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素材汇编(主题教育)(第11/20页)
二、新时代干部应树立和践行的政绩观
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领导干部个体的思维方式不同,决定了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差异。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领导干部应树立和践行以下政绩观。
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 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确立的最核心的政绩观。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2013年3 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更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2013 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这个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3-214页)。他提出,要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办好办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 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73页)各级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一方面,把为民造福作为创造政绩的根本目的; 另一方面,人民是阅卷人,政绩怎么样,由人民群众说了算。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观。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 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是否有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政绩观。政绩观与发展观密切相联,发展观引导着政绩观。改革开放后,我们相继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
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的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党的重要政治要求和重大政治任务,也应当成为新时代干部需要树立和践行的政绩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绩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提高治理能力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包括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有效解决这些矛盾,需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完备、稳定、管用的制度体系,"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第7页)。"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23页)。
三、以转变思维方式为着力点践行正确政绩观
思维方式是素质能力、精神境界,也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了世界的本质特征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现象与本质、特殊与普遍、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辩证关系,可以为我们培养和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提供思想理论基础。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点转变以下思维方式。
转变重"领导要求"轻"群众需求"的思维方式,树立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重"领导要求"的思维方式特点是只注重长官意志,具体表现为唯官是尊、唯上是从。不管领导说得对不对,也不管领导说的是组织决定还是领导个人看法,也不管是领导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的建议,还是即时即兴的感想,只要是领导说了就立马执行。从根本上说,"领导要求"与"群众需求"
并非一对矛盾。领导站在战略高度提出要求,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工作落实到位, 真正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但上级领导作为个体,其看法与观点并非总是科学, 下级若脱离实际,盲目执行就容易出现违背群众利益的情况。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得到上级重视和赏识,为了迎合上级喜好,往往把上级要求当作教条, 在推动工作落实中,既缺乏对上级要求的深刻领悟,也没有统筹各种需求的本领,追求"不折不扣"的落实,就只能不顾老百姓的需求。结果就难免出现表面符合领导要求,实质违背群众需求的政绩。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需要转变重"领导要求"为重"群众需求"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就是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重要决策方案,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不能嫌麻烦、图省事"。重视群众需求,才能科学决策。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
转变重数量轻质量的思维方式,树立和践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观。绩效是工作的成绩和效率,同时还是工作的效果。成绩和效率可以量化考核,但工作的效果很难量化考核。量化考核对于推动科学管理意义重大,但是如果将之运用到一切领域,重数量轻质量的思维方式弊端就会显现,从而阻碍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观。重数量轻质量的思维方式将复杂的工作效果还原为简单的数量,只注重量的增减,轻视质的高低。在发展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唯GDP论"。树立和践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观,必须转变"唯GDP论"的重数量轻质量的思维方式,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近年来,"唯GDP论"已被抛弃,但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在少数领导干部中仍然存在,并影响着他们的决策和行为。如有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简单以上了多少项目、引来多少资金为导向,而不考虑项目的持续性、质量和水平。转变重量轻质的思维方式有助于纠正急功近利的政绩观。
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思维方式,树立和践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绩观。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各部门在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不断
完善体制机制,在推进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探索了许多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有些领导干部把现代化简单理解为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依然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表现在政绩观方面,把治理等同于管理,把政绩理解为立项目、建高楼,建各种物质形态的基地、中心,但忽略了现代化本质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忽略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能力的提升,忽略了治理的多元主体与互动合作。新时代,领导干部应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思维方式,不仅要做显功,还要多做为公众、为企业、为社会服务搭台的幕后潜功,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树立正确政绩观 谨防"政绩后遗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党建研究所)副主任 贾锡萍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 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 留下十个遗憾'。"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谆谆教诲,更是共产党人宗旨意识和政绩观的集中体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深刻把握"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现实指向、深层原因和治理要求,真正把群众的实际感受作为评判工作的最高标准。
一、提出"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现实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就谈到:"修了一道堤,人行车通问题解决了,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大量使用地热水,疗疾洗浴问题解决了,群众很高兴,但地面建筑下沉了,带来了更为棘手的后果;这类傻事千万干不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解决一个问题, 留下十个遗憾",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警示告诫,更是直指干部政绩观错位的各种新变种、新表现。
1. 急功近利,"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有些地方在招商引资时,只看项目投资,不作评估论证,"什么赚钱搞什么""什么见效快就上什么",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只看短期收益,不注重产业规划布局,结果摊子铺得很大,集群优势没有形成;一些项目投资倒是不少,但是生态环境污染了,群众投诉增多了,"政绩工程"变成了"面子工程","民心工程"变成了"负债工程"。
2. 大干快上,"萝卜快了不洗泥"。一些地方热衷于搞集中签约、集中开工,虽然短时间内能够提振经济发展信心,但是项目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往往被忽视,有些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一勺烩",结果导致事故不断、浪费惊人; 有些地方费很大力气把项目招来,但后续保障却"腾挪闪避绕""脚踩西瓜皮", 让企业寒了心;有的地方推行"放管服"改革,把行政审批事项"一股脑"下放了,后续的监管、服务却没有及时跟上,表面问题解决了,但是深层次的痛点堵点没有打通,结果是"旧疾"才去,"新症"又来。
3. 大水漫灌,"不顾实际一刀切"。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政策执行上热衷于搞"一刀切"、层层加码。推进清洁取暖,就禁止烧柴、封炉堵灶,导致群众挨冷受冻;推行户厕改造,就拆除旱厕、全改水厕,造成群众新的"如厕难";
创建文明城市,就取消早晚市、驱赶小商贩。
4. 顾此失彼,"按下葫芦起了瓢"。面对上级严格的考核问责和专项治理,一些地方为了赶进度、追指标,就"毁粮造林",把农户即将成熟的农作物全部铲掉;为了环保达标,就开展"运动式"治污,把所有污染企业全部关停了之。这些举措当时可能"立竿见影",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是却引发了连锁反应,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还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5. 尸位素餐,"怕老百姓占便宜"。有些干部认为"鞭打快牛""洗碗越多,摔碗越多",信奉"能者多劳,庸者逍遥"的处世哲学,只知道做官享福, 不知道担当作为。在为远年住房办理房产证时,有些干部只想卡着政策上的条条框框讲官话,不愿意俯下身来听民声,站在老百姓的对立面想问题,就怕老百姓占了政府的便宜;在拆迁改造中缺乏统一的安置规划,先拆后建、一拆了之,导致老百姓迟迟不能回迁,看似发展速度上来了,但是民生问题却反而凸显了。
二、出现"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深层原因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困境之所以出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政绩观念错位、党性修养缺失、政治能力不强的综合反映和体现。
1. 实质在于政绩观念的错位。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的直观反映。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但是现实中也有一些党员干部政绩观扭曲、功利心作祟,"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 热衷于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醉心于搞花架子、做大项目的"政绩工程",看似政绩显赫,实则负债累累、寅吃卯粮,甚至留下了很多虎头蛇尾、难以收尾的"半拉子工程"。"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实质就是一些党员干部政绩观不够端正、做事情眼光不够长远,只看"显绩"、不重"潜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突出,结果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地方发展陷入"借新账还旧账""拆东墙补西墙"的循环怪圈。
2. 根源在于党性修养的缺失。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战斗性、革命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政绩观犹如一面镜子,
映照出的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宗旨意识,反映出的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格局境界,暗含着自我修炼、自我改造的深层逻辑。出现"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问题,说到底还是党性问题、立场问题。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 守的是人民的心。如果解决不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 无法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就必然会为私心杂念所扰、被功名利禄所困,陶醉在自我封闭的"自留地"、迷失于纷繁复杂的"万花筒"、蜕变成不思进取的"太平官"。
3. 关键在于"政治三力"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党性原则和政治要求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政绩观的养成不仅要靠党性修养,更要靠不断提升政治能力。讲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讲党性,政治能力是党性修养在政治层面的集中体现。有些干部之所以政绩观出现偏差,关键就在于缺乏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没有弄清楚"政绩为谁而树、树立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立政绩"的问题, 对"国之大者"不关心、不走心、不上心,热衷于打小算盘、耍小聪明,自由主义、本位主义严重,解决问题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缺乏"一张蓝图绘到底" 的决心和勇气,甚至在政治方向上走偏,变成政治上的"糊涂虫"、政绩观上的"彷徨者"。
三、破解"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实践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