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1
?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这次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为经济大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通过对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我深受鼓舞,也有了许多深刻的体会。
一、深刻领会"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重大意义
(一)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经济总量来看,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等经济十强省份,以占全国近两成的面积,贡献全国超六成的G〔...〕P,其中有7个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5%的增速。这些经济大省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资源丰富、市场活力充沛,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的稳定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国经济的稳定运行,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例如,江苏2024年G〔...〕P达12.8万亿,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在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成果丰硕,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经济大省挑大梁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你们不扛这个大梁,国家现代化是无法实现的。你们举足轻重,不可替代。"实现国家现代化,需要各地区协同发展,而经济大省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实力,理应在其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科技创新方面,经济大省能够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为国家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在产业发展方面,经济大省能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国家产业的整体实力;在对外开放方面,经济大省能够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拓展国家的发展空间。以广东为例,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广东走在全国前列,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三)经济大省挑大梁体现了责任与担当。经济大省在享受国家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优势的同时,也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经济大省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挑战时,经济大省要勇挑重担,积极采取措施稳定经济增长;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经济大省要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为其他地区树立榜样。这种责任与担当,是经济大省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二、准确把握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着力点
(一)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经济大省要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吸引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例如,江苏牵头建设了40多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布局前沿基础研究,形成了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等主导产业。同时,要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经济大省要先行先试、内外兼修,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在改革方面,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例如,上海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明确在优化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检查等方面推出58条任务举措,为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在开放方面,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推动外贸创新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乡村振兴方面,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例如,江苏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积极加强与上海、浙江、安徽的合作,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积极推动就业创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例如,一些经济大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了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
三、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推动工作实践
(一)立足本职岗位,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我要深刻领会两会精神,将其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际行动。在工作中,我要积极关注经济发展动态,为经济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和分析建议。例如,在经济运行监测工作中,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加强学习,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我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知识的学习,关注科技前沿动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要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工作中,要探索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经验,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三)强化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在行政审批工作中,要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帮助企业了解和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关注民生,助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要关注民生问题,积极参与民生保障工作。在就业服务方面,要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促进他们实现就业创业。在社会保障工作中,要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福利。同时,要关注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言献策,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2025年全国两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重要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也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一定能够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开创"十五五"发展新局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