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12月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文章-21篇(第10/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082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3分钟

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水雨情历史纪录屡破,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一是坚持提级响应防住为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防汛防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提级响应,坚持防住为王,确保水利工程不出事,职责履行不缺失,立足最不利局面,坚决打好水旱灾害防御硬仗,守牢水利安全底线,确保江河安澜、人民安宁。二是坚决防范三大风险。聚焦防范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谋划实

施永康城市防洪工程、市区"三库三溪"整治工程、桐溪水库工程、洞源水库工程、横路溪综合治理工程等,补齐中心城区、重要集镇防洪短板;进一步完善水旱灾害防御机制,强化"预报、预警、预案、预演",健全山洪灾害全方位预警体系和跨部门多层级应急联动机制,加快构建金华江流域"一盘棋"联合调度机制。三是坚决打赢抗旱保供硬仗。立足抗大旱、抗长旱,坚守底线思维,做到开源、节流两手抓、两手硬,全力做好监测预警,动态研判抗旱保供水形势,加强用水调度管理、节水措施落实、应急保障工程等举措,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水安全。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打造实力新湖州

市经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蓬勃活力的产业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市上下应深入研究谋划,推动产业层次提升,推进制造强市战略,为打造实力新湖州垒实产业基础。

一是掌握竞争主动权、争夺未来主阵地的有力举措。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不断加剧,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不断孕育兴起,许多产业、技术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我市必须敏锐地把握世界产业发展趋势,抢占新兴产业发展风口,掌握竞争主动权。

二是在百舸争流的长三角城市竞赛中晋位争先的必由之路。目前,长三角地区间人才、项目等要素加速流动,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而产业是各城市竞争的重要物质基础,苏州、常州、芜湖、绍兴等长三角城市全方位布局集成电路、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赛道,这些城市产业崛起之势日益凸显。

三是破解城市发展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全市产业结构不优、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能耗强度偏高等问题依旧存在,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对照实力新湖州的内涵要求,必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引入资源更为集约利用、能源消耗更加少的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我市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战略新兴产业培大育强,产业规模和层次不断迈上新台阶,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规模效益不断优化。近五年来,湖州在国家先进制造业城市排位从45位提升到27位,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1.7%提升到37.2%,赶超了省均水平。产业特色日趋鲜明。目前,八大新兴产业链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1.5%,高端装备、现代纺织等产业成为超千亿产业集群,成功创建"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等十余个全国特色产业之都称号。项目招引成效显著。高起点设立湖州驻上海全球招商引才中心,重磅出台"湖九条"政策,投入千亿资金支持重大项目攻坚。近五年来,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项目200个。平台能级大幅提升。目前,"2+8"平台成为全市承载产

业发展的主阵地。2021年,全市"2+8"平台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税收、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数分别占全市的73%、90%、94%。产业生态持续完善。近年来,先后引进了中国乌克兰金属新材(湖州)研究院等45个新型研发机构,12个平台成功创建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西塞·科学谷顺利开园。我市位列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第29位,新引进大学生及各类人才39.3万名。

虽然近年来,湖州产业转型取得一定成绩,但产业结构不优问题依旧十分突出。截至目前,全市传统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9.9%,高于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八大高能耗产业占比达36.9%,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低,2021年全市规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每人25.9万元,低于省均1万元;资源要素支撑不足,在人才住房、文教设施、医疗机构等服务配套还不够健全,科技、金融、人才等社会化服务资源集聚度还不够高,还不能支撑新兴产业快速集聚发展;产业人才缺乏,近年来全市能够引领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学科的顶尖高端人才比较稀缺。

2021年以来,全市上下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大力发展数字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四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现代纺织、绿色家居两大传统产业,打造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北斗及地理信息等十大产业集群的"4210"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对长三角产业进行深度分析,总体把握"我市有基础、长三角有布局、未来发展有前景"三个原则,我们选取了湖州有一定基础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机遇较好的产业。因此未来,建议全市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光电通信及半导体、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四个产业方向,全力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不断提升全市产业链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加快推动招商方式转变。发挥"2+8"主平台"定制地"优势,每个平台锁定1-2个新兴产业,开展产业项目定向招引,实现平台主导产业错位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光电通信及半导体等产业链,完善产业链图谱,提升项目招引精准度。实行"平台+招商引资公司+特战小组"的专业化招商机制,用好市级资源要素"蓄水池",全力招引产业链的标志性"大好高"项目。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力度。坚持"全市一盘棋",优化"五谷"产业功能布局,提升创新载体能级,围绕西塞科学谷等平台,打造光电通信及半导体等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加快建设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湖州)、浙大湖州研究院等一批产业契合度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