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647篇(第107/138页)
致敬杨士莪:用"一生听海"奔涌"赶考浪潮"
近日,中宣部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爱党报国、倾听海洋声音的杰出科学家",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全力投身水声科学研究,用一生奋斗写就了传奇,在为国"听海"中守卫万里海疆。广大党员干部当从"一生听海"的学思践悟中汲取精神力量,永远做到心系祖国、壮志报国,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奋斗篇章,真正让梦想的浪花奔涌"赶考浪潮"。
"做人做事做学问,为船为海为国防",他用"一生听海"的铿锵誓言奔涌"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精神浪潮。"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杨士莪于1931年出生。从小经历战乱、流离辗转,使他萌生出"读书是为了救国和报国"的强烈渴望。面对水声学科空白、遭遇外国尖端技术封锁的状况,他暗下决心要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怀揣着许党报国的志向与追求,这一程一走就是一辈子。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读懂"做人做事做学问,为船为海为国防"的铿锵誓言,主动从一代代科学家身上看到闪耀的精神光辉,用心学习钱学森、于敏、杨士莪等人的奋斗事迹,真正从内心沸腾爱国的赤子情怀、培铸忠诚于党的非凡信念,始终以"小我"融入民族的"大我"之中,在赶考路上镌刻"许党报国"的荣耀印记。
"'下五洋捉鳖',拼的就是那股劲儿",他用"一生听海"的奋斗宣言奔涌"追风赶月莫停留"的追梦浪潮。70年多来,中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杨士莪始终引领前行。穿越漫漫时光,我们深知每一步走得是如此不易,从选择毅然回国扎根科研的一腔热血,到埋头苦干在海洋矿产勘探、船舶导航、水下作业等领域取得的突破,从顶着酷暑、迎着海风在甲板上度过的日日夜夜,到攻克一个个"卡脖子"技术问题实现飞跃的时刻......逐梦深海,拼的是学识、能力,靠的是意志和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聆听"要想'下五洋捉鳖',拼的就是那股劲儿"的奋斗宣言,无论惊涛骇浪、哪怕荆棘丛生,都坚定目标一步一印,真正化平凡为非凡。
"夕阳虽落苍山后,犹映晚霞满天红",他用"一生听海"的豪情壮志奔涌"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浪潮。杨士莪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逐梦的一生,更是传奇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在数十年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中,他把海洋理念传给更多人们,也培养了一代代专业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甚至在85岁高龄已经获得"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后,仍然深耕于科研并坚持参加科研海试和科学考察,为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感悟"夕阳虽落苍山后,犹映晚霞满天红"的豪情壮志,用一生奋斗去诠释铿锵誓言、用一生热爱去托举事业、用一生奉献去浇灌梦想的花蕊,主动在岗位上深耕、在时代浪潮中奔涌,用美好的一生书写出最华彩的篇章,真正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燃烧光热。
致敬杨士莪:做"痴情人"干"痴心事"
近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杨士莪同志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斯人已去,但他的精神,在时代的坐标中依旧光彩夺目。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新时代下,广大青年干部要以杨士莪同志为榜样,做以身许国的"痴情人",干为民奉献的"痴心事",行远自迩,踔厉奋发,当好"接力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肩负使命,"痴"于做"为国听海"的摆渡人。"做人做事做学问,为船为海为国防",这是杨士莪对祖国许下的庄重诺言。1931年出生的杨士莪,从立志投身中国水声事业开始,他的一生就和海洋梦想绑定在了一起。因为祖国需要,杨士莪选择北上任教、"弃天文从水声",全力投身水声科学研究,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用尽一生"为国听海",填补了中国水声学科的空白,成功地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位卑未敢忘忧国",杨士莪穷其一生,只为做以身许国的"痴情人",义无反顾、毅然决然肩负起为国强国的使命担当,成为水声领域的"摆渡人""代言人"。广大青年干部应向杨士莪看齐,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永葆爱党爱国之情,始终厚植爱国情怀,志存高远,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新征程上立下"青云志"、挺起"硬脊梁"、练就"铁肩膀",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干部,不负韶华,唱响青春之歌。
攻坚克难,"痴"于做"潜心治学"的耕耘者。事不避难者进,志不求易者成。杨士莪一生专注海洋强国事业,推动中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最早提出水声定位方法,为"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奠定基础;主持设计并建造我国首个针对声学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编著了最早的水声理论著作,为我国万里海疆装上了"耳朵"和"眼睛";85岁高龄仍旧坚持参加科研海试和科学考察,连续在海上工作一个多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杨士莪完美诠释了"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进取担当、"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搏坚毅、"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追求。广大青年干部要以杨士莪为榜样,致敬他明知不可而为之,敢于"逆流而上"的精神,主动到改革发展的"深水区"、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啃"硬骨头"、碰"硬钉子",要学会"自讨苦吃",跳出"舒适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攻坚克难。
心系百姓,"痴"于做"鞠躬尽瘁"的奉献者。"夕阳虽落苍山后,犹映晚霞满天红",90岁的杨士莪一生都在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远大抱负。面对国家需要时,他说"只要是国家、社会需要的,就是值得干的"。直到耄耋之年,杨士莪依旧投身教学科研一线,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并且几乎都是站着讲课,被称为"一站到底"的"90后"院士;他培养了一批能挑大梁、担重任的科技人才,甚至在临终前都还在思考科研应该做什么。斯人已去,但杨士莪这种心系百姓、甘于奉献的情怀始终激励着广大青年干部接棒前行。广大青年干部当继续像"时代楷模"杨士莪一样,厚植"江山就是人民"的深厚情怀,保持与群众的"共情力",和群众成为"一家人",做"痴情人"、干"痴心事",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筑牢"纪律基底"澎湃"发展动能"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纪学习作为"终身课题",驰而不息夯实、巩固、深化"纪律基底",在学以致知、知行合一、笃行不怠中明"志"、砺"能"、聚"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澎湃"发展动能"。
夯实纪律之"基",在学以致知中亮明高质量发展之"志"。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重要力量,党员干部必须懂得纪律规矩、夯实廉政之基。党纪学习教育目前已收官,但"收官"并不代表"收场"。党的纪律建设具有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是一场攻坚战、阵地战、持久战。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系统钻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党的纪律要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坚持把党纪教育与党性教育、廉洁文化教育贯通起来,融入日常、做在经常、落在平常,使铁的纪律持续转化为个人的行为规范、日常习惯,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激发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巩固纪律之"本",在知行合一中砥砺高质量发展之"能"。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党员干部只有感受到纪律的刚性、监督的压力,才能主动摒弃侥幸心理、试探态度,始终保持心存敬畏、思有戒惧、行有标尺。广大党员干部应明白纪律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要坚持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中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以严明纪律、端正作风淬炼出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指导实践,进而推动工作。要自觉将党纪学习与上级决策相结合、与重点任务相结合、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岗位职责相结合,在学用结合中积蓄奋进能量,提振务实作风,锻造过硬本领。
深化纪律之"根",在笃行不怠中凝聚高质量发展之"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纪学习教育不仅要让党员干部学纪正心、明纪修身,更要推动党员干部改革攻坚、担当作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放手干事、积极作为,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工作业绩。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守纪尽责,服务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谁、为了谁、依靠谁,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紧扣人民所盼、事业所需、时代所唤,主动扛起责任与使命,扑下身子、沉下心来以无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破解一桩桩基层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用心用情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勤"添油点亮党纪学习教育"常"明灯
党纪学习教育已经"收官",但"收官"不代表"收场",党员干部要勤添"求知、自律、务实"油,以"一篙松劲退千寻"的清醒认识,点亮党纪学习教育"常"明灯。
添"勤研勤思"的求知油,以"一日不学心不安"的学纪韧劲,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常学常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纪党规作为党员干部言行举止的"纲",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底线"。党员干部要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重点,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弄明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在常学常新中扫清"盲区"、远离"禁区"、避开"雷区",把党纪学习教育从"必修课"转化为"毕生课",从"触动一阵子"转化为"牢记一辈子",才能练就"百毒不侵之身",确保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筑牢思想根基、祛除迷信之毒,淬炼非凡思想定力。
添"勤悟勤省"的自律油,以"一日不思陷迷途"的明纪刚劲,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常修常为"。党纪学习教育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党员干部要摒弃"看客"心态,时时、事事、处处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身边先进典型、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用"放大镜"查看正风肃纪情况,用"聚光灯"照亮自我革命实效,在找准"短板""病灶"的基础上,主动纠正思想与行为上的偏差,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做到慎始如终、守纪如铁,确保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小事小节上律己修身、筑牢底线。
添"勤用勤为"的务实油,以"一日不行愧初心"的守纪干劲,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常践常进"。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效应体现在"立竿见影"的作风转变和"高质高效"的成果转化。党员干部要持续发扬好"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情于民,以群众满意为"标尺",用心用情用力回应民生期盼,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中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群众对于"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声声期盼"中将初心使命"外化于行"。
"稳舵扬帆挥楫"推动"深改巨轮"行稳致远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再次释放全面深化改革的强烈信号。"改革扬帆风正劲,击鼓催征再出发。"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巨轮"已经进入"深水区",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改革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要把稳"忠诚之舵"、高扬"为民之帆"、力挥"奋进之楫",奋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这艘"巨轮"在新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
把稳"忠诚之舵",坚定"一片丹心永向党"的理想信念,确保"深改巨轮"航向不偏。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对党员干部一以贯之的要求。回首改革开放四十余载的风雨兼程,我们党历经挑战而生生不息,饱经风霜而蒸蒸日上,靠的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靠的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东西绝对不能动摇。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潮头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准确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深化、内化和转化好党的创新理论,增强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自觉同党中央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搞选择性地执行党中央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高扬"为民之帆",永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如磐初心,确保"深改巨轮"航程不减。"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回望改革之路,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发展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民生实事,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破冰,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深刻变革,到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部署的全面推进......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一系列举措政策都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实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新的赶考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所需所想所盼"中找准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度破解群众在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同时,要让人民群众成为评价改革的主体,改革成效好不好,人民群众才是"阅卷人",必须把人民满意度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努力在新的赶考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力挥"奋进之楫",鼓足"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昂扬斗志,确保"深改巨轮"动力不竭。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进入新时代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改革的道路上攻坚克难、披荆斩棘,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极大提振了国人的自信心、豪情志,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要想打破僵局、赢得胜利,必将面对风风雨雨、经历千难万险,必须要有善于攻坚、敢于前进的斗士。当前改革任务正处于重要的攻坚阶段,越是接近改革深水区,所遇到的矛盾越多、情况越复杂。广大党员干部要鼓足"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昂扬斗志,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钉钉子"的精神状态,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烫手的山芋",主动将改革的"刀刃"对准最难除的顽瘴痼疾和利益固化的藩篱,善于在改革最紧要、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大刀阔斧",脚踏实地把既定的行动纲领、战略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现实,不断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用实际行动推动"深改巨轮"破浪前行。
层层递"境"让党纪学习教育"未有穷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纪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党纪学习教育虽已结束,但"收官"不等于"收场",而是运用学习成果"纪"续前行的新起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深耕"学省践"三种境界,做到学而不息、省而不止、行而不怠,在层层递"境"中让铭"纪"于心、牢"纪"于怀、践"纪"于行"未有穷期",全力写好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巩固"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