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8—绘就新农村蓝图的好支部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04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绘就新农村蓝图的好支部

晋宁县孙家坝村党总支

【概况】

孙家坝村位于晋宁县新街镇南端,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全村下辖8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01户,人口1781人。村党总支下高6个党总支部,有党员66人。作为一个无资源、无工业、无交通区位优势的村委会,村党总支带领全村群众,不等不靠,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和环境,想方设法壮大集体经济,使全村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生产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地地道道的穷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示范村。

【亮点】

一、重教育,打牢基础促发展

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硬、具有现代眼光、懂经济、会管理的党员队伍,是推动发展的先决条件。孙农坝始终把党员的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员素质、更新党员观念,为实现全村科学发展打牢思想基础。一是投资148万元建起了集卫生室、科技培训室、文化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和村"两委"办公楼于一体,建筑面积3570㎡的综合活动场所,配套建设了篮球场、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不仅方便了党组织开展活动,还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二是开通了全县第一个村级网络视频教育对话平台,通过与县委党员服务中心联网,组织村民在村委会收看县委举办的各种技术培训,接受专家现场视频技术指导。三是抓住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行政交通提升年、干部作风改进年"等活动契机,健全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评议等各项制度,着力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四是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积极取得县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支持,开展农村党员素质提升、科技之光等各类培训,提高党员群众奶牛、蔬菜等产业技术培训,增强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引导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先锋队和主力军的作用,为推进全村发展打牢了思想基础。

二、重引导,合作经营促发展

几年前,孙家坝村由于无资源、无工业、无交通区位优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村,群众物质生活贫乏、精神生活空虚。村里10来户农民养着100来头奶牛,时断时续地向附近地区和一些企业提供牛奶,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监管,采用手工挤奶,牛身上粘着的粪草和空气中细菌都会"掉"进鲜奶里,有的甚至还往奶里掺水,送去的奶保证不了质量,致使全村的声誉受到影响。管理不规范、奶质差,导致鲜奶产品销路不畅,让奶农吃了不少苦头。面对这一问题,村党总支在反复征求村民的意见后,决定创建奶牛合作社组织分散饲养,统一销售管理,走一条"支部+协会+公司+农户"的合作化路子。

创建合作社虽是一条好想法,但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当时村委会帐上不仅没有一分钱,还欠了几万元的外债,要建起合作社,更是难上加难。面对窘境,孙农坝村党总支多次到省、市、县争取资金补助。为了凑齐建合作社的钱,村党总支书记程树才和村委会主任杨继芬不顾家人反对,毅然以自己的房产作抵押,为奶牛合作社贷款筹钱,党员干部在听说这事后,深受感染,一些村干部也主动拿出自家的房产作抵押,终于办起了奶年合作社。

在办起奶牛合作社后,为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孙家坝村请来了昆明雪兰牛奶公司的负责人到村里进行考察指导。在考察后,雪兰公司对孙家坝村的条件非常满意,决定合作建立牛奶供货点,由雪兰公司投资38万元资金在村里安装一套机械挤奶设备,并签订购销合同,实行产业化经营运作。奶年合作社对饲养户的奶牛采用分散饲养为主、集中饲养为辅、集中机械挤奶模式,由村委会管理日常工作,县奶牛站提供医疗、配种、防疫、饲料等方面的技术指导,雪兰公司负责鲜奶质量监测并收购,真正实现了优质优价。随后,村里又在雪兰公司和县农业局的帮助下,建起了一个品种改良点和一个兽医室,解决奶农的后顾之忧,极大地优化了产业发展环境。

合作社对奶年实行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防疫品种改良、统一挤奶、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后,不仅提高了牛奶质量,而且降低了农户的养牛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奶农的利益。目前,全村奶年饲养头数已达1174头,日产鲜奶8.5吨。牛奶产业的发展,不仅富了奶农,伴随着牛奶产业的发展,孙家坝集体每年已有十多万元的收入,不仅富了农户,也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

三、勇改革,突破瓶劲促发展

随着奶年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田块分散,奶牛养殖用地和经济作物耕种面积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奶农们扩大养殖面积、壮大养殖规模的要求日渐强烈。村党总支敏锐地意识到,要想做大做强奶年养殖业,就必须实行土地集中流转,扩大生产能力,为奶农们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在决定实施土地流转后,村党总支多次组织召开村民大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征求农户意见,基本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明确了土流转的措施:一是为保证田块分配的公正、公平,在重新分田前,由村委会组织人员对所有农户的土地承包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对嫁入嫁出、新生、死亡、农转非人员进行了重点核实,抽死补生,缓解人地矛盾。二是针对农户田块分散的情况,改变过去远近搭配的分田模式,将耕地重新规划调整,按照人均0.8亩的标准,将每户农户应分得的耕地调在一块,方便群众管理。三是按照农户意愿的原则,把田分成两块:经济作物田、对外承包田,形成分片种植、规模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对常年外出务工、经商或没有劳动力种地的35户农户,在农户自愿基础上,由村委会集中规划、统一对外承包,租金全部归村民所有。

对于祖祖辈辈靠土地生存的群众来说,土地流转是一个新鲜事物,由于涉及群众的利益较多,固然意见大、矛盾多。针对存在的的困难和问题,村干部反复向群众宣传土地流转的好处,鼓励大家拿出自己的土地,进行流转经营,做大做强产业规模,终于做通了群众的工作。通过土地重新调整,村里规划出了农产品加工、奶牛养殖、苗木种植、蔬菜种植等几大基地,不仅整合了土地资源,还为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村党总支积极支持村民发展蔬菜产业,按照"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与晋宁华洲蔬菜有限公司签订基地种植合同,57户蔬菜种植农户加入了晋宁县新街镇蔬菜协会,有效提升了农户的市场化水平。

【启示】

有一个好班子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前提。孙家坝村党总支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谋福祉,在发展中勇于变革、敢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实现了从后进村到"云南奶牛第一村"的蜕变。有一个好思路是引导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思路决定出路",面对无交通、无资源、无区位优势的实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村党总支走"支部+协会+公司+农户"的路子,引导党员发展优势产业,使村民收入不断增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实现了全村发展质的飞跃。有一股不等不靠的干劲是引导农民增收致富的良方。面对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的现实,孙家坝村党总支敢于直视现实,在逆境中不气馁,困难面前不低头,发挥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迎难而上,奋力攻艰,积极跑市场、找资金、争项目,走上了规范合作化经营的路子。面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勇于创新,敢于变革,克服诸多困难,适时推进土地流转,合理分配发展资源,实现了各项产业分片发展、规模经营,奶牛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优,成为远近闻名的"云南奶牛第一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