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局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市教育局局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市教育局局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系统规划"读",占领思想阵地"制高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系统规划、精心组织,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学习方案,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时间安排,确保学习活动有序推进。建立健全学习责任制,将学习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干部和教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学习格局。
(二)丰富学习形式。充分发挥教育系统自身优势,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座谈会、读书班等形式,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读,帮助大家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利用"学习强国"、教育网络平台等线上资源,开设学习专栏,推送学习资料,开展线上学习交流活动,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和实效性。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学习活动,如主题党日、教研活动、教师论坛等,引导教师将学习全会精神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三)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力度,通过教育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宣传报道教育系统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组织开展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全会精神深入人心。挖掘和宣传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习活动不断深入。
二、多维触角"听",倾听时代主流"最强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渠道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深入基层调研。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学校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学校、课堂、师生和家长中间,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教育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倾听师生和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如"双减"政策落实、课后服务质量提升、教育公平等,开展专题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畅通沟通渠道。通过设立局长信箱、开通热线电话、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意见反馈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分析,分类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采纳合理建议,不断改进教育工作。
(三)关注教育舆情。加强对教育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社会舆论动态,对涉及教育的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反应,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机制,加强正面引导,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
三、把握特点"析",奠定析事明理"主基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分析我市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分析教育现状。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还不够合理,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改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市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明确改革方向。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教育实际,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目标,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制定改革措施。一是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推进办学模式改革,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多样化办学,探索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学、特色办学等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三是完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导向。四是强化保障机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聚焦疑点"辩",形成百家争鸣"新格局"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一)开展专题研讨。围绕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教育评价改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等,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活动。邀请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家长代表等各方人士参加,共同探讨问题,交流经验,提出解决方案。通过思想碰撞,激发创新思维,为教育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二)鼓励基层探索。尊重基层学校的首创精神,鼓励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改革试点制度,选择一批有条件、有基础的学校作为改革试点单位,给予政策支持和指导,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教育改革深入开展。
(三)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教育改革经验和做法。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共同开展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五、融入实践"研",汇聚强队兴教"正能量"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实践研究,着力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加强教育科研。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围绕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重点科研课题,组织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二)推进教育创新。积极推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教育服务。鼓励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紧密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优化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培养更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教育援疆援藏等工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贡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导,系统规划"读",多维触角"听",把握特点"析",聚焦疑点"辩",融入实践"研",努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