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部长2022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党课讲稿、经验材料-251篇(第19/54页)
建强工作队伍,激发"全基干"治理动能。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坚持初次评定与年度动态调整相结合,将任职年限、奖惩情况等作为重要依据,推动形成"考核定星、动态调整、以星定酬、持续激励"的长效管理机制。严格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和资格联审制度,对不合格不胜任、群众意见大的予以调整。实施社区干部"雁阵"孵化培育计划,挂牌5个标杆社区为孵化基地,编制"鸿雁"工作法和社区工作规程,批次组织社区"两委"骨干赴基地实战实训,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突出"智库"引领,聘请高校专家教授、优秀社区书记和社区老支书、老模范、老干部组建顾问团、导师团、指导团,线上线下交流培训,点对点精准帮带,指导街道社区干部理思路、明举措、提能力。建立街道社区两级干部岗位职责清单、任务清单和社区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对标对表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探索实行社区党员积分制管理,建立支部日常考、社区定期考、支部大会评、党员民主评的"双考双评"机制,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水平。
坚持项目运作,发挥"全方位"治理效应。紧盯城市基层治理重点工作发力,会同住建部门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工作,选派党建指导员对暂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加强管理指导,推动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积极探索"智慧社区"建设,大力推行一站受理、一网协同、信息共享服务模式,推动社区治理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稳妥有序推进"村改社区"工作,深入一线进行实地调研,严把政策程序关,坚持"改居、招才、建制"一体推进,推动工作重心由抓经济、抓发展向抓治理、抓服务转变。
落实激励保障,强化"全要素"治理支撑。突出实践实干实效,开展县区、街道、社区"竞优比选"活动,构建定量考核、组织评价、群众评议"一考双评"工作体系,开展日常考核,实行提级表彰,树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今年市级财政列支1000万元基层治理工作专项经费,对基层网格化阵地建设、教育培训、活动开展等工作进行重点保障。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根据岗位职责、工作年限等确定薪酬待遇,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建立多元筹措、逐年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以专款形式建立党建项目资金池,对党建创新项目明显、治理成效显著的街道社区党组织给予专项奖励,进一步营造大抓基层、大抓治理的浓厚氛围。
太湖县委组织部部长阮波:让年轻干部走上健康成长之路
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练就过硬本领,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各级组织部门要树好年轻干部成长"路标",铺好年轻干部成长"路径",守好年轻干部成长"路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锻造中坚力量。
树好年轻干部成长"路标"。选人用人导向是旗帜、是标杆,是从政环境的"定盘星"、政治生态的"晴雨表"。要建立健全年轻干部"拉练""赛马"机制,树立吃苦的干部能吃香、实干的干部得实惠的鲜明导向,采取年轻干部在一线比拼、实绩在一线比较、人才在一线比选等方式,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奋斗指南。要注重在基层一线、关键时刻和重大斗争中发现识别优秀年轻干部,开展年轻干部专题调研,深入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等重大任务"一线看""一线访""一线察",及时把那些扛硬活、打硬仗、有发展潜力的"好苗子"纳入组织视野,让年轻干部看到努力方向。要破除求全责备、论资排辈理念,分层级建立年轻干部数据库,对敢担当、有作为、贡献大的年轻干部,不拘一格给位子,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使用一个,真正把年轻干部的成长坐标树起来。
铺好年轻干部成长"路径"。年轻干部的成长离不开实干,只有经历过实战的考验,方能成长成才。要制定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蹲苗计划",选派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改革发展前沿、经济建设主战场、重点工作岗位磨炼,让年轻干部真正走出"舒适区"、投身"主战区"、勇闯"无人区",在实干苦干中历练成钢。要实施年轻干部能力提升计划,结合时代要求、岗位需求和干部渴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针对年轻干部理论弱项、能力短板、知识盲区等不足,进行专业化精细化培训,帮助年轻干部完善知识体系,使其能力素养与形势发展相适应、与岗位要求相匹配。要强化年轻干部在工作岗位上的成长性和可塑性,使其通过岗位锻炼,能够不断获得提高、收获成长,从而实现年轻干部与岗位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
守好年轻干部成长"路轨"。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对年轻干部而言,越是重点培养越要重点管理,越有培养潜力越要严格要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要抓好廉政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把管党治党要求讲清楚,把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讲清楚,把党中央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讲清楚,让干部知敬畏、守底线。要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常态化召开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分析研判会,及时了解年轻干部的政治思想、精神状态、心理心态、履职尽责等情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批评教育,经常敲响思想警钟,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要推动优进绌出,对不称职和不能胜任现职的年轻干部及时调整,对走偏路、走夜路的年轻干部及时处理,确保年轻干部正道直行、不离正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峨眉山市委组织部部长曾明浩:释放"一肩挑"制度效能
村级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力抓手。峨眉山市从2003年开始探索实行"一肩挑",2020年底村级换届后实现全覆盖,着力从制度机制建设、完善监管体系、创新工作载体等方面,充分发挥"一肩挑"制度效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设岗定责,破解"打酱油"问题。推行"一肩挑"后,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集体经济等工作任务,都由村党组织书记"挑大梁",其他干部容易产生"有事找书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出现"打酱油"应付和"摸鱼度日"躲避的工作状态。破解这一问题,要着力在科学设岗、明晰职责上加强制度建设。拟定职责单,按照分工不重叠、职责不交叉原则,科学合理确定每名村干部职责分工,让其心中明责。套上"紧箍咒",制定村干部管理办法,出现履职不力情况,严肃追责问责,倒逼其尽责。用好"指挥棒",建立评价考核清单,每月"晒"出实绩、每季度开展工作分析研判、年底开展"擂台比武",进行量化考核,同一职务全乡镇拉通排名,位次与年度绩效报酬挂钩;推行"基本报酬+任职津贴+绩效报酬+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结构报酬制度,拉开收入差距,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激励其履责。
立体监管,破解"一言堂"问题。实行"一肩挑"后,在村级资金监管、项目推进、红利分配中,村党组织书记往往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监管存在一定风险。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定村党组织运行规则、议事规则等制度,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决议和决议实施全程接受党员、村民的监督。用好村级公开栏和三资监管平台,公开事项上墙、上门、上网、上线。坚持微权监管制。组织民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单位,根据村级日常管理、便民服务事项,梳理形成"一肩挑"干部"小微权力"一览表,让权力更透明。对照权力清单,建立"一肩挑"干部廉政档案,加大日常监督力度;落实大额资金"村财镇管"制度、风险预防制度和互相监督制度,形成"闭环式"村级监督治理体系。坚持联查联审制,紧盯村级资金、资产、资源,全覆盖开展村级巡察;开展村级"三重一大"专项审计和离任审计,从严审查村级财务收支情况、项目建设、村级集体资产等事项。
提升能力,破解"不会干"问题。以培训提能,制定村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基地实践、观摩学习等方式提升干部素质能力。量身定制、因材施教,推出后进村党组织书记军训学、中间村基础学、先进村调研学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开设理念融合班、信息技术班、软件操作班、项目攻坚班等特色班次,让干部自主选修,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以学历提质,制定村干部三年学历提升计划,推动符合条件的"一肩挑"干部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鼓励其他常职干部提升学历,实行导师结对帮带制度,提升班子整体素质。以思考提位,组织开展"对话支部书记",邀请村党组织书记谈发展思路、分享经验做法,以平台录播方式制作微视频,以思促学、以言促思。开展"县委书记面对面""组织部长一起谈",邀请村党组织书记参与乡村发展重大规划、项目推进等事项讨论交流,在共参共议中提升政治站位、明确干事创业方向。
鹰潭市委组织部部长肖国军:绘就城市基层治理"同心圆"
机制顺,则治理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关键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基层治理好不好,最终要体现在群众满不满意上。要坚持需求导向,突出精细要求,整合各类资源,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城市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举足轻重,随着城镇化深入推进,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愈加重要。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关键是要激发党建活力、发挥组织优势,进一步深化党组织领导下的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铆定组织"圆心",筑牢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和前沿阵地作用,筑牢城市基层治理根基。突出党建引领主心骨。按照"政治功能强、队伍建设强、组织生活强、作用发挥强、群众工作强"的目标,进一步建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着力提升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依托家门口党群服务阵地,建立"红色物业联盟",推进物业党建联建,发挥党建在物业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壮大基层治理主力军。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注重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善成事的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探索建立向重点社区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机制,优化社区带头人队伍;实施"大学生回社区工程",公开招录大学生社区工作者,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源头活水。打好本领提升主动仗。实施社区干部学历提升定向培养三年行动,开设教育专班,开发实用课程,推动社区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分批分类、定期定向组织街道、社区干部进修学习、外出考察、交流研讨,切实提升基层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
描实机制"圆周",激发治理效能。机制顺,则治理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关键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构建齐抓共管新格局。充分运用协商议事、"吹哨报到"等机制,发挥居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业委会、物业管理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作用,凝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创新包联工作机制,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整合包联单位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起单位包小区、股室包楼栋、党员包单元的包保机制。探索放权赋能新方法。从优化机构设置、推动资源下沉、理顺体制机制、健全配套体系等方面,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等职能力量,清理社区不必要承担的行政事项,下放社区"一站式"办结事项,加快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激发担当实干新动力。统筹整合各个部门支持社区的政策、投向社区的资金、面向社区的项目,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加大对基层干部关心关爱力度,实行动态调整、逐级递增的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将薪酬等级与社区干部的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相关专业水平相挂钩,让基层干部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拓展服务"半径",提升幸福指数。基层治理好不好,最终要体现在群众满不满意上。要坚持需求导向,突出精细要求,整合各类资源,建立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网格化服务,实现"零跑腿"。推行网格"管理员+协理员+联络员+辅助员"的"一网四员"管理模式,优化网格设置,完善网格运行机制,用"菜单式"服务把社会治理力量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网格组织体系标准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干群连心常态化、为民服务便捷化。推动信息化服务,实现"零距离"。运用"大屏+小屏"一网通手段,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开设群众"微心愿"和党员"微服务"功能,实现党群有效对接;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搭建"3651890"(365天一拨就灵)党群服务热线平台,帮助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行专业化服务,实现"零操心"。探索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合理设置政务服务、党群活动、综合治理、文明实践、协商议事、文体康养等功能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推广"党建+嵌入式居家养老"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业机构运营、基层党组织全程监管、青年志愿者主动参与的形式,建设集便民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护、养老顾问等服务项目于一体的"家门口"服务站点,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西宁市委组织部部长王润宇:做好城市基层治理"大文章"
做好城市基层治理"大文章",必须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突出政治功能,延伸组织手臂,拓宽治理领域,整合社会资源,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城市基层治理不能是街道社区唱"独角戏",而是要条块融合、上下联动,以系统思维、整体思维,推动区域党组织共建共享。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增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城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城市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做好城市基层治理"大文章",必须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突出政治功能,延伸组织手臂,拓宽治理领域,整合社会资源,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突出政治引领,凝聚城市党建思想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统一思想,才能在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发展中形成合力。如果没有政治建设这个"灵魂",党的各项建设就容易迷失方向、效果不彰。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治理的有关论述、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指示新要求,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城市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深刻把握城市基层治理的核心要义,牢固树立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整体建设的概念,通过建立党建责任清单、强化督促督导等方式,引导各级党组织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共同担负起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发展的主体责任,推动城市基层治理从局部推进向深度融合转变。取消街道党工委承担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落实街道党工委综合管理权、对区域内有关职能部门派出机构人员人事考核和提拔使用征得同意权,推动街道党工委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制定社区减负增效的若干措施和工作事项准入管理暂行办法,建立社区依法履行职责和协助工作事项指导目录,推动社区减负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拥有更多精力推进基层治理。
打破条块分割,引导区域组织共建共享。城市在开放互动中发展,城市基层治理也必须在互联互通中加强。城市基层治理不能是街道社区唱"独角戏",而是要条块融合、上下联动,以系统思维、整体思维,推动区域党组织共建共享。要推广以组织共建、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经费共筹、事务共商,组织活动联办、党员管理联抓、文明城市联创、社会治安联防、志愿服务联作为主要内容的"五共五联"机制,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条块融合。借鉴"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经验,逐级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做好区域内各类党组织间的日常沟通、联系、服务工作,建立辖区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提高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鼓励基层大胆创新,探索出"移动办公桌""院落议事会""圆桌听证会"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整合项目资金,建成市级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区级党建综合服务中心和街道社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党建综合服务中心以及人员密集区域、居民小区党建服务站点,着力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服务平台。开展老城区社区服务设施改造升级工作,对未达标社区,采取改扩建、维修等方式进行升级改造,有力提升老城区社区综合服务场所硬件水平。
夯实战斗堡垒,织密城市基层组织体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是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服务者,只有把支部建强,激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带领基层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全面推行"支部建在小区上",统筹采取单建、联建等方式成立党支部,把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实行社区与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之间"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把组织信任、群众公认的党员人选通过法定程序落实为业主委员会主任或成员,加强党对小区事务的领导。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四方联动"联席会议机制,健全议事规则、各方责任、监督管理等各项制度,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双进双联四服务""机关党员服务日"活动,将任务落实情况按比例计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考核,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深入老旧楼院参与基层治理。推广"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做法,利用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建立网上党支部,开展网上组织生活,不断创新党建工作载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巩固和扩大党的网上阵地,使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富有时代气息。
加强新兴领域党建,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水平。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既是夯实执政基础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持续扩大新兴领域党建有效覆盖,开展商圈楼宇市场党建提升工程,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依托物业服务企业、产权单位、骨干企业等建立楼宇党组织,依托街道、市场监管部门、协会商会或产权单位建立商圈市场党组织,不断提升新兴领域"两个覆盖"质量。依托楼宇、园区、商圈、市场或较大的企业,建设特色鲜明、功能聚焦的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站点),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完善工作保障和运行机制。制定"红色物业"行动任务清单,组建物业企业党组织,指导物业企业融入党建"微综合体",建立服务标准,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完善加强商圈(楼宇)党建工作的措施,明确组织设置、阵地建设等重点任务,巩固提升环新宁广场、火车站、水井巷、环唐道商圈、万方城楼宇等党建联合体成果,划拨党建经费支持商圈楼宇党组织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商圈楼宇发展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全面提升工作质量。
临西县委组织部部长卫建豪:开展品牌创建提升党建水平
为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临西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坚持"抓点示范、以点带面、规范提升"工作思路,在全县开展精品党建示范村创建活动,全力打造"活力党建、特色党建、精品党建",以党建品牌促进农村党建全面提升,推进乡村振兴。
抓牢党建引领,促阵地建设提升。将精品党建示范村建设列入全县党建重点项目,好中选优筛选一批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重点打造。投入200余万元,改造提升大米庄、西夏庄等20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规划布局"一旗三牌三室一站一栏一园地",规范设置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六室一校",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党群、政务、文体"一体化服务平台。党员活动室按照"六有四上墙"标准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站按照"六有"标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配齐设备。定期组织党员学习,精心组织文体活动,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确保"门常开、人常在、事好办",实现"学习教育、组织生活、作用发挥"经常化,使村级活动阵地成为具有特色的干部之家、党员之家、农民学技术和文化健身之家,让"小阵地"充分发挥"大作用"。
抓好支部领航,促党建品牌提升。在健全"网格化"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创新调解文化理念,动员600余名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建设高标准"玉兰调解室"50个,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一年来,化解家庭、婚姻、土地等各类矛盾隐患纠纷1200多件。65个村党组织主动引领,成立村级爱心志愿协会,带动10000余名热心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开展敬老爱老、扶贫助困、疫情防控等行动,协助村"两委"抓好禁烧、治安巡逻等工作,有力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挥党组织作用,将党建精品示范村建设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相结合,通过运用"资源、资产、资金"三要素,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夯实村集体"家底子",全县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95%。其中,郑湾村整合200亩流转土地,采取"支部+家庭农场+农户"种植高粱、花椒,年底三方分红;大米庄村采取集体收入购买商铺对外出租,年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
抓实干部领跑,促队伍能力提升。精心开展培训活动,分期分批分类开展党员干部培训,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发展、善治理、惠民生能力。抓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落实主题党日活动,鼓励把活动内容与农业技术培训、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相结合,把活动由室内搬到田间地头、工作一线,提升党员干部参与积极性。创新支部工作方法,在全县村级党组织开展"两联系三入户"活动,村"两委"干部每人联系1名致富带头人、每人分别联系1个困难户,进一步激活了党员和农村支部活力,拉近了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扎实开展党员履职,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依托,积极开展党员承诺"上墙",全县6600余名农村党员公开晾晒服务群众"一句话承诺",接受群众监督。推行党员"实事账本",组织党员开展"民情大走访",把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揪心事、烦心事记录下来并努力解决。活动开展以来,共为群众办实事5万余件,党员的"实事账本"变成了群众的"幸福账本"。
娄底市委组织部部长谢忠阳:党建引领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近年来,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催生了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一大批新就业群体,成为新的劳动大军。加强新业态就业群体领域党的建设,对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引领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提升新就业人群获得感。
注重有形有效,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新业态覆盖的领域、区域、企业非常广泛,从业人员呈现小规模、高流动、强分散的特点,导致党建工作认同难、覆盖难、持久难,必须以新的组织设置适应新的组织形态,以新的工作方式适应新的运行方式。一体联动抓统筹。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采取"业务主管部门+行业龙头企业+经济园区+街道社区"的模式,依托邮政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经济信息等部门成立行业党委,建立条块联动的领导机制和多元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变"九龙治水"为"众人拾柴",确保统得起、管得住。因企制宜抓设置。深入各类新业态企业,通过普查、比对、排除、实勘等方式摸清底数,动态监测掌握网点、出资人和负责人、经营运行、职工和党员队伍等情况变动。实施党员同步联系、党的工作同步跟进、党的组织同步建立的覆盖模式,分门别类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共建、派驻帮建等方式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探索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小组建在团队上,把工作触角延伸到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创新形式抓培育。推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党组织打造党建工作示范点、精品课程和现场教学点,用好线上党建平台,做好线下党建活动,探索推广"支部+社团、网上主题党日、晨间党课"等组织生活方式,让党建工作既有"党味"、又有"青春味",既接地气、又得人心。
聚焦融入融合,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服务促进发展,是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党建+"的手段少、方法老,工作优势得不到很好体现,往往感到有心无力,这迫切要求我们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党建强、发展强。为企业稳定创造环境。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与底气。探索党组织融入治理的有效机制,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领导、党组织设置、党务工作力量配备和经费保障等内容写入管理章程,实现党组织在法人治理中作用发挥制度化具体化。为产业进步提供支撑。实施新就业群体素质提升工程,推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对快递员、外卖小哥等参与成人继续教育给予支持。健全快递、互联网等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方式,增进新就业群体的职业尊荣感。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项目创新等活动,助力新业态企业产业创新、降本增效、优化管理。为行业发展树立品牌。分类制定行业党建工作规范和从业人员工作标准,开展"勤劳小蜜蜂""先锋车手""志愿红车队"等争创评选活动,以党建服务力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形成"一企一社一品",积极推荐新就业群体中的先进分子纳入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能工巧匠等评选范畴,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