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最新党课讲稿、理论文章汇编-127篇(第2/3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931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11分钟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通往民族复兴伟大征途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定能以强大思想伟力为引领,不断增强历史主动精神,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篇章。

青春向党不负人民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为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指明方向。

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青年的成长。他曾说:"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多所高校,走进校园和大学生朋友面对面,谈梦想、谈志向、谈信仰。

亦师亦友,言谆意重,温暖的话语,是指引青年前进的力量。

青春向党,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1990年7月下旬,北京大学黄誌、李树峰等30多名学生赴福州开展为期10天左右的社会实践活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获悉后非常重视,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到实践团驻地看望大家并座谈。

"中国比较大,国情比较复杂,各个地方的情况可能都有差异,但是,如果我们要真正的想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有报国理想的话,应该更多地深入到基层,真正了解实际的国情是怎么样的。""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

语重心长的嘱托,让同学们至今难忘。

2018年,人民日报在头版推出"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通过实地走访,从贫困山村到繁华城市,从黄土高原到山水江南,从国内到国外,努力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轨迹。

在采访中,他们常听到这样的数字--"在正定工作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的足迹遍及全县25个公社、221个大队";"宁德地区124个乡镇,他去过123个,跟着他下去调研,一年要穿坏三四双解放鞋";"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他跑遍所有的县市区";"虽然只在上海工作了7个月时间,但他马不停蹄考察了全市所有19个区县"......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一本幅员辽阔、瞬息万变的"无字之书"。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青年惟有用眼睛阅读山河,用脚步丈量大地,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激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才能在实践中真切体会改革之难、骨头之硬、创新之要,树立与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

青春向党,要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回望历史,那一段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光辉记忆,是新时代青年的"人生灯塔"。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正式发表,划破了旧时代的夜空,照亮新时代的航程,这一年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1921年,在民族危难、山河破碎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小小红船承载千钧,见证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1927年,年仅29岁的共产党员陈延年被捕,他宁死不跪,偏要站着受刑,高呼:"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被反动派乱刀砍死;1928年,陈延年的弟弟、年仅26岁的共产党员陈乔年受尽酷刑,从容赴死,他给后人留下了一句话: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我们看到,中国精神正在青年的身上延续和传扬。

在工厂车间一线,青年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拧好每个螺丝、焊好每个接头,争当"青年岗位能手",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热血里流淌着敢为人先的勇气,涌动着一往无前的执着,承载着对人民对国家舍我其谁的责任与使命,熔铸成为梦想、为民族的奋斗与担当。

青春向党,要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

2020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

树高千尺必有根,水流万里也有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长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地上,青年的发展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须臾不可分离。

曾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一生都在倾听群众的声音。

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抗战时期,她就曾担任村里纺花织布小组组长。1951年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时,她担任了副社长。按照当时的规定,干同样的工作,女社员只有男社员一半的工分。申纪兰了解到,这种不合理的计酬机制严重挫伤了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积极性,很多妇女只愿操持家务,而这又妨碍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为了证明"男女同工同酬"的合理性,她组织女社员同男社员开展劳动竞赛,证明了女性劳动能力并不比男性差。1952年,西沟村就实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5岁的青年申纪兰,坐着驴车走出大山,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提出了"男女同工同酬"的倡议,写入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对推动实现男女平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是农民出身,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直到91岁逝世前,申纪兰始终和人民在一起,为青年做出了榜样。

细数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也有不少"80后""90后"。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的勉励下,来自江西九江的李洪亮毅然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整村容村貌,听群众呼声,促产业发展,握住了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四川代表团最年轻的"95后"代表徐萍,通过直播与年轻网友积极互动听取意见建议,每场直播都超过10万播放量;"85后"农民工代表柴闪闪,在调研中走街串巷,把手机号存在了许多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的通讯录里,就是为了反映更多基层劳动者的所思所想,期盼与大家的人生一起"闪闪发光"。

青春向党,要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写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同青年交流的方式之一。翻开《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239封书信中,写给青年朋友的有近30封。

2000年到2022年,河北保定学院200多名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工作生活。对于扎根西部的青年人,习近平总书记感同身受:"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

"你们在信中说,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人民的需求,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讲得很好。""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支教毕业生代表回信。一纸信笺,承载着殷殷期许,从中南海传到边疆远塞,飞到支教青年的心坎上。

赞许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勉励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嘱咐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一次次跨越山海的"信笺对话",于润物无声中,引领青年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引领青年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深入基层、投身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在复杂艰苦环境中成就人生。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1981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1501个先进集体中,就有许多青年先进典型。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其中很多是像黄文秀、吴应谱、樊贞子这样年轻的面孔,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人民的事业。

我们看到,冬奥赛场上,中国代表团首次全项参赛,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枚奖牌和冬残奥会18枚金牌、61枚奖牌,创造历史最好成绩,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倍感荣光。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为参赛各方带去春天般的温暖,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

我们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援鄂医疗队2.86万名护士中,"80后""90后"占90%。广大青年不畏艰险、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青春向党,不负人民。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在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己任,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斗争精神的当代践行

同志们,今天根据课程安排,我围绕着"党的斗争精神的当代践行"为主题,和大家交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共产党人要不断夯实斗争的理论根基、涵养斗争的政治定力、激发斗争的内生动力、提高斗争的实践水平,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和高超的斗争本领,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创造新的胜利。那么如何更好将斗争精神转化为实践行动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在学深悟透中夯实斗争的理论根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必须要进一步丰富斗争精神的理论之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这就要求共产党人要把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作为必修课,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以克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

要继续突出理论学习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继续发扬斗争精神的相关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些论述蕴含着深邃的斗争智慧,内涵着科学的斗争方法和斗争规律。只有学懂弄通才能深刻理解并运用好斗争武器,不断增强斗争的勇气、骨气和底气,增强斗争的风骨、操守和胆魄。所以,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斗争立场、观点及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斗争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使斗争更有力量和效用。

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我们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百年党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与各种艰辛困苦、矛盾困难的斗争史。百年来,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各个重大的历史节点、各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内涵着重大矛盾和重大难题。百年来,几代共产党人凝聚智慧和勇气,与各种复杂矛盾困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斗争的丰富经验,获得了丰富的斗争智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强调要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我们要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前辈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从党史中汲取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力量。

要努力做到学思践悟。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我们党一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意义和价值,高度重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的正向引领作用。但是,还应清醒地看到,学用脱节、知行不一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不实、践行浅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必须深刻反思、认真加以克服。学习要下苦功夫、要学到底;思考要真思深思、消化吸收、内化于心;实践要去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领悟要总结规律、提炼经验。否则,就会对新时代开展新的伟大斗争产生消解作用,对新时代维护好党的光辉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对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危害甚深。

二、要在坚定信仰中涵养斗争的政治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崇高信念的指引和激励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饱尝苦难,却始终初心不改,勇往直前,敢于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内心的崇高信仰,坚定的为人民谋利益的信仰宗旨。作为共产党人,要始终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汲取真理的力量、斗争的力量,始终保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奋斗不已。然而在现实中,还是有一小部分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缺失甚至丧失,为民谋利意识淡薄甚至与民争利,对工作中潜在的危机和矛盾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应对能力。这些问题的成因之一,就是这些党员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为民众幸福而奋斗和斗争的意志不坚定,缺乏同困难和矛盾斗争的勇气和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明确了斗争方向,也就明确了斗争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所做的事情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要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只有坚定这样的政治立场,具有这样的政治定力,才能把准斗争的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一以贯之地推进下去。

三、要在增进为民情怀中激发斗争的内生动力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人的执着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依靠民众、发动民众进行斗争,才能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共产党人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个实践主体去开展斗争,在斗争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斗争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在斗争中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新时代所进行的伟大斗争,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必须始终践行和彰显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由人民共享这个根本立场。亿万民众是共产党人进行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依靠,背靠亿万民众,中国共产党人就有了敢于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当前,十四亿中国人民正在党的带领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大踏步地迈进。能否实现既定目标,关键在于共产党人能否做好引领,关键在于共产党人是否勇于为民众幸福而斗争。共产党人要牢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是进行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开展斗争的目的,也是进行斗争的终极追求。共产党人以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勇气来克难攻坚,为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断努力、不断斗争。凡是违背人民意愿,凡是损坏人民利益的言行,共产党人就要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不犹豫、不观望,不推诿、不逃避,不畏缩、不躲闪,挺起脊梁、冲锋向前。

四、要在汲取经验中提高斗争的实践水平

共产党人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绝不是什么宣传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共产党人的具体斗争实践之中并从中汲取斗争经验,增强斗争本领,提高斗争水平,实现斗争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坚持在重大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只有深入斗争实践,切身感受斗争的艰辛,才能磨砺出坚强的斗争意志、塑造出无畏的斗争品格。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在面对困难时决不能退却,要敢于发声亮剑,敢于直面艰险,敢于主动出击,斗争到底直至胜利。毛泽东指出:"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哪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在毛泽东看来,进行斗争实践就是本职工作,解决困难才是好同志。习近平总书记也讲,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儿上练。因此,我们共产党人要到基层、到一线、到实践,在与各种困难挑战、现实风险的斗争实践中学真本事、长真才干,在斗争实践中化危为机、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斗争实践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在斗争实践中争取团结、谋求共赢,在斗争实践中推进我们的工作与事业。

同志们,过去我们靠斗争,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将来惟有斗争,才能争取更大的荣光。课程尾声,以一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与大家一起共勉。

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7月31日,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学习心得体会,部署我省贯彻落实工作。我们要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锚定"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十大战略",全力把河南的事情办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伟大思想回答时代课题、指导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系统阐述了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是又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河南发生令人鼓舞的深刻变化,取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成果,实现综合实力的重大跨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高度重视、非常关心,先后多次亲临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我们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的殷切期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原更加出彩迈出坚实步伐。

旗帜指引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中原大地结出累累硕果。要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结合起来,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结合起来,同当前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及时学、带头学,系统学、深入学,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要深入宣传、准确解读重要理念、重要观点、重大判断,大力营造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的浓厚氛围。

科学理论一旦被掌握,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深学细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思想内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清醒、增强信心斗志,新征程上奋勇争先、更加出彩,中原儿女必将同全国人民一道踔厉奋发向未来,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让法治精神在乡村扎根

进一步做好普法教育、提高涉农执法水平、完善涉农公共法律服务,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推动乡村法律服务提质增效。

派发普法传单,推出普法宣传三句半,现场解答群众疑惑......在吉林省的一些村镇集市,人民法院干警为群众现场普法。法律进村屯、培育懂法人,法治乡村建设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有序推进。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提出,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新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乡村之路。2021年以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推动法官、乡镇政法委员、村干部共建司法服务网格,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目前,这一服务网格已覆盖304个行政村、2810个村民小组。实践证明,打通法治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需要主动作为、多方协作,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力量下沉一线、下沉乡村。

让法治的种子在乡村扎根,要做好普法工作。在乡村振兴路上,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会面临一些新情况,需要进一步做好法律普及工作。为此,梨树县建立"法官说事点",法官每月进村,春天说承包土地,秋天讲粮食买卖,主题应时应景。一位村民感慨:"法官不念法条,举村头例子、给实在建议,咱愿意听,也听得进。"立足实际、着眼需求,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法律进村入户,让普法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拉近了法律与群众的距离。

建设法治乡村,需要改进工作方法。一位法官说:"村民之间的纠纷,有时就是为了争口气。"如何既解开矛盾又让村民服气,考验着工作方法。在梨树县,有村民因土地纠纷来找法院解决。一位法官来到地头,请双方测量面积后,讲了法律规定,当场进行调解:"到秋天,这块地长多少粮食,让他折成钱给你,行不?"后来,双方握手言和,其中一方还主动提出让步。深入一线,了解实情,现场办公,不仅有助于化解矛盾,还能推进普法教育。建设法治乡村,需要更多俯下身子察民情的法律工作者,也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机制,带动更多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参与到为民办实事中来。

建设法治乡村,还需要凝聚众力。群众学法知法是第一步,让更多人懂法用法、形成人人尊法崇法的氛围,更为关键。在吉林省,东辽县安恕镇定期选派一批有法律基础、群众基础的村民参加法律培训,让村民为村民调解纠纷;通榆县集中培训各村的种养大户,鼓励他们开办法律"炕头讲堂"。人民群众是法治乡村建设的主体,法治乡村建设也要紧紧依靠群众。当村里的"法律明白人"越来越多,依法办事就会成为人们的习惯和自觉,乡村依法治理就能迈上新的台阶。

在吉林省不少村屯,一面面法治文化墙引人关注。以漫画故事、图解知识等形式呈现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内容,既美化了村屯环境,又厚植了法治文化。进一步做好普法教育、提高涉农执法水平、完善涉农公共法律服务,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推动乡村法律服务提质增效,一定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刘以晴?为人民日报吉林分社记者)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