农业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本地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农具",确保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得到大力推进,不断提升亩均耕地质量和抗灾减灾能力,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绿色发展"守"盎然绿意",起舞"花鸟丛林"、呵护"毓秀美景",讲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农村美"丰收故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翻阅历史文化长卷,从"农耕时代"到"电子信息时代",从"天然合一"的哲学思想,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都承载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敬畏、保护之情。岁月年轮不断增长,历史车轮滚滚前行,时代发展至今,生态文明又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高度。基层党组织要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金钥匙",在产业谋划、人居环境美化、农村垃圾分类、水土保护及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打开"乡村蝶变"的新空间,在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中守住"生态家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从而助力美丽乡村如诗如画、宜居宜游,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栖息之所。
"群英荟萃"蹚"共富新路",借智"前沿科技"、驱动"产业引擎",讲好"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农民富"丰收故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肥沃乡土孕育万千"瑰宝",父老乡亲蕴藏无限"潜力",要想将"瑰宝"变"产业"、将"潜能"变"新功",基层党组织要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三箭齐发,用脚步丈量"基层沃土",用身体感知"林下瑰宝",用情感维系"鱼水深情",以脚踏实地的"深脚力"入深山、访群海,精准绘制"物产图谱";以抓铁有痕的"笃行志"联动相关部门、科研机构、本地农民,共同寻觅"乡土特产"的发展新路,实现借力相关部门为"产品研发"背书、借势本地农民为"土货出山"通链、借智科研机构为"产业升级"提速,从深层次上做到应用"前沿科技"与授技"乡土工匠"同频共振,在"产学研"深度结合中为特色产业"补链""延链""壮链",为本地农民"补钙""壮骨""提能",引导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走上"职业舞台",实现"共同富裕"。
执"选、育、留"之"笔"绘就人才"新图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鉴于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驱动作用,各级党组织要紧握"选、育、留"三大策略之笔,精心绘制人才发展的"新图鉴":慧眼识珠以选拔,匠心独运以培育,深情厚谊以留存,从而构建人才辈出的繁荣局面,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
执"慧眼识珠细甄选"的洞察之笔,勾勒"人才辈出"的繁荣景象,绘就组织发展的"基石图"。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支也;人才之聚,非一日之功也。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组织进步的宝贵资源,更是创新驱动的关键因素。在新时代人才战略的深入实施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精准选拔人才,让每一位有志之士都能在适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绘就组织发展的壮丽画卷。人才兴则事业兴,选才用才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要秉持"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深入实施"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考察评估,广泛搜寻于社会各个角落,精准识别出具有潜力的人才。面对日益多元化的人才结构和需求,要注重"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准确把握人才的特长与优势,找到人才与组织发展的最佳契合点,以"有远见、有胸襟、有温情"的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为组织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执"匠心独运育英才"的培育之笔,精描"成长成才"的进阶路径,绘就人才辈出的"春意图"。春华秋实,育人为本;匠心独运,方能成器。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细心和匠心。几十年来,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培训到继续教育,每一环节都承载着培育英才的重任。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善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跳出传统教育的"框架",打破单一培养的"模式",为人才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到传承而不守旧、创新而不盲目,勇于在"未知领域"探索新的教育路径,以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态度,让每一位人才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执"情深意长留人心"的关怀之笔,晕染"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绘就人才归心的"家园图"。人心所向,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情深意长,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回望历史长河,无数优秀人才之所以愿意为某个组织或国家奉献青春和智慧,往往是因为那里有着温暖的人文关怀和浓厚的归属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到,留住人才不仅仅是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以人为本、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要关注人才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从细微处入手,提供个性化的关怀和支持,让人才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同时,要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让人才的付出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要敢于直面人才流失的问题,勇于改革和完善人才管理制度,以真诚的态度和务实的行动解决人才关心的实际问题,扫清人才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让组织成为人才心中真正的"家园"。
致敬"中国预警机之父":矢志报国铸盾长空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3日签署主席令,授予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等15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其中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同志,被追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榜样致敬,行远自迩,踔厉奋发,当好"接力者",以更昂扬的斗志、更饱满的热情、更充足的干劲,在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致敬他"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如磐初心,将"许党报国"写进"人生词典"。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1969年,我国电子工业水平整体不高,迫切需要研制出自己的雷达装备部队。面对严峻的形势,王小谟与同事们投身贵州黔南大山,开启了筚路蓝缕的创业岁月,他暗下决心:"中国人一定能行,一定要做出世界一流的雷达,为国争光!"经过十余年的大胆创新、潜心研制,历经无数次试验失败的至暗时刻。1984年,我国第一部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的三坐标雷达在贵州山沟中成功问世,而后更是成为我国国土防空网的主干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应向王小谟院士看齐,从他胸怀"国之大者"中解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钻一行"的精神,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高举"许党报国"的大旗,厚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筑牢兴国之志、忠国之魂、爱国之心,始终以"小我"融入民族的"大我"之中,在赶考路上镌刻"许党报国"的荣耀印记。
致敬他"攻坚克难、善作善成"的实干底色,让"奋斗星光"照亮"赶考之路"。20世纪90年代时,预警机已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当时,一部分人认为"造不如买",王小谟深知"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一定要争口气!"坚决主张并部署安排国内自主研制。从夏天40多摄氏度的高温、冬天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90分贝以上的噪声,到遭遇车祸和癌症的双重打击,王小谟秉持着"把中国的预警机做到最好"的决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的技术问题,让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王小谟"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进取担当、"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搏坚毅、"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追求,时刻保持"战"的作风、拿出"战"的行动,到基层党建、安全生产、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吃劲岗位"练一练""磨一磨",努力再书"新故事"、再创"新辉煌"、再续"新荣光"。
致敬他"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无私品质,以"无我之境"成就"大我精彩"。2013年,王小谟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拿出500万元奖金中的450万元,又多方筹集2000万元,设立了雷达创新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雷达和预警探测技术领域作出贡献的年轻人。不仅如此,为了使年轻人得到锻炼,他时常把重要的方案设计交给年轻人,同时又给予具体指导,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批年轻人陆续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领军人才,为我国预警机事业积蓄了发展后劲。他将个人的名利融于国之大者,如同"孤光一点萤",映照着月黑之夜,最终"散作满星河"。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奉献精神,厚植"只带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多讲一份付出,少求一份回报,多为群众造福,少为私利奔波,着力解决好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谋划好一批群众所想所盼的项目、回答好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时刻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公仆本色。
致敬杨士莪:耳听海洋之声身践爱国之行
近日,中宣部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爱党报国、倾听海洋声音的杰出科学家",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杨士莪院士的一生,紧紧地和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国之行关联在一起,正是对国家的无限热爱、无比忠诚,让他能够在"航海之路"披荆斩棘,真正成为国家的"耳朵",帮助国家聆听"海的声音"。党员干部不妨走近杨士莪院士,在浪潮中聆听他的成长故事,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怀着爱国情、报国志,更好地奔赴前方的强国之行。
"听海的征程"道阻且长,杨士莪院士的报国之志从来没有动摇。杨士莪院士于1931年出生,小时候的他在面临战乱、见遍冷暖的过程中,萌生出"读书是为了救国和报国"的强烈渴望,这一报国之志支撑着他走过"毅然选择参加军队、果断更改进修方向、勇敢应对水声难题"的漫漫长路。从零开始研究中国人几乎没有踏足过的"水声学"对他来说很难很难,但是为了国家,道阻且长又何妨,踏破铁鞋也要为国家踏出"水声学"的路来,最终中国的"耳朵"听懂了大海的声音,我们也听懂了杨士莪院士内心对国家的爱。作为一名处于和平年代的党员干部,享受着国家富强带来的安全感,应当更加珍惜如今的不易,满怀对国家的感恩之情,主动接下杨士莪院士等前辈报效国家的接力棒,朝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出发,朝着祖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同时也要从点滴做起,将自己领域的工作做好做实,让国家因为自己的付出更好一些,真正成为国家需要、国家认可的好干部。
"听海的难题"无比艰巨,杨士莪院士的前进之路始终满怀斗志。"听海的路"也是杨士莪院士进取的路,在苏联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进修时,他发现声呐设计和舰船噪声这两个重要的研究室始终对他这样的"外人"紧锁,他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人想要清晰地"听海",还是要靠自己。之后的他便白手起家,在哈军工领导开设了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并挤出时间编撰、研究相关课程和教材,在探索创新中让我国"听海"的能力一步步变强。这漫长的"成长之路",有着无数已至深夜仍在刻苦钻研的时刻,有着年过花甲还要经受高温酷热的艰巨,在咬牙的连轴转中,杨士莪院士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水声"难题,走在了我国水声科研领域的前列。党员干部要想走在工作的前列,也要始终满怀斗志,甘于经受常人不愿经受的苦,敢于朝着前方的"拦路虎""绊脚石"宣战,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探索前行的方向,在一次次的跌倒后毅然地爬起,在一次次的学习中增添底气,在一次次的突破中收获成长,真正于一步一个脚印中走好前行路,做出值得国家骄傲的成绩。
"听海的奥秘"没有穷尽,杨士莪院士爱国之情同样没有尽头。"夕阳虽落苍山后,犹映晚霞满天红",从年少立志到白发苍苍,从留学的青年到成功的院士,岁月见证了杨士莪院士的拼搏,见证了他爱国爱得深沉,也见证了中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到耄耋之年,他依旧投身教学科研一线,被他的学生们称为"一站到底"的"90后"院士。正是有着杨士莪院士这样的国之栋梁,中国海疆筑起了"万里长城","祖国的耳朵"听到了海的声音,一大批能挑大梁、可堪重任的人才也在杨士莪院士的感召下,追寻他的脚步,为国奉献着青春和力量。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自己所属领域也有着大量任务需要完成、众多挑战亟需应对,要像杨士莪院士一样,无论前方路途有多遥远,无论一山过后还有几重山,都要始终不忘初心,不忘国家所需,不忘事业要求,踏踏实实做好手头的工作,堂堂正正做对得起祖国期盼的人,真正让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